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连山综合观测网: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阿柔超级站大孔径闪烁仪-2018)

    该数据集包含了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上游阿柔站的大孔径闪烁仪通量观测数据。上游阿柔站分别架设了BLS450和zzlas型号的大孔径闪烁仪,北塔为zzlas的接收端和BLS450的发射端,南塔为zzlas的发射端和BLS450的接收端。观测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阿柔乡草达坂村,下垫面是高寒草地。北塔的经纬度是100.4712E,38.0568N,南塔的经纬度是100.4572E,38.0384N,海拔高度约3033m。大孔径闪烁仪的有效高度9.5m,光径长度是2390m,采样频率是1min。 大孔径闪烁仪原始观测数据为1min,发布的数据为经过处理与质量控制后的数据,其中感热通量主要是结合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主要的质量控制步骤包括:(1)剔除Cn2达到饱和的数据(BLS450:Cn2>7.25E-14,zzlas:Cn2>7.84 E-14);(2)剔除解调信号强度较弱的数据(BLS450:Mininum X Intensity <50;zzlas:Demod>-20mv);(3)剔除降水时刻的数据;(4)剔除稳定条件下的弱湍流的数据(u*小于0.1m/s)。在迭代计算过程中,对于BLS450,选取Thiermann and Grassl(1992)的稳定度普适函数;对于zzlas,选取Andreas, 1988的稳定度普适函数,详细介绍请参考Liu et al. (2011, 2013)。由于仪器故障,2018年7月5日-8月24日大孔径闪烁仪数据缺失。 关于发布数据的几点说明:(1)上游LAS数据以BLS450为主,缺失时刻由zzlas观测补充,两者都缺失则以-6999标记。(2)数据表头:Date/Time :日期/时间(格式:yyyy/m/d h:mm),Cn2 :空气折射指数结构参数(单位:m-2/3),H_LAS :感热通量(单位:W/m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x格式存储。 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8),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1)。

    5302 2019-06-15

  • 高亚洲逐日积雪覆盖率数据集(2002-2016)

    由于青藏高原地区季节性积雪具有赋存时间短、雪层较薄的特点,在对水循环等问题的理解中,迫切需要日时间尺度的积雪覆盖率动态监测数据。本数据集基于MODIS Snow Cover Daily L3 Global 500 m Grid数据,包括MODIS/Terra上午星数据(MOD10A1)和MODIS/Aqua下午星数据(MYD10A1)的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数据产品,数据格式为hdf,投影方式为正弦曲线地图投影,结合90m的SRTM地形数据和多种云覆盖下积雪覆盖率估算算法的优势,实现云覆盖条件下的积雪覆盖率再估算,满足高亚洲地区逐日少云(< 10%)数据产品的生产要求,构建了 2002 - 2016 年高亚洲地区 MODIS 逐日积雪覆盖率数据集。选取无云条件下的二值积雪产品作为参考,通过云量分布和积雪总面积的时空对比,表明该产品的时空特征和二值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 2013 年冬季为例,当积雪覆盖率大于 50%时,其相关性可达 0.8628。本数据集可为高亚洲地区的积雪动态监测、气候环境、水文和能量平衡、灾害评估等研究提供逐日积雪覆盖率数据。

    6479 2018-02-26

  • 新疆地区CMIP3未来情景气温和降水降尺度数据(2010-2099)

    本数据集使用的GCMs 数据集为CMIP3 比较计划数据(PCMDI 提供的 IPCC AR4 中的24个GCM 输出结果的 A1B(中碳排放, 注重经济增长的全球共同发展情景)、A2(高碳排放,注重经济增长的区域发展情景)及 B1 (低碳排放, 强调环境可持续开发的全球共同发展情景)三个情景。本数据集采用Delta方法进行降尺度,将20C3M 数据集中1961年-1990年作为参考基准时期,同时将SRES数据集中2010年-2099年作为未来情景。

    4415 2016-06-09

  • 中国地区长时间序列SPOT_Vegetation植被指数数据集(1998-2007)

