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精度的DEM数据,统计分析了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气候平均年降水量与地理地形因子的关系,得到100m空间分辨率的黑河流域中上游1967-2008年逐年气候平均年降水量。 坐标系统为等经纬度投影,空间范围为黑河流域。数据采用txt文本形式给出,分别给出空间网格点所对应的经度,纬度和降水量。经纬度单位为°,降水量单位为mm。数据类型为单精度浮点型,无效值为-9。
7413 2014-12-13
石羊河流域信息系统专题数据集是亚洲开发银行援助的技援项目“甘肃省优化荒漠化防治方案”的成果之一,包括document、investigation_point、maps、photo和spatial等5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又包含若干文件。其中document文件夹包括目标设计、数据处理、专题总结报告和投影信息等文档:gpspoint文件夹包括gps根据不同目的而采样的以shapefile点格式记录的文件:maps文件夹又包含chinese、english和fonts文件夹,前两个文件夹分别代表中英文的14幅以A4幅面大小和pdf格式存储的地图,而fonts包含一些特殊的字体:photo文件夹包含野外调查的以bmp格式存储的数码像片:spatial文件夹包含数字高程模型的dem文件夹、甘肃省和河西走廊轮廓图的gansu文件夹、站点数据文件生成shapefile文件的generate文件夹、各种地理要素的栅格数据的grid文件夹、遥感影像的image文件夹、原始站点文本数据的meteoHydro文件夹,和各种地理要素的矢量数据的vector文件夹。 数据包括: 1、DEM 文件夹:分辨率100米dem、hillshade(山影图)、分为GRID和geotif格式 2、Gansu文件夹:甘肃边界、河西边界 3、Grid文件夹:NDVI(植被指数)、lndchange(土地转移矩阵)、landscape86(86年土地景观图)、landscape2k(2000年土地景观图)、Desertiftype(沙漠类型景观图)、Desersevrt(沙漠类型图)、Annprecip 4、Meteohydro文件夹:民勤、武威、永昌气象数据(1)daily逐日观测项:Airpress(气压)、Humidity(湿度)、Precipitation(降水)、Radiation(辐射)、Sunlight(日照)、Temperature(气温)、Wind(风速)(2)Months(逐月):Airpress(气压)、Humidity(湿度)、Rain(降水)、Sunlight(日照)、Temperature(气温)、Wind(风速) (3)tendays(逐旬):Airpress(气压)、Humidity(湿度)、Rain(降水)、Sunlight(日照)、Temperature(气温)、Wind(风速) (4)years(逐年):Precipitation(降水)、Temperature(气温) 5、Vectro文件夹:(1)Admwhole(县界图)、(2)Lake(湖泊)、(3)Hydrasta(水文站点)、(4)Basin(流域界线)、(5)Landscape2000(土地利用200年)、(6)landscape86(土地利用1986年)、(7)Meteosta(气象站点)、(8)Lakep(水库点)、(9)Place(居民点)、(10)Rainfallcontour(铁路)、(11)Rainfallcontour(降水等值线图)、(12)Road(公路)、(13)Stream(水系图)、(14)Town(县名)、(15)Township(县乡界)、(16)Vegetation(植被图) 数据投影信息: PROJCS["Albers", GEOGCS["GCS_Krasovsky_1940", DATUM["Not_specified_based_on_Krassowsky_1940_ellipsoid", SPHEROID["Krasovsky_1940",6378245.0,298.3]], PRIMEM["Greenwich",0.0], UNIT["Degree",0.0174532925199433]], PROJECTION["Albers_Conic_Equal_Area"], PARAMETER["False_Easting",0.0], PARAMETER["False_Northing",0.0], PARAMETER["longitude_of_center",105.0], PARAMETER["Standard_Parallel_1",25.0], PARAMETER["Standard_Parallel_2",47.0], PARAMETER["latitude_of_center",0.0], UNIT["Meter",1.0]] 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数据文档
15577 2010-01-22
该数据集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过程获得的野生动物分布位点信息。该数据集时间范围是2017年,调查范围是三江源国家公园,调查物种包括藏野驴(Equus kiang)、狼(Canis lupus)、赤狐(Vulpes vulpes)、马鹿(Cervus elaphus)、雀鹰(Accipiter nisus)、红腹红尾鸲(Phoenicurus erythrogastru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大鵟(Buteo hemilasius)、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高原山鹑(Perdix hodgsoniae)、猎隼(Falco cherrug)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8947 2019-02-05
2007年9月12-15日预试验期间,在临泽站和临泽草地站附近开展了Envisat ASAR卫星地面加密观测试验,2007年9月19日成功获得了一景Envisat ASAR影像。 Envisat ASAR数据为AP模式,VV/VH极化组合方式,过境时间约为11:29BJT。 测量内容包括: 1. GPS位置信息:测量仪器为GARMIN GPS 76 2. LAI测量仪器:LAI-2000 3. 光合作用:测量仪器为临泽站LI-6400。操作规范:操作过程请参考联合试验操作规范。数据存储:其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数据。原始数据以仪器自定义格式保存,可用记事本等常用软件打开。处理数据以Excel保存。 4. 地物光谱:观测仪器为甘肃省气象局干旱所ASD光谱仪(350~2 500nm)。参考板信息:原配白板。观测目标:典型地物。数据存储: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部分预处理后的数据。原始数据是光谱仪直接产生的二进制文件,用ViewSpecPro软件可以打开,详细观测记录见数据文件每天的观测记录;预处理得到的为反射率数据,格式为文本格式。 5. 红外温度:观测仪器为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寒旱所);仪器均经过标定。观测样方和采样次数:测量冠顶、垂直冠层、顺光45角和逆光45度角的红外温度。数据存储:Excel。 6. 土壤剖面:土壤剖面为60cm,分为0-10cm、10-20cm、20-40cm、40-60cm共4层。土壤水分测量方法:环刀法。照片:同时获取剖面照片。 7. 样方调查:样方大小:1m×1m。观测内容:样方号、种名、数量、盖度、样方总覆盖度、平均高(cm)、生物量编号、总鲜重、总干重。 8. 叶绿素含量:测量仪器为SPAD 502 叶绿素仪测量。测量方案:针对不同物种多个重复。 9. 鱼眼照相拍摄仪器:使用的相机为尼康D80,鱼眼镜头为适马8mm F3.5 EX DG CIRCULAR FISHEYE。拍摄方法:照相高度为1.5m,正对地面向下照。 10. 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仪器:遥感所的法国CIMEL公司生产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目标:利用的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到的大气参数。