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地卫星7号(Landsat-7)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升空,其携带的主要传感器为增强型主题成像仪(ETM+)。Landsat-7除了在空间分辨率和光谱特性等方面保持了与Landsat-5的基本一致外,又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因而受到了各国用户的普遍重视和欢迎。自发射升空至今,已为用户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图像数据。Landsat-7每16天扫瞄同一地区,即其16天覆盖全球一次。2003年5月31日,Landsat-7 ETM+机载扫描行校正器(ScanLinesCorrector,简称SLC)突然发生故障,导致获取的图像出现数据重叠和大约25% 的数据丢失,因此2003.5.31日之后Landsat 7的所有数据都是异常的,需要采用SLC-off模型校正。Landsat ETM+影像数据包括8个波段,band1-band5和band7的空间分辨率为30米,band6的空间分辨率为60米,band8的空间分辨率为15米。此数据产品(L7 SLC-off)是指2003.5.31日Landsat 7 SLC故障之后的异常数据产品。 2012年共获取Landsat ETM+影像5景。覆盖范围均为中游人工绿洲生态水文试验区,获取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2012-04-05,2012-04-21,2012-05-07,2012-06-24,2012-07-10。 以上数据的过境时间大约都在11:50左右(北京时间)。产品级别为L2级,已经过几何校正。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Landsat ETM+遥感数据集通过http://glovis.usgs.gov/ 下载获取。
11742 2013-06-07
该数据集由三部分组成:①2018年8月16日至8月30日在祁连山石羊河流域上游7条支流及下游青土湖进行的植物样地调查数据;②2018年9月25日至10月3日在黑河、疏勒河流域主要支流进行的植物样地调查数据;③2013年8月18日至2018年8月8日在青海湖与黑河流域的植物样地调查数据。第一部分调查涉及草本、灌木、乔木的生长特性与数量信息;第二部分主要调查乔木,对草本仅作粗略估计;第三部分主要调查草甸植被。 三部分调查依据植被类型设置样地,每个样地至少选取 3 个样方(分乔木、灌木、草本)。其中,草本样方面积为 1m×1m 或 0.5m×0.5m;荒漠灌木样方面积为 10m×10m;森林灌丛面积为 2m×2m;灌木灌丛面积4m×4m;乔木样方面积为20m×20m。在每个样方内进行植物群落调查:乔木样方调查主要调查物种数量、物种多度、20株乔木每木检尺(含株高、胸径、冠幅、活枝下高)、样方内全部乔木胸径;灌木样方主要调查全部灌木的物种数量、多度、灌木冠幅、灌木株高;草本样方主要调查草本物种数量、多度或分盖度、平均株高、总盖度,地上生物量。
6040 2019-06-05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9月22日至2013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花寨子荒漠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花寨子,下垫面是山前荒漠。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186E, 38.7652N,海拔1731m。花寨子站中分别有北师大、寒旱所的观测仪器。其中北师大的观测仪器具体为:两个红外温度计安装在2.65m处,朝向正南,探头朝向是垂直向下;土壤温度探头埋设在地表0cm和地下2cm、4cm、20cm、60cm、100cm处;土壤水分传感器分别埋设在地下4cm、20cm、100cm处;土壤热流板(3块)依次埋设在地下6cm处。寒旱所的观测仪器具体为:风速传感器架设高度为0.48m、0.98m、1.99m、2.99m,共4层,朝向北侧;风向传感器架设在4m高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分别架设在1m、1.99m、2.99m,共3层,朝向北偏东侧;四分量辐射仪安装高度为2.5m,朝向正南;气压传感器放置于防水箱内;翻斗式雨量计安装高度为0.7m;土壤温度探头埋设在地下4cm、10cm、18cm、26cm、34cm、42cm和50cm处;土壤水分传感器分别埋设在地下2cm、10cm、18cm、26cm、34cm、42cm、50cm和58cm,其中2cm埋设3个重复。具体观测要素如下: (1)北师大观测项目:地表辐射温度(IRT_1、IRT_2)(单位:摄氏度)、土壤热通量(Gs_1、Gs_2、Gs_3)(单位:瓦/平方米)、土壤水分(Ms_4cm、Ms_20cm、Ms_100cm)(单位:百分比)和土壤温度(Ts_0cm、Ts_2cm、Ts_4cm、Ts_20cm、Ts_60cm、Ts_100cm)(单位:摄氏度)。 (2)花寨子寒旱所观测项目:风速(WS_0.48m、WS_0.98m、WS_1.99m、WS_2.99m)(单位:米/秒)、风向(WD_4m)(单位:度)、四分量辐射(DR、UR、DLR_Cor、ULR_Cor)(单位:瓦/平方米)、空气温湿度(Ta_1m、Ta_1.99m、Ta_2.99m、RH_1m、RH_1.99m、RH_2.99m)(单位:摄氏度、百分比)、气压(Press)(单位:百帕)、降水量(Rain)(单位:毫米)、土壤温度(Ts_4cm、Ts_10cm、Ts_18cm、Ts_26cm、Ts_34cm、Ts_42cm、Ts_50cm)(单位:摄氏度)、土壤水分(Ms_2cm_1、Ms_2cm_2、Ms_2cm_3、Ms_10cm、Ms_18cm、Ms_26cm、Ms_34cm、Ms_42cm、Ms_50cm、Ms_58cm)(单位:体积含水量,百分比)。 其中北师大观测要素为10min平均值,寒旱所的观测要素为30min平均值。 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北师大观测数据要素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确保寒旱所观测要素每天48个数据(每3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则由-6999标示;在2013年6月30日-7月26日期间由于数据采集器问题导致数据间歇缺失;(2)剔除有重复记录的时刻;(3)删除了明显超出物理意义或超出仪器量程的数据;(4)数据中以红字标示的部分为有疑问的数据;(5)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并且日期、时间在同一列。如,时间为:2013-6-10 10:30;(6)命名规则为:AWS+站点名称。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2011)。
