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源国家公园界线矢量数据集

    三江源国家公园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 个园区,总面积为12.31 万平方公里,介于东经89°50'57"—99°14'57",北纬32°22'36"—36°47'53",占三江源国土面积的31.16%。 本数据集是基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区位图进行数字化而产生。数据包含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和澜沧江园区的边界。 数据格式为Shapefile格式。推荐使用arcmap打开数据。

    18386 2020-02-07

  • 三江源积雪深度遥感产品(1980-2020年)

    本数据集来源于中国长时间序列雪深数据集,利用三江源边界进行提取形成三江源雪深数据集。取值范围:0-100 cm。时间分辨率:逐日。空间分辨率为0.25 度(约25km),时间范围是198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雪深数据基于星载被动微波遥感数据生产,使用了三个不同的被动微波传感器数据,它们分别是SMMR,SSM/I和SSMI/S。由于不同的传感器之间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因此,首先对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了交叉订正,然后再基于被动微波亮度温度梯度法制作中国长时间序列雪深数据集。头文件信息可参考数据集header.txt。

    8247 2019-12-03

  • 三江源MODIS逐日无云积雪面积遥感产品(2000-2019年)

    本数据集是基于MODIS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得到,通过改进不同下垫面下的不同积雪提取算法,提高了积雪范围识别精度,同时利用隐马尔科夫去云算法和SSM/I雪水当量结合,最终生成完全无云的逐日积雪面积产品。取值范围: 1:积雪;0 非积雪。空间分辨率为0.005 度(约500m),时间范围是2000年2月24日至2019年12月31日。 数据格式为geotiff,推荐使用Arcmap或python +GDAL打开和处理数据

    8097 2019-12-11

  • 甘肃省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2000)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甘肃省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8520 2013-06-24

  • 西藏自治区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1980s)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715 2013-06-29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黑河遥感站自动气象站-2015)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黑河遥感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党寨镇东侧,下垫面是人工草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4756E, 38.8270N,海拔1560m。空气温度湿度传感器架设在1.5处,朝向正北;气压计在防水箱内;翻斗式雨量计安装在0.7 m处;风速风向传感器架设在10m处,朝向正北;四分量辐射仪安装高度为1.5m,朝向正南;两个红外温度计安装高度为1.5m,朝向正南,探头朝向是垂直向下;土壤温度探头埋设在地表0cm和地下2cm、4cm、10cm、20cm、40cm、80cm、120cm、160cm处;土壤水分探头埋设在2cm、4cm、10cm、20cm、40cm、80cm、120cm、160cm处;平均土壤温度探头埋设在2cm和4cm;土壤热流板(3块)依次埋设在地下6cm处;两个光合有效辐射仪分别架设在冠层上方1.5m(探头垂直向上和向下方向各一个),朝向正南。同时有蒸发皿的观测(E601B,直径61.8cm)。 观测项目有:空气温湿度(Ta_1.5m、RH_1.5m)(单位:摄氏度、百分比)、气压(Press)(单位:百帕)、降水量(Rain)(单位:毫米)、风速(WS_10m)(单位:米/秒)、风向(WD_10m)(单位:度)、四分量辐射(DR、UR、DLR_Cor、ULR_Cor、Rn)(单位:瓦/平方米)、地表辐射温度(IRT_1、IRT_2)(单位:摄氏度)、土壤热通量(Gs_1、Gs_2、Gs_3)(单位:瓦/平方米)、土壤温度(Ts_0cm、Ts_2cm、Ts_4cm、Ts_10cm、Ts_20cm、Ts_40cm、Ts_80cm、Ts_120cm、Ts_160cm)(单位:摄氏度)、土壤水分(Ms_0cm、Ms_2cm、Ms_4cm、Ms_10cm、Ms_20cm、Ms_40cm、Ms_80cm、Ms_120cm、Ms_160cm)(单位:摄氏度)、向上与向下光合有效辐射(PAR_U_up、PAR_U_down)(单位:微摩尔/平方米秒)、平均土壤温度(TCAV)(单位:摄氏度)、蒸发皿内水深(depth)(单位: mm)。 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若出现数据的缺失,则由-6999标示;2015.6.05-6.09和10.16-11.11由于供电问题,数据缺失;2015.12.19-12.31由于采集器问题,很多观测要素出现较多的错误值;(2)剔除有重复记录的时刻;(3)删除了明显超出物理意义或超出仪器量程的数据;(4)数据中以红字标示的部分为有疑问的数据;(5)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并且日期、时间在同一列。如,时间为:2015-6-10 10:30;(6)命名规则为:AWS+站点名称。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8),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1)。

    9628 2016-07-22

  • 第三极(中国地区)价格指数经济数据集(2010-2019)

    数据内容:价格指数_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010-2019) 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从世界银行官方网站、新浪网获取015-2019年第三极(中国地区)价格指数经济原始数据,通过数据整理、筛选及清洗得到2010-2019年第三极(中国地区)价格指数经济数据集,数据起始时间为2010年至2019年,Microsoft Excel (xlsx)格式。

