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数据集是基于MODIS 16天合成的NDVI产品(MOD13A2 collection6)估算的三江源地区的植被生长季开始(Start of Season: SOS)和生长季结束的日期(End of Season: EOS)。从用了两种常见的物候期估算方法,分别是基于多项式拟合的阈值提取法(文件名中有poly字符)和基于双逻辑曲线(double logistic function)拟合后的拐点提取法(文件名中有sig字符)。该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植被物候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时间范围为2001年至2020年。空间分辨率为1km。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三江源区300m空间分辨率的ESA-CCI土地覆盖数据集。该土地覆盖类型产品是欧空局气候变化行动第二阶段产品,其空间分辨率为300米,时间覆盖范围为1992-2020. 空间覆盖范围纬向-90~90度,经向-180~180度,坐标系统为地理坐标WGS84.土地覆盖产品该地表覆盖的分类依据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土地覆盖分类系统(LCCS,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CCI数据集提供了将地表分为22个等级的全球地图,这些等级是使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UN FAO)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LCCS)定义的。除了土地覆盖(LC)地图之外,还制作了四个质量标志来记录分类和变化检测的可靠性。为了确保连续性,这些土地覆盖图与欧洲航天局(欧空局)气候变化倡议(CCI)制作的1990年代至2015年全球年度土地覆盖图系列一致,这些地图也可在欧空局CCI土地覆盖图查看器上获得。
魏彦强
该数据集是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开发的一套中国区域近地面气象与环境要素再分析数据集中提取得到。该数据集是以国际上现有的 Princeton 再分析资料、GLDAS 资料、GEWEX-SRB 辐射资料,以及 TRMM 降水资料为背景场,融合了中国气象局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制作而成。其时间分辨率为 3 小时,水平空间分辨率 0.1°,包含近地面气温、近地面气压、近地面空气比湿、近地面全风速、地面向下短波辐射、地面向下长波辐射、地面降水率,共 7 个要素(变量)。
王旭峰
草地地上生物量采用的方法为分区分类型模型,数据年份为2000、2010、2015、2020年,为8月上旬的地上植被鲜重。地上生物量定义为单位面积内地面以上实存生活的植被有机物质总量。单位:克/平方米(g/m2)。该数据产品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基于MODIS的植被指数采用统计模型计算得到。空间分辨率为250m×250m。该数据集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监测的重要数据源。 投影信息: Albers 等积圆锥投影 中央经线:105度 第一割线:25度 第一割线:47度 坐标西偏:4000000 meter
王旭峰
该数据集是基于GIMMS 最新版本的NDVI数据集GIMMS3g version 1.0估算的三江源地区的物候,包括:植被生长季开始(Start of Season: SOS)和生长季结束的日期(End of Season: EOS)。从用了两种常见的物候期估算方法,分别是基于多项式拟合的阈值提取法(文件名中有poly字符)和基于双逻辑曲线(double logistic function)拟合后的拐点提取法(文件名中有sig字符)。该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植被物候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时间范围为1982年至2020年,空间分辨率为8km。
王旭峰
本数据集采用SMMR(1978-1987)、SSM/I(1987-2009)和SSMIS(2009-2020)逐日亮温数据,由双指标(TB,37v,SG)冻融判别算法生成,分类结果包含冻结地表、融化地表、沙漠及水体四种类型。数据覆盖范围为三江源区域,空间分辨率为25.067525 km,EASE Grid投影方式,以Geotif格式存储。象元数值表征地表冻融的状态:1代表冻结,2代表融化,3代表沙漠,4代表水体。
晋锐, 国家冰雪数据中心
三江源及区域国家标准气象站逐月气象数据,包含32个气象站,主要包括平均本站气压、极端最高本站气压、极端最高本站气压出现日、极端最低本站气压、极端最低本站气压出现日、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日、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日、平均气温距平、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出现日期、降水量、日降水量>=0.1mm日数、最大日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出现日、降水距平百分率、平均风速、极大风速、极大风速之出现日、最大风速、极大风速之风向、最大风速之风向、最大风速之出现日26个变量。
王旭峰
三江源积雪面积遥感产品是基于MODIS表面反射率产品,分别针对MOD09GA和MYD09GA,利用监督分类获取研究区Landsat-5 TM/Landsat8 OLI二值积雪影像(雪和无雪),将其作为参考值,结合MODIS地表类型数据MCD12Q1,获取针对植被区和非植被区积雪制图算法,并制备初级数,据用隐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的时空插值算法和微波雪深插值算法进行去云处理,并结合温度再分析资料,最终生产一套2000-2020年以来三江源长时间序列MODIS逐日无云积雪范围产品,产品命名为SJY_CGF-MODIS_SCE_日期_500m,数据格式是TIFF,数据投影为WGS84投影,分辨率为500m。
郝晓华
三江源积雪面积遥感产品是基于MODIS表面反射率产品,分别针对MOD09GA和MYD09GA,利用监督分类获取研究区Landsat-5 TM/Landsat8 OLI二值积雪影像(雪和无雪),将其作为参考值,结合MODIS地表类型数据MCD12Q1,获取针对植被区和非植被区积雪制图算法,制备三江源长时间序列MODIS逐日积雪范围产品,产品命名为SJY_CLOUDY_SCE_日期_500m_L1,数据格式是TIFF,数据投影为WGS84投影,分辨率为500m。
郝晓华
该数据集是MODIS的植被指数数据(MOD13Q1),将三江源区域进行了提取,以便单独开展三江源地区的研究分析。MOD13Q1是16天合成的植被指数,包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三江源的空间范围覆盖两景MODIS文件(h25v05和h26v05)。数据存储格式为hdf,每个文件中包含12个波段: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质量(VI Quality)、红波段反射率(red reflectance)、近红外波段反射率(NIR reflectance)、蓝波段反射率(blue reflectance)、中红外波段反射率(MIR reflectance)、观测天顶角(view zenith angle)、太阳天顶角(sun zenith angle)、相对方位角(relative azimuth angle)、合成的时间(composite day of the year)和象元可靠性(pixel reliability). 本数据集数据格式为hdf,空间分辨率250m,时间分辨率是16天,时间范围:2000年2月至2021年10月。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从2020年到2021年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提取的长江源区土地覆盖数据及植被类型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30m。共包括了7种基于UN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的土地覆盖类型。在算法中,(1)首先结合我国1:10万植被分类(2007)进行了质量订正和控制;(2)我国植被分类中侧重与气候区的结合,在订正CCI-LC时与我国气候区划相结合,与我国气候区划类型对应的植被类型相结合,全面订正了数据标签。集成了去云算法、基于地面验证点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优化算法,最终得到分类效果较好的分类产品,通过与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该数据集明显优于ESA-CCI 300m、MODIS 500m及GLB 30m等产品。
魏彦强
该数据集包含了从2020年到2021年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提取的澜沧江源区土地覆盖数据及植被类型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30m。共包括了7种基于UN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的土地覆盖类型。在算法中,(1)首先结合我国1:10万植被分类(2007)进行了质量订正和控制;(2)我国植被分类中侧重与气候区的结合,在订正CCI-LC时与我国气候区划相结合,与我国气候区划类型对应的植被类型相结合,全面订正了数据标签。集成了去云算法、基于地面验证点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优化算法,最终得到分类效果较好的分类产品,通过与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该数据集明显优于ESA-CCI 300m、MODIS 500m及GLB 30m等产品。
魏彦强
三江源国家公园遥感地表温度数据集1km(2004年-2020年),数据源为MOD11A2,MOD11A2 V6产品提供了一个1200 x 1200公里网格内的8天平均陆地表面温度(LST),数据格式为.hdf。利用MOD11A2地表温度数据,通过MRT软件进行拼接、重采样和投影转换等操作,通过ARCGIS处理好的shp图层进行掩膜,最后进行单位换算、数据平滑等处理,可得到三江源国家公园遥感地表温度数据。
王旭峰
气象数据一般按时段划分,可分为短期(即逐日)、中期和长期三类。其中,逐日的气象数据是最常用的数据,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量、降水类型、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等。它们是气象调查和研究的基础数据,是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监测和降水预报的重要依据。1981-2015三江源及邻近区域国家标准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包含八个变量,依次为站点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速、日照和0cm地温。数据为.txt格式。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从2020年到2021年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提取的黄河源土地覆盖数据及植被类型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30m。共包括了7种基于UN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的土地覆盖类型。在算法中,(1)首先结合我国1:10万植被分类(2007)进行了质量订正和控制;(2)我国植被分类中侧重与气候区的结合,在订正CCI-LC时与我国气候区划相结合,与我国气候区划类型对应的植被类型相结合,全面订正了数据标签。集成了去云算法、基于地面验证点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优化算法,最终得到分类效果较好的分类产品,通过与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该数据集明显优于ESA-CCI 300m、MODIS 500m及GLB 30m等产品。
魏彦强
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湖泊达到167个,其中,长江源园区120个、黄河源园区36个、澜沧江源园区11个,以淡水湖和微咸水湖居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高原湖群区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湖泊面积长序列数据集(1970-2020年),数据来源于卫星遥感数据,采用机器和人工目视解译确定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湖泊边界,数据说明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水源涵养能力显著增强。
张国庆
该数据集包含了三江源国家公园30m空间分辨率的遥感解译冰川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了从2020年到2021年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提取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冰川分布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30m。在算法中,首先结合我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进行了质量订正和控制。集成了去云算法、基于地面验证点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优化算法,最终得到分类效果较好的分类产品,通过与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该数据集明显优于ESA-CCI 300m、MODIS 500m及GLB 30m等产品。
魏彦强
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壤温度数据集,时间范围为1980-2020年。数据为ERA5,ERA5是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对1950年1月至今全球气候的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由ECMWF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C3S)生产。ERA5提供了大量大气、陆地和海洋气候变量的每小时估计值。这些数据覆盖了30公里网格上的地球,并使用137个从地表到80公里高度的高度来解析大气,包括在降低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时所有变量的不确定性信息。
