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地物光谱观测数据集(2008年5月-7月)

    2008年5月25日至2008年7月11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测量地物光谱。观测仪器:北师大ASD光谱仪,350~2 500 nm。参考板信息:6月15日前使用40%参考板,之后改换成20%参考板。观测样方:五里墩农田样方、荒漠过渡带、临泽站内样方。样方样带的分布和编号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样方位置见临泽站加密观测站样方样带坐标.xls。观测目标:玉米地、土壤、含水量已知的土壤、荒漠灌丛等地物光谱。数据存储: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预处理后的数据。原始数据是光谱仪直接产生的二进制文件,用ViewSpecPro软件可以打开,详细观测记录见数据文件每天的观测记录;预处理得到的为反射率数据,格式为文本格式。观测时间:五里墩农田样方(2008-05-28、2008-05-30、2008-06-16、2008-06-29、2008-07-11)、荒漠(2008-05-28、2008-05-30、2008-06-16)、临泽站内样方(2008-05-23,2008-07-09)、临泽站内样方采集的土壤样品(2008-06-24、2008-06-30)。

    14753 2013-10-14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资源三号(ZY-3)遥感数据集

    资源三号(ZY-3)卫星是中国第一颗自主的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通过立体观测,可以测制1:5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领域提供服务。该星于2012年1月9日发射升空。卫星采用经适应性改进的资源二号卫星平台,配置四台相机:(1)1台地面分辨率优于2.5米的正视全色TDI CCD相机;(2)2台地面分辨率优于4米的前视、后视全色TDI CCD相机;(3)1台地面分辨率优于10米的正视多光谱相机。卫星具有测摆功能,可对地球南北纬84度以内的地区实现无缝影像覆盖,每59天实现对我国领土和全球范围的一次影像覆盖,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在5天之内对同一地点进行重访拍摄。 2012年共获取ZY-3影像44景。覆盖范围为整个黑河流域,获取时间(北京时间,每天有多景数据)为:2012-08-25, 2012-09-03, 2012-09-08, 2012-09-13, 2012-09-18, 2012-09-23, 2012-09-28, 2012-10-03, 2012-10-13, 2012-10-18, 2012-10-22, 2012-11-01, 2012-11-11, 2012-11-21。 获取的数据为多光谱模式,分辨率1 m,产品级别为L1。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ZY-3遥感数据集通过购买获取。

    11975 2013-06-09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中游大满超级站大孔径闪烁仪-2017)

    该数据集包含了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大满站的大孔径闪烁仪通量观测数据。中游大满站分别架设了BLS450和BLS900型号的大孔径闪烁仪,北塔为BLS900的接收端和BLS450的发射端,南塔为BLS900的发射端和BLS450接收端。观测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内,下垫面是玉米、果园和大棚,以玉米为主。北塔的经纬度是100.3785E,38.8607N,南塔的经纬度是100.3685E,38.8468N,海拔高度约1556m。大孔径闪烁仪的有效高度22.45m,光径长度是1854m,采样频率是1min。 大孔径闪烁仪原始观测数据为1min,发布的数据为经过处理与质量控制后的数据,其中感热通量主要是结合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主要的质量控制步骤包括:(1)剔除Cn2达到饱和的数据(Cn2>1.43E-13);(2)剔除解调信号强度较弱的数据(Average X Intensity<1000);(3)剔除降水时刻的数据;(4)剔除稳定条件下的弱湍流的数据(u*小于0.1m/s)。在迭代计算过程中,选取Thiermann and Grassl(1992)的稳定度普适函数,详细介绍请参考Liu et al(2011, 2013)。由于仪器故障,2017年6月6日-7月2日大孔径闪烁仪数据缺失。 关于发布数据的几点说明:(1)中游LAS数据以BLS900为主,缺失时刻由BLS450观测补充,两者都缺失则以-6999标记。(2)数据表头:Date/Time :日期/时间(格式:yyyy/m/d h:mm),Cn2 :空气折射指数结构参数(单位:m-2/3),H_LAS :感热通量(单位:W/m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1)。

    6795 2018-08-17

  • 黑河中游经济社会数据(2010)

    “水权框架下黑河流域治理的水文-生态-经济过程耦合与演化”(91125018)项目数据汇交-黑河2010经济社会数据。 1.数据概述:黑河2010经济社会数据; 2.数据内容:黑河流域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2010经济社会数据。

    7598 2016-01-08

  • 宁夏省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2000)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475 2013-06-26

