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逐日雪深模拟预估数据集(2016-2065)

    中国逐日雪深模拟预估数据集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NEX-GDPP模式数据集作为依托,预估的中国未来逐日雪深数据,其中雪深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以当天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数据和当天雪深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层,次日的雪深数据作为模型目标层对模型搭建,然后运用国家气象站数据对搭建的雪深模拟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进行训练,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迭代时空模拟能力较好;累积雪盖持续时间、累积积雪深度的模拟值和验证值的空间相关性为0.97和0.87,累积雪深的时间和空间相关性分别为0.92和0.91。在模型最优基础上,用此模型迭代模拟未来中国区域内逐日雪深数据。该数据集可以为中国未来雪灾风险评估、积雪范围变化研究以及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该数据基本信息如下:历史基准时段(1986~2005年)、未来模拟(2016~2065年)两个时间段,以及RCP4.5和RCP8.5两种情景,20个气候模式。其空间分辨率为0.25°*0.25°。该数据的投影方式为EASE-Gr,数据保存格式为nc格式。 下面是nc中数据文件信息 time:时长(单位:天)历史基准时段(起始时间:1986年1月1日,终止时期:2005年12月31日) 未来模拟(起始时间:2016年1月1日,终止时期:2065年12月31日) longitude = 320矩阵共320列 latitude = 160矩阵共160行 depth:雪深(cm) X Dimension: Xmin = 60.125; //矩阵x方向左下角网格的角落点坐标 Y Dimension: Ymin = 15.125; //矩阵y方向轴左下角网格的角落点坐标

    1205 2021-07-23

  • 北极25 km分辨率海冰表面积雪厚度数据集(2012-2020)

    海冰表面积雪厚度是海冰表面积雪的重要参数之一。积雪厚度的变化可以调节海冰的变化,对地球气候系统发挥重要作用。本数据集为2012-2020年结冰期(10月-4月)逐日的海冰表面积雪厚度数据。海冰表面积雪厚度算法结合了线性回归和LSTM深度学习算法。首先根据AMSR2亮温数据和大量的实测积雪厚度数据确定最优的估算一年冰表面积雪厚度的极化梯度率,构建一年冰表面积雪厚度估算模型。LSTM的模型输入为不同的极化梯度率、37GHz通道亮温极化率,模型输出为海冰表面积雪厚度,从而确定了多年冰表面积雪厚度的估算模型。最终得到25 km空间分辨率的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数据。本数据集能有效的反映厚冰和薄冰表面的积雪厚度,与NASA发布的OIB数据吻合良好,均方根误差为7.35 cm。本数据集能够为海冰厚度的反演提供高精度的输入参数,有助于分析北极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

    132 2021-07-28

  • 北美地下水变化数据集(2002-2017)

    北美地下水变化数据集由每月地下水变化的三个数据产品组成:1)北美1度网格地下水变化及其趋势;2)在萨斯克彻温省、内华达州、加利福利亚州、亚利桑那州和德克萨斯州发现的5个地下水趋势异常的区域平均地下水变化及其趋势;3)在受这些异常影响的14个省份或州的区域平均地下水变化及其趋势(萨斯克彻温省、蒙大拿州、内华达州、加利福利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艾伯塔省、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科罗拉多州和吉娃娃州)。该数据集可为北美可持续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且有用的支撑。该数据集综合利用了GRACE release-6版本的二级产品、GNSS垂直速率数据、模拟土壤湿度和雪水当量的两个陆面模型(GLDAS 2.1的NOAH和VIC)和卫星测高获取的湖水面变化数据。特别是,不同于过去的研究,这里不利于冰川均衡调整(GIA)模型去除GIA效应,而采用GRACE 数据联合GNSS垂直速率分离GIA的途径(Wang et al., 2013)。在地下水趋势异常区,每月地下水变化估计与水井记录的水位变化有一致的趋势,在14个省州的每月地下水变化基本上与降水和干旱强度水平的变化趋势较一致。通过该数据集,我们发现在Saskatchewan有一个增加的地下水趋势异常,而在内华达州、加利福利亚州、亚利桑那州和德克萨斯州则分别发现4个减少的地下水趋势异常。由于没有利用GIA模型进行GIA改正,且结果与井水位数据和干旱强度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说明其可靠性。该数据集可用于北美地下水异常变化地区的水资源管理。

    147 2021-08-19

  • 全球逐日0.05°时空连续地表温度数据集(2002-2020)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地表能量平衡研究的关键参数,被广泛用于气象、气候、水文、农业和生态等领域研究。卫星(热红外)遥感作为获取全球和区域尺度LST信息的重要手段,容易受到云层覆盖和其他大气条件的影响,导致LST遥感产品时空不连续,极大限制了LST遥感产品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 本数据集的制备首先基于经验正交函数插值方法,利用Terra/Aqua MODIS 地表温度产品重建理想晴空条件下的LST,然后使用累积分布函数匹配方法融合 ERA5-Land再分析数据获取全天候条件下的LST。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原始MODIS遥感产品的时空信息以及再分析数据中的云影响信息,缓解了云层覆盖对LST估算的影响,最终重建得到较高质量的全球0.05°时空连续的理想晴空和全天候LST数据集。 本数据集不仅实现了时空无缝覆盖,并且具有良好的验证精度。重建的理想晴空LST数据在全球17种土地覆盖类型实验区内,平均相关系数(R)为0.971,偏差(Bias)为-0.001 K至0.049 K,均方根误差(RMSE)为1.436 K至2.688 K。重建的全天候 LST 数据与地面站点实测数据的验证结果:平均 R 为 0.895,Bias为0.025 K 至 2.599 K, RMSE为4.503 K至7.299 K。 本数据集的时间分辨率为逐日4次,空间分辨率为0.05°,时间跨度为2002年-2020年,空间范围覆盖全球。