王旭峰
长期数据记录(LTDR)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LAADS DAAC的一个制作地球系统数据记录用于研究环境(措施)项目,该项目产生并分发一套陆地表面气候数据记录(CDR)。cdr提供了40多年的时间序列,这些时间序列是经过良好校准的、一致的日常测量数据,用于分析和了解全球气候变率和变化。LTDR项目是一座重要的桥梁,它有助于将NOAA和欧洲航天局的先进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获得的数据与EO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Suomi国家极轨伙伴关系(SNPP)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计套件(VIIRS)和联合极轨卫星系统(JPSS) VIIRS任务联系起来。AVHRR大气校正归一化植被指数每日L3全球0.05度CMG产品提供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该值是使用brdf校正的地表反射率输入导出的,并提供数据质量评估。
王旭峰
净初级生产量(NPP, Net Primary Production)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的能量。生产量通常用每年每平方米所生产的有机物质干重[g/(m2·a)]或每年每平方米所固定能量[J/(m2·a)]表示。本数据来自MODIS-NPP数据——MOD17A3HGF V6产品,该数据提供500米像素分辨率的年度净初级生产力(NPP)信息。年度净初级生产力是由给定年份的所有8天净光合作用(PSN)产品(MOD17A2H)之和得出的。PSN值是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维持呼吸(MR)之差(GPP-MR)。
王旭峰
基于MODIS 2000年至2020年生长季平均的NDVI与EVI(空间分辨率250m),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测方法,计算了NDVI的变化趋势。MOD13Q1 V6产品提供逐像元的植被指数。一个是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又称连续性指数,是由现有的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NOAA-AVHRR)导出的NDVI。第二个植被层是增强植被指数(EVI),该指数将冠层背景变化最小化,并在浓密的植被条件下保持敏感性。EVI还使用蓝色波段去除烟雾和亚像素薄云造成的残留大气污染。MODIS NDVI和EVI产品是由大气校正的双向地表反射率计算而来的。该数据空间分辨率为250m。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三江源地区1960-2020年间因雪灾而损失的牲畜数量和雪灾发生地点位置数据集。灾害发生地及损失情况来自《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温克刚, 2005)、《中国西部农业气象灾害》(王建林 et al., 2003)及《中国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中国气象局, 2007)等。近些年的数据主要依据雪灾的新闻报道和文献报道数据。数据质量控制中,首先对雪灾的发生地进行了详细订正,其次对其损失数量进行了详细评估,对一些明显夸大报道的雪灾事件进行了剔除和合理纠正,使得数据较为客观和真实,能反映雪灾的具体规模大小。是研究三江源区雪灾的一手资料。
魏彦强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由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组成,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三江源国家公园遥感积雪结束日期数据产品是基于中国2000-2020年逐日无云500 m积雪面积产品,依据积雪初日为一个水文年中最后一次出现连续5天是雪的终日对应日期计算得到,其中水文年为每年的9月1日到次年的8月31日。数据格式是TIFF,数据投影为WGS84投影,分辨率是500m。积雪日数取值范围为1~365天或者366天,无效值为0,其中1表示9月1日,依次类推具体日期。
郝晓华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由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组成,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三江源国家公园遥感积雪开始日期数据产品是基于中国2000-2020年逐日无云500 m积雪面积产品,依据积雪初日为一个水文年中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是雪的首日对应日期计算得到,其中水文年为每年的9月1日到次年的8月31日。数据格式是TIFF,数据投影为WGS84投影,分辨率是500m。积雪日数取值范围为1~365天或者366天,无效值为0,其中1表示9月1日,依次类推具体日期。
郝晓华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由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组成,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三江源国家公园遥感积雪覆盖天数数据产品是基于中国2000-2020年逐日无云500 m积雪面积产品,依据积雪日数为一个水文年上观测到积雪的次数之和计算得到,其中水文年为每年的9月1日到次年的8月31日。积雪日数取值范围为0~365天或者366天,无效值为-1。数据格式是TIFF,数据投影为WGS84投影,分辨率是500m。
郝晓华
三江源国家公园遥感雪粒径数据产品(2000年-2020年),雪粒径数据产品是基于MOD09GA数据,利用由AART模型发展的SGSP算法反演得到的。雪粒径值表示积雪表层(5cm左右)的雪粒有效半径(单位: μm),数据格式是TIFF,数据投影为WGS84投影。2000-11-01至2019-04-01积雪期(每年11月1日到次年4月1日)。雪粒径取值范围为50-2000μm,并用MOD10A1识别的积雪的FSC(0-100)进行了掩膜,其他区域取值都为0。
郝晓华
三江源国家公园遥感蒸散发数据集(2000年-2020年)使用了MOD16A2遥感数据集,该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为1km,时间分辨率为8天。 MOD16A2第6版蒸发/热量通量产品是一个以500米像素分辨率制作的8天综合产品。用于MOD16数据产品收集的算法是基于Penman-Monteith方程的逻辑,其中包括每日的气象再分析数据的输入,以及MODIS遥感数据产品,如植被属性动态、反照率和土地覆盖。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基于ASTER GDEM v3提取的三江源地区数字高程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0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利用有序、有限的位置高程数值矩阵实现对地球表面高程状态的数字化模拟,是建立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DTM)的基础。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METI(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9年6月28日共同发布了ASTER GDEM v1数据产品,并宣布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下载使用。2011年10月中旬,NASA和METI共同发布了ASTER GDEM v2版本,在v1的基础之上,新增了26万光学立体像对数据,主要用于改善覆盖范围、提升数据分辨率、提升水体掩模处理精确度。2019年8月5日,NASA和METI共同发布了ASTER GDEM v3版本,在v2的基础之上,新增了36万光学立体像对数据,主要用于减少高程值空白区域、水域数值异常。 本DEM数据是基于ASTER GDEM v3,利用三江源地区边界范围进行拼接处理和修正,空间分辨率为1弧度秒(约30 米),格式为GeoTIFF,参考大地水准面为WGS84/EGM96,特殊DN值:无效像素值为-9999,海平面数据为0。精度:垂直精度20米,水平精度30米。
魏彦强
该数据集包含了三江源地区1km空间分辨率的理论载畜量数据集。该数据集在2015年到2021年收集的地面样点数据基础上,与基于MODIS遥感影像提取的NDVI数据进行建模,反演得到三江源地区地上草地生物量数据,利用羊单位(SU)换算得到公里网格2020年理论载畜量(羊单位,SU)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1km。在算法中,首先结合地面样方和对应的同时相MODIS植被指数,建立回归关系模型,此外,集成了去云算法、基于地面验证点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优化算法,最终得到分类效果较好的草地分类产品作为掩膜,最终得到公里网格理论载畜量(羊单位,SU)。该数据集具有很好的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效性等特点。
魏彦强
山地冰川是中国西部及其周边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由于冰川融水在流域尺度为生态和社会经济用水提供补给,因此,确定冰川作用(补给)流域是开展冰川水资源供给功能和服务研究的基础。基于Randolph Glacier Inventory 6.0、中国历次冰川编目、中国三级流域边界数据(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提供)和全球流域边界数据HydroBASINS(www.hydrosheds.org),通过将冰川分布数据与流域边界数据进行相交分析,生成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至今)(1)中国两级冰川作用流域边界、(2)中国冰川作用的国际河流流域边界以及(3)亚洲高山区冰川作用流域边界数据。该数据兼顾了中国和全球常用流域边界,并将二者很好匹配,以期为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冰川水资源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苏勃
格拉丹东地区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典型的大江大湖源区。本数据集提供了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分辨率的,覆盖长江和色林错源区冰川的DEM,用以计算源区冰川表面高程的季节变化和年代际变化。数据集包括了2016-2017年7景不同月份5米分辨率的TanDEM-X数据,可用以冰川表面高程的季节性变化计算;包括了1景1976年30米分辨率的KH-9 DEM,5景2011年30米分辨率的TanDEM-X,1景2014年和3景2017年30米分辨率的TanDEM-X,可用以计算1976-2000,2000-2011,2011-2017年期间冰川表面高程变化。同时采用Landsat ETM数据勾画,并按照RGI6.0分割了1976年的冰川轮廓数据;右图显示了该数据集的空间和时间覆盖信息,底图为正射校正后KH-9影像。
陈文锋
该数据集为可可西里地区冰川分布状况记录,包含了可可西里地区各山地现代冰川分布状况,可可西里地区各流域现代冰川分布, 可可西里地区不同山地高度段内现代冰川分布状况三个表格。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地区,平均海拔在5000m以上,气候严寒。根据中国冰川目录和作者在1/10万地形图上重新统计,全区发育现代冰川437条,覆盖面积达1552.39平方千米,冰储量为162.8349立方千米,成为本区众多河流湖泊水体的重要补给源泉。通过该数据集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该区冰川分布规律等。
李炳元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低纬度多年冻土带,近几十年来,其多年冻土带迅速退化,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热融湖塘的形成。这样的湖泊由于能够调节碳循环、水和能量通量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这一地区的热融湖塘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仍不为人所知,这阻碍了我们对多年冻土的响应及其碳反馈对气候变化的理解。本数据集基于200余景Sentinel-2A影像,结合ArcGIS、NDWI和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通过GEE自动提取和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提提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热融湖塘边界。在2018年热融湖塘数据集中,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共有121,758个热融湖塘,面积为0.00035-0.5 km²,总面积为1730 km² 。本次热融湖塘编目数据集为青藏高原水资源评价、多年冻土退化评价、热喀斯特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陈旭, 牟翠翠, 贾麟, 李志龙, 范成彦, 母梅, 彭小清, 吴晓东
全面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生的变化,包括年平均地温(MAGT)和活动层厚度(ALT)的变化,对气候变化引起的多年冻土变化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和范围模拟数据集,参考2000-2015年CMFD再分析数据及中国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1公里数字高程模型、地理空间环境预测因子、结合冰川和冰湖、钻孔数据等,利用统计和机器学习(ML)方法模拟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层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当前和未来变化,得到RCP2.6、RCP4.5和RCP8.5三种不同浓度情景下2000-2015、2061-2080年平均地温(MAGT)和活动层厚度(ALT)范围数据,分辨率为0.1*0.1度。 模拟结果表明,利用统计和ML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冻土热状态所需的参数和输入变量较少,可以有效地了解青藏高原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倪杰, 吴通华
