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芦沟小流域融雪水、河水和土壤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值(2013年7月1日~2014年4月24日)

    一、数据描述 数据内容包含2013年7月~2014年4月流域内融雪水、河水、土壤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数据。 二、采样地点 融雪水采样点位于三号区中部,经纬度为99°53′28.004″E,38°13′25.781″N,采集次数为3次; 河水采样点位于葫芦沟流域出口,经纬度99°52′47.7″E,38°16′11″N,采样频率为每周一次; 土壤水采样点位于在红泥沟集水区中下部,采样深度为地下90cm和180cm,经纬度99°52′25.98″E,38°15′36.11″N 。 三、测试方法 采集样品采用L2130-i 超高精度液态水和水汽同位素分析仪进行测试的。

    9437 2015-02-21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上游样带机载CCD影像数据

    2012年8月25日,在黑河中上游的核心观测区域,利用运12飞机,搭载Leica公司RCD30相机,开展了光学航空遥感飞行试验。RCD30相机焦距80mm,有RGB和近红外四个波段。样带地区飞行绝对航高5200米,GSD为6—19厘米。经过处理,得到tif影像及影像外方位元素。

    11635 2018-11-16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大满超级站宇宙射线土壤水分-2016)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宇宙射线仪器(crs)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722E, 38.8555N,海拔1556m,仪器探头底部距地面0.5m,采样频率是1小时。 宇宙射线仪器的原始观测项目包括:电压Batt(V)、温度T(℃)、相对湿度RH(%)、气压P(hPa)、快中子数N1C(个/小时)、热中子数N2C(个/小时)、快中子采样时间N1ET(s)及热中子采样时间N2ET(s)。发布的数据为经过处理计算后的数据,数据表头包括:Date Time(日期 时间)、P(气压 hPa)、N1C(快中子数 个/小时)、N1C_cor(气压订正的快中子数 个/小时)和VWC(土壤体积含水量 %),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 1) 数据筛选 数据筛选共四条标准:(1)剔除电压小于和等于11.8伏特的数据;(2)剔除空气相对湿度大于和等于80%的数据;(3)剔除采样时间间隔不在60±1分钟内的数据;(4) 剔除快中子数较前后一小时变化大于200的数据。此外缺失数据用-6999补充。 2) 气压订正 根据仪器说明手册中提到的快中子气压订正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气压订正,得到订正后的快中子数N1C_cor。 3) 仪器率定 在计算土壤水分的过程中需要对计算公式中的N0进行率定。N0为土壤干燥条件下的快中子数,通常使用测量源区内的土样得到实测土壤水分(或者通过比较密集的土壤水分无线传感器获取)θm(Zreda et al. 2012)和对应时间段内的快中子校正数据N,再通过公式反求得到N0。 在此,根据仪器源区内的Soilnet土壤水分数据对仪器进行率定,建立土壤体积含水量θv和快中子之间的关系。分别选取干湿状况差异比较明显的2012年6月26日-27日和7月16日-17日四天的数据,其中6月26日-27日率定数据显示土壤水分较小,因此选取4厘米、10厘米和20厘米的三个值平均值作为率定数据,其变化范围为22%-30%,而7月16日-17日率定数据显示土壤水分较大,因此选取4厘米、10厘米的两个值平均值作为率定数据,其变化范围为28%-39%,最后平均N0为3597。 4) 土壤水分计算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每小时的土壤含水量数据。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8),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Zhu et al. (2015)。

    9583 2017-12-27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样带地表覆盖类型(2012年6月29日)

    2012年6月29日,在黑河中游的样带区域,利用运12飞机,搭载CASI传感器,开展了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航空遥感数据获取飞行试验。飞行相对高度2000米(海拔高3500米),CASI传感器波长范围分别为380-1050纳米,空间分辨率分别为1米。利用同步测量的地面数据和大气数据,经过几何和6S大气校正,得到地表反射率产品。参考样带区域地表覆盖类型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分层分类方法对两条航空飞行样带进行地表覆盖分类制图。

    10876 2017-08-27

  • 黑河形成以来植被演化孢粉数据

    黑河形成以来孢粉数据样品采自黑河中游大凹井钻孔地层中。钻孔位置:北纬39.491,东经99.605。钻孔深度140米,从上到下采集孢粉样品128个,目前有孢粉结果的数据19个,分布在从上到下各个沉积相中。孢粉样品在实验室中去除碳酸盐、有机质、硅酸盐等杂质,在显微镜下鉴定孢粉种类与数据,最后统计得出结果。孢粉结果主要包含乔木、灌木、草本、水生、蕨类等科属的百分含量与个数。

    8326 2016-01-13

  • 黑河流域边界数据集(1985、1995、2000、2005、2010)