    由欧洲联盟委员会赞助的VEGETATION传感器于1998年3月由SPOT-4搭载升空,从1998年4月开始接收用于全球植被覆盖观察的SPOTVGT数据,该数据由瑞典的Kiruna地面站负责接收,由位于法国Toulouse的图像质量监控中心负责图像质量并提供相关参数(如定标系数),最终由比利时弗莱芒技术研究所(Flemish Institute for Technological Research,Vito)VEGETATION影像处理中心(VEGETATION processing Centre,CTIV)负责预处理成逐日1km 全球数据。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生产10天最大化合成的NDVI数据,并将-1到-0.1的值设置为-0.1,再通过公式DN=(NDVI+0.1)/0.004转换到0-250的DN值。 该数据集是中国子集提取,包含每10天合成的四个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及10天最大化NDVI,为1998-2007年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时间分辨率为逐旬。 文件格式: .hfr和.img文件各一个。 文件命名规则为:CHN_NDV_YYYYMMDD,其中YYYYMMDD就是该文件代表的当天日期,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件的主要标识。 用户用来分析植被指数的后缀名为.IMG和.HDF的遥感影像文件,都可以在ENVI和ERDAS软件中打开。 坐标系及投影 Plate_Carree (Lon/Lat) PROJ_CENTER_LON 0.000000 PROJ_CENTER_LAT 0.000000 PIXEL_SIZE_UNITS DEGREES/PIXEL PIXEL_SIZE_X 0.0089285714 PIXEL_SIZE_Y 0.0089285714 SEMI_AXIS_MAJ 6378137.000000 SEMI_AXIS_MIN 6356752.314000 UL_LON (DEG) 73.000000 UL_LAT (DEG) 54.000000 LR_LON (DEG) 135.500000 LR_LAT (DEG) 5.000000 角点坐标分别为: Corner Coordinates: Upper Left ( 69.9955357, 55.0044643) Lower Left ( 69.9955357, 14.9955358) Upper Right ( 137.0044641, 55.0044643) Lower Right ( 137.0044641, 14.9955358) 其中Upper Left 为左上角,Lower Left 为左下角,Upper Right 为右上角,Lower Right 为右下角。

    66748 2013-11-06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下游四道桥超级站大孔径闪烁仪-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7月1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四道桥超级站的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数据。下游四道桥超级站设有两组大孔径闪烁仪观测。东侧(1号点)有两台型号分别为BLS900和Kipp&zonen的大孔径闪烁仪,北塔为BLS900和Kipp&zonen的接收端,南塔为BLS900和Kipp&zonen的发射端。其中BLS900_1的观测时间为2013年7月11日至2013年11月13日,Kipp&zonen的观测时间为2013年7月11日至2013年9月12日。西侧(2号点)有一台型号为BLS900的大孔径闪烁仪,北塔为接收端,南塔为发射端,BLS900_2自2013年9月16日开始观测。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下垫面是柽柳、胡杨、裸地和耕地等。1号点北塔的经纬度是101.147E,42.005N,南塔的经纬度是101.131E,41.987N;2号点北塔的经纬度是101.137E,42.008N,南塔的经纬度是101.121E,41.990N,海拔高度约为873m。大孔径闪烁仪的有效高度25.5m,1号点LAS光径路线长度是2390m,2号点LAS光径路线长度是2380m,BLS900型号闪烁仪采样频率是5Hz,Kipp&zonen型号闪烁仪采集频率是1Hz,平均为1min输出。 大孔径闪烁仪原始观测数据为1min,发布的数据为经过处理与质量控制的30分钟数据,其中感热通量主要是结合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主要的质量控制步骤包括:(1)剔除Cn2达到饱和的数据(BLS900_1:Cn2 >7.25E-14,Kipp&zonen:Cn2 >7.84 E-14,BLS900_2:Cn2 >7.33 E-14);(2)剔除解调信号强度较弱的数据(BLS900:Average X Intensity<1000,Kipp&zonen:Demod>-20mv);(3)剔除降水时刻的数据;(4)剔除稳定条件下的弱湍流的数据(u*小于0.1m/s)。在迭代计算过程中,对于BLS900,选取Thiermann and Grassl, 1992的稳定度普适函数;对于Kipp&zonen,选取Andreas, 1988的稳定度普适函数。 关于发布数据的几点说明:(1)下游1号点LAS数据以BLS900_1为主,缺失时刻由Kipp&zonen观测补充,两者都缺失时则以-6999标记;下游2号点LAS数据以BLS900_2为主,缺失时刻由-6999标记;BLS900_1在11月13日后发射端出现问题,此后数据缺失;(2)数据表头:Date/Time :日期/时间(格式:yyyy-m-d h:mm),Cn2 :空气折射指数结构参数(单位:m-2/3),H_LAS :感热通量(单位:W/m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2011)。