基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的脆弱性评估框架,构建了青藏高原农牧区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土壤数据、植被数据、地形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5大类,共计12个数据指标,主要来原于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基于6位相关领域专家的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形成涉及青藏高原农牧区生态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和生态脆弱性4个1公里网格数据。数据可为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识别提供参考。
战金艳, 滕艳敏, 刘世梁
本数据集包含青藏高原地区近50年(1950-2002)的自然灾害统计信息,包括干旱、雪灾、霜灾、冰雹、洪涝、风灾、雷电灾害、寒潮和强降温、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暴、虫灾、鼠害等气象灾害产生的时间地点及所造成的损失及影响。 青海和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青藏高原是我国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中心之一,也是国际科技界瞩目的研究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其复杂的地形条件,高峻的海拔高度和严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成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 数据摘录自《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青海卷》、《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西藏卷》,人工录入总结校对。
统计局
该数据集是通过MODIS各通道反射率和SIF观测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从而得到较高时空分辨率的SIF数据,常作为初级生产力的参考。数据来源于Zhang et al. (2018),具体算法参见文章。源数据范围为全球,本数据集选取了青藏高原区域。本数据将原本的4天时间尺度数据集成至月数据,加工方法为取月最大值,尽可能达到去除噪声的效果。该数据集常被用作评定植被绿度和初级生产力的时间和空间格局,具有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张尧
本数据集为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湖泊要素数据集,详细记录了可可西里地区主要湖泊特征和水质采样分析数据。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湖泊众多,是青藏高原湖泊集中分布区之一。该区域湖泊发育的基本特点是:数量大,类型多,结构复杂。据初步统计,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107个,总面积为3825km2,湖泊度约为0.05。该数据集原始数据数字化自《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一书,具体包括了35个主要湖泊特征数据和60个湖泊水体化学分析数据。本数据集对于研究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提供了基础数据,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李炳元
本数据集为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气候要素数据集,涵盖十四个观测站点数据,详细记录了1990年的各项气候观测数据。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地势高亢,平均海拔在5000m以上,气候寒冷,空气稀薄,自然环境恶劣,广大地区至今仍为无人区,有“人类禁区”之称。该区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壳结构和自然环境以及特有的生物区系组成等,一直为国内外科学界所注目。该数据集原始数据数字化自《青海可可西里自然环境》一书,气候观测数据具体包括太阳辐射、温度、降水、气压、风速等。本数据集对于研究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提供了基础数据,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李炳元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Ding, J., Wang, T., Piao, S., Smith, P., Zhang, G., Yan, Z., Ren, S., Liu, D., Wang, S., Chen, S., Dai, F., He, J., Li, Y., Liu, Y., Mao, J., Arain, A., Tian, H., Shi, X., Yang, Y., Zeng, N., & Zhao, L. (2019). The paleoclimatic footprint in the soil carbon stock of the Tibetan permafrost reg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 4195. doi:10.1038/s41467-019-12214-5. 数据中包含新评估的青藏高原3m深度土壤有机碳库格点数据及相应的R代码,格点数据空间分辨率为0.1°。 以往对青藏高原土壤碳库的评估多以现代气候、植被等特性为根据,未考虑古气候条件、土层厚度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中,研究人员综合考虑了古气候和现代气候条件、土层厚度和土壤理化属性、植被和地形等因素,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重新评估了青藏高原3m深度土壤碳库。新评估得到的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为36.6 Pg C (38.9-34.2 Pg C),约为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模拟均值的3倍(11.5±4.2 Pg C)。同时,研究指出,模型中缺乏对古气候影响的考虑是导致模拟偏差的重要原因。 数据中包含以下字段: Longitude (°E) Latitude (°N) SOCD (0-30cm) (kg C m-2) SOCD (0-300cm) (kg C m-2) GridArea (k㎡) 3mCstcok (10^6 kg C)
丁金枝, 汪涛
本数据集为青藏高原地区2005、2010、2015、2017、2018年逐日0.01°×0.01°地表土壤水分产品。采用多元统计回归模型,通过对“青藏高原地区SMAP时间扩展0.25°×0.25°地表土壤水分数据(SMsmapTE, V1)”进行降尺度,得到0.01°×0.01°地表土壤水分产品。参与多元统计回归的数据包括GLASS Albedo/LAI/FVC,周纪-中国西部1km全天候地表温度数据(V1),以及经/纬度等信息。
柴琳娜, 朱忠礼, 刘绍民
本数据集为基于SMAP时间扩展方法生产的青藏高原地区0.25°×0.25°地表土壤水分产品。即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利用被动微波亮温数据及相关辅助数据,实现对SMAP L3级地表土壤水分产品的时间扩展。其中,1980、1985、1990、1995和2000年为逐月产品,使用SMMR,SSM/I和SSMIS 19 GHz V/H及37 GHz V三个通道的亮温数据。2002年6月20日至2018年12月30日为逐日产品,使用AMSR-E和AMSR2 6.925 GHz V/H,10.65 GHz V/H及36.5 GHz V五个通道的亮温数据。 参与训练随机森林模型的辅助数据包括IGBP地表分类数据,GTOPO30 DEM数据以及经/纬度等信息。
柴琳娜, 朱忠礼, 刘绍民
包含青藏高原地区气溶胶类型和气溶胶光学厚度,两类数据。 气溶胶类型数据产品是综合利用MEERA 2同化资料和主动卫星CALIPSO产品经过一系列数据预处理、质量控制、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等过程而融合得出的气溶胶类型结果。该气溶胶类型融合算法的关键是对CALIPSO气溶胶类型的判断。融合时根据CALIPSO气溶胶类型的种类和质控,并参考MERRA 2气溶胶类型得到最终气溶胶类型数据(共12种)和质量控制结果。充分考虑了气溶胶的垂直分布以及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0.625°×0.5°)和时间分辨率(月)。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采用自主研发的可见光波段遥感反演方法,结合Merra-2模式数据与NASA的官方产品MOD04制作,数据覆盖时间从2000年到2019年,时间分辨率为逐日,空间分辨率为0.1度。反演方法主要采用自主研发的APRS算法,反演了冰雪上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算法考虑了冰雪地表的BRDF特性,适用于冰雪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通过实测站点验证表明,数据相对偏差在35%以内,可有效提高极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覆盖率和精度。
光洁, 赵传峰
青藏高原0.01°空间分辨率近地表气温数据集(1979-2018)通过对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中空间分辨率为0.1°的气温数据进行降尺度得到。它包含日均气温和三小时分辨率的瞬时气温。其空间分辨率为0.01°(约1km)。时间范围为1979年到2018年。空间范围为73°E-106°E, 23°N-40°N。该数据集可以为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气候变化、水文气象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较高空间分辨率的近地表气温数据。
丁利荣, 周纪, 王伟, 马晋
Snow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the ecosystem and water resources in high-mountain Asia (HMA). Therefore, accurate, continuous, and long-term snow monitoring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tudy improves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onboard Terra and Aqua satellites 8 d (“d” denotes “day”) composite snow cover Collection 6 (C6) products, named MOD10A2.006 (Terra) and MYD10A2.006 (Aqua), for HMA with a multistep approach.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duce uncertainty in the Terra–Aqua MODIS snow cover products and generate a combined snow cover product. For reducing underestimation mainly caused by cloud cover, we used seasonal, temporal, and spatial filters. For reducing overestimation caused by MODIS sensors, we combined Terra and Aqua MODIS snow cover products, considering snow only if a pixel represents snow in both the products; otherwise it is classified as no snow, unlike some previous studies which consider snow if any of the Terra or Aqua product identifies snow. Our methodology generates a new product which remove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uncertainty in Terra and Aqua MODIS 8 d composite C6 products comprising 46 % overestimation and 3.66 % underestimation, mainly caused by sensor limitations and cloud cover,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were validated using Landsat 8 data, both for winter and summer at 20 well-distributed sites in the study area. Our validated adopted methodology improved accuracy by 10 % on average, compared to Landsat data. The final product covers the period from 2002 to 2018, 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snow and glaciers created by merging Randolph Glacier Inventory version 6.0 (RGI 6.0) separated as debris-covered and debris-free with the final snow product MOYDGL06*. We have processed approximately 746 images of both Terra and Aqua MODIS snow containing approximately 100 000 satellite individual images. Furthermore, this product can serve as a valuable input dataset for hydrological and glaciological modelling to assess the melt contribution of snow-covered areas. The data, which can be used in various climatological and water-related studies, are available for end users at https://doi.org/10.1594/PANGAEA.901821 (Muhammad and Thapa, 2019).
