• 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集(2012-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的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采集方式为代表性采样,指能够采集到景观区域内的典型土壤类型,尽可能采集代表性较高的样点。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采取每个剖面的土壤样本。

    7895 2016-01-10

  • 中国土壤特征数据集(2010)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调查的中国1:1000000比例尺土壤图和8595个土壤剖面图,以及美国农业部(USDA)中国区域土地和气候模拟标准,开发了一个多层土壤粒度分布数据集(砂、粉土和粘土含量)。 采用多边形链接方法,结合土壤剖面和地图多边形之间的距离、剖面的样本大小和土壤分类信息,推导出砂、粉土和粘土的含量分布图。该数据集分辨率为1公里,可用于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和气候建模。 数据特征 投影:GCS_Krasovsky_1940 覆盖范围:中国 分辨率:0.00833 度(约一公里) 数据格式:FLT, TIFF 取值范围:0%-100% 文件说明 浮点栅格文件包括: sand1.flt, clay1.flt – 表层(0-30cm) 砂粒、粘粒含量。 sand2.flt, clay2.flt – 底层(30-100cm) 砂粒、粘粒含量。 psd.hdr – 头文件: ncols – 列数 nrows – 行数 xllcorner – 左下角纬度 yllcorner – 左下角经度 cellsize – 单元格大小 NODATA_value – 空值 byteorder - LSBFIRST, Least Significant Bit First TIFF 栅格文件包括: sand1.tif, clay1.tif -表层(0-30cm) 砂粒、粘粒含量。 sand2.tif, clay2.tif -底层(30-100cm) 砂粒、粘粒含量。

    10864 2019-06-11

  • 葫芦沟流域大本营综合环境观测系统数据集(2011)

    1.数据概述 大本营综合环境观测系统数据集是祁连站在大本营观测点布设1套ENVIS综合环境观测系统(德国,IMKO)。并由ENVIS数采系统自动存储。 2.数据内容 此数据集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日尺度数据。主要包括日尺度地上两层温、湿、风,六层土壤含水量、降水量、5cm地热通量、总辐射、七层土壤温度、CO2、气压。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53′E;纬度:38°16′N;海拔:2980.2m

    35973 2015-02-10

  • 黑河流域荒漠植物水汽吸收利用数据集(2012-2014)

    荒漠植物大气水汽吸收利用数据集,本数据集所有数据均为原始数据,包括柽柳、梭梭、霸王、白刺、红砂五种荒漠植物野外和室内控制实验相关的气象、土壤含水量,植物茎干液流、植物组织水势、大气及加湿水汽同位素特征、荧光示踪图像、植物光合荧光、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数据。 1、荒漠植物柽柳的同位素数据。采集荒漠植物组织,使用定制的同位素示踪水源对荒漠植物进行加湿,加湿 1 小时、2 小时、3 小时后同时采集有机玻璃室内外植物的组织样品,经过低温真空蒸馏玻璃提水系统进行提出处理,然后利用Euro EA3000元素分析仪与Isoprime气体稳定性质谱仪测得同位素数据。柽柳样品采自景泰县寺滩村,包括加湿和对照样品。同位素组成变化数据可用于测定植物叶片吸收水汽的方式、运移途径及量。 2、荧光切片照片数据:本数据集所有数据均为原始数据,包括景泰县寺滩村和额济纳旗的柽柳、梭梭、白刺、霸王、红砂等荒漠植物叶片的荧光切片在高倍显微镜下的结构照片。具体获取方法为:在加湿前把荧光染色剂涂到荒漠植物叶片表面,分别在加湿 1 小时、2 小时、3小时采集植物叶片和茎置于液氮中,带回实验室切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照相。可用于分析荒漠植物叶片吸收水汽的组织器官及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移方向和路径。 3:基因转录表达数据:柽柳的转录表达数据,数据采集时间:2014年5月25日,地点:甘肃省景泰县寺滩村,数据分析平台:lllumina HiSep TM 2000平台,由百迈客公司进行转录组分析所得。 4、光合及荧光数据:为利用光合仪在野外(景泰县寺滩村和额济纳旗)所测的光合和荧光参数。 5、流液及环境数据:均为原始数据,利用茎流仪所测到的荒漠植物液流数据,包括柽柳、梭梭、白刺、红砂等荒漠植物野外(景泰县寺滩村和额济纳旗)的液流,以及自动气象站监测的环境数据,包括温湿度。