    8705 2016-07-11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大沙龙站涡动相关仪-2015)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25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上游大沙龙站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下垫面是高山草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98.9406E, 38.8399N,海拔3739 m。涡动相关仪的架高4.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与CO2/H2O分析仪(Li7500)之间的距离是15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dypro软件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dypro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中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10%的数据;(4)剔除夜间弱湍流的观测数据(u*小于0.1m/s)。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因仪器漂移等原因引起的可疑数据用红色字体标识。4月16-18日涡动系统Li7500标定,数据缺失;CO2浓度在9月23日之后出现异常,导致二氧化碳通量出错;当存储卡存储数据出现问题导致10Hz数据缺失时(1.8-3.8,7.23-9.13),数据由采集器输出的30min通量数据替代。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奥布霍夫长度L(m),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三级(质量标识0:(Δst <30, ITC<30); 1: (Δst <100, ITC<100); 其余为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8),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1)。

    9922 2016-07-12

  • 葫芦沟小流域监测河流断面流量数据(2016年5-9月)

    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了2016年5月4日~2016年9月3日葫芦沟小流域二号集水区出口河水流量数据。 二、采样地点: 河水流量监测断面坐标位于二号集水区出口,红墙附近,坐标为99°52′58.40″E,38°14′36.85″N。

    8277 2017-01-15

  • 北极八国交通数据(铁路和公路)(2010)

    基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全球100万基础地理数据(2010年),在GIS里提取北极八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挪威、丹麦(含Greenland格陵兰和法鲁Faro岛)、瑞典、芬兰、冰岛)铁路和公路网,分国别保存。数据格式是arcgis的shp格式,投影方式为GCS_WGS_1984.其中铁路网数据源见http://www.resdc.cn/data.aspx?DATAID=208; 道路网数据源见:http://www.resdc.cn/data.aspx?DATAID=207

    3009 2018-02-15

  • 黑河流域3公里6小时模拟气象强迫数据(1980-2010)

    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发展具有独立版权的区域集成环境系统模式RIEMS 2.0为基础,其中RIEMS 2.0区域气候模式是以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和美国滨州大学发展的中尺度模式(MM5)为非静力动力框架,耦合了一些研究气候所需的物理过程方案。这些过程包括生物圈-大气圈输送方案、采用FC80闭合方案的Grell积云参数化方案、MRF行星边界条件和修改的CCM3辐射方等,采用黑河流域流域观测和遥感数据对该模式中的重要参数进行重新率定,并植被资料采用黑河流域数据清单中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黑河流域30sec DEM数据,建立的起来适合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的区域气候模式。 空间范围:模拟区域的网格中心位于(40.30N,99.50E), 水平分辨率为3 km,模式的模拟网格点数为161(经向)X 201(纬向)。 投影方式:LAMBERT正形投影,两个标准纬度为30N 和60N。 时间范围:198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时间间隔为6小时 文件内容说明:采用grads无格式月存储。除最高、最低温度为日尺度以外,其他变量都是6小时数据。 可以采用MATLAB进行读取,可见tmax_erain_xiong_heihe.m文件说明。 黑河流域数据说明: 1) Anemometer west wind(m/s)
 简称usurf 2) Anemometer south wind(m/s) 简称vsurf 
3) Anemometer temperature (deg K) 简称tsurf 
4)maximal temperature (deg K) 简称tmax 5) minimal temperature (deg K) 简称tmin 
6) Anemom specific humidity (g/kg)
 简称qsurf 7)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mm/hr) 简称precip 
8) Accumulated evaporation (mm/hr) 简称evap 9) Accumulated sensible heat (watts/m**2/hr) 简称sensible 
10) Accumulated net infrared radiation (watts/m**2/hr) 简称netrad 
文件名定义: 简称-erain-xiong.年月

    8212 2015-07-01

  • 荒漠植物光合器官水平气体交换测定数据(2012)

    2012年7月和8月中旬测定,植物种:柠条。 利用美国拉哥公司制造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 LI-COR, USA)和LI-3100叶面积仪等,对荒漠植物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观测。 观测资料中的符号含义如下: Obs,观测次数; Photo,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 Cond,气孔导度,mol H2O•m–2•s–1; Ci,胞间CO2浓度,μmol CO2•mol-1; Trmmol,蒸腾速率,mmol H2O•m–2•s–1; Vpdl,水蒸气压亏缺,kPa; Area,叶面积,cm2; Tair,大气温度,℃; Tleaf,叶面温度,℃; CO2R,参照室CO2浓度,μmol CO2•mol-1; CO2S,样品室CO2浓度,μmol CO2•mol-1; H2OR,参照室水分,mmol H2O•mol-1; H2OS,样品室水分,mmol H2O•mol-1; PARo,光量子通量密度,μmol•m–2•s–1; RH-R,参照室空气相对湿度,%; RH-S,样品室空气相对湿度,%; PARi,光合作用有效辐射,μmol•m–2•s–1; Press,大气压,kPa; 其它为测定时的仪器状态参数等。

    7062 201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