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 陆地表层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试验-径流观测数据集(8号点-高台桥)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7日至11月24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8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河桥,河道宽度210米。河床为泥沙,断面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9°23'22.93",N 99°49'37.29",海拔1347米。数据说明包括以下两部分: 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测距仪,数据涵盖时间段6月17日至11月24日,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 流量观测:通过最新技术手段ADCP监测流量,获取精确的水位流量曲线,依托水位过程观测获得径流量变化过程。单位(m3 s-1); 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6999表示。 多尺度观测试验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6),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7-01-05

天老池流域数字土壤制图产品:土壤质地(粒径组成)空间分布数据集(2012-2014)

选取土壤表层深度0-20cm土壤机械组成数据,选择最优的土壤成分数据空间预测制图方法,制作土壤质地(粒径组成)空间分布数据产品。土壤粒级划分标准使用美国制分类法。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寒旱区数据中心,祁连山天老池流域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机械组成数据集土壤采样剖面数据。

2016-12-27

黑河上游数字土壤制图产品:土壤质地(粒径组成)空间分布数据集(2012-2016)

选取土壤表层深度0-20cm土壤机械组成数据,选择最优的土壤成分数据空间预测制图方法,制作土壤质地(粒径组成)空间分布数据产品。土壤粒级划分标准使用美国制分类法。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于寒区旱区数据中心,以及黑河流域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黑河流域上游植被及其环境要素空间插值与动态模拟分析/批准号91325204)集成的土壤采样数据。

2016-12-23

黑河流域高程地貌-坡向(2013-2016)

采用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的黑河流域30米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和90米分辨率的SRTM数据两组栅格数据,以及多来源的点数据。利用HASM升尺度算法,将不同来源和不同精度的栅格数据与高程点数据进行融合,获得黑河流域的高精度坡向数据。首先利用各种点数据对两组栅格数据进行精度验证,根据精度验证的结果,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栅格数据作为数据融合的趋势面。计算各样点数据与趋势面的残差,运用HASM算法进行插值获得残差曲面,将趋势面与残差曲面叠加,从而获得最终的坡向曲面。空间分辨率为500米。

2016-12-22

黑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2013-2016)

采用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的黑河流域30米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和90米分辨率的SRTM数据两组栅格数据,以及多来源的点数据,这些点数据包括中上游的雷达点云高程数据;根据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中土壤样点、植被样方提取的高程数据;气候水文站点提取的高程数据;以及课题组测量的高程样点数据。利用HASM升尺度算法,将不同来源和不同精度的栅格数据与高程点数据进行融合,获得黑河流域的高精度DEM数据。首先利用各种点数据对两组栅格数据进行精度验证,根据精度验证的结果,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栅格数据作为数据融合的趋势面。计算各样点数据与趋势面的残差,运用HASM算法进行插值获得残差曲面,将趋势面与残差曲面叠加,从而获得最终的DEM曲面。空间分辨率为500米。

2016-12-20

黑河流域数字高程-坡度(2013-2016)

采用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的黑河流域30米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和90米分辨率的SRTM数据两组栅格数据,以及多来源的点数据。利用HASM升尺度算法,将不同来源和不同精度的栅格数据与高程点数据进行融合,获得黑河流域的高精度坡度数据。首先利用各种点数据对两组栅格数据进行精度验证,根据精度验证的结果,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栅格数据作为数据融合的趋势面。计算各样点数据与趋势面的残差,运用HASM算法进行插值获得残差曲面,将趋势面与残差曲面叠加,从而获得最终的坡度曲面。空间分辨率为500米。