    1083 2020-10-12

  •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研究站机载PLMR地面同步观测数据集(2012年7月3日)

    2012年7月3日在临泽站附近PLMR样带进行了机载飞行地面同步观测。PLMR(Polarimetric L-band Multibeam Radiometer)是双极化(H/V)的L波段微波辐射计,中心频率1.413 GHz,带宽24 MHz,分辨率1 km (相对航高3 km),有6个beam同时观测,入射角为±7º,±21.5º,±38.5º,灵敏度<1K。本地面同步数据集可为发展和验证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算法提供基本地面数据集。 样方及采样策略: 此次航空飞行航线设计依据临泽站附近的3个点位代表的典型地表类型,兼顾部分中子管观测,设计西北-东南方向三条航线,航线互相之间间隔200 m,设计航高300 m左右,PLMR地面分辨率100 m。根据航线及PLMR观测特点,在航线两侧设计地面3条观测样带,每条样带约长6 km。从西往东分别为L1、L2和L3。其中L1和L2以中间一条航线为中心,相隔80 m;L2和L3之间相隔200 m。每条样带上观测点南北间隔40 m,使用4台Hydraprob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HDAS,参考文献2)同时测量。 测量内容: 获取了样带上约4500个点,每个点2次观测,即对覆膜玉米地,在每个采样点进行2次观测,1次膜内(数据记录中标记为a),1次膜外(数据记录中标记为b)。由于HDAS系统采用POGO便携式土壤传感器,观测获得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体积含水量)、损耗正切、土壤电导率、土壤复介电实部及虚部。植被参数观测选择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水分采样点开展,完成了株高和生物量(植被含水量)的测量。 注:观测日期正值该区域内农田大面积灌溉,导致观测人员前行困难,田块难以进入,观测点位与预设点位有偏差。 数据: 本数据集包括土壤水分观测和植被观测两部分,前者保存数据格式为矢量文件,空间位置即为各采样点位置(WGS84+UTM 47N),土壤水分等测量信息记录在属性文件中;植被采样信息记录在EXCEL表格中。

    9137 2017-08-23

  • 张掖市2005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集

    该数据集来自中科院寒旱所颜长珍等人完成的张掖市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该数据是基于2005年前后的Landsat TM和ETM遥感数据通过人工判读的方法产生的。该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有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25个二级类,覆盖甘肃省张掖市五县一区。分类标准采用中国科学院自1986年以来使用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数据类型为矢量多边形;以Shape格式存储;数据范围覆盖张掖市。

    10564 2013-07-23

  •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集(2000)

    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在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建立了中国1:10万土地利用影像和矢量数据库。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 该数据由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直接裁剪得到。黑河流域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流域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26个二级类;数据类型为矢量多边形,以Shape格式存储;数据投影有两种:WGS84/ALBERS;数据范围覆盖新的黑河流域边界(缺外蒙古数据)。 土地利用分类属性: 一级类型 二级类型 属性编码 空间分布位置 耕地 水田 113 主要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盆地、河谷川地 耕地 水田 112 分布在丘陵河谷窄谷台地或滩地上(有灌溉条件) 耕地 水田 111 主要分布在山区山间河谷窄谷台地或滩地上(有较好的灌溉条件) 耕地 旱地 124 主要分布在山区,坡度一般都大于25度(属于陡坡坡挂地),应退耕还林。 耕地 旱地 123 主要分布在盆地、山前带、河流冲积、洪积或湖积平原(水源短缺灌溉条件差)。 耕地 旱地 122 主要分布在丘陵区(陕、甘、宁、青均有)。一般状况下地块分布在丘陵的缓坡以及墚、卯之上。 耕地 旱地 121 主要分布在山区,海拔在4000米以下的山坡(缓坡、山腰、陡坡台地等)及山前带上。 林地 有林地(乔木) 21 主要分布在高山(海拔4000米以下)或中山坡地、谷地两坡、山顶、平原等。在青海南山、祁连山均有。 林地 灌木林地 22 主要分布在较高的山区(4500米以下),多数分布山坡和山谷及沙地。 林地 疏林地 23 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平原及沙地、戈壁(壤质、沙砾质)边缘。 林地 其他林地 24 主要分布在绿洲田埂,河边、路边及农村居民点周围。 草地 高覆盖草地 31 一般分布在山区(缓坡)、丘陵(陡坡)及河间滩地、戈壁、沙地丘间等。 草地 中覆盖草地 32 主要分布在较干燥地方(隔壁低洼地和沙地丘间地等)。 草地 低覆盖草地 33 主要生长在较干燥地方(黄土丘陵上和沙地边缘)。 水域 河渠 41 主要分布在平原、川间耕地以及山间沟谷内。 水域 湖泊 42 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地区。 水域 水库坑塘 43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山间低地和沙地丘间低地内。 水域 冰川及永久性积雪 44 主要分布在平原、川间谷内,周围有居民地和耕地。 水域 河滩地 46 主要分布在(4000以上)高山顶部。

    19764 201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