    11327 2021-08-16

  • 江错氧同位素数据

    数据包括青藏高原江错湖泊氧同位素数据和岩心年代数据,第一列:年龄,第二列:氧同位素值;该数据记录了过去84-2015年氧同位素变化。

    92 2021-09-22

  • 中亚高分辨率气候预估数据集(1986-2005和2031-2050)

    中亚的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冰川加速融化,是气候变化敏感区之一。在评估该地区的脆弱性、影响性和适应性时,急需高分辨率的气候预估数据集。为此,我们对来自CMIP5的三个偏差订正后的全球气候模式(MPI-ESM-MR、CCSM4和HadGEM2-ES),在中亚地区开展了9千米的动力降尺度,继而生产了一个中亚高分辨率气候预估数据集,将其命名为HCPD-CA(High-resolution Climate Projection Dataset in Central Asia)。它的历史时段是1986-2005,未来时段是2031-2050,排放情景是RCP4.5。这个数据集有4个静态变量和10个常被用于驱动生态和水文模型的气象要素。静态变量有地形高度(HGT, m)、土地利用类型(LU_INDEX, 21 categories)、陆地水体(LANDMASK, 1代表陆地, 0代表水体)和土壤类型(ISLTYP, 16 categories)。10个气象要素是日降水量(PREC,mm/day)、2米日平均/最高/最低温(T2MEAN/T2MAX/T2MIN,K)、2米日平均相对湿度(RH2MEAN,%)、10米日平均维向和经向风(U10MEAN/V10MEAN,m/s)、日平均向下短波/长波辐射(SWD/LWD,W/m2)和日平均地表气压(PSFC,Pa)。评估结果显示:这个数据产品在描述中亚各个气象要素的平均态上有很高的质量,这保证了其可用性。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升温剧烈(年均温升高1.62-2.02℃),向下短波和长波辐射显著增强,其他气象要素变化很小。HCPD-CA数据集可被用于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亚的多方面影响,特别是在生态和水文系统上。

    3553 2021-10-16

  • 中国西北、西藏和周边地区每十年1 km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数据集(1961-2020)

    最大冻结深度是季节冻土热状态的重要指标,由于全球变暖,季节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不断下降。发布了中国西北五省、西藏和周边地区1961-2020年每10年的最大冻结深度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1km。该数据集是采用2001-2010年的最大冻结深度实测数据和空间环境变量构建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模拟了1961-2020年中国西北、西藏和周边地区的最大冻结深度。验证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空间泛化能力,最大土壤冻结深度的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1980s、1990s、2000s和2010s四个时期模拟结果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7、0.83、0.73和0.71。预测结果的百分位区间表明,模拟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基于该数据集,发现我国西北地区最大土壤冻结深度不断下降,其中,青海的下降速率最快,平均每十年下降0.53 cm。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高山亚洲和第三极等地区季节冻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1484 2021-10-27

  • CAMELE:全球陆面高精度融合蒸散发产品(1981-2020)

    CAMELE: Collocation-Analyzed Multi-Source Ensembled Land Evapotranspiration data provide an estimation of global land total evapotranspiration at 0.1°-8daily and 0.25°-daily resolutions. The 0.1°-8daily collection covers the period from 20010101 to 20190829, while the 0.25°-daily provides the estimation from 19810101 to 20200831. TCA-based algorithm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uncertainties and the error cross-correlation value of five widely used global land evapotranspiration products, including ERA5-land total evaporation, FLUXCOM-RS, PMLV2 (Penman-Monteith-Leuning model version 2 global evaporation), GLEAM v3.3a and GLDASv2.1 Noah. By minimizing the mean square error, the optimal weights of each product for linear combination are given using the evaluation results. Multiple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core collection method, synthetic experiments, site-based valid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merging data were described in our paper.

    86 2021-10-28

  • 中国西藏库曲花岗岩和伟晶岩稀有金属矿物化学数据

    本数据包括锂铝硅酸盐矿物和绿柱石的原位主微量元素数据、以及铌钽氧化物的原位主量元素数据。样品采集自喜马拉雅东段库曲淡色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矿物主量元素数据通过电子探针获得,矿物微量元素数据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揭示出矿物形成时复杂的结晶环境,显示了结晶分异、过冷却引起的过饱和以及流体作用,可以反映结晶环境和岩浆分异演化程度,探讨淡色花岗岩与花岗伟晶岩的演化关系以及稀有金属矿化远景。

    85 2021-11-19

  • 全球考虑积融雪过程的标准化水分距平指数(1948-2010)

    本数据集为覆盖全球范围考虑积融雪过程的标准化水分距平指数(SZIsnow),该干旱指数数据集由GLDAS-2驱动产生。该指数考虑了与干旱发展相关的诸多水文过程,尤其是积融雪过程。目前许多干旱指数忽略了积融雪过程,导致不能准确地对积雪地区干旱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评估,该指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解决了干旱物理机制解析与多时间尺度分析无法兼顾,不同类型干旱难以统一评估的两个难题。经验证该指数能够很好地对全球不同地区的历史干旱时间进行定量描述,其优异表现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更为突出。因此本数据集可以为干旱的监测评估以及干旱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1394 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