    黑河流域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近30年来,黑河流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流域观测系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内陆河研究基地。流域是重要的自然研究单元,但黑河流域边界并不统一,为了便于用户使用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文献中常见的5种黑河流域边界: 1)1985-1986年我国开始将黑河流域作为整体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在基础调查和掌握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绘制了早期的黑河流域图,流域面积13.89万km^2。整个流域被划分为三个水文平衡区,分别为:黑河干流水系平衡区、北大河干流水系平衡区和马营-丰乐山前水系平衡区。 2)“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考虑了县级行政单元的完整性,在第一个流域边界的基础上利用当时的行政界线对流域边界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目前“数字黑河”信息系统( http://heihe.westgis.ac.cn) 公布的黑河流域边界,流域面积12.87万km^2。水文单元的划分继承了原有的思路,共划分为三大水系,分别为东部水系、中部水系和西部水系。 3)在水利部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黑河流域面积被确定为14.29万km^2,水文单元被划分为中西部和东部两个独立的水系,面积分别为2.7万km2和11.6万km^2。 4)在2002-2006年开展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中,“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组于2005年编制《西北诸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简要报告》,以水资源二级区和三级区为单位,完成了一系列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的统计表格和图件。在这次综合规划中,黑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5.17万km^2,该方案并没有给出更加详细的子流域划分方案; 5)基于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SRTM 和 ASTER GDEM),利用GIS水文分析方法确定的黑河流域边界。该边界经过了遥感和实地考察验证,在流域边界确定和子流域划分过程中同时还考虑了现代水资源利用现状。

    21918 2013-08-06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中游大满超级站大孔径闪烁仪-2014)

    该数据集包含了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大满站的大孔径闪烁仪通量观测数据。中游大满站分别架设了德国BLS450_NQ和荷兰Kipp&zonen型号的大孔径闪烁仪,北塔为Kipp&zonen的接收端和BLS450_NQ的发射端,南塔为Kipp&zonen的发射端和BLS450_NQ的接收端。其中BLS450_NQ观测时间段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Kipp&zonen的观测时间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内,下垫面涉及玉米、果园和温室大棚等,但以玉米为主。北塔的经纬度是100.379E,38.861N,南塔的经纬度是100.369E,38.847N,海拔高度约1556m。大孔径闪烁仪的有效高度22.45m,光径长度是1854m,采样频率是1min。 大孔径闪烁仪原始观测数据为1min,发布的数据为经过处理与质量控制后的30min数据,其中感热通量主要是结合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主要的质量控制步骤包括:(1)剔除Cn2达到饱和的数据(BLS450_NQ:Cn2 >1.43E-13,Kipp&zonen:Cn2 >1.54E-13);(2)剔除解调信号强度较弱的数据(BLS450_NQ:Mininum X<50,Kipp&zonen:Demod>-20mv);(3)剔除降水时刻的数据;(4)剔除稳定条件下的弱湍流的数据(u*小于0.1m/s)。在迭代计算过程中,对于BLS450_NQ,选取Thiermann and Grassl, 1992的稳定度普适函数;对于Kipp&zonen,选取Andreas, 1988的稳定度普适函数。详细介绍请参考Liu et al.(2011, 2013)。 关于发布数据的几点说明:(1)中游LAS数据以BLS450_NQ为主,缺失时刻由Kipp&zonen观测补充,两者都缺失则以-6999标记。(2)缺失时段:2014年6月21日至27日由于自动气象站数据缺失,导致期间LAS观测感热通量H_LAS无法计算;2014年6月29日至7月2日、7月21日至22日、9月24日至25日、12月21日至30日由于LAS仪器故障导致期间数据缺失。(3)数据表头:Date/Time :日期/时间(格式:yyyy-m-d h:mm),Cn2 :空气折射指数结构参数(单位:m-2/3),H_LAS :感热通量(单位:W/m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2011)。

    9631 2016-07-12

  • 排露沟流域量水堰测流资料汇总(2011-2012)

    黑河上游排露沟流域出山口径流量记录,日期包括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该数据量测装置是位于小流域出口处的量水堰,数据单位为m3/day。

    6721 2014-01-19

  • 葫芦沟流域10m气象梯度数据集(2013)

    1.数据概述: 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日尺度气象梯度数据(2011年9月底安装)。VG1000梯度观测系统通过对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和辐射等常规气象要素进行长期监测,结合高精度、高扫描频率的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分析。 2.数据内容: 主要观测要素包括四层气温、湿度和二维超声风,雨雪量计,八层地温、土壤含水量等。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经度:99°52′E;纬度:38°15′N;海拔:3232.3m

    9484 2015-01-20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核心试验区机载激光雷达原始数据

    2012年7月19日,在黑河中游核心观测区域,利用运12飞机,搭载Leica公司生产的ALS70,开展了lidar航空遥感飞行试验。ALS70激光波长为1064nm,记录多次回波(1,2,3和末次)。中游地区飞行绝对航高2700米(地面最低点1412米,地面最高点1655米),平均点云密度4点/平方米。通过参数检校、点云自动分类和人工编辑等步骤,最终形成DSM和DEM数据产品。

    9811 201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