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L波段机载微波辐射计数据集(2012年7月5日)

    本数据集为L波段机载微波辐射计于2012年7月5日获取,地点在黑河中游地区。 其中L波段频率为1.4GHz,天顶角观测,V极化与H极化信息;飞机10:50(北京时间,下同)从张掖机场起飞,12:20降落。飞行历时1.5小时。在观测期间,飞行高度2000m左右,飞行速度220-250km/hr左右。 原始数据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微波辐射计数据和地理位置KMZ数据。微波辐射计数据包括V极化与H极化两个数据文件,分辨率600 m,每个数据文件包含所观测TB值和对应扫描波束ID、入射角、位置、时间标记(UTC)和其他飞行姿态信息。KMZ文件给出38.5入射角下飞区域行1公里网格TB值分布数据。飞机前和结束时微波辐射计分别进行了“热”和“冷”辐射校正。微波辐射计数据应考虑电磁波干扰影响,V极化TB值受电磁波干扰较强,H极化受影响较小。

    10488 2017-08-22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二坝水库水体表面温度观测数据集

    二坝水库红外温度和水面温度观测系统架设目的在于为航空TASI、WiDAS和L波段飞行提供水体表面温度的数据。 观测地点: 选择张掖城东14km,甘州区碱滩镇二坝村旁的二坝水库作为观测点。该观测点坐标:38°54'57.14"N,100°36'57.39"。 测量仪器: 观测内容包括一个垂直对水面的SI-111红外温度探头,一个正南天顶角35度对天观测的SI-111红外温度探头(2012年新购置仪器,其出厂时默认设置的地表发射率为1,试验期间未进行黑体定标)。2个漂浮在水面以下0cm109SS-L温度传感器,数采为Campell CR-1000,自动采集,GPRS无线传输至综汇系统。探头架高3米,离岸距离3.4m。 测量时间: 仪器从2012年5月27日起开始正常观测,至9月27日进行不间断地24小时观测,5秒钟记录一次数据,输出5秒钟和1分钟2组值。 数据内容: 垂直水体表面温度(TarT_Sur,未进行地表比辐射率、背景温度的校正)、对天空温度(TarT_Atm,未进行天空背景比辐射率的校正),水面0cm直接测量温度(WaterT_1,WaterT_2)。数据最终被存储为1天1个独立文本文件,数据命名方式:数据格式+观测点名称+数据采样时间+日期+时间.dat。详细的数据表头信息见数据内的数据表头说明。

    10801 2017-08-22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花寨子荒漠站涡动相关仪-2016)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花寨子荒漠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荒漠。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201E, 38.7659N,海拔1731.00m。涡动相关仪的架高4.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与CO2/H2O分析仪(Li7500A)之间的距离是15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dypro软件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dypro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中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10%的数据;(4)剔除夜间弱湍流的观测数据(u*小于0.1m/s)。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因仪器漂移等原因引起的可疑数据用红色字体标识。4月24日至4月25日由于涡动相关仪Li7500A进行标定,数据缺失。涡动相关仪10Hz数据缺失时,数据由采集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填补。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奥布霍夫长度L(m),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三级(质量标识0:(Δst <30, ITC<30); 1: (Δst <100, ITC<100); 其余为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1)。

    7817 2017-12-22

  • 三江源1:100万居民点数据集(2017)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为了更加方便的使用数据,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7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100万居民点数据,包括居民地面(RESA)和居民地点(RESP)两个图层, RESP 居民地(点)图层,包括普通房屋、放牧点等。 居民地面(RESA)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310200 居民地点(RES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310200 ANGLE 角度 67

    4303 2018-11-19

  •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Envisat ASAR和ALOS PALSAR地面同步观测数据集(2008年5月24日)

