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3公里6小时模拟气象强迫数据(2011-2016)

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发展具有独立版权的区域集成环境系统模式RIEMS 2.0为基础,其中RIEMS 2.0区域气候模式是以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和美国滨州大学发展的中尺度模式(MM5)为非静力动力框架,耦合了一些研究气候所需的物理过程方案。这些过程包括生物圈-大气圈输送方案、采用FC80闭合方案的Grell积云参数化方案、MRF行星边界条件和修改的CCM3辐射方等,采用黑河流域流域观测和遥感数据对该模式中的重要参数进行重新率定,植被资料采用黑河流域数据清单中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黑河流域30sec DEM数据,建立的起来适合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的区域气候模式。 驱动场: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空间范围:模拟区域的网格中心位于(40.30N,99.50E), 水平分辨率为3 km,模式的模拟网格点数为161(经向)X 201(纬向)。 投影方式:LAMBERT正形投影,两个标准纬度为30N 和60N。 时间范围:2011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时间间隔为6小时 文件内容说明:采用grads无格式月存储。除最高、最低温度为日尺度以外,其他变量都是6小时数据。 可以采用MATLAB进行读取,可见tmax_erain_xiong_heihe.m文件说明。 黑河流域数据说明: 1) Anemometer west wind(m/s)
 简称usurf 2) Anemometer south wind(m/s) 简称vsurf 
3) Anemometer temperature (deg K) 简称tsurf 
4)maximal temperature (deg K) 简称tmax 5) minimal temperature (deg K) 简称tmin 
6) Anemom specific humidity (g/kg)
 简称qsurf 7)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mm/hr) 简称precip 
8) Accumulated evaporation (mm/hr) 简称evap 9) Accumulated sensible heat (watts/m**2/hr) 简称sensible 
10) Accumulated net infrared radiation (watts/m**2/hr) 简称netrad 
文件名定义: 简称-erain-xiong.年月

SWAT模型中国大气同化驱动集-土壤温度(CMADS-ST V1.0)(2009-2013)

CMADS(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ssimilation Driving Datasets for the SWAT model)土壤温度分量(以下简称CMADS-ST)利用中国大气同化系统(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CLDAS])强迫公用陆面模式 (Community Land model 3.5 [CLM3.5]), 进行陆面数值模拟实验,循环10次进行spin-up模拟,得到基本稳定的模式初始场,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土壤温度数据集,最终利用数据模式分层提取、质量控制、循环嵌套、重采样,及双线性插值等多种技术手段最终建立。 CMADS-ST系列数据集空间覆盖整个东亚(0°N-65°N, 60°E-160°E), 空间分辨率分别为CMADS-ST V1.0版本: 1/3°, CMADS-ST V1.1版本: 1/4°, CMADS-ST V1.2版本: 1/8°及CMADS-ST V1.3版本: 1/16°, 以上分辨率均为逐日(CLM3.5模式输出土壤温度分量基本分辨率为1/16°,保证了CMADS-ST数据集最高分辨率达1/16°),时间尺度为2009-2013年。本页发布的数据集为CMADS-ST V1.0版本数据集(空间分辨率:1/3°。时间分辨率:逐日。空间覆盖范围:东亚(0°N-65°N,60°E-160°E)。站点数量:58500站。提供要素:日平均10层土壤温度 (节点层次深度依次为, 第一层:0.00710063521m, 第二层:0.0279249996m, 第三层:0.0622585751m, 第四层:0.118865065m, 第五层:0.2121934m, 第六层:0.3660658m, 第七层:0.619758487m, 第八层:1.03802705m, 第九层:1.72763526m, 第十层:2.8646071m)。提供数据格式: txt。 CMADS-ST V1.0 土壤温度数据集路径为: CMADS-ST-V1.0\2009\layer1 至CMADS-ST V1.0\2009\layer10 CMADS-ST-V1.0\2010\layer1 至CMADS-ST V1.0\2010\layer10 CMADS-ST-V1.0\2011\layer1 至CMADS-ST V1.0\2011\layer10 CMADS-ST-V1.0\2012\layer1 至CMADS-ST V1.0\2012\layer10 CMADS-ST-V1.0\2013\layer1 至CMADS-ST V1.0\2013\layer10 CMADS-ST V1.0子集文件路径及文件名说明 其中layer1-layer10\目录下为逐日土壤温度(十层)。分别位于以下目录(以2009年为例): \2009\layer1\ 2009年第一层(0.00710063521m)土壤温度目录 \2009\layer2\ 2009年第二层(0.0279249996m)土壤温度目录 \2009\layer3\ 2009年第三层(0.0622585751m)土壤温度目录 \2009\layer4\ 2009年第四层(0.118865065m)土壤温度目录 \2009\layer5\ 2009年第五层(0.2121934m)土壤温度目录 \2009\layer6\ 2009年第六层(0.3660658m)土壤温度目录 \2009\layer7\ 2009年第七层(0.619758487m)土壤温度目录 \2009\layer8\ 2009年第八层(1.03802705m)土壤温度目录 \2009\layer9\ 2009年第九层(1.72763526m)土壤温度目录 \2009\layer10\ 2009年第十层(2.8646071m)土壤温度目录 CMADS-ST V1.0数据子集命名格式 (以尾站:195-300为例): CMADS_V1.0_SOIL_TMP_L1_195_300.txt 195_300格网站点第一层土壤温度(K) CMADS_V1.0_SOIL_TMP_L2_195_300.txt 195_300格网站点第二层土壤温度(K) CMADS_V1.0_SOIL_TMP_L3_195_300.txt 195_300格网站点第三层土壤温度(K) CMADS_V1.0_SOIL_TMP_L4_195_300.txt 195_300格网站点第四层土壤温度(K) CMADS_V1.0_SOIL_TMP_L5_195_300.txt 195_300格网站点第五层土壤温度(K) CMADS_V1.0_SOIL_TMP_L6_195_300.txt 195_300格网站点第六层土壤温度(K) CMADS_V1.0_SOIL_TMP_L7_195_300.txt 195_300格网站点第七层土壤温度(K) CMADS_V1.0_SOIL_TMP_L8_195_300.txt 195_300格网站点第八层土壤温度(K) CMADS_V1.0_SOIL_TMP_L9_195_300.txt 195_300格网站点第九层土壤温度(K) CMADS_V1.0_SOIL_TMP_L10_195_300.txt 195_300格网站点第十层土壤温度(K)

