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本数据包括大满超级站、湿地、沙漠、荒漠和戈壁五个站点植被一个生长周期内的覆盖度数据集以及大满超级站玉米和湿地芦苇两种植被一个生长周期内的生物量数据集。观测时间自2013年5月19日开始,9月15日结束。 1覆盖度观测 1.1观测时间 1.1.1超级站:观测时间段2013年5月20日-9月15日, 7月31日以前每5天观测一次,7月31后每10天观测一次,共做了18次观测,具体观测时间如下; 超级站:2013-5-20、2013-5-25、2013-5-30、2013-6-5、2013-6-10、2013-6-16、2013-6-22、2013-6-27、2013-7-2、2013-7-7、2013-7-12、2013-7-17、2013-7-27、2013-8-3、2013-8-13、2013-8-25、2013-9-5、2013-9-15 1.1.2其它四个站:观测时间段2013年5月20日-9月15日,每10天观测一次,共做了12次观测,具体观测时间如下; 其它四个站:2013-5-20、2013-6-5、2013-6-16、2013-6-27、2013-7-7、2013-7-17、2013-7-27、2013-8-3、2013-8-13、2013-8-25、2013-9-5、2013-9-15 1.2观测方法 1.2.1测量仪器与原理: 采用数码相机拍照的方法测量,将数码相机置于简易支撑杆前端的仪器平台,保持拍摄的竖直向下,远程控制相机测量数据。观测架可以用来改变相机的拍摄高度,面向不同类型植被实现有针对性的测量。 1.2.2样方的设计 超级站:共取3块样地,每块样地样方大小10×10米,每样地每次测量时沿两条对角线依次拍照,共取9-10张照片; 湿地站:共取2块样地,每块样地样方大小10×10米,每样地每次测量拍9-10张照片; 其它3个站:选取1块样地,每块样地样方大小10×10米,每样地每次测量拍9-10张照片; 1.2.3拍摄方法 针对超级站玉米和湿地站芦苇,直接采用观测架观测,保证观测架上的相机距离植被冠层的高度远大于植被冠幅,在方形样方内沿着对角线采样,然后做算术平均。在视场角度不大(<30°)的情况下,视场内包括大于2个整周期的垄行,相片的边长与垄行平行;其它三个站点由于植被比较低矮,直接用相机垂直向下拍照(未使用支架)。 1.2.4 覆盖度计算 覆盖度计算由北京师范大学完成,采用一种自动分类方法,具体见 “建议参考文献”第1条文献。通过RGB颜色空间转换到更容易区分绿色植被的Lab空间,对绿度分量a的直方图进行聚类,分离出绿色植被和非绿色背景2组分,获得单张相片的植被覆盖度。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其算法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自动化程度和精度较高。今后还需要更多的快速、自动、准确的分类方法,最大限度发挥数码相机方法的优势。 2生物量观测 2.1观测时间 2.1.1玉米:观测时间段2013年5月20日-9月15日, 7月31日以前每5天观测一次,7月31后每10天观测一次,共做了18次观测,具体观测时间如下; 玉米:2013-5-20、2013-5-25、2013-5-30、2013-6-5、2013-6-10、2013-6-16、2013-6-22、2013-6-27、2013-7-2、2013-7-7、2013-7-12、2013-7-17、2013-7-27、2013-8-3、2013-8-13、2013-8-25、2013-9-5、2013-9-15 2.1.2芦苇:观测时间段2013年5月20日-9月15日,每10天观测一次,共做了12次观测,具体观测时间如下; 芦苇:2013-5-20、2013-6-5、2013-6-16、2013-6-27、2013-7-7、2013-7-17、2013-7-27、2013-8-3、2013-8-13、2013-8-25、2013-9-5、2013-9-15 2.2观测方法 玉米:选取3块样地,每块样地每次观测选取代表样地平均水平的三株玉米分别称每株玉米的鲜重(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相应的干重(85℃恒温烘干),根据种植的株距和行距计算单位面积玉米的生物量; 芦苇:设置2个0.5mÍ0.5m的样方,齐地刈割,分别称取芦苇的鲜重(茎叶)和干重(85℃恒温烘干)。 2.3观测仪器 天平(精度0.01g)、烘箱。 3数据的存储 所有观测数据先手薄记录后整理到Excel表中存储,同时整理了玉米种植结构数据,包括种植的株距、行距,种植时间、灌水时间、除父本时间以及收割时间等相关信息。
采用供需平衡的分析方法,分别计算流域总体及各县区水资源供给量及需求量的基础上,评估流域水资源系统脆弱性。 采用IPAT等式设置未来水资源需求情景,即通过设定未来的人口增长率、经济增长速度、单位GDP耗水量等变量来建立需水情景。以2005年为基准年,预测未来2010-2050年的各县市水资源需求情景。人口规模、经济规模采用配套预测数据。 应用瑞典水文气象研究所HBV概念性水文模型的基本结构,设计了在气候变化下流域变化趋势的模型,以冰川融化情景为模型的输入,构建气候变化下出山径流情景。依据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国家地方规定设置配水方案,综合计算水资源供给量。综合供需情况,以缺水率为指标评价水资源系统脆弱性。通过计算流域主要县市的(小麦生产)土地压力指数,分析了流域气候变化、冰川融化及人口增长情景下土地资源的供需平衡,评价了农业系统脆弱性。分别运用迈阿密公式及HANPP模型计算了未来情景下,流域各主要县市净初级生物生产量及初级生物量的人类占用,以供需平衡角度评估生态系统脆弱性。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是北半球中低纬度海拔最高、积雪覆盖最大的地区。