2016-12-19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2号点-312桥径流观测数据-2015)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2号点的河流水位观测数据。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312国道黑河桥,河床为砂砾石,断面不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8.996667°,E100.427222°,海拔1485米,河道宽度,70米、20米。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测距仪,采集频率30分钟。数据包括以下部分: 水位观测,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 2015年2号点-312桥断面受到频繁人为扰动,断面上下游1km里范围内堤坝修建,水文断面面积不稳定导致水位流量曲线紊乱,测量期间未能获取稳定的流量水位曲线。 水位观测以2015年1月1日0:00时人工观测水位为标准,后期河道下切水文断面变化。导致测量基准水位发生改变出现负值;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6-07-26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大满超级站宇宙射线土壤水分-2015)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宇宙射线仪器(crs)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大满超级站内,下垫面是玉米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722E, 38.8555N,海拔1556m,仪器探头底部距地面0.5m,采样频率是1小时。 宇宙射线仪器的原始观测项目包括:电压Batt(V)、温度T(℃)、相对湿度RH(%)、气压P(hPa)、快中子数N1C(个/小时)、热中子数N2C(个/小时)、快中子采样时间N1ET(s)及热中子采样时间N2ET(s)。发布的数据为经过处理计算后的数据,数据表头包括:Date Time(日期 时间)、P(气压 hPa)、N1C(快中子数 个/小时)、N1C_cor(气压订正的快中子数 个/小时)和SW(土壤体积含水量 %),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 1) 数据筛选 数据筛选共四条标准:(1)剔除电压小于和等于11.8伏特的数据;(2)剔除空气相对湿度大于和等于80%的数据;(3)剔除采样时间间隔不在60±1分钟内的数据;(4) 剔除快中子数较前后一小时变化大于200的数据。此外缺失数据用-6999补充。 2) 气压订正 根据仪器说明手册中提到的快中子气压订正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气压订正,得到订正后的快中子数N1C_cor。 3) 仪器率定 在计算土壤水分的过程中需要对计算公式中的N0进行率定。N0为土壤干燥条件下的快中子数,通常使用测量源区内的土样得到实测土壤水分(或者通过比较密集的土壤水分无线传感器获取)θm(Zreda et al. 2012)和对应时间段内的快中子校正数据N,再通过公式反求得到N0。 在此,根据仪器源区内的Soilnet土壤水分数据对仪器进行率定,建立土壤体积含水量θv和快中子之间的关系。分别选取干湿状况差异比较明显的6月26日-27日和7月16日-17日四天的数据,其中6月26日-27日率定数据显示土壤水分较小,因此选取4厘米、10厘米和20厘米的三个值平均值作为率定数据,其变化范围为22%-30%,而7月16日-17日率定数据显示土壤水分较大,因此选取4厘米、10厘米的两个值平均值作为率定数据,其变化范围为28%-39%,最后平均N0为3597。 4) 土壤水分计算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每小时的土壤含水量数据。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8),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Zhu et al. (2015)。

2016-07-26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1号点-213桥径流观测数据-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3日至2013年9月6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1号点的河流水位观测数据。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213省道黑河桥,分为两个河道,河床为砂砾石,断面不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8°54'43.55",E100°20'41.05",海拔1546米,河道宽度330米。213桥分为两个断面,东面的为1号,西面的为2号。由于河道断面人为影响频繁无法获取稳定的水位流量曲线于2013年9月6日停止观测。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测距仪,采集频率30分钟。数据说明包括以下部分: 水位的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数据涵盖时间段2012年6月13日-2013年9月6日;流量观测,单位(m3 s-1);按照不同水位监测流量,获取水位流量曲线,依托水位过程观测获得径流量变化过程。1号点-213桥断面受到频繁人为扰动,水文断面面积不稳定导致水位流量曲线紊乱,流量数据有待进一步观测。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6999表示。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6-07-26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2号点-312桥径流观测数据-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9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2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312国道黑河桥,河床为砂砾石,断面不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8°59′51.71″,E100°24′38.76″,海拔1485米,河道宽度,70米、20米。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测距仪,采集频率30分钟。数据说明包括以下部分: 水位的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数据涵盖时间段2012年6月19日-2013年12月31日;流量观测,单位(m3 s-1);按照不同水位监测流量,获取水位流量曲线,依托水位过程观测获得径流量变化过程。2号点-312桥断面受到频繁人为扰动,水文断面面积不稳定导致水位流量曲线紊乱,流量数据有待进一步观测。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6999表示。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6-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