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半球高纬地区中分辨率MODIS河湖冰覆盖度数据集(2002-2018)

    2002-2018年北半球高纬地区中分辨率MODIS河湖冰覆盖度数据集是基于MODIS的归一化积雪指数数据,利用SNOWMAP算法对晴空条件下的逐日河湖冰覆盖范围进行检测,并通过对河湖面的时间、空间的连续性等一系列步骤重新确定云覆盖条件下的河湖冰覆盖范围。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后,获得少云的逐日河湖冰覆盖度数据集。该数据集中获得的湖冰物候信息与被动微波数据的信息高度一致,平均相关系数为0.91,RMSE值在0.07至0.13之间变化。

    4387 2020-07-31

  •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盈科绿洲、花寨子荒漠和扁都口加密观测区荒漠植被覆盖度数据集(2008)

    本数据为盈科绿洲、花寨子荒漠和扁都口加密观测区的植被覆盖度数据集。 测量方法: 利用自制覆盖度观测仪器,相机在距地面2.5m至3.5m高度拍摄地面照片,同时在照片范围内放置长度已知的物体(皮尺、竹竿等)来标定照片的面积大小,利用GPS确定照片拍摄的位置,并记录下与覆盖度、拍摄环境相关的信息。利用LAB色度空间变换技术,提取的绿色植被覆盖度。 测量日期: 2008-05-20,2008-05-24,2008-05-25,2008-05-28,2008-05-30,2008-06-11,2008-06-14,2008-06-15,2008-06-21,2008-06-23,2008-06-24,2008-06-27,2008-06-30,2008-07-02。 测量样地: 盈科绿洲玉米地、盈科绿洲小麦地、花寨子荒漠玉米地、花寨子荒漠样地1、花寨子荒漠样地2和扁都口油菜、大麦和草地杨堤。 数据处理: 数据结果包括提取的植被影像和覆盖度数据。覆盖度原始数据包括覆盖度光学照片与覆盖度数据记录两部分。利用LAB色度空间变换技术,提取光学照片绿色植被覆盖度。

    14859 2013-09-11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花寨子荒漠站涡动相关仪-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9月24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花寨子荒漠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荒漠。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1860E, 38.76519N,海拔1731.00m。涡动相关仪的架高2.8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与CO2/H2O分析仪之间的距离是15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ire软件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ire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中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3%的数据;(4)剔除夜间弱湍流的观测数据(u*小于0.1m/s)。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因仪器漂移等原因引起的可疑数据用红色字体标识。其中2013年7月采集器出现问题,导致10Hz数据缺失,由采集器输出的30min通量数据替代。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稳定度Z/L(无量纲),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三级(质量标识0:(Δst <30, ITC<30); 1: (Δst <100, ITC<100); 其余为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2011)。

    9520 2016-07-13

  • 塔里木河流域河流分布数据集(2000)

    数据为塔里木河流域河流数据集,根据地形图及TM遥感影像修订,比例尺250000,投影经纬度,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数据字段:HYD_CODE(河流编码),Name(河流名称),SHAPE_leng(河流长度)。

    5235 2014-08-04

  • 张掖市机开采井空间分布数据集(2004)

    数据概况:张掖市开采井空间分布数据由张掖市水务局提供,包括农业、工业、林业、生活、科研和其他6种类型,共计6228眼机井。 数据采集过程:张掖市开采井数据由张掖市水务局委托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负责专项调查。开采井专项调查以灌区为单元,采用手持GPS对机井进行了坐标定位,通过调查访问建立开采井信息卡片。共完成各类井7429眼的调查。其中尚在使用的开采井6228眼;调查时已报废井1201眼。 数据内容说明:属性表包含开采井编号、坐标、位置、取水用途、开采井类型、调查时井深、抽水流量、年开采量、额定流量、质量评估、配套质量评、综合质量评等字段信息。

    8720 2013-07-19

  •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大野口流域加密观测区临时样地调查数据集(2008)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的森林水文试验区包括大野口流域加密观测区和排露沟流域加密观测区。由于固定样地集中分布在排露沟流域,这些样地缺乏对整个大野口流域森林的代表性,因此2008年6月在整个大野口流域布设了43块临时森林样地。该数据集就是这43块临时样地的地面观测数据。除了对样地每木检测测量和记录林分状态、立地因子外,还进行了样地LAI的观测。 样地每木测量采用的仪器主要为皮尺、胸径尺、花杆、测树仪、罗盘仪。每木测量了胸径、树高、枝下高、横坡方向冠幅宽、顺坡方向冠幅宽、单木生长状况。利用不同手持GPS测量了样地中心点的WGS84经纬度坐标,定位误差在5-30m左右。其他样地观测因子包括:所属林场、坡向、坡位、坡度、土壤厚度、乔层郁闭度等。这些临时样地测树工作的执行时间为2008年6月2日至30日。 该数据集可以为发展森林结构参数遥感反演算法提供地面实况数据。