积雪不仅是青藏高原季节性变化最大的下垫面和重要的生态环境组成要素,冰雪融水是高原及其下游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同时,高原积雪作为一种重要的陆面强迫因子,与东亚、南亚季风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旱涝等灾害性天气紧密相关,是短期气候预测的重要指示因子和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响应因子之一。积雪深度是指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是表征积雪特征的重要参数和常规气象观测要素之一,是估算雪水当量、研究积雪气候效应、流域水量平衡和融雪径流模拟以及监测和 评估雪灾发生和等级划分的重要参数。 在本数据集中,青藏高原边界采用了以自然地貌为主导因素,同时综合考虑海拔高度、高原面和山地完整性原则确定的高原范围。高原主体部分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面积257.2万km²,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6.8%。雪深观测数据是经过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逐月最大雪深资料。研究范围内共有102个气象站,多数始建于20世纪50-70年代,部分站点在这一时期存在有,些月份或年份缺测情况,最后采用了1961-2013年有完整观测记录的时间。时间分辨率为逐日,覆盖范围为青藏高原,其所有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准确而详实的高原雪深数据对气候变化诊断、亚洲季风的演变和区域融雪水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Cryosat-2 GDR数据集由欧空局(ESA)制作,数据覆盖时间从2010年到2016年,覆盖范围为全球。 2010年4月8号,ESA发射了Cryosat - 2高倾斜极轨卫星。该卫星上搭载了合成孔径干涉雷达高度计SIRAL,主要用于监测极地的冰层厚度和海冰厚度变化,进而研究极地冰层的融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冰厚的影响。这种高度计工作在Ku波段,工作频率为13.575 GHz,包括3种测量模式:一是低分辨率指向星下点的高度计测量模式(LRM),可获得陆地、海洋和冰盖所有表面观测值,它的处理过程与ENVISAT/RA - 2 类似,沿轨分辨率为5到7 km;二是合成孔径雷达(SAR)测量模式,主要为提高海冰观测精度和分辨率,可使沿轨分辨率达到250 m左右;三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模式(InSAR),主要为提高冰盖或冰架边缘等地形复杂区域精度。 Cryosat -2/SIRAL数据产品主要包括0级数据、1b级数据、2级数据和高级数据。Cryosat - 2/SIRAL产品由XML头文件(.HDR)和数据产品文件(.DBL)两个文件组成,HDR文件是辅助性的ASCII文件,用于快速识别检索数据文件。1b级产品是按照测量模式分开存储的,不同模式的数据记录格式也有所不同。LRM模式和SAR模式的每个波形有128个采样点,SARIn模式的波形则有512个采样点。2级GDR产品可以满足大多数的科学研究应用,包括了测量时间、地理位置、高度等信息。并且,GDR产品中的高度信息已经经过了仪器校正、传输延迟改正、几何改正和地球物理改正(如大气改正与潮汐改正)。GDR产品是单独的全球性的全轨道数据,即三种模式的测量结果,经过不同的处理过程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合并到一起,从而统一了数据记录格式。三种模式的数据采用了不同的波形重跟踪算法来获得高度值,在最新更新的Baseline C数据中,LRM模式的数据采用了3种算法,分别为Refined CFI、UCL和Refined OCOG。
Sentinel-1A/B卫星使用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693 km,轨道倾角98.18°,轨道周期99 min,搭载了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设计使用寿命为7年(预期12年)Sentinel-l 具有多种成像方式,可实现单极化、双极化等不同的极化方式。Sentinel-1A SAR共有4种工作模式:条带模式(Strip Map Mode,SM)、超宽幅模式 (Extra Wide Swath,EW)、宽幅干涉模式 (Interferometric Wide Swath,IW) 和波模式 (Wave Mode,WV)。A星于2014年4月成功发射,同一区域重访周期为12天,B星2016年4月成功在轨运行,目前重返周期达到3-6天,双星运行以后,南极地区S1数据获取频率大幅度增加。 本数据集为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地区哨兵一号SAR数据。 该数据波段为C波段超宽幅地距多视数据,分辨率为20m*40m, 时间分辨率和往返周期有关,为12天,幅宽为400km,噪声水平为-25dB,辐射测量精度1.0dB。 本数据每年覆盖时间为:南极10月到来年3月,格陵兰4月到9月;覆盖范围南极冰盖冰架地区和格陵兰冰盖。