Sher Muhammad
三江源国家公园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 个园区,总面积为12.31 万平方公里,介于东经89°50'57"—99°14'57",北纬32°22'36"—36°47'53",占三江源国土面积的31.16%。 本数据集是基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区位图进行数字化而产生。数据包含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和澜沧江园区的边界。 数据格式为Shapefile格式。推荐使用arcmap打开数据。
王旭峰
青藏高原的水土资源匹配数据,由站点气象数据(2008-2016年,国家气象数据共享网)经过彭曼公式计算得出的潜在蒸散发数据,利用土地利用的不同土地类型,根据下垫面影响系数计算现有土地利用下的蒸散发量;以及气象数据中的站点降雨数据插值得到的降雨数据,根据两者差值得到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实际降雨与现有土地利用条件下的需水量之间的差值来反映水土资源的匹配性,数值越大匹配性越好。水土资源的匹配情况的空间分布能为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的农牧业资源情况做铺垫。
董凌霄
本数据集采用SMMR(1979-1987)、SSM/I(1987-2009)和SSMIS(2009-2015)逐日亮温数据,由双指标(TB_37v,SG)冻融判别算法生成,分类结果包含冻结地表、融化地表、沙漠及水体四种类型。数据覆盖范围为三江源区域,空间分辨率为25.067525 km,EASE Grid投影方式,以Geotif格式存储。像元数值表征地表冻融的状态:1代表冻结,2代表融化,3代表沙漠,4代表水体。因为该数据集中所有tif文件描述的是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所以这些文件的行列号信息是不变的,摘录如下(其中cellsize单位为m): ncols 52 nrows 28 cellsize 25067.525 nodata_value 0
晋锐
该数据集是基于MODIS 16天合成的NDVI产品(MOD13Q1 collection6)估算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的植被生长季开始(Start of Season: SOS)和生长季结束的日期(End of Season: EOS)。共用了两种常见的物候期估算方法,分别是基于多项式拟合的阈值提取法(文件名中有poly字符)和基于双逻辑曲线(double logistic function)拟合后的拐点提取法(文件名中有sig字符)。该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植被物候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时间范围为2001年至2020年。空间分辨率为250m。数据中包含4个子文件夹,CJYYQ_phen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的物候结果,HHYYQ_phen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物候结果,LCJYYQ_phen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的物候结果,SJY_phen是整个三江源区域的物候。 数据格式为geotif,建议使用arcmap或者Python+GDAL浏览和处理数据。
王旭峰
该数据集内包含2012-2015年月值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数据基于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的温度、降水、太阳辐射等气候要素以及蒸散ET、潜在PET、光合有效吸收比例FPAR、NDVI、最大光能利用率等数据通过CASA模型计算得到,计算结果用三江源采样点数据进行验证,相关系数达到0.718。该数据集可直接用于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变化的分析,为草地变化动态动态监测提供基础,为青藏高原草地变化治理提供依据。
樊江文, 辛良杰, 张海燕, 袁秀
本数据集是2017年青藏高原冰川数据,使用了210景Landsat8 OLI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时间从2013年至2018年,90%来源于2017年,85%的Landsat8 OLI数据成像于冬季。冰川数据是青藏高原净冰川覆盖范围,不包括表碛物覆盖部分。数据格式是TIFF,可以为青藏高原冰川变化、冰川水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内容: Value是冰川斑块在系统中自动生成的编码。 格网单元:30m 数据的投影方式:Albers等积圆锥投影。 数据加工方法:基于210景Landsat8 OLI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校正、镶嵌为假彩色合成影像(RGB:654),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参考波段比值法结果,结合SRTM DEM V4.1数据与Google Earth和HJ1A/1B卫星同一年不同季节的影像,剔除了山体阴影、季节性积雪的影响,参考我国第一期和第二期冰川编目数据,剔除了非冰川区的陡崖、裸露基岩等,综合提取净冰川专题矢量数据,不包括冰川末端位置不清的表碛物覆盖区域,冰川边界数字化精度为半个像元(15m)。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基于多数据源、参考多方法结果、综合专家经验知识人-机互动方法提取获得的山地冰川数据更准确。具体数据提取方法详见参考文献: Ye, Q., J.Zong,L.Tian et al. (2017). Glacier chang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derived from Landsat imagery: mid-1970s – 2000 – 2013. Journal of Glaciology,63(238), 273-87. DOI:10.1017/jog.2016.137。 原始遥感资料数据精度:30m 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冰川边界数字化精度控制在半个像元之内(15m)。 项目来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907030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2019QZKK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748, 91747201)、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资助(XXH13505-06)。
叶庆华
本数据集是基于MODIS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得到,通过改进不同下垫面下的不同积雪提取算法,提高了积雪范围识别精度,同时利用隐马尔科夫去云算法和SSM/I雪水当量结合,最终生成完全无云的逐日积雪面积产品。取值范围: 1:积雪;0 非积雪。空间分辨率为0.005 度(约500m),时间范围是2000年2月24日至2019年12月31日。 数据格式为geotiff,推荐使用Arcmap或python +GDAL打开和处理数据
郝晓华
本数据集来源于中国长时间序列雪深数据集,利用三江源边界进行提取形成三江源雪深数据集。取值范围:0-100 cm。时间分辨率:逐日。空间分辨率为0.25 度(约25km),时间范围是198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雪深数据基于星载被动微波遥感数据生产,使用了三个不同的被动微波传感器数据,它们分别是SMMR,SSM/I和SSMI/S。由于不同的传感器之间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因此,首先对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了交叉订正,然后再基于被动微波亮度温度梯度法制作中国长时间序列雪深数据集。头文件信息可参考数据集header.txt。
戴礼云
青藏高原地温分布图是基于程国栋(1984)提出的多年冻土稳定型划分指标(表1),利用统计模拟的年变化深度地温数据划分的。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融合2010年左右233个钻孔年变化深度处的年平均地温数据和遥感积雪日数、GLASS叶面积指数、SoilGrids250m的土壤沙粒含量、土壤粘粒含量、土壤粉粒含量、土壤有机质和土壤体密度数据产品、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输出的二版土壤湿度产品和融合了近4万区域自动气象站和FY2/EMSIP降水产品的融合产品。估计得到了代表2010年代的青藏高原1km分辨率年冻土稳定性分布图。数据格式为Arcgis Raster。
冉有华
本数据集是1990年至2010年青藏高原地区的水资源量数据,为可更新地表与地下水资源之和。数据为矢量格式,空间分辨率为地级行政单元尺度。该数据通过校核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结果得到。模拟水资源量为水文模拟输出结果中网格地表径流量与地下径流量之和,模拟结果通过与实测站点径流数据比较进行验证。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省级尺度统计水资源量,在省级尺度引入校正系数α,令水文模型模拟省区水资源量与α的乘积等于统计水资源量。则地级行政单元水资源量为地级单元的模型模拟水资源总量与α的乘积。
杜云艳, 易嘉伟
冰川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敏感,因此常被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之一,其相关参数也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指标,特别是在地球三极环境变化对比研究中,冰川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性对比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之一。但由于冰川基本位于高海拔、高纬度和高寒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迹罕至,缺乏且难以开展大规模冰川运动的常规现场测量工作,为了能够及时高效、全面和准确地了解三极地区冰川运动状况,利用雷达干涉测量、雷达和光学影像像素跟踪等方法获取了三极地区部分典型冰川2000-2017年部分年份的表面运动分布情况,为三极冰川运动的对比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数据集包含12个栅格文件,栅格文件名为“某地区某时段冰川运动”,每一幅栅格图主要包含以某一典型冰川所在的区域流速分布。
闫世勇
本产品基于多源遥感DEM数据生成,步骤如下:以Landsat ETM+、SRTM 和ICESat遥感数据为参考在相对稳定和平坦的地形区域内选控制点。控制点水平坐标是以Landsat ETM+ L1T全色影像作为水平参考进行获取。控制点的高度坐标则主要通过ICESat GLA14高程数据进行获取,在无ICEsat分布的区域内以SRTM高程数据补充。利用选取的控制点和自动生成的连接点,通过Brown’s物理模型对透镜畸变和残余形变进行补偿,使得所有立体像对的空中三角测量结果中影像总RMSE<1个像素。为了对提取的DEM数据进行编辑以消除明显的高程异常值,采用了DEM内插、DEM滤波和DEM平滑等方法对冰川上的DEM进行了编辑,并对西昆仑-西和西昆仑-东区域的KH-9 DEM数据进行了拼接,从而形成产品。
周建民
湖冰是冰冻圈的重要参数,其变化与气温、降水等气候参数密切相关,而且可以直接反映气候的变化,因此是区域气候参数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但由于其研究区往往位于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的区域,大规模的实地观测难以进行,因此利用哨兵1号卫星数据,以10m的空间分辨率和优于30天的时间分辨率对不同类型的湖冰变化进行了监测,填补了观测空白。利用HMRF算法对不同类型的湖冰进行分类,通过时间序列分析三个极区中部分面积大于25km2的湖泊的不同类型湖冰的分布,形成湖冰类型数据集,可以获得这些湖泊不同类型湖冰的分布,数据包括了被处理湖泊的序号,所处年份及其在时间序列中的序号等信息,矢量数据集包括采用的算法,所使用的哨兵1号卫星数据,成像时间,所处极区,湖冰类型等信息,用户可以根据矢量文件确定时间序列上不同类型湖冰的变化。
邱玉宝, 田帮森
河湖冰物候对气候变化敏感,是指示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308个Excel文件名称对应于湖泊编号。每个excel文件包含6个列,包含2002年7月至2018年6月对应湖泊的日冰覆盖率信息。每一列的属性分别为:日期、湖水覆盖率、湖水冰覆盖率、云覆盖率、湖水覆盖率和经过云处理后的湖面冰覆盖率。通常以0.1、0.9的冰覆盖面积比作为判别湖泊冰物候的依据。数据集包含的excel文件可以进一步获取四个湖冰物候参数:开始冻结(FUS),完全冻结(FUE),开始融化(BUS),完全融化(BUE),和92个湖泊,可获取两个参数,FUS和BUE。
邱玉宝
基于2015年欧空局ESA GlobCover全球陆地覆盖数据,结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土地利用数据NLCD-China、清华大学全球土地覆被FROM-GLC数据、美国NASA的MODIS全球土地覆被MCD12Q1数据、马里兰大学全球土地覆被UMD、美国USGS土地覆被数据IGBP DISCover,构建了青藏高原LUC分类系统以及其余数据分类系统的转换规则,构建土地覆被分类置信度函数和地类融合规则,进行土地覆被产品融合与修正,完成了青藏高原土地利用数据V1.0(1992,2005,2015,,300m×300m栅格,一级分类)
许尔琪
基于最新发布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存在性证据数据集,利用统计模型计算得到了1公里分辨率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概率分布图。该图考虑了气温、积雪和植被这三个多年冻土分布控制性因素,因此能够准确地反应青藏高原冻土的空间异质性。根据1000多个实测资料验证和与已有多年冻土图的对比结果显示,该图的整体分布精度为82.5%,卡帕系数可达到0.62,在多年冻土下界表现出了更好的分类效果。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面积约为1.54 (1.35–1.66) 百万平方公里, 约占陆地面积的 60.7 (54.5– 65.2)% 。多年冻土面积 约为 1.17 (0.95–1.35)百万平方公里,约占46 (37.3–53.0)%。
曹斌
