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极1:100万机场分布数据集(2014)

    南极1:100万机场分布数据集包括南极范围内机场(Antarctic_Airport)及机场跑道(Antarctic_Airport_runways)矢量空间数据及相关属性数据:机场名称(Name)、机场国家名称(CNTRY_NAME)、机场国家缩写(CNTRY_CODE)、纬度(LATITUDE)、经度(LONGITUDE)。 数据来自1:100万ADC_WorldMap全球数据集,数据经过拓扑,入库是全面、最新和无缝的地理数字数据。 世界地图坐标系统是经纬度,WGS84基准面,南极地区数据集为南极专用投影参数(South_Pole_Stereographic)。

    3368 2019-04-10

  • 三江源1:100万交通数据集(2017)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7年。 本数据集为1:100万三江源地区交通数据,包括公路(LRDL)和铁路(LRRL)两个图层。公路(LRDL)包括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其它公路等;铁路(LRRL)包括标准轨铁路、窄轨铁路、地铁和轻轨等。 公路(LRD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420301 RN 道路编号 X828 NAME 道路名称 着晓三叉口-尕拉山顶叉口 RTEG 道路等级 四级 TYPE 道路类型 高架 公路(LRDL)属性项含义: 属性项 代码 描述 GB 420101 国道 420102 建筑中国道 420201 省道 420102 建筑中省道 420301 县道 420302 建筑中县道 420400 乡道 420800 机耕路 440100 简易公路 440200 乡村路 440300 小路 铁路(LRR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410101 RN 铁路编号 0907 NAME 铁路名称 青藏铁路 TYPE 铁路类型 高架

    4136 2018-11-20

  •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扁都口加密观测区MODIS地面同步观测数据集(2008年3月14日)

    2008年3月14日在扁都口加密观测区开展了MODIS的地面同步观测,测量参数包括:地表红外辐射温度、地表物理温度、土壤剖面重量含水量(0-1cm、1-3cm、3-5cm、5-10cm及10-20cm,部分样方只测量到了5cm)、表层土壤冻结深度。目的是反演土壤冻结深度。 该日的地面测量时间范围是12:00-15:00,地面同步测量样方包括扁都口C1样地、扁都口W2样地、扁都口B2样地。 1)土壤冻结深度的测量方法是通过用筷子插入土壤感觉其硬度或者将土壤表层冻结层直接挖出测量冻结层厚度,来判断冻融深度。直尺直接测量,当土壤硬度较大并且有冰晶时,认为土壤冻结;反之,则认为土壤未冻。土壤粗糙度数据可以认为在试验期间没有变化,可以从其它时间的粗糙度数据集中获得。 时间范围是11:37-12:11。 2)含水量测量方法是:取0-1cm、1-3cm、3-5cm5-10cm、10-20cm土样,放入自封袋,然后用微波炉烘干,计算其土壤重量含水量。 3)地表温度测量仪器是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同时测量了辐射温度和物理温度,并记录了测量地点的地表覆盖类型。测量时手持式红外温度计采用近距测量模式。地表物理温度采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附带的热电偶温度计。 4)土壤粗糙度数据可以认为在试验期间没有变化,可以从其它时间的粗糙度数据集中获得。

    12810 2013-10-12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1号点-213桥径流观测数据-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3日至2013年9月6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1号点的河流水位观测数据。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213省道黑河桥,分为两个河道,河床为砂砾石,断面不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8°54'43.55",E100°20'41.05",海拔1546米,河道宽度330米。213桥分为两个断面,东面的为1号,西面的为2号。由于河道断面人为影响频繁无法获取稳定的水位流量曲线于2013年9月6日停止观测。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测距仪,采集频率30分钟。数据说明包括以下部分: 水位的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数据涵盖时间段2012年6月13日-2013年9月6日;流量观测,单位(m3 s-1);按照不同水位监测流量,获取水位流量曲线,依托水位过程观测获得径流量变化过程。1号点-213桥断面受到频繁人为扰动,水文断面面积不稳定导致水位流量曲线紊乱,流量数据有待进一步观测。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6999表示。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9539 2016-07-26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L波段机载微波辐射计数据集(2012年6月30日)

    本数据集为L波段机载微波辐射计于2012年6月30日获取,地点在黑河中游地区。 其中L波段频率为1.4GHz,天顶角观测,V极化与H极化信息;飞机13:10(北京时间,下同)从张掖机场起飞,18:40降落。飞行历时5.5小时。在观测期间,飞行高度2500m左右,飞行速度220-250km/hr左右。 原始数据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微波辐射计数据和地理位置KMZ数据。微波辐射计数据包括V极化与H极化两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包含所观测TB值和对应扫描波束ID、入射角、位置、时间标记(UTC)和其他飞行姿态信息。KMZ文件给出38.5入射角下飞行区域1公里网格TB值分布数据。飞机前和结束时微波辐射计分别进行了“热”和“冷”辐射校正。微波辐射计数据应考虑电磁波干扰影响,V极化TB值受电磁波干扰较强,H极化受影响较小。