    2008年5月24日在临泽站开展Envisat ASAR和ALOS PALSAR卫星地面同步观测,进行了土壤水分,地表辐射温度,手工LAI等观测。Envisat ASAR数据已获取,ALOS PALSAR数据未获取。 Envisat ASAR数据为AP模式,VV/VH极化组合方式,过境时间约为11:34BJT。 1. 土壤水分观测。观测目标:0-5cm的表层土壤。观测仪器: 环刀(体积50cm^3), ML2X土壤水分速测仪。观测样方和观测次数:荒漠东西样带(包含40个子样方,每个子样方角点环刀各1次采样)、荒漠南北样带(包含9个子样方,每个子样方中心点环刀1次采样)、五里墩玉米地9个小样方中点观测,中心的5号样方加密,4个角点也观测(每个观测点环刀1次采样,ML2X土壤水分速测仪3次重复观测预处理数据为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存储:Excel。 2. 地表辐射温度观测。观测仪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寒旱所5#,寒旱所6#),仪器均经过定标(请参考手持式热辐射仪定标数据.xls)。观测样方和观测次数:荒漠东西样带(含40个子样方,每个子样方14-30次重复)、荒漠南北样带(含9个子样方,每个子样方12-30次重复)。预处理数据根据根据热红外定标数据(标准源为黑体),将各仪器的实测温度与相应黑体温度进行直线拟合,求得拟合方程,再利用上述拟合的方程,对观测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定标处理。数据存储:Excel。 3. 手工测量LAI。观测样方:五里墩农田样方和临泽站内样方。观测项目:LAI,株高,间距。LAI观测方案:(1)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抽样测量和记录叶片长和宽,样方作物总株数,样方大小,计算出作物的平均叶片面积,乘上样方内总株数,得出估算的作物总的叶片面积后,除以样方面积,得到的是观测样方每天的LAI观测平均值;(2)利用LI-3100观测LAI。株高测量方案:用卷尺测量样方内制种玉米的父本和母本的高度。间距测量方案:用卷尺分别测量制种玉米父本和母本的行距,株距和垄距。存储方式:此数据为处理后数据,文件格式为Excel表格。 样方样带的分布和编号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样方位置见临泽站加密观测站样方样带坐标.xls。

    17022 2013-10-16

  •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

    2008年5月至2008年7月期间在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布设了若干同步观测样方。根据过境传感的空间分辨率在临泽草地站周围2km×2km的范围内布设一个1.8km×1.8km的样方H和5个360m×360m的样方A、B、C、D、E。H样方总共有64个样点,编号为H01至H64,相邻两点之间距离为250m,主要针对MODIS同步。360m×360m的样方A、B、C、D、E分别包含49个样点,样点间距为60m,样点编号为01至49(如A样地为A01至A49),A样方地表类型是芦苇地,B样方地表类型是盐碱地,分布有稀疏的芦苇,C样方地表类型是盐碱地,芦苇相对A样方来说更为稀疏,D样方地表类型是苜蓿地,E样方地表类型是大麦地。在A、B、C、D、E各个样方里面嵌套了120m×120m的小样方,小样方中样点间距为30m(请参见数据文件夹中的“样方分布.pdf”)。样方A、B、C、D、E以及其中的嵌套小样方主要是针对ASAR、PALSAR、ASTER以及机载OMIS、WiDAS同步。此外还有7条微波同步样带,每条样带25个样点,样带间隔200m,样带上的样点间距100m,编号L3-11表示3号样带上的11号样点。PR2样方为3Grid×3Grid的样方,样点间距为30m,编号如PR11。还有2条PR2样带,总共11个样点。所有样点的坐标均在Excel表中。

    12552 2013-10-12

  •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MODIS地面同步观测数据集(2008年6月2日)

    2008年6月2日,在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2km×2km的MODIS同步样方中的H01—H32开展了MODIS的地面同步观测试验,测量的主要地面变量为冠层温度和地表温度,同时测量了浅层土壤水分,各测量点间距离为125m。本数据可为机载-星载遥感数据的地表温度和蒸散发的反演与验证提供基本的数据集。 地表温度同步测量:沿MODIS样方中H01-H08、H09-H16、H17-H24及H25-H32四个东西向样带每隔125m进行了往返两遍观测,包括手持式红外温度计测量的冠顶温度、半高温度以及地表热辐射温度,以及针式温度计获得的0-5cm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同步测量:沿MODIS样方中同步样带1(H01-H08)、同步样带2(H09-H16)、同步样带3(H17-H24)及同步样带4(H25-H32)四个东西向样带每隔125m进行了一遍观测。其中在H01-H08、H09-H16、H17-H24三个样带采用POGO便携式土壤传感器获得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损耗正切、土壤电导率、土壤复介电实部及虚部,以及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及土壤容重;在H25-H32采用WET土壤水分速测仪测量获得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土壤复介电常数实部及土壤温度;以及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及土壤容重。 由于土壤水分测量耗时,2008年6月2日土壤水分没有测量完成。考虑到土壤水分变化不大,在2008年6月3日对剩余样带进行了补测。沿MODIS样方中同步样带H30-H40、H41-H48、H49-H56及H57-H64四个东西向样带每隔125m进行了一遍观测。其中在H41-H48、H49-H56、H57-H64三个样带采用POGO便携式土壤传感器获得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损耗正切、土壤电导率、土壤复介电常数实部及虚部,以及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及土壤容重;在H33-H40采用WET土壤水分速测仪测量获得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土壤复介电常数实部及土壤温度;以及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及土壤容重。 本数据集包括2个地表温度测量Excel表格;8个土壤水分测量Excel表格。 样方样带的分布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