高分二号(GF-2)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搭载有两台高分辨率1米全色、4米多光谱相机,星下点空间分辨率可达0.8米。 该数据集为2017年的6景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文件夹列表为: GF2_PMS1_E100.5_N37.2_20171013_L1A0002678101 GF2_PMS1_E100.5_N37.4_20171013_L1A0002678097 GF2_PMS1_E100.6_N37.6_20171013_L1A0002678096 GF2_PMS2_E100.3_N37.4_20170810_L1A0002534662 GF2_PMS2_E100.5_N36.7_20170805_L1A0002526723 GF2_PMS2_E100.7_N37.2_20171013_L1A0002672923 GF2_PMS2_E100.7_N37.4_20171013_L1A0002672921 文件命名规则:卫星名称_传感器名称_中心经度_中心纬度_成像时间_L****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8年长江源区人工采集的土地覆盖及植被类型地面验证点数据集。数据采集中,以用地类型相对较为均一、完整的斑块作为主要采集对象,在区分其他用地类型及植被类型时相对较易识别和辨识,在地物验证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每个样地首先利用差分GPS仪记录经度(度分秒)、纬度(度分秒)、海拔(0.1米)、采集时间等位置信息,然后以人工目视识别的办法记录主要用地类型和性质、特征、建群种等属性信息,以便回实验室验证和核对。最后,对每个样地拍摄不少于1张的景观照片。在本次采集中,90%以上的样点采集了2张及以上实景照片,以便于在土地利用分类及植被类型提取中进行验证和核查。最后,通过与Google地图的位置核对,数据经过了两轮检验和核查,保证了验证点属性的绝对正确性。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8年8月黄河源区(扎陵湖北面)人工采集的土地覆盖及植被类型地面验证点数据集。数据采集中,以用地类型相对较为均一、完整的斑块作为主要采集对象,在区分其他用地类型及植被类型时相对较易识别和辨识,在地物验证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每个样地首先利用差分GPS仪记录经度(度分秒)、纬度(度分秒)、海拔(0.1米)、采集时间等位置信息,然后以人工目视识别的办法记录主要用地类型和性质、特征、建群种等属性信息,以便回实验室验证和核对。最后,对每个样地拍摄不少于1张的景观照片。在本次采集中,90%以上的样点采集了2张及以上实景照片,以便于在土地利用分类及植被类型提取中进行验证和核查。最后,通过与Google地图的位置核对,数据经过了两轮检验和核查,保证了验证点属性的绝对正确性。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8年可可西里人工采集的土地覆盖地面验证点数据集。数据采集中,以用地类型相对较为均一、完整的斑块作为主要采集对象,在区分其他用地类型及植被类型时相对较易识别和辨识,在地物验证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每个样地首先利用差分GPS仪记录经度(度分秒)、纬度(度分秒)、海拔(0.1米)、采集时间等位置信息,然后以人工目视识别的办法记录主要用地类型和性质、特征、建群种等属性信息,以便回实验室验证和核对。最后,对每个样地拍摄不少于1张的景观照片。在本次采集中,90%以上的样点采集了2张及以上实景照片,以便于在土地利用分类及植被类型提取中进行验证和核查。最后,通过与Google地图的位置核对,数据经过了两轮检验和核查,保证了验证点属性的绝对正确性。
王旭峰
1)数据内容包含青藏高原地区1992年、2005年、2015年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栅格数据,空间分辨率300米。2)土壤侵蚀强度数据采用中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CSLE)计算获取。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公式中包含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长因子、坡度因子、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工程措施因子、耕作措施因子。降雨侵蚀力因子由青藏高原各站点降雨数据插值获得;土壤可蚀性因子、工程措施因子、耕作措施因子采用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坡长因子、坡度因子通过30m高程数据计算后重采样得到;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由植被覆盖度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降雨侵蚀力比例计算得出,其中植被覆盖度是由MODIS的植被指数产品通过像元二分法计算得到。3)通过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数据的差异变化比较,符合实际变化规律,数据质量良好。4)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对青藏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和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章文波
1)数据内容包含青藏高原地区1992年、2005年、2015年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栅格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00米。2)采用中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CSLE)计算青藏高原4000余个调查单元的土壤侵蚀量。按土地利用对青藏高原范围进行土壤侵蚀量插值。根据《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对土壤侵蚀量进行分级,得到青藏高原土壤侵蚀强度图。3)通过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数据的差异变化比较,符合实际变化规律,数据质量良好。4)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对青藏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和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属性表中代码含义:Value值1,2,3,4,5,6分别代表侵蚀强度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BL代表各侵蚀强度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章文波
本数据是通过建立长江黄河源WEB-DHM分布式水文模型,以气温、降水、气压等作为输入数据,以GAME-TIBET数据作为验证数据,模拟输出的5km逐月水文数据集,包括格网径流与蒸发(若蒸发小于0,则表示凝华;若径流小于0,则表示当月降水小于蒸发)。数据是基于WEB-DHM分布式水文模型,以气温、降水、气温等(源自itp-forcing和CMA)为输入数据,以GLASS、MODIA、AVHRR为植被数据,SOILGRID及FAO为土壤参数建立起的模型,并通过对径流、土壤温湿度的率定与验证获得的1998-2017年长江黄河源5公里逐月格网径流与蒸发。若asc无法在arcmap中正常打开,请将asc文件前5行顶格。
王磊
降水强烈的时空变化常使得常规地基台站的降水观测不能准确把握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强度变化。而卫星微波遥感可以克服此局限,实现全球尺度降水和云的观测,而且相对于红外/可见光只能反映云厚、云高等信息而言,微波能够穿透云体,利用云内降水粒子和云粒子与微波的相互作用对云、雨进行更为直接的探测。 本数据以GPM搭载的DPR双波段降水雷达获取的地表降水量为真值,以NDVI、DEM、ERA5中的土壤温/湿度为参考数据,利用GMI的多波段被动亮温数据反演青藏高原地区暖季(5月-9月)瞬时降水强度,将结果重采样至0.1°空间分辨率后累加到日。
许时光
三江源及区域国家标准气象站逐月气象数据,包含32个气象站,主要包括平均本站气压、极端最高本站气压、极端最高本站气压出现日、极端最低本站气压、极端最低本站气压出现日、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日、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日、平均气温距平、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出现日期、降水量、日降水量>=0.1mm日数、最大日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出现日、降水距平百分率、平均风速、极大风速、极大风速之出现日、最大风速、极大风速之风向、最大风速之风向、最大风速之出现日26个变量。数据格式为txt,以站点ID命名,每个文件26列,各列数据的名称、单位以含义在SURF_CLI_CHN_MUL_MON_readme.txt文件中进行了说明。所包含的站点列表如下表: site_id lat lon elv name_cn 52754 37.33 100.13 8301.50 刚察 52833 36.92 98.48 7950.00 乌兰 52836 36.30 98.10 3191.10 都兰 52856 36.27 100.62 2835.00 恰卜恰 52866 36.72 101.75 2295.20 西宁 52868 36.03 101.43 2237.10 贵州 52908 35.22 93.08 4612.20 伍道梁 52943 35.58 99.98 3323.20 兴海 52955 35.58 100.75 8120.00 贵南 52974 35.52 102.02 2491.40 同仁 56004 34.22 92.43 4533.10 托托河 56018 32.90 95.30 4066.40 杂多 56021 34.13 95.78 4175.00 曲麻莱 56029 33.02 97.02 3681.20 玉树 56033 34.92 98.22 4272.30 玛多 56034 33.80 97.13 4415.40 清水河 56038 32.98 98.10 9200.00 石渠 56043 34.47 100.25 3719.00 果洛 56046 33.75 99.65 3967.50 达日 56065 34.73 101.60 8500.00 河南 56067 33.43 101.48 3628.50 久治 56074 34.00 102.08 3471.40 玛曲 56080 35.00 102.90 2910.00 合作 56106 31.88 93.78 4022.80 索县 56116 31.42 95.60 3873.10 丁青 56125 32.20 96.48 3643.70 囊谦 56128 31.22 96.60 3810.00 类乌齐 56137 31.15 97.17 3306.00 昌都 56151 32.93 100.75 8530.00 班玛 56152 32.28 100.33 8893.90 色达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数据应用服务室
该数据集为收集到的资源三号02星的遥感影像。资源三号02星(ZY3-02)于2016年5月30日11时17分,在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2星发射升空。将进一步加强国产卫星影像在国土测绘、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等领域的服务保障能力。文件列表: ZY302_PMS_E98.8_N37.4_20170707_L1A0000156704 ZY302_PMS_E100.4_N37.0_20171127_L1A0000217243 ZY302_TMS_E99.5_N37.0_20170717_L1A0000160059 ZY302_TMS_E100.3_N36.6_20171127_L1A0000217279 ZY302_TMS_E100.4_N37.0_20170529_L1A0000139947 文件夹命名规则:卫星名称_传感器名称_中心经度_中心纬度_获取时间_L1****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该数据集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调查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植物采集布位点信息。该数据集时间范围是2008年至2017年,调查范围是三江源国家公园,调查内容包括采集日期、编号、科、属、种、调查日期、采集地点、采集人、经度、纬度、海拔、生境、鉴定人等信息。对国家公园的三个园区分别进行了调查,在长江源园区调查了24个科56个属的88个种的植被,总共116条记录;在黄河源园区调查了26个科64个属110个种的植被,总共159条记录;在澜沧江源园区调查了12个科22个属30个种的植被,总共33条记录。
高庆波
该数据集为高分一号卫星遥感数据,包括2017-8-13、2017-10-5 两景PMS1相机的数据,2017-5-27日一景PMS2相机的数据,2018-9-23日WFV2和WFV3相机影像各一景。文件列表: GF1_PMS1_E99.1_N37.2_20170813_L1A0002539236 GF1_PMS1_E101.2_N36.4_20171005_L1A0002653985 GF1_PMS2_E100.3_N37.7_20170527_L1A0002384098 GF1_WFV2_E98.4_N37.6_20180927_L1A0003481737 GF1_WFV3_E100.4_N37.3_20180927_L1A0003481706
周圣明
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基于CASA模型生产,数据内容为三江源地区2010-2015年250米分辨率逐月NPP数据集。净初级生产力定义:绿色植物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累积的有机物数量。 单位:0.01gC/m²/月。Monthly和Yearly NPP分别表示逐月和逐年NPP。 投影信息: Albers 等积圆锥投影 中央经线:105度 第一割线:25度 第一割线:47度 坐标西偏:4000000 meter
朱伟伟