测量地点:大满水管所。测量内容: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通过直接太阳辐射测量数据,可以反演出非水汽通道的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汽通道936nm测量数据可以获得大气气柱的水汽含量,水平能见度也可从CE318数据导出。本次测量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的CE318,其可提供1020nm、936nm、870nm、670nm和440nm共5个波段的光学厚度,可以利用936nm测量数据反演大气柱水汽含量。数据存储: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大气数据。原始数据以CE318特有文件格式*.k7存储,可用ASTPWin软件打开,并附带说明文件ReadMe.txt;处理后文件包括利用原始数据反演获得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平能见度和近地表大气温度,以及参与计算的太阳方位角、天顶角、日地距离修正因子和大气柱质量数。 数据结果以Excel格式保存。
15901 2013-10-02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黑河流域主要地貌形态成因类型,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黑河流域1:100万地貌数据,黑河流域河流数据、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
8977 2015-01-15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5年4月28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荒漠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下垫面是荒漠。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9872E, 42.1135N,海拔1054m。涡动相关仪的架高4.7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与CO2/H2O分析仪(Li7500)之间的距离是15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dypro软件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dypro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中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10%的数据;(4)剔除夜间弱湍流的观测数据(u*小于0.1m/s)。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因仪器漂移等原因引起的可疑数据用红色字体标识。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奥布霍夫长度L(m),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三级(质量标识0:(Δst <30, ITC<30); 1: (Δst <100, ITC<100); 其余为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1)。
9501 2016-07-21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26日至2013年11月2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张掖湿地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湿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44640E, 38.97514N,海拔1460.00m。涡动相关仪的架高5.2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温度仪与CO2/H2O分析仪之间的距离是25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dypro软件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角度订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ire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中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3%的数据;(4)剔除夜间弱湍流的观测数据(u*小于0.1m/s)。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因仪器漂移等原因引起的可疑数据用红色字体标识,其中2013年5月28日-5月30日CO2/H2O分析仪标定,2013年11月21日-12月31日存储卡出错,期间数据缺失。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稳定度Z/L(无量纲),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三级(质量标识0:(Δst <30, ITC<30); 1: (Δst <100, ITC<100); 其余为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2011)。
8883 2016-07-09
1)供试草地1983年草畜平衡阶段的群落特征和主要植物生物学特征的初始资料; 2)4-5个放牧梯度草地家畜管理数据; 3)不同放牧梯度草地群落的多样性、生产力、功能群观测数据; 4)不同放牧梯度草地主要植物的高度、盖度、生物量,以及花形态、分蘖、叶性状等观测数据; 5)不同放牧梯度草地土壤养分和枯落物观测数据。
4601 2015-06-26
此数据集包含了野牛沟寒区水文站自动气象站2008-2009年的观测数据。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经纬度为99°33'E,38°28'N,海拔高度为3320m。 观测项目有:大气温湿观测(1.5m和2.5m)、风速风向、气压、降水、总辐射、净辐射、多层土壤温度(20cm、40cm、60cm、80cm、120cm和160cm)、土壤水分(20cm、40cm、60cm、80cm、120cm和160cm)及土壤热通量。 具体的表头请参见随数据一起发布的数据使用说明。
9233 2010-07-24
一、概述 本数据集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基于Landsat MSS, 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区域分为6个一级分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分类。 二、数据处理说明 数据集基于Landsat MSS、TM与ETM遥感数据为底图,数据集投影设置为Alberts等积投影,将比例尺放在1:24000下进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数据集存储形式为ESRI coverage格式。 三、数据内容说明 本数据集采用分层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共分为6个一级分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分类。 四、数据使用说明 主要应用于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气候变化、水文、生态研究工作中。
8406 2015-05-17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