    8954 2016-01-05

  • 荒漠植物群体水平光合作用测定数据(2013)

    2013年8月中旬进行群体光合作用测定,植物种:红砂。 群体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由LI-8100闭路式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系统(LI-COR,美国)和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制作的同化箱组成,LI-8100是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用于土壤碳通量测量的仪器,采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量CO2和H2O的浓度。同化箱的长宽高均为50cm。同化箱由LI-8100控制,设置好测量参数后,仪器可以自动运行。

    10888 2014-01-10

  • 黄河上游1:400万河流矢量图(2009)

    一、概述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泥沙问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根据全国1:400万河流矢量图为底图,利用黄河上游流域边界裁剪而成。河流矢量图是利用地形图提取流域边界的一个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做洪水演进和泥沙演进的关键要素。 二、数据处理说明 以全国1:400万河流矢量图为数据源,利用黄河上游流域边界裁剪而成。 三、数据内容说明 该图以ArcGIS,.shp文件存储,包括自黄河源区到头道拐的干流和支流矢量图。 四、数据使用说明 河流矢量图是利用地形图提取流域边界的一个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做洪水演变和泥沙演进的关键要素。

    10874 2015-05-21

  • 基于知识规则的黑河流域土地覆被分类数据(2009)

    基于知识规则的黑河流域土地覆被分类数据是利用基于知识规则的土地覆被分类方法制作而成,是一套与USGS全球土地覆被分类标准一致的、可以用于大气模式以及陆面过程模式的黑河流域土地覆被类型分布数据。 该数据覆盖黑河流域上、中、下游,采用Albers等面积割圆锥投影,空间分辨率1km,为一个含有土地覆被分类编码的ASCII码文件,命名为:Rule_Based_Lulc_of_HRB2009.asc,文件可直接用文本程序(如记事本)打开察看,也可导入ArcGIS进行其他操作。 另提供数据配套的NOAH陆面过程参数表和参数表说明,用户可参考该参数表将数据应用到陆面过程模型中,两文件分别为USGS_LULC_NOAHVEGPARM.TBL和NOAHVEGPARM_documentation.txt,均可用文本程序(如记事本)打开。

    9838 2013-07-18

  • 祁连山综合观测网: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混合林站自动气象站-2018)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下游混合林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四道桥,下垫面是胡杨与柽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1.1335E,41.9903N,海拔874m。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架设在28m处,朝向正北;气压计安装在地面上的防撬箱内;翻斗式雨量计安装在28m处;风速与风向传感器架设在28m,朝向正北;四分量辐射仪安装在24m处,朝向正南;两个红外温度计安装在24m处,朝向正南,探头朝向是垂直向下;两个光合有效辐射仪安装在24m处,朝向正南,探头垂直向上和向下方向各一个;土壤温度探头埋设在地表0cm和地下2cm、4cm、10cm、20cm、40cm、60cm、100cm、160cm、200cm和240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水分探头埋设在地下2cm、4cm、10cm、20cm、40cm、60cm、100cm、160cm、200cm和240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热流板(3块)依次埋设在地下6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 观测项目有:空气温湿度(Ta_28m、RH_28m)(单位:摄氏度、百分比)、气压(Press)(单位:百帕)、降水量(Rain)(单位:毫米)、风速(WS_28m)(单位:米/秒)、风向(WD_28m)(单位:度)、四分量辐射(DR、UR、DLR_Cor、ULR_Cor、Rn)(单位:瓦/平方米)、地表辐射温度(IRT_1、IRT_2)(单位:摄氏度)、土壤热通量(Gs_1、Gs_2、Gs_3)(单位:瓦/平方米)、土壤温度(Ts_0cm、Ts_2cm、Ts_4cm、Ts_10cm、Ts_20cm、Ts_40cm、Ts_60cm、Ts_100cm、Ts_160cm、Ts_200cm、Ts_240cm)(单位:摄氏度)、土壤水分(Ms_2cm、Ms_4cm、Ms_10cm、Ms_20cm、Ms_40cm、Ms_60cm、Ms_100cm、Ms_160cm、Ms_200cm、Ms_240cm)(单位:体积含水量,百分比)、向上与向下光合有效辐射(PAR_up、PAR_down)(单位:微摩尔/平方米秒)。 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则由-6999标示; 由于采集器内部电池供电不足,导致1月6日至9日,11月10日至12月14日间数据间断出现一些缺失;(2)剔除有重复记录的时刻;(3)删除了明显超出物理意义或超出仪器量程的数据;(4)数据中以红字标示的部分为有疑问的数据;(5)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并且日期、时间在同一列。如,时间为:2018-6-10 10:30;(6)命名规则为:AWS+站点名称 黑河综合观测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8),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1)。