本数据集是1976年青藏高原冰川数据,使用了205景Landsat MSS/TM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其中189景(覆盖青藏高原研究区92%)在1972-79年,而116景为1976/77年。但藏东南地区由于云、雪的影响,高质量MSS数据不能获得,因此,藏东南部分区域通过逐年筛选,使用了所能获得最早的高质量Landsat TM数据,包括14景1980s(1981,1986-89,覆盖青藏高原研究区6.5%)和2景1994年数据(覆盖青藏高原研究区1.5%)。所用遥感数据,77%为冬季数据;61%为1976/1977年Landsat MSS/TM影像数据,因此,1976年为本数据集代表年份。本数据集冰川数据是青藏高原净冰川覆盖范围,不包括表碛覆盖部分。数据格式是TIFF,可以为青藏高原冰川变化、冰川水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内容:冰川编号FID_smglac,基于Albers等积圆锥投影计算的冰川面积area_km2,所在流域在我国冰川编目中冰川流域的二级编码code, 所在流域在我国冰川编目中冰川流域一级编码First_code,所在流域中文名称name,所在流域英文名称Ename,冰川斑块周长Peremeter(km),斑块中心点X坐标(decimal degree), 斑块中心点Y坐标(decimal degree)。 数据的投影方式:Albers等积圆锥投影。 格网单元:30m 数据加工方法:基于205/16景Landsat MSS/TM卫星数据,校正、镶嵌为假彩色合成影像(MSS, RGB:321;TM, RGB:543),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参考不同波段比值法结果,结合SRTM DEM V4.1数据与Google Earth 同一年不同季节的影像,剔除了山体阴影、季节性积雪的影响,参考我国第一期和第二期冰川编目数据,剔除了非冰川区陡崖、裸露基岩等,综合提取净冰川专题矢量数据,不包括冰川末端位置不清的表碛物覆盖区域,冰川边界数字化精度为半个像元(30m)。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基于多数据源、参考多方法结果、综合专家经验知识人-机互动方法获得的数据更准确。具体数据提取方法详见参考文献: Ye, Q., J.Zong,L.Tian et al. (2017). Glacier chang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derived from Landsat imagery: mid-1970s – 2000 – 2013. Journal of Glaciology,63(238), 273-87. DOI:10.1017/jog.2016.137 原始遥感资料数据精度:60m。 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冰川边界数字化精度控制在半个像元之内(30m)。 加工后数据精度:通过分析典型区数据,最大误差为4%。TPG1976总体数据误差为6.4%。 项目来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90703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2019QZKK0202),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资助(XXH13505-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748, 91747201)。
随着SAR干涉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高精度获取冰川区的多时相DEM成为了可能。特别是,2000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主导的航天飞机雷达制图计划(SRTM)提供了覆盖全球56ºS - 60ºN范围的DEM资料;德国宇航局(DLR)的TanDEM-X双站SAR干涉测量系统能够提供全球范围高分辨率、高精度DEM。这些高质量、大覆盖范围的SAR干涉测量数据,以及发布的DEM数据产品,为利用多时相DEM探测冰川厚度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青藏高原典型冰川厚度变化数据的时间段为2000-2013年,覆盖范围为普若岗日和祁连山西部地区,空间分辨率30米。利用TanDEM-X双站InSAR数据和C波段 SRTM DEM,首先采用差分干涉测量方法高精度的生成TanDEM-X DEM,然后在进行DEM精确配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不同时期获取的DEM数据,估算冰川厚度变化。该数据集采用Geotiff格式,每个典型冰川冰厚变化存储为一个文件夹。 数据的详细情况见青藏高原典型冰川厚度变化数据集-数据说明。
本数据集是2001年青藏高原冰川数据,使用了150景Landsat7 TM/ETM+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时间主要从1999年至2002年,72%来源于2000/2001年,71%遥感数据成像于冬季。冰川数据是青藏高原净冰川覆盖范围,不包括表碛物覆盖部分。数据格式是TIFF,可以为青藏高原冰川变化、冰川水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内容:冰川编号FID_smglac,基于Albers等积圆锥投影计算的冰川面积area_km2,所在流域在我国冰川编目中冰川流域的二级编码code, 所在流域在我国冰川编目中冰川流域一级编码First_code,所在流域中文名称name,所在流域英文名称Ename,冰川斑块周长Peremeter(km),斑块中心点X坐标(decimal degree), 斑块中心点Y坐标(decimal degree)。 格网单元:30m 数据的投影方式:Albers等积圆锥投影。 数据加工方法:基于150景Landsat7 TM(ETM+)卫星数据,校正、镶嵌为假彩色合成影像(TM/ETM+, RGB:543),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参考波段比值法结果,结合SRTM DEM V4.1数据与Google Earth 同一年不同季节的影像,剔除了山体阴影、季节性积雪的影响,参考我国第一期和第二期冰川编目数据,剔除了非冰川区的陡崖、裸露基岩等,综合提取净冰川专题矢量数据,不包括冰川末端位置不清的表碛物覆盖区域,冰川边界数字化精度为半个像元(15m)。