无论从全球尺度亦或是局地尺度而言,土壤数据极其重要,而由于缺乏可靠的土壤数据,土地退化评估、环境影响研究和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干预措施受到了极大的瓶颈阻碍。鉴于土壤信息数据在全世界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公约的背景下,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京都协议对土壤碳测量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全球农业生态评价研究(GAEZ v3.0)共同倡导下建立了新一代世界土壤数据库(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 version 1.2 )(HWSD V1.2)。 青藏高原2010年土壤质地数据集裁切自世界土壤库。数据格式:grid栅格格式,投影为WGS84。采用的土壤分类系统主要为FAO-90。核心土壤制度单元唯一验证标识符: MU_GLOBAL-HWSD数据库土壤制图单元标示符,连接了GIS图层。 MU_SOURCE1 和 MU_SOURCE2- 源数据库制图单元标识符 SEQ-土壤制图单元组成中的土壤单元序列; 土壤分类系统利用FAO-7分类系统或 FAO-90分类系统(SU_SYM74 resp. SU_SYM90)或FAO-85(SU_SYM85). 土壤属性表主要字段包括: ID(数据库ID) MU_GLOBAL(土壤单元标识符)(全球) SU_SYMBOL 土壤制图单元 SU_SYM74(FAO74分类); SU_SYM85(FAO85分类); SU_SYM90(FAO90土壤分类系统中土壤名称); SU_CODE 土壤制图单元代码 SU_CODE74 土壤单元名称 SU_CODE85 土壤单元名称 SU_CODE90 土壤单元名称 DRAINAGE(19.5); REF_DEPTH(土壤参考深度); AWC_CLASS(19.5); AWC_CLASS(土壤有效水含量); PHASE1: Real (土壤相位); PHASE2: String (土壤相位); ROOTS: String (到土壤底部存在障碍的深度分类); SWR: String (土壤含水量特征); ADD_PROP: Real (土壤单元中与农业用途有关的特定土壤类型); T_TEXTURE(顶层土壤质地); T_GRAVEL: Real (顶层碎石体积百分比);(单位:%vol.) T_SAND: Real (顶层沙含量); (单位:% wt.) T_SILT: Real (表层粉沙粒含量); (单位:% wt.) T_CLAY: Real (顶层粘土含量); (单位:% wt.) T_USDA_TEX: Real (顶层USDA土壤质地分类); (单位:name) T_REF_BULK: Real (顶层土壤容重); (单位:kg/dm3.) T_OC: Real (顶层有机碳含量); (单位:% weight) T_PH_H2O: Real (顶层酸碱度) (单位:-log(H+)) T_CEC_CLAY: Real (顶层粘性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单位:cmol/kg) T_CEC_SOIL: Real (顶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单位:cmol/kg) T_BS: Real (顶层基本饱和度); (单位:%) T_TEB: Real (顶层交换性盐基);(单位:cmol/kg) T_CACO3: Real (顶层碳酸盐或石灰含量) (单位:% weight) T_CASO4: Real (顶层硫酸盐含量);(单位:% weight) T_ESP: Real (顶层可交换钠盐);(单位:%) T_ECE: Real (顶层电导率)。 (单位:dS/m) S_GRAVEL: Real (底层碎石体积百分比);(单位:%vol.) S_SAND: Real (底层沙含量); (单位:% wt.) S_SILT: Real (底层淤泥含量); (单位:% wt.) S_CLAY: Real (底层粘土含量); (单位:% wt.) S_USDA_TEX: Real (底层USDA土壤质地分类); (单位:name) S_REF_BULK: Real (底层土壤容重); (单位:kg/dm3.) S_OC: Real (底层有机碳含量); (单位:% weight) S_PH_H2O: Real (底层酸碱度) (单位:-log(H+)) S_CEC_CLAY: Real (底层粘性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单位:cmol/kg) S_CEC_SOIL: Real (底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单位:cmol/kg) S_BS: Real (底层基本饱和度); (单位:%) S_TEB: Real (底层交换性盐基);(单位:cmol/kg) S_CACO3: Real (底层碳酸盐或石灰含量) (单位:% weight) S_CASO4: Real (底层硫酸盐含量);(单位:% weight) S_ESP: Real (底层可交换钠盐);(单位:%) S_ECE: Real (底层电导率)。 (单位:dS/m) 本数据库分两层,其中以顶层(T)土壤厚度为(0-30cm),底层(S)土壤厚度为(30-100cm)。 其他属性值请参考说明HWSD1.2_documentation文档.pdf,The 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 (HWSD V1.2) Viewer-中文说明及HWSD.mdb。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
基于MODIS 2000年至2018年生长季平均的NDVI(空间分辨率250m),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测方法,计算了NDVI的变化趋势。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三个园区都进行了计算(CJYYQ:长江源园区;HHYYQ:黄河源园区;LCJYYQ:澜沧江源园区)。CJYYQ_NDVI_trend_2000_2018_ok.tif:长江源园区NDVI变化趋势。CJYYQ_NDVI_trend_2000_2018_ok_significant.tif:长江源园区NDVI变化趋势,剔除了不显著(p>0.05)的区域。CJYYQ_gs_avg_NDVI_2000.tif:长江源园区2000年生长季平均NDVI。单位为NDVI变化每年。
王旭峰
该数据集为收集到的资源三号卫星的遥感影像。资源三号卫星(ZY-3)于2012年1月9日成功发射。该卫星的主要任务是长期、连续、稳定、快速地获取覆盖全国的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为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服务。文件列表: ZY3_MUX_E99.8_N36.6_20171011_L1A0003817398 ZY3_MUX_E99.9_N37.0_20171011_L1A0003817397 ZY3_MUX_E100.0_N37.4_20171011_L1A0003817396 ZY3_MUX_E100.1_N36.6_20170625_L1A0003738882 ZY3_MUX_E100.8_N36.6_20170710_L1A0003748776 ZY3_MUX_E100.9_N37.0_20170710_L1A0003748775 ZY3_NAD_E99.8_N36.6_20171011_L1A0003817439 ZY3_NAD_E99.9_N37.0_20171011_L1A0003817438 ZY3_NAD_E100.0_N37.4_20171011_L1A0003817437 ZY3_NAD_E100.1_N36.6_20170625_L1A0003746917 ZY3_NAD_E100.8_N36.6_20170710_L1A0003748580 ZY3_NAD_E100.9_N37.0_20170710_L1A0003748579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该数据集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过程获得的野生动物分布位点信息。该数据集时间范围是2017年,调查范围是三江源国家公园,调查物种包括藏野驴(Equus kiang)、狼(Canis lupus)、赤狐(Vulpes vulpes)、马鹿(Cervus elaphus)、雀鹰(Accipiter nisus)、红腹红尾鸲(Phoenicurus erythrogastru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大鵟(Buteo hemilasius)、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高原山鹑(Perdix hodgsoniae)、猎隼(Falco cherrug)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张同作
草地地上生物量采用的方法为分区分类型模型,数据年份为2000、2010、2015年,为8月上旬的地上植被鲜重。地上生物量定义为单位面积内地面以上实存生活的植被有机物质总量。单位:克/平方米(g/m²)。该数据产品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基于MODIS的植被指数采用统计模型计算得到。空间分辨率为250m×250m。该数据集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监测的重要数据源。 投影信息: Albers 等积圆锥投影 中央经线:105度 第一割线:25度 第一割线:47度 坐标西偏:4000000 meter
朱伟伟
该数据集包含青藏高原地区各县区1980-2015年农业经济相关数据,具体涵盖农村总户数、总人口、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耕地面积、水田面积、旱地面积、农机动力、农用汽车、机耕面积、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用电量、农业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牛、猪、羊、肉、禽、鱼等的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粮棉油的及各类作物的产量、特色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等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青藏高原所含各省统计年鉴。数据质量优良,可用于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分析。
吕昌河
本数据集包含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各个县的社区情况统计表,具体内容包括: 表一包括:行政村个数、自然村个数、户数、人口数、农村劳动力人数、一二三产业总值、人均纯收入、家畜数量; 表二包括:人口民族组成(各名族人口数)、教育的相关统计(中小学个数及学生人数)、卫生相关的统计(医院、卫生室以及医护人员个数)、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统计(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数); 表三包括:草地(草地总面积、可利用草场面积、中度以上退化面积、草原植被覆盖度)、林地(总面积、乔木林面积、灌木林面积和疏林地面积)、水域(总面积、河流面积、湖泊面积、冰川面积、雪山面积和湿地面积)。 总共设计四个县:玛多、曲麻莱、杂多和治多县。该数据来自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
本数据集为青藏高原黄河源区2015年逐像素年内最大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图,该区域的面积约为4.4万平方公里。此数据是基于2015年MODIS(空间分辨率250米) 和Landsat-8 OLI(空间分辨率30米)植被生长季(5月初-9月末)的时间序列影像,并利用最大值合成方法、像元二分模型和时间插值等方式获得。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图的空间分辨率为30米,采用WGS 1984 UTM 投影,数据格式为grid格式。
王广军
本数据集为扎陵湖-鄂陵湖附近黄河源区沼泽空间分布图,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数据集由Landsat 8 影像通过专家决策树分类,并经人工目视解译修正获得。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30 m,采用WGS 1984 UTM 投影坐标系,数据格式为grid格式。影像区分为5种地类,地类1为“水体”,地类2为“高盖度植被”,地类3为“裸地”,地类4为“低盖度植被”,地类5为“沼泽”,其中低盖度植被及高盖度植被通过植被覆盖度进行区分,阈值选取0.1至0.4为低盖度植被,0.4至1为高盖度植被。
王广军
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的部分涉及西藏、青海、新疆、云南、甘肃、四川六个省份,包括了西藏、青海全境,以及新疆、云南、甘肃、四川的部分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研究旨在揭示一定区域尺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时空分配的均衡状况与丰缺程度。区域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配的一致性水平越高,其匹配程度就越高,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就越优越。采用单位耕地面积的广义农业水资源量测度方法来反映研究区农业生产的水资源供给量和耕地资源空间适宜性的量比关系。 数据集的Excel文件中包含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的市级行政区2008-2015年的广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数据,矢量数据为2004年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的市级行政区矢量边界数据,栅格数据像元值即所在地区当年广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董前进, 董凌霄
本数据包含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长江源园区内的乡界矢量数据。本数据根据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的青海省电子地图册中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县的电子地图数字化得到。数据为ARCGIS的shp格式,属性数据中主要包含三个属性,乡镇名称:各个乡镇的名字(如:花石峡镇);PAC:是行政区划代码(如:513230);NAME:是属县的名称(如玛多县)。数据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该数据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重要的基础地理数据,为该区域的制图、调查提供基本信息。