    11355 2012-04-11

  •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冰沟流域加密观测区RPG-8CH-DP地基微波辐射计积雪观测数据集(2008年3月24日和25日)

    2008年3月24日和3月25日在冰沟流域大冬树山垭口进行的两次积雪地基微波(6.925H/V,18.7H/V,36.5H/V)辐射观测,可以为机载-星载微波遥感的积雪参数反演和验证提供基本的数据集。观测地点位于10°左右的缓坡上。雪为陈雪,有明显的积雪层和冰层交替现象。3月24日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测,时间范围是北京时间(BJT)2008年3月24日11:42至17:28。3月25日只进行了多角度短时观测(同一山坡不同位置处)。辐射计波束的高度角(水平为0度)设定为-20°至-55°,5°步长。 观测内容包括:1)亮温数据(微波辐射计测量)。两种格式:一种是由车载微波辐射计(TMMR)自带软件打开,后缀为.BRT;另外一种是文本文件(ASCII格式),文件中按列依次为:年、月、日、时、分、秒、6.925GHz(h)、6.925GHz(v)、10.65GHz(h)、10.65GHz(v) 、18.7GHz(h)、18.7GHz(v)、36.5GHz(h)、36.5GHz(v)、高度角、方位角。由于6.925GHz和10.65GHz 的故障问题没有参加试验,故数据中该四列的值均为0。2)积雪参数观测,观测变量包括雪剖面温度(针式温度计和手持式红外温度计);雪粒径(手持式显微镜)、湿度、密度;介电常数等(雪特性分析仪)。 该数据集包括5个子文件夹,分别为:亮温数据、积雪剖面含水量数据、雪粒径数据(3月25日)、积雪剖面密度、雪层温度。

    14561 2013-10-08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裸地站自动气象站-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7月9日至2013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裸地站气象要素观测系统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四道桥,下垫面是裸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1.1326E, 41.9993N,海拔878m。四分量辐射仪安装在6m处,朝向正南;两个红外表面温度计安装在6m处,朝向正南,探头朝向是垂直向下;土壤温度探头埋设在地表0cm和地下2cm、4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土壤热流板(3块)依次埋设在地下6cm处,在距离气象塔2m的正南方。 观测项目有:四分量辐射(DR、UR、DLR_Cor、ULR_Cor、Rn)(单位:瓦/平方米)、地表辐射温度(IRT_1、IRT_2)(单位:摄氏度)、土壤热通量(Gs_1、Gs_2、Gs_3)(单位:瓦/平方米)、土壤温度(Ts_0cm、Ts_2cm、Ts_4cm)(单位:摄氏度)。 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则由-6999标示;2013年9月24日-9月26日期间,由于数据采集器问题导致数据缺失;(2)剔除有重复记录的时刻;(3)删除了明显超出物理意义或超出仪器量程的数据;(4)数据中以红字标示的部分为有疑问的数据;(5)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并且日期、时间在同一列。如,时间为:2013-9-10 10:30;(6)命名规则为:AWS+站点名称。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2011)。

    17420 2016-08-05

  •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冰沟流域加密观测区MODIS地面同步观测数据集(2008年3月19日)

    2008年3月19日在冰沟流域加密观测试验区开展的MODIS地面同步积雪参数观测,可以为机载-星载遥感数据的雪温度反演和验证提供基本的数据集。 观测内容包括: 1)积雪参数观测,观测时间为卫星过境时时刻北京时间(BJT)2008年3月19日(12:40-13:00)。该观测在BG-B样地展开,分为4个观测小组,每组测量16个点,共计64个观测点。观测变量包括:雪深(尺子测量,每个点随机观测5个雪深数据);雪表面温度(手持式红外温度计测量,随机多次观测);分层雪深温度(针式温度计测量,按照10cm分层观测,每个测量点重复观测2次);雪粒径(手持式显微镜测量,按照10cm分层观测,每个测量点重复观测3次)。 2)雪特性分析仪观测,观测变量包括有雪密度、雪复介电常数、雪体积含水量、雪重量含水量等。该测量在BG-A样地展开,一个自动观测点,配合光谱仪观测。 3)积雪光谱观测(ASD光谱仪),观测点位置见GPS记录文件。 4)积雪反照率观测(便携式反照率表测量),在BG-A样地进行。 本数据集包括原始数据和预处理数据2个文件夹。

    13980 2013-10-12

  • 巴丹吉林1:50万风沙地貌数据集 (1996)

    该数据来源于中科院沙漠研究所(现中科院寒旱所)编制的巴丹吉林1:50万风沙地貌数据集。 数据集主要包括:dimao(地貌),height(沙丘高度),lake(湖泊),lvzhou(绿洲),river(河流),road(道路)。

    13258 201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