10630 2016-07-15
全球Cryosat-2 GDR数据集由欧空局(ESA)制作,数据覆盖时间从2010年到2016年,覆盖范围为全球。 2010年4月8号,ESA发射了Cryosat - 2高倾斜极轨卫星。该卫星上搭载了合成孔径干涉雷达高度计SIRAL,主要用于监测极地的冰层厚度和海冰厚度变化,进而研究极地冰层的融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冰厚的影响。这种高度计工作在Ku波段,工作频率为13.575 GHz,包括3种测量模式:一是低分辨率指向星下点的高度计测量模式(LRM),可获得陆地、海洋和冰盖所有表面观测值,它的处理过程与ENVISAT/RA - 2 类似,沿轨分辨率为5到7 km;二是合成孔径雷达(SAR)测量模式,主要为提高海冰观测精度和分辨率,可使沿轨分辨率达到250 m左右;三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模式(InSAR),主要为提高冰盖或冰架边缘等地形复杂区域精度。 Cryosat -2/SIRAL数据产品主要包括0级数据、1b级数据、2级数据和高级数据。Cryosat - 2/SIRAL产品由XML头文件(.HDR)和数据产品文件(.DBL)两个文件组成,HDR文件是辅助性的ASCII文件,用于快速识别检索数据文件。1b级产品是按照测量模式分开存储的,不同模式的数据记录格式也有所不同。LRM模式和SAR模式的每个波形有128个采样点,SARIn模式的波形则有512个采样点。2级GDR产品可以满足大多数的科学研究应用,包括了测量时间、地理位置、高度等信息。并且,GDR产品中的高度信息已经经过了仪器校正、传输延迟改正、几何改正和地球物理改正(如大气改正与潮汐改正)。GDR产品是单独的全球性的全轨道数据,即三种模式的测量结果,经过不同的处理过程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合并到一起,从而统一了数据记录格式。三种模式的数据采用了不同的波形重跟踪算法来获得高度值,在最新更新的Baseline C数据中,LRM模式的数据采用了3种算法,分别为Refined CFI、UCL和Refined OCOG。
7651 2018-02-24
数据集为塔里木河流域湖泊分布图,比例尺250000,投影:经纬度,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湖泊属性字段:NAME(湖泊的名称)、CODE(湖泊编码)
5180 2014-07-31
在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乌兰图格附近典型胡杨群落为下垫面,架设了EC150开路式涡动协方差观测系统,系统地观测了2013.7-2014.9月的胡杨群落水热通量变化规律与特征。
10633 2016-07-04
数据集对黑河流域中下游2013年单生及联生的红砂和珍珠进行了野外植株生长状况、叶片形态指标的调查。 生长状况指标有:冠幅、株高,以及细根、粗根生物量等;叶片形态指标有:长、宽、厚度,以及叶面积、体积等。试验观测指标有:叶氮含量、水势、气体交换数据、叶绿素荧光数据。 数据包括:野外观测资料及其说明文件。
10584 2014-01-14
通用环流模式(GCM)的应用可以提高我们对气候强迫的理解。此外,更长的气候记录跨越更广泛的气候状态有助于评估模型的技能,以模拟不同于现在的气候。首先试图找到一种结合不同季节温度影响的代用指标,然后结合北京石笋层序列和祁连树轮序列,在过去的千年里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温度重建,与基于GCM的ECH-G模拟中国千年温度记录进行比较。基于31年的平均值(超过P<0.01),模拟与重建温度记录的相关系数为0.61。由组合的代用指标和模拟系列所显示的不对称V型低频变化是中国上千年温度的主要长期模式,这表明太阳辐照度和温室气体可以解释低频变化的大部分。实验中为了保留低频信息,使用保守的去趋势方法消除与年龄有关的生长趋势。每个树环系列都安装了一个负指数曲线,同时保留所有的变化。 1000年(公元1000年-公元2000年)石笋和树轮集成年平均温度重建数据(excel 表格)的字段包括(4个): 1)年份 2)年平均温度重建 3)重建温度偏差 4)模拟温度偏差
12981 2011-03-12
2012年8月25日和8月28日,在黑河中上游的核心观测区域,利用运12飞机,搭载Leica公司RCD30相机,开展了光学航空遥感飞行试验。RCD30相机焦距80mm,有RGB和近红外四个波段。上游葫芦沟飞行区域,绝对航高为4800和5500米,GSD为6—19厘米。经过处理,得到tif影像及影像外方位元素。
14036 2018-11-20
在2012年中游试验期间,利用Vaisala和长丰两种GPS探空仪开展CASI/SASI、TASI、WIDAS等航空飞行前后的探空观测,获取风温湿压等特征大气廓线数据。该数据用于支持航空遥感影像和卫星影像的大气校正工作,同时也可以支持气象分析。 观测地点: 黑河中游五星村、高崖水文站,上游阿柔超级站。 五星村释放点坐标为:38°51′11.9″N,100°21′48.8″E,海拔,1563米。 高崖水文站释放点坐标为:39°8′7.2″N,100°23′59.0″E,海拔,1418米 阿柔超级站释放点坐标为:38°03′17.9″N,100°27′28.1″E,海拔,2991米。 测量仪器: Vaisala无线探空仪RS92-SGP和北京长峰声表面波公司GPS探空仪。 测量时间: 2012年6月29日至8月2日航空飞行同步时观测。详见数据集中的表1. 数据内容: 风、温、湿、压等要素的大气廓线数据,观测频率为2秒钟1次,观测高度10000-30000米。详见数据集中的表1。
12864 2017-08-24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