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ASTER Glob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STER GDEM)是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和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联合发布的全球数字高程数据产品,该DEM数据是根据NASA新一代对地观测卫星TERRA的观测结果完成,是由ASTER(Advanced Space 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 meter)传感器搜集的130万个立体像对数据制作,其覆盖范围超过了地球99%陆地表面。本数据下载自ASTER GDEM数据分发网站,为了便于用户使用数据,在分幅ASTER GDEM数据的基础上,我们使用erdas软件进行拼接制备青藏高原ASTER GDEM镶嵌图。 ASTER GDEM发布了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于2009年6月发布,第二个版本于2011年10月发布,本数据集为青藏高原地区第二版本的ASTER GDEM数据集。 本数据集共包括三个数据文件: ASTER_GDEM_TILES ASTERGDEM_MOSAIC_DEM ASTERGDEM_MOSAIC_NUM 青藏高原地区ASTER GDEM数据,精度30米,原始数据为tif格式,镶嵌数据使用img格式存储。 本数据集原始数据下载于ASTERGDEM网站,完全保留了数据的原貌,ASTER GDEM在分发时被分割为若干1×1度的数据块,分发格式为zip压缩格式,每个压缩包包括两个文件,文件命名格式如下: ASTGTM_NxxEyyy_dem.tif ASTGTM_NxxEyyy_num.tif 其中xx为起始纬度,yyy为起始经度。_dem.tif为dem数据文件,_num.tif为数据质量文件。 ASTER GDEM TILES:原始数据保留数据原貌,未进行处理 ASTERGDEM_MOSAIC_DEM:使用erdas软件对dem.tif数据进行镶嵌,参数设置使用默认值 ASRERGDEM_MOSAIC_NUM:使用erdas软件对num.tif数据进行镶嵌,参数设置使用默认值 原始数据保留数据原貌,精度同ASTERGDEM数据分发网站的数据精度,该数据的水平精度30米,高程精度为20米。镶嵌数据使用erdas制作,参数使用默认值。
METI, NASA
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与降水形式变化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数据包含青藏高原地区的降水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1km,时间分辨率为月、年,时间覆盖范围为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数据通过对国家气象科学信息中心气象数据进行Kring插值得到。数据可用于分析青藏高原的降水的时空分布情况,此外数据还可用于分析青藏高原的降水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研究有重要意义。
方华军
数据包含青藏高原地区的土壤有机质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1km,时间覆盖范围为1979-1985年。数据来源是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生成的土壤碳含量。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残体,其中高等植物为主要来源。原始土壤中最早出现在母质中的有机体是微生物。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成土过程的发展,动物、植物残体及其分泌物就成为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数据对于分析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以及衡量区域土壤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方华军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是重要的生物物理参数,是生态系统功能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净初级生产力模型、大气模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生态模型等的重要陆地特征参量,是估算植被生物量的理想参数。 数据集包含青藏高原地区的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数据,空间分辨率为500m,时间分辨率为8d,时间覆盖范围为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数据来源为NASA网站MODIS LAI/FPAR产品数据MOD15A2H(C6)。 数据对于分析青藏高原的植被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方华军, Ranga Myneni
数据包含青藏高原地区的夜间灯光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1km,时间分辨率为5年,时间覆盖范围为2000年、2005年、2010年。数据来自Version 4 DMSP-OLS产品,DMSP/OLS传感器独辟蹊径,采集的是夜间灯光、火光等产生的辐射信号。DMSP/OLS传感器在夜间工作,能探测到城市灯光甚至小规模居民地、车流等发出的低强度灯光,并使之区别于黑暗的乡村背景。因此,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可作为人类活动的表征,成为了人类活动监测研究的良好数据源。
方华军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评估遥感反演基础数据集包括了青藏高原自2000年起年度的植被覆盖度(FVC),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叶面积指数(LAI)等基于遥感反演的生态参数,以供区域尺度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使用。其中净初级生产力数据基于CASA模型的NPP估算方法完成。在某些极端或环境因子迅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完全适应不可能,或者植物还来不及适应新的环境,NPP则受到最紧缺资源的限制,它们可以通过一个转换因子连接起来,这一转换因子可以是一个复杂的模型,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比率常数。
刘文俊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评估遥感反演基础数据集包括了青藏高原自2000年起年度的植被覆盖度(FVC),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叶面积指数(LAI)等基于遥感反演的生态参数,以供区域尺度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使用。其中植被覆盖度数据以MODIS NDVI数据为主体,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利用多尺度遥感影像,结合植被群落类型、分布特征等高精度遥感参数,发展植被覆盖度模型,用混合像元分解法构建。精度验证估测值与实测值的RMSE为0.21,在样本值0-0.5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高估情况。
刘文俊
该数据集是NOAA的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AVHRR)传感器获取的长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该数据集时间范围是1982年至2015年。为了去除NDVI数据中的噪声,进行了最大化合成、多传感器对比纠正。每半个月合成一幅NDVI影像。该数据集在植被长期变化趋势分析中被广泛应用。该数据集是从全球数据集中将三江源部分裁切出来,以便单独开展三江源地区的研究分析。 本数据集数据格式为geotiff,空间分辨率为8km,时间分辨率为2周,时间范围为1982年至2015年。数据转系系数为10000, NDVI = ND/10000。
NOAA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25万水系数据,包括水系面(HYDA)、水系线(HYDL)和水系点(HYDP)三个图层。水系面(HYDA)包括湖泊、水库、双线河流和沟渠等;水系线(HYDL)包括单线河流、沟渠、河流结构线等;水系点(HYDP)包括泉、井等。 HYDA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HYDC 水系名称代码 KJ2103 NAME 名称 黑河 WQL 水质 淡 PERIOD 时令月份 7-9 TYPE 类型 通行 HYD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HYDC 水系名称代码 KJ2103 NAME 名称 黑河 PERIOD 时令月份 7-9 HYD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NAME 名称 不冻泉 TYPE 类型 淡 ANGLE 角度 75 水系数据GB码及其含义: 属性项 代码 描述 GB 210101 地面河流 210200 时令河 210300 干涸河 230101 湖泊 230102 池塘 230200 时令湖 230300 干涸湖 240101 建成水库 240102 建成中水库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该数据集是MODIS的植被指数数据(MOD13Q1),将三江源区域进行了提取,以便单独开展三江源地区的研究分析。MOD13Q1是16天合成的植被指数,包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三江源的空间范围覆盖两景MODIS文件(h25v05和h26v05)。数据存储格式为hdf,每个文件中包含12个波段: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质量(VI Quality)、红波段反射率(red reflectance)、近红外波段反射率(NIR reflectance)、蓝波段反射率(blue reflectance)、中红外波段反射率(MIR reflectance)、观测天顶角(view zenith angle)、太阳天顶角(sun zenith angle)、相对方位角(relative azimuth angle)、合成的时间(composite day of the year)和象元可靠性(pixel reliability). 本数据集数据格式为hdf,空间分辨率250m,时间分辨率是16天,时间范围:2000年2月至2018年10月。
Kamel Didan*, Armando Barreto Munoz, Ramon Solano, Alfredo Huete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7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100万水系数据,包括水系面(HYDA)、水系线(HYDL)和水系点(HYDP)三个图层。水系面(HYDA)包括湖泊、水库、双线河流等;水系线(HYDL)包括单线河流、沟渠、河流结构线等;水系点(HYDP)包括泉、井等。 HYDA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HYDC 水系名称代码 KJ2103 NAME 名称 黑河 WQL 水质 淡 PERIOD 时令月份 7-9 TYPE 类型 通行 HYD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HYDC 水系名称代码 KJ2103 NAME 名称 黑河 PERIOD 时令月份 7-9 HYD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NAME 名称 不冻泉 TYPE 类型 淡 ANGLE 角度 75 水系数据GB码及其含义: 属性项 代码 描述 GB 210101 地面河流 210200 时令河 210300 干涸河 230101 湖泊 230102 池塘 230200 时令湖 230300 干涸湖 240101 建成水库 240102 建成中水库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25万交通数据,包括公路(LRDL)和铁路(LRRL)两个图层。公路(LRDL)包括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其它公路等;铁路(LRRL)包括标准轨铁路、窄轨铁路、地铁和轻轨等。 公路(LRD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420301 RN 道路编号 X828 NAME 道路名称 着晓三叉口-尕拉山顶叉口 RTEG 道路等级 四级 TYPE 道路类型 高架 公路属性项含义: 属性项 代码 描述 GB 420101 国道 420102 建筑中国道 420201 省道 420102 建筑中省道 420301 县道 420302 建筑中县道 420400 乡道 420800 机耕路 440100 简易公路 440200 乡村路 440300 小路 铁路(LRR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410101 RN 铁路编号 0907 NAME 铁路名称 青藏铁路 TYPE 铁路类型 高架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中1:100万全国基础地理数据库,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7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100万行政边界,包括行政边界面图层(BOUA)和行政边界线图层(BOUL)。 政境界面图层(BOUA)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PAC 行政区划代码 513230 NAME 名称 壤塘县 行政边界线图层(BOU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630200 行政边界线图层(BOUL)属性项含义: 属性项 代码 描述 GB 630200 省级界线 GB 640200 地、市、州级行政区界 GB 650201 县级行政区界(已定)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25万自然地名数据(AANP),包括交通要素名、纪念地和古迹名、山名、水系名、海洋地域名、自然地域名等。 自然地名数据(AAN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NAME 名称 拉木赛拉保尼洼 PINYIN 汉语拼音 Lamusailabaoniwa CLASS 地名分类码 HB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该数据集是SPOT卫星上的VEGETATION传感器获取的长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该数据集时间范围是1998年5月至2013年。为了去除NDVI数据中的噪声,进行了最大化合成。每10天合成一幅NDVI影像。该数据集是从全球数据集中将三江源部分裁切出来,以便单独开展三江源地区的研究分析。 本数据集数据格式为geotiff,空间分辨率1km,时间分辨率是10天,时间范围:1998年5月至2013年12月。