    7886 2019-12-12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混合林站自动气象站-2016)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混合林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四道桥,下垫面是柽柳与胡杨。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1.1335E,41.9903N,海拔874m。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架设在28m处,朝向正北;气压计安装在地面上的防撬箱内;翻斗式雨量计安装在28m处;风速与风向传感器架设在28m,朝向正北;四分量辐射仪安装在24m处,朝向正南;两个红外温度计安装在24m处,朝向正南,探头朝向是垂直向下;两个光合有效辐射仪安装在24m处,朝向正南,探头垂直向上和向下方向各一个;土壤温度探头埋设在地表0cm和地下2cm、4cm、10cm、20cm、40cm、60cm、100cm处(4月22日增加160cm,200cm和240cm深度观测),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水分探头埋设在地下2cm、4cm、10cm、20cm、40cm、60cm、100cm处(4月22日增加160cm,200cm和240cm深度观测),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热流板(3块)依次埋设在地下6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 观测项目有:空气温湿度(Ta_28m、RH_28m)(单位:摄氏度、百分比)、气压(Press)(单位:百帕)、降水量(Rain)(单位:毫米)、风速(WS_28m)(单位:米/秒)、风向(WD_28m)(单位:度)、四分量辐射(DR、UR、DLR_Cor、ULR_Cor、Rn)(单位:瓦/平方米)、地表辐射温度(IRT_1、IRT_2)(单位:摄氏度)、土壤热通量(Gs_1、Gs_2、Gs_3)(单位:瓦/平方米)、土壤温度(Ts_0cm、Ts_2cm、Ts_4cm、Ts_10cm、Ts_20cm、Ts_40cm、Ts_60cm、Ts_100cm、Ts_160cm、Ts_200cm、Ts_240cm)(单位:摄氏度)、土壤水分(Ms_2cm、Ms_4cm、Ms_10cm、Ms_20cm、Ms_40cm、Ms_60cm、Ms_100cm、Ms_160cm、Ms_200cm、Ms_240cm)(单位:体积含水量,百分比)、向上与向下光合有效辐射(PAR_up、PAR_down)(单位:微摩尔/平方米秒)。 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则由-6999标示;风向由于传感器的问题,在2016.4.4-4.21之间数据部分缺失;土壤热通量G1在2.21-3.15,G2在1.24-3.15、4.4-4.22和12.1-12.21之间由于传感器问题,数据缺失;(2)剔除有重复记录的时刻;(3)删除了明显超出物理意义或超出仪器量程的数据;(4)数据中以红字标示的部分为有疑问的数据;(5)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并且日期、时间在同一列。如,时间为:2016-9-10 10:30;(6)命名规则为:AWS+站点名称。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1)。

    8026 2017-12-21

  •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集(2000)

    数据为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覆盖数据集,来源于2000年"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属性字段包括:Area(面积)、Perimeter(周长)、 Code(土地编码)、Name(土地类型)。

    5101 20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