  • 三江源国家公园长序列地表冻融数据集——双指标算法(1979-2015)

    本数据集采用SMMR(1979-1987)、SSM/I(1987-2009)和SSMIS(2009-2015)逐日亮温数据,由双指标(TB_37v,SG)冻融判别算法生成,分类结果包含冻结地表、融化地表、沙漠及水体四种类型。数据覆盖范围为三江源区域,空间分辨率为25.067525 km,EASE Grid投影方式,以Geotif格式存储。像元数值表征地表冻融的状态:1代表冻结,2代表融化,3代表沙漠,4代表水体。因为该数据集中所有tif文件描述的是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所以这些文件的行列号信息是不变的,摘录如下(其中cellsize单位为m): ncols 52 nrows 28 cellsize 25067.525 nodata_value 0

    7413 2020-01-12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移动式土壤呼吸观测数据集(2012)

    在2012年中游航空遥感试验开展期间,在EC矩阵核心观测区开展移动式土壤呼吸5天1次的连续观测。 观测仪器: 中科院地球环境所LI8100移动式土壤呼吸测定仪。 测量方式: 使用已购置好的PVC管制作成土壤呼吸环,所制作土壤呼吸环总长10cm,于正式测定前嵌插入土壤,之后至少静置24小时;嵌入土壤4cm,地面保留高度6cm。基准面样点测定时间集中在上午9-12点,每样地设置三个重复样,根据涡动编号进行标记。 数据内容: 数据内容包含头文件信息和每5天1次的3次重复观测结果及平均数。 观测地点: EC矩阵核心试验区内EC01-EC17号站点地块内,每样地设置3个重复样,其中EC15大满超级站在3个重复基础上加密了9个重复样。 观测时间: EC01、EC03、EC05、EC10、EC11、EC12、EC13、EC14、EC17观测时间为2012年6月6日至8月20日每5天1次。 EC02、EC04、EC06、EC07、EC08、EC09、EC16为2012年7月1日至8月20日每5天1次。 观测期间部分观测点刚好灌水,该点当次则不观测。

    10622 2017-08-24

  •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黑河流域边界图(1995年)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1995年边界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25 47 数据源:1995年黑河流域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9708 2013-07-26

  • 张掖1:5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

    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的《张掖土地利用现状图》,本图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甘青宁类型区系列图之一,信息如下: * 主编:王一谋 * 副主编:冯毓荪、游先祥、申元村 * 编委:王贤、王镜泉、丘明新、全志杰、牟新待、曲春宁、姚发芬、钱天久、黄自治、梅成瑞、韩熙春、李裕久、胡双熙 * 责任编辑:黄美华 * 编稿:牟新诗、崔赛华、王贤。何守华 * 编绘:何守华、王贤、全志杰、崔赛华、龙亚萍、牟新诗、何守华、毛晓利、崔赛华、王长涵 * 编辑:冯毓荪、王一谋 * 清绘:冯毓荪、张景秋、杨萍 * 制图:冯毓荪、姚发芬、王建华、赵燕华、李伟民 * 制图单位: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室编制 *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 * 比例尺:1:500000 * 出版时间: 暂无 1、 文件格式与命名 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一下图层: 张掖土地利用现状图(landuse)、河流(River)、道路(Road)、 2、数据字段及属性 类型编号 类型面(Type) 沙漠类型(desert) 11 水田 Paddy 12 水浇地 Irrigated field 13 旱地 Non-irrigated field 131 平旱地 Plain non-irrigated field 132 沟旱地 Valley non-irrigated field 133 坡旱地 Slope non-irrigated field 134 台旱地 Terrace non-irrigated field ................. 具体请参考数据文档 3、投影信息: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5)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8706 2012-04-02

  • 叶尔羌河流域人口、城市化、GDP及产业结构预测情景数据(V1.0)(2010-2050)

    未来人口情景预测以2005年为基准年,采用人口阻滞增长模型,不仅能够较好地描述人口与许多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而且在经济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城市化率的预测采用城市化Logistics模型。依据已有的城市化水平序列值,通过非线性回归求出参数式中参数,建立预测模型。城市人口数量由预测的人口数乘以城镇化率求出。数据采用非农业人口。采用logistic模型预测流域未来各县市国民生产总值,然后根据未来各县市各时段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表示)设定各时段相应的产业结构情景,预测各次产业产值。我国及研究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滞后于GDP增长速度,因而根据设定的研究区未来产业结构情景需要进行了适当调整。

    4310 2018-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