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黑河流域中下游干旱区建群种植物叶片横截面结构特征。材料编号与采样表一致。参照采样表编号确定材料及其分布位置。包括65种优势植物页片横截面的半薄切片图。C3与C4植物的叶肉结构、栅栏组织与海棉组织的特征以及特殊的结构包括含晶细胞等均可以体现。
张掖市2001-2012年生态部分数据包括: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工业固体综合利用率、环保投资占GDP比率、人均耗水量、生态用水占有率、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强度、单位GDP能耗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叶面积指数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用来反映植物叶面数量、冠层结构变化、植物群落生命活力及其环境效应,为植物冠层表面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描述提供结构化的定量信息,并在生态系统碳积累、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植物、大气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平衡,植被遥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葫芦沟流域高寒灌丛及云杉林叶面积指数等指标是用Plant Canopy Imager CI - 110冠层分析仪测定的。测定时段2014年7月22日。包括了葫芦沟流域主要的灌丛类型及青海云杉林。数据集主要包括CI-110测量的原始数据,包括图像及叶面积分析图像。
算法首先采用冠层BRDF模型,将冠层反射率表示为LAI/FAPAR、波长、土壤和叶片反射率、聚集指数、入射和观测角度等一系列参数的函数。针对几个关键参数建立了参数表作为反演的输入。然后输入经过预处理的地表反射率数据和土地覆盖数据,用查找表(LUT)法反演得到FAPAR产品。详细算法参见参考文献。 图像格式:tif 图像大小:每景1M左右 时间范围:2000-2012年 时间分辨率:8天 空间分辨率:1km
“水权框架下黑河流域治理的水文-生态-经济过程耦合与演化”(91125018)项目数据汇交3-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水利部,2001) 1.数据概述:黑河流域2001年开始实施的治理规划 2.数据内容:规划公开本
1.数据概述: 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人工观测冻土冻结深度数据集,每日08时观测。 2.数据内容: 数据内容为冻土器冻结深度数据集。冻土观测是利用灌注在橡皮内管中水的冻结深度 (长度 )作为记录的,根据埋入土中的冻土器内水结冰的部位和长度,来测定冻结层次及其上限和下限深度。以厘米(cm)为单位,取整数,小数四舍五入。每天0 8时观测 1次。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53′E;纬度:38°16′N;海拔:2981.0m
基于高精度的DEM数据,统计分析了黑河流域上游地区的逐年6-9月降水量与地理地形因子的关系,得到100m空间分辨率的黑河流域上游1967-2008逐年6-9月降水量。 坐标系统为等经纬度投影,空间范围为黑河流域。数据采用txt文本形式给出,分别给出空间网格点所对应的经度,纬度和各年降水量。经纬度单位为°,降水量单位为mm。数据类型为单精度浮点型,无效值为-9。
基于高精度的DEM数据,统计分析了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气候平均逐月降水量与地理地形因子的关系,得到100m空间分辨率的黑河流域中上游气候平均逐月降水量。 坐标系统为等经纬度投影,空间范围为黑河流域。数据采用txt文本形式给出,分别给出空间网格点所对应的经度,纬度和各月降水量。经纬度单位为°,降水量单位为mm。数据类型为单精度浮点型,无效值为-9。
基于高精度的DEM数据,统计分析了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气候平均年降水量与地理地形因子的关系,得到100m空间分辨率的黑河流域中上游1967-2008年逐年气候平均年降水量。 坐标系统为等经纬度投影,空间范围为黑河流域。数据采用txt文本形式给出,分别给出空间网格点所对应的经度,纬度和降水量。经纬度单位为°,降水量单位为mm。数据类型为单精度浮点型,无效值为-9。
一、数据概述 葫芦沟小流域典型土壤剖面土壤温度监测点设置在红泥沟中下部,其地理坐标为99°52′25.3″E,38°15′37.97″N。 采用HOBO Pendant® Temperature/Light Data Logger 64K - UA-002-64温度记录仪进行土壤温度观测。 二、数据内容 红泥沟典型土壤剖面土壤温度监测分为七层,深度分布为20cm、40cm、60cm、80cm、120cm、160cm、200cm。观测频率为1次/15分钟。观测数据时间范围为2012年9月7日~2013年5月6日。
我们综合本课题的野外调查成果、前人的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和沙漠洼地的推测判断,获取了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600多个已知水位点,利用实测的或推测的地下水位数据,绘制了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位的一级近似等高线图。这张等水位线图填补了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研究的空白。 所谓一级近似是宏观的地下水位分布,在空间尺度上达到1 km分辨率,并假设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位相同、第四系和基岩分布区的地下水保持连续。一级近似等高线的误差水平为 10 m,主要来源于地面高程数据的不确定性。 本数据集包含地下水位等高线的矢量图和栅格数据文件。
本数据集包含巴丹吉林沙漠的数字地形(DEM)、TM遥感影像和NDVI植被指数三类基础遥感数据。 1. DEM,数字地形数据, 源自美国NASA发布的SRTM1数据集,在沙漠地区进行了裁剪。分辨率为30 m。数据存放在DEM文件夹,可用ArcGIS打开dem.ovr文件。 2. TM影像数据。源自美国NASA发布的Landsat TM/ETM+ 543波段合成数据,在沙漠湖泊群分布地区进行了裁剪。分辨率为30 m。从1990年至2010年每5年的夏季和秋季各取1景,用于分析湖泊的长期变化。2002年各个季度有1景,用于分析湖泊的年内变化。数据存放在TM文件夹,TIFF格式,可用ArcGIS或ENVI软件打开。文件命名规则为yyyymm.tif,其中yyyy表示年份、mm表示月份,如199009表示影响数据对应的时间为1990年9月份。 3. NDVI,植被指数。源自美国NASA发布的MODIS-NDVI产品MOD13Q1,在沙漠地区进行了裁剪。包含2000~2012年生长季(6、7、8、9月份)每旬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为250 m,时间分辨率为16天。存放在NDVI文件夹,TIFF格式,可用ArcGIS或ENVI软件打开。文件命名规则为MOSAIC_TMP_yyyyddd.hdfout.250m_16_days_NDVI_roi.tif, 其中yyyy表示年份、ddd表示在该年的第ddd天。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帮助信息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