    11754 2017-08-23

  • 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饱和导水率数据集(2012-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的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饱和导水率数据。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采集方式为代表性采样,指能够采集到景观区域内的典型土壤类型,尽可能采集代表性较高的样点,重复三次测每类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取平均值。

    8936 2016-04-18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花寨子荒漠站自动气象站-2016)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花寨子荒漠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花寨子,下垫面是山前荒漠。花寨子站的经纬度为100.3201E, 38.7659N,海拔1731m。观测项目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架设在5m、10m处,朝向正北;气压计安装防水箱内;翻斗式雨量计安装在10m处;风速风向传感器架设在5m、10m,朝向正北;四分量辐射仪安装在6m处,朝向正南;两个红外温度计安装在6m处,朝向正南,探头朝向是垂直向下;土壤温度探头埋设在地表0cm和地下2cm、4cm、10cm、20cm、40cm、60cm和100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水分传感器分别埋设在地下2cm、4cm、10cm、20cm、40cm、60cm和100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热流板(3块)依次埋设在地下6cm处。具体观测要素如下: 空气温湿度(Ta_5m、RH_5m、Ta_10m、RH_10m)(单位:摄氏度、百分比)、气压(Press)(单位:百帕)、降水量(Rain)(单位:毫米)、风速(WS_5m、WS_10m)(单位:米/秒)、风向(WD_10m)(单位:度)、四分量辐射(DR、UR、DLR_Cor、ULR_Cor、Rn)(单位:瓦/平方米)、地表辐射温度(IRT_1、IRT_2)(单位:摄氏度)、土壤热通量(Gs_1、Gs_2、Gs_3)(单位:瓦/平方米)、土壤水分(Ms_2cm、Ms_4cm、Ms_10cm、Ms_20cm、Ms_40cm、Ms_60cm、Ms_100cm)(单位:体积含水量,百分比)和土壤温度(Ts_0cm、Ts_2cm、Ts_4cm、Ts_10cm、Ts_20cm、Ts_40cm、Ts_60cm、Ts_100cm)(单位:摄氏度)。 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观测数据要素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则由-6999标示;由于风速风向传感器的问题,观测的10m风速在2016.1.12-1.29之间数据缺失;土壤热通量G2在7月5日-8月17日由于探头问题,数据缺失;(2)剔除有重复记录的时刻;(3)删除了明显超出物理意义或超出仪器量程的数据;(4)数据中以红字标示的部分为有疑问的数据;(5)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并且日期、时间在同一列。如,时间为:2016-6-10 10:30;(6)命名规则为:AWS+站点名称。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1)。

    8656 2017-12-20

  • 黑河流域NPP数据集(1998-2002)

    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FIX,高时空分辨率的SPOT/VEGETATION遥感数据,全球格网化气象再分析资料以及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图,估算了1998-2002年黑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年总量和平均生产力。 使用了比利时VITO研究所图像处理与存档中心(CTIV)提供的1998年至2002年黑河流域逐旬1 km分辨率SPOT VEGETATATION NDVI(10天最大化合成)数据产品)来计算C-FIX模型所需的关键参数fAPAR; 使用来自法国气象局(MeteoFrance)全球1.5°×1.5°格网化逐日气象数据产品获得1998年至2002年黑河流域逐日气温和总辐射。 包含了黑河流域NPP年累积量空间分布格局图、NPP季节动态图。本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

    11874 2013-07-24

  • 张掖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集(2007)

    该数据集为《张掖市耕地利用系数的确定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项目成果之一,是基于Landsat TM和ETM遥感数据建立的张掖市土地利用数据库。该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张掖市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25个二级分类。数据范围包括山丹、民乐、临泽、高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甘州区五县一区。分类标准采用中国科学院自1986年以来使用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数据类型为矢量多边形,以Shape格式存储;数据范围覆盖张掖市。

    11736 2015-07-11

  • 北极1:100万居民点数据集(2014)

    北极1:100万居民点数据集包括北极范围内所有居民点(Arctic_Resident)、首都居民点(Arctic_Capitals)、城市人口大于75k的居民点(Cities_up_to_75K)等矢量空间数据及相关属性数据:城市名称(ENG_NAME)、城市人口(CITY_POP)等属性。 数据来自1:100万ADC_WorldMap全球数据集,数据经过拓扑,入库等数据质量检查,是全面、最新和无缝的地理数字数据。 世界地图坐标系统是经纬度,WGS84基准面,北极地区数据集为北极专用投影参数(North_Pole_Stereographic)。

    3097 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