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包括北极Barrow地区不同年龄冻土土壤细菌物种组成数据,可用来探索土壤微生物对冻土消融的响应及不同年龄冻土的土壤细菌差异;本数据为扩增子测序结果,引物为Earth Microbiome Project 标准引物 515F–806R,扩增范围为V4区,测序平台为Illumina Hiseq PE250; 数据通过质量控制,至少达到Q30水平;本数据用于发表于Cryospshere文章Permafrost thawing exhibit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bacterial richnes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than permafrost age in Arctic permafrost soils. The Cryosphere, 2020, 14, 3907–3916, https://doi.org/10.5194/tc-14-3907-2020。本数据还可用于三极土壤微生物比较分析研究
2316 2021-03-30
该数据包括了SWAT模型运行所需要的基础地形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地面覆盖数据等。所有的图件和相关的点位坐标(气象站,水文站)都采用了和我国基础地形图相一致的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坐标体系。数据内容包括: a) 基础地形数据包括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流域河网。DEM格网的大小为50*50m,流域河网是从1:10万地形图上将水系手工数字化得到。 b) 土壤数据:包括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和土壤类型空间分布资料。数字土壤图比例尺为1:100万,将其转为ESRI 的grid格式,格网大小为50*50m。每个土壤剖面可以最多分到10层。模型要求的土壤质地采样指标采用了美制标准。参数来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以及来自相关文献。 c) 气象数据: (1) 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的数据来源于流域内部和周边地区祁连、山丹、托勒、野牛沟、张掖五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时段为1999~2001年。 (2) 降水:雨量数据来源于流域内部和周边地区俄博(1990~1996)、肃南(1990~2000)、祁连(1990~2000)、莺落峡(1990~2000)、札马什克(1990~2000)5个水文站以及山丹(1999~2001)、托勒(1999~2001)、野牛沟(1999~2001)、张掖(1999~2001)、祁连县(1999~2001)4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 (3) 风速、相对湿度:风速、相对湿度来源于山丹、托勒、野牛沟、张掖、祁连县5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时段为1999~2001。 (4)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没有相应的观测数据,由模型模拟产生。 d) 土地利用/地面覆盖:1995年土地利用数据,比例尺为1:10万。将其转为ESRI的grid格式,格网大小为50*50m。 e) 气象数据模拟工具(weather generator)数据库:SWAT模型的气象数据模拟工具可以在没有实际日观测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多年逐月统计资料模拟计算出模型运行所需要的逐日气象输入数据,也可进行观测资料不全时的插补。气象数据来自周边气象站。
21933 2013-07-30
该数据集包含2018年6月13日至11月16日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中游阿柔超级站的物候相机观测数据,该仪器由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研发并进行处理。物候相机集成数据获取与数据传输功能。该物候相机采用垂直向下的方式采集数据,拍摄数据分辨率为1280*720,可指定拍摄时间频率。对于绿度指数物候期计算,需要根据感兴趣区域计算相对绿度指数(GCC, Green Chromatic Coordinate公式为GCC=G/(R+G+B), R、G、B为图像红、绿、蓝三通道像元值),然后进行无效值填充和滤波平滑,最后根据生长曲线拟合确定关键物候期参数,如生长季起始日、顶峰、生长季结束日等;对于覆盖度,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选择光照不太强的图像,然后将图像分割为植被和土壤,计算每张图像的植被像素占计算区域内的比例作为该图像对应的覆盖度,在时间序列数据提取完成以后,再按用户指定的时间窗口对原始覆盖度数据进行平滑滤波,滤波后的得结果为最终的时间序列覆盖度。本数据集包括相对绿度指数(Gcc)。 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8)。
6243 2019-06-14
该图是Li Xin等2008年为了重新统计中国的多年冻土面积,在分析现有中国冻土图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由三部分组成,其中青藏高原部分采用模拟的青藏高原冻土图(南卓铜,2002)、东北部分来自《1:400万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6),其他部分采用中国冻土区划及类型图(1:1000万)(周幼吾 等,2000)。 更多信息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6;南卓铜,2002;周幼吾 等,2000;Li et al, 2008)。
8486 2012-04-09
该数据包含2003年黑河中游河段口门合并改造工程总体平面布置图,详细描述了黑河中游河段各引水口的引水流量、灌溉面积等数据。附有引水口门现状情况统计表(列出所有引水口门的引水形式、岸别、灌区名称、灌区名称、引水流量),中游改建引水口门相对距离统计表(包含各改建引水口门相对正义峡距离、岸别以及与上一口门的距离),和引水口门合并改造总体布局方案(包括合并口门的引水型式、岸别、灌区名称、灌区面积以及引水流量) 没有矢量格式的数据,我们只收集到JPG格式的,配有一个引水渠道表。