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基于多数据源、参考多方法结果、综合专家经验知识人-机互动方法提取获得的山地冰川矢量数据更准确。具体数据提取方法详见参考文献: Ye, Q., J.Zong,L.Tian et al. (2017). Glacier chang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derived from Landsat imagery: mid-1970s – 2000 – 2013. Journal of Glaciology,63(238), 273-87. DOI:10.1017/jog.2016.137 原始遥感资料数据精度:30m。 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冰川边界数字化精度控制在半个像元之内(15m)。 加工后数据精度:TPG2001总体数据误差在3.8%。 项目来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90703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2019QZKK0202),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资助(XXH1350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748, 91747201)。
青藏高原地区积雪的赋存变化较快,高原周边高山区具有冰雪资源丰富,大气对流活跃等特点,而光学遥感往往受云的影响,在日时间尺度上积雪覆盖监测需要考虑去云问题。在充分考虑青藏高原的地形和山地积雪特征的情况下,本套数据集采用了多种去云过程和步骤相结合,逐步实现保持积雪分类精度的情况下,完成逐日积雪面积的云量消除,形成了“青藏高原 MODIS 逐日无云积雪面积”的逐步综合分类算法,完成了“青藏高原 MODIS 逐日无云积雪面积数据集(2002 - 2015 年)”。选取 2009年 10 月 1 日至 2011 年 4 月 30 日中的两个积雪季为算法研究和精度验证试验数据,采用研究区 145 个地面台站提供的雪深数据作为地面参考。结果表明,在高原地区,当积雪深度> 3 cm 时,无云积雪产品总分类精度达到 96.6%,积雪分类精度达 89.0%,整个算法流程对WGS84投影的中等分辨率的MODIS积雪产品MOD10A1以及MYD10A1为基础,去云的精度损失较低,数据可靠性较高。
NCEP/NCAR再分析数据工程(1.0)是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利用美国国家先进的分析/预测系统去对过去的资料(1948-最近)进行数据同化处理。 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是来自PSD(物理科学部:Physical Sciences Division)原始日平均的数据。然而,自1948到1957阶段数据有一点不同,属于常规(非高斯)栅格数据。目前官方网站公布的资料一般是从1948至今,最新一天的资料一般会更新到当天的前两日。对于等压面上的资料,一般垂直分辨率会有17层,从1000hPa到10hPa。水平分辨率一般为2.5°×2.5°。NCEP再分析资料是国际上比较系统的大气科学再分析数据集,与欧洲中心的再分析资料相比,其覆盖的起始年份要早一些,最新的资料更新也更快一些。两套再分析数据集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集。 数据的详细情况见https://www.esrl.noaa.gov/psd/data/gridded/data.ncep.reanalysis.html
本数据集为L波段机载微波辐射计于2012年8月1日获取,地点在黑河上游地区。 其中L波段频率为1.4GHz,天顶角观测,V极化与H极化信息;飞机8:30(北京时间,下同)从张掖机场起飞,12:30降落。飞行历时5小时。在观测期间,飞行高度1000m左右,飞行速度220-250km/hr左右。 原始数据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微波辐射计数据和地理位置KMZ数据。微波辐射计数据包括V极化与H极化两个数据文件,分辨率300 m,每个数据文件包含所观测TB值和对应扫描波束ID、入射角、位置、时间标记(UTC)和其他飞行姿态信息。KMZ文件给出38.5入射角下飞区域行1公里网格TB值分布数据。飞机前和结束时微波辐射计分别进行了“热”和“冷”辐射校正。微波辐射计数据应考虑电磁波干扰影响,V极化TB值受电磁波干扰较强,H极化受影响较小。
基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全球100万基础地理数据(2010年),在AarcGIS里分别提取北极八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挪威(含Greenland格陵兰和Faro岛)、丹麦、瑞典、芬兰、冰岛)在国家、省级层面的行政区划,分国别保存。数据格式是arcgis的shp格式,投影方式为GCS_WGS_1984. 国家级数据源自http://www.resdc.cn/data.aspx?DATAID=205; 省级数据源自http://www.resdc.cn/data.aspx?DATAID=206.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帮助信息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