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献的青藏高原碳通量数据集

    (1)本数据集是基于文献的青藏高原碳通量数据集,包含空气温度、土壤温度、降水、生态系统生产力等参数。(2)该数据集以野外涡度相关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涡度相关数据标准处理方法,基本流程包括:野点剔除-坐标旋转-WPL校正-储存项计算-降水同期数据剔除-阈值剔除-异常值剔除-u*校正-缺失数据插值-通量分解与统计。本数据集还包含了基于涡度相关数据集标定后的模型模拟数据。(3)该数据集已经过数据质量控制,数据缺失率为37.3%,缺失数据已采用插值方式补充。(4)该数据集对认识高寒湿地碳汇功能具有科学价值,也可以用于机理模型的矫正和验证等。

    900 2021-03-16

  • 南极冰架年崩解数据集(2005-2020)

    崩解是南极冰架物质平衡的核心过程之一,也是精细监测冰架变化的重要物理量。作者运用2005-2020年每年8月初的多源遥感数据,包括2005-2011年的ENVISAT ASAR传感器WSM模式影像,2012-2014年Terra/Aqua MODIS传感器7-2-1波段合成影像,2013-2020年Landsat-8 OLI传感器2-3-4波段合成影像,2015-2020年Sentinel-1 SAR传感器EW模式影像,经过预处理、镶嵌得到年分辨率的环南极海岸线影像镶嵌图;结合MEaSUREs冰流速和触地线数据、冰厚度数据Bedmap和Bedmachine,应用空间计算和地图数字化技术,提取了2005年8月至2020年8月14年间南极冰架发生的所有面积在1 km²以上的年崩解事件,计算了它们的面积、厚度、体积、崩解量与崩解周期等,得到南极冰架年崩解数据集(2005-2020)。该数据集包括15个年度的南极冰架崩解分布数据,同时含有冰架崩解年份区间、崩解区长度、面积、平均厚度、崩解量、崩解周期等信息。该数据集可以直接反映不同年份南极冰架崩解的量级特征和分布情况,填补了国际上对冰架崩解定量精细评估数据的空缺,为后续崩解机理研究、冰架-冰盖系统的物质平衡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

    725 2021-04-14

  • 青藏高原南部卫星与地面站融合降雨数据集(2014-2019雨季)

    青藏高原南部卫星与地面站融合降雨数据集,数据为ASCII格式,时间分辨率为1天,水平空间分辨率为0.1°,时间覆盖范围为2014-2019每年的6月10日-10月31日,可为青藏高原南部降雨验证与水文模拟提供驱动数据。 该数据集是以中国气象局和水利部水文局的站点降雨资料为近似真值,站点降雨数据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目前为止该区域密度最高的地面站网。数据融合采用动态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国际上现有的GPM IMERG,GSMaP_Guage,CMORPH卫星降水产品融合而成。站点统计评估和水文模拟验证优于原始卫星数据,好于国际上流行的再分析数据CHIRPS和MSWEP。

    271 2021-05-17

  • 申扎高寒草地土壤剖面水热碳数据集(2019-2020)

    (1)数据内容:本数据集是申扎高寒草地2019-2020年的土壤剖面水热碳数据集,包含土壤不同深度(5 cm, 10 cm, 20 cm, 40 cm, 100 cm及150 cm)的温度、含水量和CO2浓度的日均值。(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数据来源于野外原位观测。其中,土壤温度数据来源于CS109探头,土壤含水量数据来源于CS616探头,土壤CO2浓度数据来源于GMM222探头。(3)数据质量较高,但由于供电问题在4月底存在部分数据缺失情况。(4)该数据集有助于促进对青藏高原地下碳过程的理解。

    203 2021-06-15

  • 极地边缘区高分辨率(10~30m)冰面融水数据集(2000-2020)