    13179 2013-10-12

  • 黄河上游TM数据集(1990-2010)

    一、概述 Landsat5于1984年3月发射,其上的专题制图仪(TM)传感器包括七个波段,除了第6波段分辨率为120 m之外,其它6个波段的分辨率都为30 m。本数据集收集在1990年至2010年,黄河上游TM数据共77景。 二、数据处理说明 产品级别为L1级,经过了几何校正。 三、数据内容说明 命名方式为LT5行号列号_列号年月日,如LT5129032_03220040816。 四、数据使用说明 主要用途为土里利用/覆被及沙漠化监测。

    4610 2012-08-02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上游阿柔超级站大孔径闪烁仪-2014)

    该数据集包含了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上游阿柔站的大孔径闪烁仪通量观测数据。上游阿柔站分别架设了两台型号为德国BLS450_AR和国产zzlas的大孔径闪烁仪,北塔为zzlas的接收端和BLS450_AR的发射端,南塔为zzlas的发射端和BLS450_AR的接收端。其中zzlas观测时间段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BLS450_AR的观测时间为2014年1月19日至2014年12月12日。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阿柔乡草达坂村,下垫面是高寒草地。北塔的经纬度是100.4712E,38.0568N,南塔的经纬度是100.4572E,38.0384N,海拔高度约3033m。大孔径闪烁仪的有效高度9.5m,光径长度是2390m,采样频率是1min。 大孔径闪烁仪原始观测数据为1min,发布的数据为经过处理与质量控制后的30min数据,其中感热通量主要是结合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主要的质量控制步骤包括:(1)剔除Cn2达到饱和的数据(BLS450_AR:Cn2 >7.25E-14,zzlas:Cn2 >7.84 E-14);(2)剔除解调信号强度较弱的数据(BLS450_AR: Average X Intensity<1000,zzlas: Demod>-20mv);(3)剔除降水时刻的数据;(4)剔除稳定条件下的弱湍流的数据(u*小于0.1m/s)。在迭代计算过程中,对于BLS450_AR,选取Thiermann and Grassl, 1992的稳定度普适函数;对于zzlas,选取Andreas, 1988的稳定度普适函数。详细介绍请参考Liu et al.(2011, 2013)。 关于发布数据的几点说明:(1)上游LAS数据以BLS450_AR为主,缺失时刻由zzlas观测补充,两者都缺失则以-6999标记。(2)缺失时段:2014年8月10日至16日、2014年10月3日至13日、2014年10月17日至20日由于仪器故障,期间数据缺失。(3)数据表头:Date/Time :日期/时间(格式:yyyy-m-d h:mm),Cn2 :空气折射指数结构参数(单位:m-2/3),H_LAS :感热通量(单位:W/m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详细信息请查参考文献。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2011)。

    7638 2018-01-31

  •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Landsat遥感数据集(2007-2008)

    2007年和2008年Landsat数据集49景,覆盖黑河全流域。 获取时间分别为:2007-08-12, 2007-09-23, 2008-01-05, 2008-02-06, 2008-03-17, 2008-03-25, 2008-05-10, 2008-05-19, 2008-05-28, 2008-06-04, 2008-07-07, 2008-07-15, 2008-07-22, 2008-07-23, 2008-08-16, 2008-08-30, 2008-09-08, 2008-09-15, 2008-09-17, 2008-10-01, 2008-10-10, 2008-10-19, 2008-10-26, 2008-11-02, 2008-11-04, 2008-11-18, 2008-11-20, 2008-11-27, 2008-12-06, 2008-12-13, 2008-12-14。 产品级别为L1级,经过了几何校正。包括TM影像4景,ETM+影像45景。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集通过免费下载获取。

    13289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