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 陆地表层


黑河上游灌丛降水截留降水特征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12年度黑河上游葫芦沟流域高寒灌丛降水截留数据中降水特征数据。观测日期从2011年10月2日至2012年9月24日。观测内容有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与穿透雨发生次数。观测数据有自记雨量计结合人工雨量计记录。

2014-06-21

葫芦沟典型灌丛降水截留数据集(2012)

2012年生长季4种典型灌丛群落在试验期间内观测到的降水茎干流、穿透雨量。数据内容:试验日期;茎干流量;穿透雨量,截留量。 观测方法:穿透水使用直径为15 cm,高度10 cm的圆形铁制容器测量。由于金露梅、沙棘和鬼箭锦鸡儿灌丛不能进行单株观测,因此对样地冠层郁闭度进行测定后,每个样地放置9个接水器,使不同郁闭冠层下均有接水器。这种观测穿透雨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收集灌丛下面不同部位的穿透雨。由于观测难度大且草本植被少,忽略了灌丛下草本的截留作用。高山柳是以茎干为中心,茎干附近,冠辐边缘和冠辐中间各放一个,每3个容器夹角为120°摆放。每种灌丛选取6株进行树干茎流观测。单株生灌丛在所有枝下茎上进行测定,丛生灌丛树干茎流采用标准枝法,即对所选灌丛的每一枝进行基径测量,取得基径平均值后,选择与基径平均值相当的树干作为标准枝。在灌丛所有枝下茎干上,使用聚乙烯塑料软管剖开,直接卡在灌丛茎干上,用塑料胶布和玻璃胶粘好固定,将该塑料管直接接入树干茎流收集瓶,瓶口粗细和塑料管一致,避免降雨和穿透雨进入收集瓶,使用前经过人工试验可以精确地收集树干茎流。为减少测定过程中由于蒸发造成的误差,在雨后及时测量的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如夜间降雨,第2天清晨取样。 数据处理:穿透雨量乘以1.78(20 cm和15 cm不同口径的折算系数),换成标准20 cm下对应的穿透雨量(mm)。每个树干茎流收集瓶实测水量除以该标准枝投影面积得到该枝树干茎流量,标准枝上的树干茎流量乘以整个灌丛的枝数即可得到整个灌丛的树干茎流量。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灌丛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可分为3个部分:截留量,树干茎流量和穿透雨量: IC=P-SF-TF 式中:P为林外降雨量;TF为穿透雨量;SF为树干茎流量;IC为灌层截留量。根据所测穿透雨雨树干茎流数据,利用上式得到截留量。

2014-06-16

黑河下游土壤热通量数据集(2011-2013)

土壤热通量是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能量平衡分析的基础,本项目于2011-2013年在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柽柳群落5cm,10cm 安装HFP01测定土壤热通量,频率为0.5小时。

2014-06-14

黑河排露沟流域2800m海拔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数据集(2011)

土壤水分,又称土壤湿度。它是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青海云杉林的土壤水分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是青海云杉维持生长所吸收水分的唯一来源。该数据是用土壤水分智能中子仪测定的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数据。

2014-06-13

额济纳三角洲生态植被样方调查数据(2010-2011)

项目执行期期间对额济纳三角洲生态植被样方的现场调查数据。 额济纳三角洲31个地下水盐分观测点附近生态植被调查样方。主要调查项包括:样方内植物种类、植物结构,数目、高度、基径、冠幅、盖度、频度等。时间:2010年和2011年(7月-8月)。

2014-06-13

额济纳三角洲地下水位埋深、盐度数据(2011-2013)

额济纳三角洲3口浅层地下水观测井的地下水位埋深、盐度自动监测数据。 数据内容包括:观测井编号、地理坐标、地表特征描述、地下水位埋深(单位:cm)、盐分(单位:mS/cm)。 在空间上,水盐动态监测布设在额济纳三角洲境内荒漠戈壁区、天然绿洲区、人工绿洲区,代表3种典型的下垫面条件;自2011年5月12号起至今,观测频率为30分钟一次。

2014-06-11

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土壤温度数据集(2011-2012)

与土壤含水量观测同步,本项目测定2011-2012黑河下游柽柳林土壤温度数据,深度为10、30、50、80、140cm,频率为0.5小时,测定仪器为美国Campell公司生产的109ss。

2014-06-10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优势种的生理生态学参数集(2013)

数据集为黑河流域各个生态系统的优势种的生理生态学参数,本数据集根据TESim模型的要求,将黑河流域分为7个生态系统,分别为: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BRD)、常绿针叶林生态系统(CNF)、农田生态系统(CRP)、荒漠生态系统(DST)、草甸草原生态系统(MDS)、灌木林生态系统(SHB)和草原生态系统(STP)。本数据集中的数据,有些数据是根据实测数据得到,有些是通过参考文件得到,但是经过验证以后应用到黑河流域的。本数据中的数据,每个生态系统系统的每个参数都有三个值,分别是在模型中的取值以及该参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该数据可为生态过程模型提供输入参数,该数据集仍然在进一步的优化中。

2014-06-10

黑河排露沟流域生长季节青海云杉林林分蒸腾耗水量数据集(2011-2013)

开展祁连山森林植被蒸散的定量研究,对正确认识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功能、了解水循环过程和流域水文模型开发, 对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蒸散主要由林下土壤表面蒸发、植被蒸腾和树冠截留水分蒸发组成。传统上蒸散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实际测定和估算法2类。实际测定方法包括水文学方法、微气象学方法、植物生理方法;估算方法是通过模型计算蒸散,主要包括分析模型和经验模型2类。但这些方法都不能有效的把森林的蒸腾与蒸发区分开来。树干液流法通过测量林木蒸腾耗水量,可有效的计算林地的蒸腾量树干液流法通过测量林木蒸腾耗水量,可有效的计算林地的蒸腾量。我们利用热脉冲技术测量了林木蒸腾耗水量,并尺度扩展至林分尺度,以提示青海云杉林的蒸腾耗水量。

2014-06-10

黑河中游灌区玉米的光合作用观测数据集(2012)

本数据以黑河中游灌区的玉米作为观测对象,观测仪器为Licor-6400 XTR,地点选在HiWATER联合试验超级站的附近。通过非控制实验和控制实验(控制二氧化碳和光强)观测玉米的光合作用参数,时间从2012年6月22日-8月24日。

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