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数据集包含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果洛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气温(Ta_1_AVG)、相对湿度(RH_1_AVG)、水汽压(Pvapor_1_AVG)、平均风速(WS_AVG)、大气压(P_1)、平均天空长波辐射(DLR_5_AVG)、平均地表长波辐射(ULR_5_AVG)、平均净辐射(Rn_5_AVG)、平均土壤温度(Ts_TCAV_AVG)、土壤含水量(Smoist_AVG)、总降水量(Rain_7_TOT)、天空长波辐射(CG3_down_Avg),地面长波辐射(CGR3_up_Avg)、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_Avg)等。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缺测时刻用-99999填充。
5244 2018-08-02
本项目是基于东天山庙尔沟冰芯(94°19′E,43°03′N,4518 m)高氯酸等元素数据,重建了1956-2004高氯酸历史变化。数据内容:1956-2004年高氯酸浓度(包括:Cl-, NO3- 和SO42-);数据来源,通过ESI-MS/MS测试;数据质量:空白样品显著低于样品值,质量较好;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数据已发表,具体信息见Zhiheng Du, Cunde Xiao, Vasile I. Furdui C,Wangbin Zhang. (2019). The perchlorate record during 1956–2004 from Tienshan ice core, East Asi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可提供中亚其他冰芯对比研究。
4038 2019-10-29
2010年10月起,在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乌兰图格附近,沿垂直河道方向距离河岸50m,300m,2200m,2700m,3200m,3700m,4300m处布设地下水埋深观测井,采用HOBO自动水位计进行动态测量,测量指标为地下水位(埋深),数据时间尺度为月尺度。
7936 2013-08-08
2012年7月19日,在黑河中上游的核心观测区域,利用运12飞机,搭载Leica公司ALS70,开展了lidar航空遥感飞行试验。ALS70激光波长为1064纳米,多次回波(1,2,3和末次)。中游地区飞行相对高度1500米(海拔高度2700米),平均点云密度4点/平方米。通过参数检校、点云自动分类和人工编辑等步骤,最终形成DEM和DSM数据产品。
12532 2017-08-25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1985年边界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25 47 数据源:1985年黑河流域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7354 2013-07-27
按照全球数字土壤制图(GlobalSoilMap.net)标准,将0-1m土壤深度划分为0-5cm、5-15cm、15-30cm、30-60cm、60-100cm 5个层次,根据土壤-景观模型原理,使用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制作不同层次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数据产品。预测方法主要是基于土壤-景观模型,该模型基本理论基础是经典的土壤发生理论,模型将土壤视为气候、地形、母质、生物和时间综合作用的产物。本数据集来源于黑河流域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黑河流域土壤数据集成与土壤信息产品生成,91325301)集成的土壤剖面数据。 范围:黑河流域; 投影:WGS_1984_Albers; 空间分辨率:100米; 数据格式:TIFF; 数据内容: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 预测方法:增强回归树 环境变量:主要的成土因素
4219 2017-03-26
产业转型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从这一角度说,产业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了产业在结构、组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另一种解释是指一个行业内,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也就是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过程 数据包括水资源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产出影响数据(第一产业技术、第二产业技术、第三产业技术)
8011 2016-01-14
C波段微波后向散射系数:试验场地为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芦苇地和玉米地。主要观测仪器:C波段地基微波散射计,C-5,LS-C-5 (2)S波段地基微波散射计,S-3,LS-S-3 3)TDR土壤水分测量仪,仪器编号,TDR-200。 主要观测内容:2008年7月8月测量植被数据(中午11:30左右与ASAR同步),极化方式:VV极化、HH水平、裸土、VH交差极化。测量土壤水分。 2008年7月9日测量植被数据,极化方式:HH极化,HV极化,VV极化,VH极化,测量草地的土壤水分。 2008年7月10日-测量横向(玉米地前端是横向,后段是纵向)玉米地,极化方式:VV极化、HH极化、VH极化,HV极化。测量玉米地的土壤水分。 2008年7月11日草地测量(中午11:30左右与ASAR同步测量) 测量方向为南北,以前都为东西向。上午7:30开始,空气湿度大,而且草地的露水也很大——时间上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时间同一种测量数据的差异,可以参考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以及该地区露水的变化规律。极化方式:VH、HH、VV、HV。主要测量草地湿度。 详细观测见文件内测量数据说明文档
13378 2013-10-14
数据调查方法:黑河流域管理局调查搜集。 数据包括:1996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制的《黑河干流(含梨园河)水量分配方案》;1992年水利部兰州勘测设计院编制的《黑河干流水利规划简要报告》;2001年国务院批复的《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2008年黑河流域管理局的《黑河水量调度历史文件资料汇编》;2014年讨赖河流域管理局编制的《讨赖河流域酒泉盆地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研究》。
8768 2016-01-06
ET(蒸散发)监测对农业水资源管理、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监测ET 方法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无法做到大面积同时观测,只能局限于观测点上,因此人员设备成本相对较高,既不能提供面上的ET 数据,也不能提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作物类型的ET 数据。 利用遥感可以做到ET的定量监测,遥感信息的特点是既能反映地球表面的宏观结构特性,又能反映微观局部的差异。 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区2000-2013年30米分辨率月尺度地表蒸散发数据集Version 1.0是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采用ETWatch最新模型估算得到栅格影像数据,它的时间分辨率是逐月尺度,空间分辨率为30米尺度,数据覆盖中游张掖绿洲区,单位为毫米。数据类型包括月、季、年数据。 数据的投影信息如下: Albers 等积园锥投影, 中央经线:110度, 第一割线:25度, 第二割线:47度, 坐标西偏:4000000 米。 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每月累计ET值文件命名:heihe-midoasis-30m_2013m01_eta.tif 其中heihe表示黑河流域,midoasis表示中游绿洲区,30m表示分辨率为30米,2013表示2013年,m01表示1月份,eta表示实际蒸散数据,tif表示数据为tif格式; 每季累计ET值文件命名:heihe-midoasis-30m_2013s01_eta.tif 其中heihe表示黑河流域,midoasis表示中游绿洲区,30m表示分辨率为30米,2013表示2013年,s01表示1-3月,为第一季度,eta表示实际蒸散数据,tif表示数据为tif格式; 每年累计值文件命名: heihe-midoasis-30m_2013y_eta.tif 其中heihe表示黑河流域,midoasis表示中游绿洲区,30m表示分辨率为30米,2013表示2013年,y表示年,eta表示实际蒸散数据,tif表示数据为tif格式。
9106 2015-02-06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