    近年来,南极冰盖消融逐渐加速,南极冰盖表面发育了大量冰面融水,深入理解南极冰盖冰面融水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对于研究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是基于Landsat-7、8和Sentinel-2影像提取的2000-2020年南极冰盖典型消融区(普利兹湾)10-30m冰面融水数据集。数据集投影为极地方位投影,格式为矢量(ESRI Shapefile)和栅格(GeoTIFF),时间为南半球夏季(12月-次年2月)。

    2530 2021-06-30

  • 青藏高原月尺度蒸散发数据集(1979-2018)

    本数据集包含1979-2018年青藏高原月尺度蒸散发量,空间分辨率为0.1度。数据集主要以ERA5净辐射数据和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CMFD)作为输入,利用S型广义蒸发互补原理计算得到。利用青藏高原12个涡度通量站的观测数据和5个流域(长江源、黄河源、怒江、雅鲁藏布江、黑河)的水量平衡数据对模型输出的蒸散发量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显示出了较高的精度。该数据集可用于青藏高原水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

    224 2021-07-04

  • 青藏高原不同区域湖泊面积和水量年际变化数据集(1976-2019)

    青藏高原不同区域湖泊面积和水量的年际变化数据集包含1976-2019年不同区域的20个大于100平方公里湖泊的面积和水量连续序列数据(1978-1985无数据),根据Landsat系列影像的10-12月份数据,减少季节变化的同时使可利用数据达到最大。利用NDWI水体指数提取湖泊面积,利用SRTM DEM拟合湖泊面积与水量变化的关系,算出湖泊水量。数据应用于青藏高原湖泊变化、湖泊水量平衡、气候变化的研究。

    114 2021-07-07

  • 南极冰盖表面高程时间序列(2002-2019)

    冰盖的表面高程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冰盖的高程变化被认为是评估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变量。长期的冰盖表面高程变化的时间序列是对理解气候变化有着重要作用的基础数据。将微波雷达卫星测高的观测数据连接起来可以建立目前最长的冰盖表面高程时间序列。但是,已有的任务间偏差改正方法在交叉标定不同的观测任务时仍然有误差残留。我们通过对常用的平面拟合模型进行修改,通过任务间偏差和升降轨道偏差的同时约束改正来确保不同任务间表面高程时间序列的自洽和连贯。基于这种方法,我们使用Envisat和CryoSat-2数据构建了2002-2019年间的南极冰盖高程变化时间序列。该时间序列是月均的格网数据,格网的空间分辨率为5-km。使用机载和星载激光测高数据对结果评估发现,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将任务间偏差改正的精度提高40%。使用解算得到的高程时间序列,结合由密实化模型得到的表面过程造成的冰盖体积变化,我们发现冰动力过程使得阿蒙森海沿岸区域的冰盖成为南极冰盖体积损失最大的区域,而表面过程则主导了托腾冰川、毛德皇后地、伊丽莎白公主地和别林斯高晋海沿岸等冰盖的体积变化过程。西南极的冰体积损失超过了东南的体积积累。在2002–2019期间,南极冰盖的体积以初始速率−68.7 ± 8.1 km3/yr,加速度−5.5 ± 0.9 km3/yr2加速损失。

    3754 2021-08-26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数量增长恢复力(2000-201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数量增长恢复力反映了沿线国家人口数量增长恢复力水平,数据值越高,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数量增长脆弱性越小,恢复力越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数量增长恢复力数据产品制备参考了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利用2000-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数量这一指标的逐年变化数据,在考虑各指标逐年变化的基础上,基于敏感性和适应性分析,通过综合诊断,制备生成了人口数量增长恢复力产品。

    2686 2021-12-28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恢复力(2000-2019)

    人口年龄结构恢复力反映了沿线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恢复力水平,数据值越高,表明沿线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恢复力越强。人口年龄结构恢复力数据产品制备参考了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利用2000-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少儿人口(0-14岁)比例、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例、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例(反向指标)3个指标的逐年变化数据,在考虑各指标逐年变化的基础上,基于敏感性和适应性分析,通过综合诊断,制备生成了人口年龄结构恢复力产品。

    2023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