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 陆地表层


黑河上游土壤水分采样点位置信息

该数据为黑河计划项目“黑河上游土壤水文异质性观测试验及其对山区水文过程的影响”(91125010)的土壤水分采样点经纬度信息,主要用于表达本项目中土壤水分采样点的空间分布情况。

2016-04-19

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饱和导水率数据集(2012-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的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饱和导水率数据。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采集方式为代表性采样,指能够采集到景观区域内的典型土壤类型,尽可能采集代表性较高的样点,重复三次测每类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取平均值。

2016-04-18

黑河流域典型荒漠植物耐旱机理的基因组学研究——数据集II(2014-2015)

一、数据概述 此数据汇交是“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黑河流域典型荒漠植物耐旱机理的基因组学研究”的第二次数据汇交。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以典型荒漠植物沙冬青为材料,利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对沙冬青的全基因组序列及基因转录组序列进行解码,从而发掘与抗旱相关的基因和基因群组,并用转基因技术在模式植物(如拟南芥和水稻)中验证其抗旱性。 二、数据内容 1.沙冬青基因组和转录组的序列测定: 前期基因组预测序测得蒙古沙冬青的基因组大小约为926 Mb,GC含量36.88%,重复序列比例66%,基因组杂合率0.56%,表明其基因组重复序列多,杂合度较高,属复杂基因组。 基于这一预测序结果,我们随后开展了沙冬青基因组的深度测序,所得数据经组装后得到937 Mb的全基因组序列(表一),与前期预测的基因组大小基本一致。通过对沙冬青的转录组测序和序列组装(表二),获得了77,000余个基因编码序列(Unigene),对这些基因序列进行注释发现,绝大部分基因序列与豆科植物大豆、鹰嘴豆和菜豆等有较高的相似度(图一),与沙冬青属豆科植物的事实相符。 2.沙冬青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的发掘: 网络公共数据库已有公开发表的沙冬青转录组数据集,其样品采集地点是宁夏中卫市。而本项目组样品采集的地点是甘肃民勤县,为了研究这不同地区的沙冬青的序列是否具有序列多态性,我们首先鉴定了民勤县植物样品的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表三),随后与中卫市植物样品的转录组序列进行比较,发现部分SSR分子标记具有多态性(表四),这些分子标记可用于该物种植物的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中。 三、数据处理说明 样品采集地点:甘肃民勤县,经纬度:北纬N38°34′25.93″ 东经E103°08′36.77″。基因组测序:共构建8个不同大小的基因组DNA文库,使用Illumina HiSeq 2500仪器测定。转录组测序:共构建24个转录组mRNA的文库,使用Illumina HiSeq 4000仪器测定。 四、数据的使用说明和意义 我们选定一种典型的荒漠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从基因组学的角度解析该荒漠植物的全基因组和转录组序列,发掘其中蕴藏的宝贵抗旱基因资源,并研究他们的抗旱机理,有利于沙冬青这一古老而重要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黑河流域抗旱植物的遗传培育、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2016-04-12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生态水文无线传感器网络BNUNET土壤温湿度观测数据集(2012)

本数据集包括黑河中游盈科/大满灌区5.5km×5.5km观测矩阵内75个BNUNET节点的2012年5-9月连续观测数据集。75个节点配置均相同,包含4cm、10cm和20cm深度的3层土壤温度探头和4cm深度的1层土壤水分探头,观测频率为10分钟。本数据集可为异质性地表关键水热变量的遥感估算及其遥感真实性检验,生态水文研究,灌溉优化管理等研究提供时空连续的观测数据集。时间是UTC+8。 详细信息请参见“BNUNET数据文档.docx”

2016-04-01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生态水文无线传感器网络BNUNET土壤温湿度观测数据集(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

本数据集包括黑河中游张掖市周边扁都口地区0.5°×0.5°观测矩阵内26个BNUNET节点的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连续观测数据集。26个节点配置均相同,包含1cm、5cm和10cm深度的3层土壤温度探头和5cm深度的1层土壤水分探头,观测频率为2小时。本数据集可为地表异质性的遥感真实性检验、生态水文等研究提供时空连续的观测数据集。时间为UTC+8。 详细信息请参见“BNUNET数据文档.docx”

2016-03-24

黑河流域典型样点土壤观测数据 (2012-2014)

数据集包含黑河流域典型样点土壤观测数据:PH值、土壤质地 1、土壤PH值:典型土壤样点经纬度及PH值。 2、土壤质地:包含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的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的土壤质地数据。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采集方式为代表性采样,指能够采集到景观区域内的典型土壤类型,尽可能采集代表性较高的样点。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采取每个剖面的土壤样本。

2016-03-12

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土壤类型数据集 (2013-2014)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的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的位置信息与土壤系统分类类型数据。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采集方式为代表性采样,指能够采集到景观区域内的典型土壤类型,尽可能采集代表性较高的样点。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划分每个剖面的土壤类型。样点总共划分为8个土纲:有机土、人为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雏形土、新成土,39个亚类。

2016-03-12

黑河流域不同生活型荒漠植物耗水量及耗水规律试验观测资料(2014)

利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量水汽通量的方法,观测了灌木黑果枸杞和小灌木红砂在荒漠典型天气下的植物蒸散量和土壤蒸发量,比较不同生活型荒漠植物耗水量的日变化规律。 该测定系统由LI-8100闭路式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仪(LI-COR,美国)和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制作的同化箱组成,LI-8100是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用于土壤碳通量测量的仪器,采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量CO2和H2O的浓度。同化箱的长宽高均为50cm。同化箱由LI-8100控制,设置好测量参数后,仪器可以自动运行。

2016-01-18

荒漠植物优势种光合生理和水分生理观测资料(2014年6月-7月)

2014年6月下旬‒7月上旬,选定黑河下游荒漠植物优势种黑果枸杞和苦豆子,利用美国拉哥公司制造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 LI-COR, USA),对荒漠植物光合生理和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

2016-01-12

黑河下游土壤水分数据集(2012)

土壤粒度数据:样地(高山草甸、草地)不同大小粘粒、粉粒、砂粒数据。 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

201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