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制作土壤表层pH空间分布数据产品。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于黑河流域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黑河流域土壤数据集成与土壤信息产品生成,91325301)集成的土壤剖面数据。
3745 2017-01-12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049 2014-01-28
在2012年中游试验期间,在气象站点附近对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取样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土壤参数的测量,测量的土壤参数包括:土壤质地、孔隙度、容重、饱和导水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参数是陆面过程模型和植被模型中重要的参数,这些观测数据可以为模型在黑河中游的应用提供支持。 观测地点: 矩阵中的1-17号气象站(4号点除外),神沙窝站,戈壁站,荒漠站,以及WATERNET的50个观测点。气象站的土壤采样坐标如下表所示。 名称 x y 1号点 100.3582 38.89322 2号点 100.3541 38.88697 3号点 100.3763 38.89057 5号点 100.3506 38.87577 6号点 100.3597 38.8712 7号点 100.3652 38.87677 8号点 100.3765 38.87255 9号点 100.3855 38.87241 10号点 100.3957 38.87569 11号点 100.342 38.86994 12号点 100.3663 38.86516 13号点 100.3785 38.86077 14号点 100.3531 38.85869 16号点 100.3641 38.8493 17号点 100.3697 38.84512 15号点(超级站) 100.3721 38.85547 戈壁站 100.3058 38.91801 花寨子站 100.3189 38.7652 神沙窝站 100.4926 38.78794 测量仪器测量仪器: 土壤质地:Microtrac激光粒度仪 孔隙度:环刀法 容重:环刀法 饱和导水率:定水头法 土壤有机质: 总有机碳分析仪(TOC-VCPH) 测量时间: 2012年5月20日 至 2012年7月10日 数据内容: 土壤质地、孔隙度、容重、饱和导水率、土壤有机质含量。
17805 2017-08-26
通过对张掖市不同用水主体的问卷调查整理出有关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政策实施情况的数据。调查主要是对张掖市所辖各区县的农户和城市居民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民众对水资源的认知、对水污染的认知、对节水政策的了解与认知、节水参与意愿;受访者社会经济情况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调查对象:张掖市民乐县、山丹县、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肃南县18岁以上的城市及农村居民。
11623 2016-01-12
采用天宝公司生产的Trimble 5800 GPS对阶地面进行了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测量,得到阶地面的高程数据。室内对阶地面变形特征与幅度进行分析。数据包括黑河中游正义峡附近地貌面变形与黑河上游莺落峡附近地貌面变形。
9324 2016-01-03
2008年5月30日至7月11日期间,分别在临泽草地站院内、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A(芦苇地)、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B(盐碱地)、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E(大麦地)、金都宾馆以及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气象站进行了太阳分光光度计的连续观测。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遥感反演地表大气温度提供基本的地面数据集。 2008年5月30日至6月11日使用的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可提供1020nm、936nm、870nm、670nm和440nm共5个波段的观测数据;2008年6月15日至7月11日期间使用的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可提供1640nm、1020nm、936nm、870nm、670nm、550nm、440nm、380nm和340nm共9个波段的观测数据。两者采样时间间隔均为1分钟。通过原始观测数据和计算可获得大气柱水汽含量;非水汽通道的大气光学厚度、瑞丽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平能见度;近地表空气温度及气压,并实时记录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信息。时间为GMT时间。 本数据集包括分光光度计原始数据及预处理数据;数据说明及指南见数据说明文档。
12108 2015-05-12
土壤水分,又称土壤湿度。它是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青海云杉林的土壤水分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是青海云杉维持生长所吸收水分的唯一来源。该数据是用土壤水分智能中子仪测定的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数据。
6499 2014-06-13
2004年7月16日至8月6日,中科院寒旱所组织在黑河上游大野口流域开展了一次遥感试验,获取了14个剖面的土壤调查数据、排露沟流域1:5000 比例尺的DEM、典型地物的光谱数据和大平顶TM和QuickBird卫星的地面同步观测数据。主要包括: 1)典型地物光谱测量数据 该数据主要包括了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研究站(简称临泽站)附近的沙枣树、二白杨、柽柳、树皮、麻黄、沙、苜蓿地、玉米地、棉花地和盐碱化土地的光谱和排露沟流域金鹿梅、草地、苔草、剑叶荆棘儿、高寒草甸、土壤和岩石的光谱。 2)土壤剖面调查数据 在排露沟流域依据海拔和植被类型共设置了12个土壤剖面,另外还在排露沟林前气象站和临泽气象站各设置土壤剖面1个,共测量了14个剖面的土壤含水量、容重、粘砂含量及土壤光谱,排露沟林前气象站和临泽气象站的剖面还测量了土壤的导热和导水参数。 3)典型地物生物物理参数野外测量数据 包括临泽站附近玉米、棉花、小松树、苜蓿和麻黄的叶面积指数测量数据,排露沟流域不同高度带的叶面积指数数据和植被叶片光合作用特性数据(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片蒸腾速率,叶温)及相应的环境因子数据(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大气CO2浓度、空气水含量、大气压、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 4)大平顶卫星遥感地面同步试验 在排露沟流域旁一块相对平坦的草地区(大平顶)进行了TM和QuickBird卫星遥感地面同步观测试验。2004年7月27日,在大平顶设置了150m×150m 的样方以15米为间隔进行了光谱、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的测量,获取了TM和QuickBird卫星过境时刻的地物光谱、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数据。
9562 2013-07-23
黑河流域用水情景分析数据主要用于水权管理模型,是被认为保证水资源有效配置和避免水权冲突加剧的有效措施。 空间范围:肃南县、甘州区、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金塔县、额济纳、肃州区、嘉峪关; 时间范围:2020年和2030年 数据内容:预测耗水量(亿吨) 传输量:9kb
8923 2017-11-11
在2012年夏季LiDAR和WIDAS飞行期间,地面同步开展地面基站差分GPS的连续观测,获取同步的GPS静态观测数据,用于支持航空飞行数据的同步解算。 测量仪器: TRIMBLE R8 GNSS系统2套。 中国中纬ZGP8001套 测量时间和地点: 2012年7月19日,EC矩阵LiDAR飞行,在MJWXB(毛家湾西北)和SBMZ(什八民子)两个基站同时观测 2012年7月25日,上游葫芦沟小流域和天姥池小流域LIDAR飞行,在XT夏塘观测,中游张掖城区校验场LIDAR飞行,在MJWXB(毛家湾西北)观测 2012年7月26日,上游葫芦沟小流域和天姥池小流域LIDAR飞行,在XT夏塘观测,中游张掖城区校验场LIDAR飞行,在HCZ(火车站)观测 2012年8月1日,上游东西支WIDAS飞行,在YNG(野牛沟)观测 2012年8月2日,中游EC矩阵试验区WIDAS飞行,在HCZ(火车站)观测 2012年8月3日,中游EC矩阵试验区WIDAS飞行,在MJWXB(毛家湾西北)观测 数据格式: 差分预处理前原始数据格式。
11136 2017-08-26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