10187 2015-12-31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803 2014-09-14
根据土壤-景观模型原理,使用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制作关键水文参数空间分布图数据产品。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于黑河流域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黑河流域土壤数据集成与土壤信息产品生成,91325301)集成的土壤剖面数据。 范围:黑河流域; 投影:WGS_1984_Albers / Albers_Conic_Equal_Area; 空间分辨率:90米; 数据格式:TIFF; 数据内容: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萎蔫含水量、饱和导水率空间分布 预测方法:增强回归树 环境变量:主要的成土因素 数据集内容: pr_0kp sm.tif:饱和含水量(单位:%) pr_33kp sm.tif: 田间持水量(单位:%) x1500kp sm.tif:萎蔫含水量(单位:%) shc sm.tif:饱和导水率 (单位:Ks/(mm•min-1))
4531 2017-03-29
本数据包括扁都口加密观测区各样带和样点中各采样点的粗糙度测量原始照片,及表面高度标准离差(cm)和相关长度(cm)的计算结果。每个采样点均按照南北向和东西向分别测量1次,粗糙度板长110cm,测量点间距1cm。粗糙度数据通过数码照相采集,然后在ArcView软件下,对照片中每根辐条的顶端以及板子的四角做手工数字化采样,获得其图像坐标值,经过几何校正后,计算得到每根辐条的高度,然后按公式计算表面高度标准离差和表面相关长度。其计算公式见《微波遥感》第二卷234-236页。 粗糙度数据中首先是样点名称,之后数据正文包括4列(编号、文件名、标准离差、相关长度)。每一个文件名,即txt文件对应一张采样照片,标准离差(cm)与相关长度(cm)即代表了粗糙度。之后是每张照片中101根辐条的长度,属于中间结果,用以检查校正。
13254 2013-10-07
本数据集为预试验期盈科绿洲EO-1 Hyperion加密观测数据集。 2007年9月5至10日预试验期间,在张掖至盈科绿洲至花寨子一线,西部行动计划项目第三课题和第二课题组开展了EO-1 Hyperion卫星地面同步观测试验,2007年9月10日成功获得了一景EO-1 Hyperion影像。 测量地点: 样地号 时刻 北纬 东经 海拔(m) 备注 1 9:58 38°53′53.2″ 100°26′09.7″ 1500 路东菜花地 2 10:51 38°52′39.8″ 100°25′33.1″ 1510 路东白菜地 3 11:35 38°52′39.0″ 100°25′34.6″ 1510 路东,2号样地东侧大田玉米,套种小麦已收,带间长有野荆芥 4 12:24 38°51′53.0″ 100°25′08.0″ 1510 制种玉米 5 13:08 38°51′54.2″ 100°25′09.5″ 1520 4号样地北侧,大田玉米,套种小麦,已收 6 14:40 38°51′23.5″ 100°24′45.0″ 1510 路西,制种玉米,病虫害严重(红蜘蛛) 7 15:40 38°49′26.6″ 100°23′23.7″ 1540 沙棘甜菜间作 8 16:18 38°49′06.9″ 100°23′30.5″ 1540 西红柿,苋类杂草较多 9 16:18 38°49′06.4″ 100°23′30.8″ 1540 散播甜菜 10 16:18 38°49′06.9″ 100°23′30.5″ 1540 西红柿,杂草少于8号样地 11 10:30 38°48′28.3″ 100°24′11.4″ 1540 路西沙棘苗 12 11:24 38°48′09.3″ 100°24′10.1″ 1550 路东向日葵,间作小麦已收 13 12:38 38°46′16.3″ 100°23′14.2″ 1600 旱稻 14 12:45 38°46′16.2″ 100°23′14.0″ 1600 油菜 15 12:54 38°46′15.6″ 100°23′13.8″ 1600 荞麦 16 14:52 38°45′55.5″ 100°23′00.1″ 1610 大田玉米(不套种) 17 15:28 38°45′57.5″ 100°22′28.3″ 1630 大田玉米(不套种) 18 16:20 38°43′17.3″ 100°22′53.4″ 1730 戈壁(雾冰藜、珍珠为优势种) 19 17:40 38°42′31.8″ 100°22′56.8″ 1780 戈壁(雾冰藜、何头草为优势种) 20 10:27 38°36′25.1″ 100°20′33.2″ 2260 禾本科冰草为优势种 21 11:10 38°36′24.4″ 100°20′38.1″ 2260 菊科(撂荒地) 22 11:30 与22相邻(东侧) 2260 冰草-菊科群落,前者为优势种 23 裸土 24 13:09 38°38′46.3″ 100°23′08.5″ 2030 紫花苜蓿 25 14:39 38°44′30.8″ 100°22′41.0″ 1660 杨树林 26 9:47 38°58′11.4″ 100°26′18.3″ 1460 水稻田 测量内容包括: (1)样方调查; (2)LAI-2000测量叶面积; (3)ASD FieldSpec Pro光谱仪测量地物光谱,测量仪器为甘肃省气象局干旱所的光谱仪(350-2500nm); (4)红外温度枪测量地表和冠层辐射温度; (5)LI-6400光合仪光合速率数据; (6)热像仪ThermaCAM SC2000测量得到的辐射温度; (7)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观测数据,可以直接用来反演非水汽通道的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大气气柱的水汽含量(使用水汽通道936nm处的测量数据)。此外,可以获得550nm处的各种参数,从而在MODTRAN或者6S等软件的辅助下获得水平能见度。 (8)便携式的SPAD叶绿素仪测量叶绿素浓度。 本地面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EO-1 Hyperion遥感反演生物物理参数提供基本的地面数据集。
15921 2013-10-15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