青藏高原2013年冰川数据-TPG2013(V1.0)

本数据集是2013年青藏高原冰川数据,使用了148景Landsat8 OLI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结合65景HJ1A/1B遥感数据,时间主要从2012年至2014年,86%来源于2013年,78%Landsat8 OLI数据成像于冬季,而HJ1A/1B数据100%成像于冬季。冰川数据是青藏高原净冰川覆盖范围,不包括表碛物覆盖部分。数据格式是TIFF,可以为青藏高原冰川变化、冰川水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内容:冰川编号FID_smglac,基于Albers等积圆锥投影计算的冰川面积area_km2,所在流域在我国冰川编目中冰川流域的二级编码code, 所在流域在我国冰川编目中冰川流域一级编码First_code,所在流域中文名称name,所在流域英文名称Ename,冰川斑块周长Peremeter(km),斑块中心点X坐标(decimal degree), 斑块中心点Y坐标(decimal degree)。 数据的投影方式:Albers等积圆锥投影。 格网单元:30m 数据加工方法:基于148景Landsat8 OLI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校正、镶嵌为假彩色合成影像(RGB:654),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参考波段比值法结果,结合SRTM DEM V4.1数据与Google Earth和HJ1A/1B卫星同一年不同季节的影像,剔除了山体阴影、季节性积雪的影响,参考我国第一期和第二期冰川编目数据,剔除了非冰川区的陡崖、裸露基岩等,综合提取净冰川专题矢量数据,不包括冰川末端位置不清的表碛物覆盖区域,冰川边界数字化精度为半个像元(15m)。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基于多数据源、参考多方法结果、综合专家经验知识人-机互动方法提取获得的山地冰川数据更准确。具体数据提取方法详见参考文献: Ye, Q., J.Zong,L.Tian et al. (2017). Glacier chang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derived from Landsat imagery: mid-1970s – 2000 – 2013. Journal of Glaciology,63(238), 273-87. DOI:10.1017/jog.2016.137 原始遥感资料数据精度:30m。 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冰川边界数字化精度控制在半个像元之内(15m)。 加工后数据精度:TPG2013总体数据误差在3.9%。 项目来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907030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2019QZKK0202),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资助(XXH1350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748, 9174720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3FY1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