Image Processing Centre for SPOT-VGT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25万居民点数据集,包括居民地面(RESA)和居民地点(RESP)两个图层, 居民地面(RESA)主要指面状居民地轮廓;居民地点(RESP),包括普通房屋、棚房、窑洞、蒙古包、放牧点等。 居民地面(RESA)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310200 居民地点(RES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310200 ANGLE 角度 67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7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100万居民地地名数据(AGNP),包括包括各级行政地名和城乡居民地名称等。 居民地地名数据(AGN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CLASS 地名分类码 AK NAME 名称 泉曲村 PINYIN 汉语拼音 Quanqucun GNID 地名编码 632524000000 XZNAME 所属乡镇名 子科滩镇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第二次冰川编目的冰川数据,文件是shp格式,属性数据如下:Glc_Name(冰川名称)、Drng_Code(流域编码)、FCGI_ID(第一次编目冰川编码)、GLIMS_ID(GLIMS冰川编码)、Mtn_Name(山系名称)、Pref_Name(所在行政区划)、Glc_Long(冰川经度)、Glc_Lati(冰川纬度)、Glc_Area(冰川面积)、Abs_Accu(绝对面积精度)、Rel_Accu(相对面积精度)、Deb_Area(表碛区面积)、Deb_A_Accu(表碛区面积绝对精度)、Deb_R_Accu(表碛区面积相对精度)、Glc_Vol_A(估算冰川体积1)、Glc_Vol_B(估算冰川体积2)、Max_Elev(冰川最大高程)、Min_Elev(冰川最小高程)、Mean_Elev(冰川平均高程)、MA_Elev(冰川中值面积高度)、Mean_Slp(冰川平均坡度)、Mean_Asp(冰川平均坡向)、Prm_Image(主要遥感数据)、Aux_Image(辅助遥感数据)、Rep_Date(冰川编目代表日期)、Elev_Src(高程数据源)、Elev_Date(高程代表日期)、Compiler(冰川编目编制者)、Verifier(冰川编目审验者)
刘时银, 郭万钦, 许君利
2018年8月19日在位于长江源区的曲麻莱县的湿地样方采用DJI 精灵4 无人机搭载的照相机,对样方区域进行航拍,共设置了31条航线,飞行高度100m,相邻照片重叠度不低于70%,总共获取了1551张航拍照片,分别存储在“Drone Photoes Part1”和“Drone Photoes Part2”两个文件夹下。
王旭峰, 魏彦强, 王旭峰
2018年8月22日在位于澜沧江源园区的样方采用DJI 精灵4 无人机搭载的照相机,对样方区域进行航拍,共设置了20条航线(5条航线数据缺失),飞行高度100m,相邻照片重叠度不低于70%,总共获取了1160张航拍照片,存储在“100MEDIA”,“101MEDIA”两个个文件夹下。
王旭峰, 魏彦强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7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100万自然地名数据(AANP),包括交通要素名、纪念地和古迹名、山名、水系名、海洋地域名、自然地域名等。 自然地名数据(AAN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CLASS 地名分类码 如 HB NAME 名称 如 拉木赛拉保尼洼 PINYIN 汉语拼音 如 Lamusailabaoniwa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该数据集是SeaWiFS获取的长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该数据集时间范围是1997年9月至2007年。为了去除NDVI数据中的噪声,进行了最大化合成。每15天合成一幅NDVI影像。该数据集是从全球数据集中将三江源部分裁切出来,以便单独开展三江源地区的研究分析。 本数据集数据格式为geotiff,空间分辨率4km,时间分辨率是15天,时间范围:1997年第256天至2007年第365天。
Charles R. Mcclain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为了更加方便的使用数据,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7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100万居民点数据,包括居民地面(RESA)和居民地点(RESP)两个图层, RESP 居民地(点)图层,包括普通房屋、放牧点等。 居民地面(RESA)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310200 居民地点(RES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310200 ANGLE 角度 67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2018年8月19日在长江源园区曲麻莱县的高寒草甸样方采用DJI无人机进行航拍,按照设定的飞行路线拍摄照片,相邻照片重叠度不低于70%,利用拍摄的照片生成正射影像和DSM,正射影像包含红绿蓝三个波段,正射影像地面分辨率为2.5cm,拍摄面积为860m×770m,DSM的分辨率为4.5cm。
王旭峰, 魏彦强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25万居民地地名数据(AANP),包括各级行政地名和城乡居民地名称等。 居民地地名数据(AAN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NAME 名称 泉曲村 PINYIN 汉语拼音 Quanqucun CLASS 地名分类码 AK GNID 地名编码 632524000000 XZNAME 所属乡镇名 子科滩镇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2018年8月19日在长江源园区曲麻莱县的湿地样方采用DJI无人机进行航拍,按照设定的飞行路线拍摄照片,相邻照片重叠度不低于70%,利用拍摄的照片生成正射影像和DSM,正射影像包含红绿蓝三个波段,地面分辨率为2cm,拍摄面积为850m×1000m,DSM的分辨率为4.5cm。
王旭峰, 魏彦强
2018年8月20日在位于长江源区的曲麻莱县的高寒草甸样方采用DJI 精灵4 无人机搭载的照相机,对样方区域进行航拍,共设置了31条航线,飞行高度100m,相邻照片重叠度不低于70%,总共获取了664张航拍照片,存储在Drone photoes of Qumalai(2018)文件夹下。
魏彦强
2018年8月22日在位于澜沧江源区的固定样方采用DJI无人机搭载的照相机,按照设定的飞行路线拍摄照片,相邻照片重叠度不低于70%,利用拍摄的照片生成正射影像和DSM,正射影像包含红绿蓝三个波段,地面分辨率为2.5cm,拍摄面积为1000m×1000m,DSM的分辨率为4.5cm。由于通信故障,导致中间4条航带没有拍摄上照片,所以中间有一个条带的影像缺失。
王旭峰, 王旭峰, 魏彦强, 王旭峰
该数据集是基于MODIS 16天合成的NDVI产品(MOD13A2 collection6)估算的三江源地区的植被生长季开始(Start of Season: SOS)和生长季结束的日期(End of Season: EOS)。分别用了两种常见的物候期估算方法,分别是基于多项式拟合的阈值提取法(文件名中有poly字符)和基于双逻辑曲线(double logistic function)拟合后的拐点提取法(文件名中有sig字符)。该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植被物候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时间范围为2001年至2014年。空间分辨率为1km。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三个源区的每个流域的边界、总边界及其流域内部各个县的边界。 观测项目有: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三个源区的每个流域的边界、总边界及其流域内部各个县的边界。
魏彦强, 三江源国家公园星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及数据平台建设和开发应用
该数据集包含了从1992到2015年的逐年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三个源区的土地覆盖数据集。共包括了22种基于UN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的土地覆盖类型。集成了NOAA AVHRR, SPOT, ENVISAT, PROBA-V等植被分类产品。在中国区,(1)首先结合我国1:10万植被分类(2007)进行了质量订正和控制;(2)我国植被分类中侧重与气候区的结合,在订正CCI-LC时与我国气候区划相结合,与我国气候区划类型对应的植被类型相结合,全面订正了数据标签。
魏彦强
该数据集包含了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三个源区的最大值合成法生产的NPP产品数据。MOD13Q1、MOD17A2以及MOD17A2H遥感产品数据来自于NASA网站(http://modis.gsfc.nasa.gov/)。MOD13Q1产品的分辨率为250 m, 16 d合成产品。MOD17A2和MOD17A2H产品数据都是8 d合成产品, MOD17A2的分辨率为 1000 m, MOD17A2H的分辨率为500 m。最终合成的MODIS NPP产品的分辨率为1km。 下载的MOD13Q1、MOD17A2、MOD17A2H遥感数据产品, 格式为HDF, 该数据已经过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去云等处理。1)MRT投影转换。将下载的数据产品进行格式和投影转换, 将HDF格式转换为TIFF格式, 将投影转换为UTM投影, 输出250 m分辨率的NDVI、250 m分辨率的EVI、1000 m和500 m两种分辨率的净光合PSNnet。2)MVC最大值合成。将与地面实测数据同期的NDVI、EVI、PSNnet采用最大值合成, 得到与实测数据对应的值。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可以有效减少云、大气、太阳高度角等的影响。3)基于NASA-CASA模型生成NPP年值。
Kamel Didan*, Armando Barreto Munoz, Ramon Solano, Alfredo Huete
该数据集是基于SPOT卫星的Vegetation传感10天合成的NDVI产品估算的三江源地区去的植被生长季开始(Start of Season: SOS)和生长季结束的日期(End of Season: EOS)。分别用了两种常见的物候期估算方法,分别是基于多项式拟合的阈值提取法(文件名中有poly字符)和基于双逻辑曲线(double logistic function)拟合后的拐点提取法(文件名中有sig字符)。该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植被物候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时间范围为1999年至2013年。空间分辨率为1km。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果洛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气温(Ta_1_AVG)、相对湿度(RH_1_AVG)、水汽压(Pvapor_1_AVG)、平均风速(WS_AVG)、大气压(P_1)、平均天空长波辐射(DLR_5_AVG)、平均地表长波辐射(ULR_5_AVG)、平均净辐射(Rn_5_AVG)、平均土壤温度(Ts_TCAV_AVG)、土壤含水量(Smoist_AVG)、总降水量(Rain_7_TOT)、天空长波辐射(CG3_down_Avg),地面长波辐射(CGR3_up_Avg)、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_Avg)等。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缺测时刻用-99999填充。
徐世晓, 胡林勇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7年8月3日至2017年8月9日期间在曲麻莱、玛多和可可西里的植物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主要调查内容为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涵盖了高寒草原、高寒湿地和高寒草甸三种植被类型。记录了样方的经纬度、海拔、总体覆盖度、物种名称及数量、每个物种选三株测量其高度、总的地上生物量、分类别的地上生物量。
胡林勇, 李奇, 胡林勇, 徐世晓, 李奇
本数据集来源于MODIS 005版本和IMS数据集,进行了去云处理后融合的逐日无云积雪面积产品。取值范围:0%-100%。200:积雪;100: 湖冰;25:陆地;37:海洋。空间分辨率为0.005 度(约500m),时间范围是2002年7月5日至2014年12月31日。
郝晓华
基于青藏高原国家气象站站点数据通过PRISM模型插值生成的高原气象要素分布图,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 青藏高原1961-1990月均温分布图(30年平均值): t1960-90_1.e00,t1960-90_2.e00,t1960-90_3.e00,t1960-90_4.e00,t1960-90_5.e00, t1960-90_6.e00,t1960-90_7.e00,t1960-90_8.e00,t1960-90_9.e00,t1960-90_10.e00, t1960-90_11.e00,t1960-90_12.e00 青藏高原1991-2020月均温分布图(30年平均值): t1991-20_1.e00,t1991-20_2.e00,t1991-20_3.e00,t1991-20_4.e00,t1991-20_5.e00, t1991-20_6.e00,t1991-20_7.e00,t1991-20_8.e00,t1991-20_9.e00,t1991-20_10.e00, t1991-20_11.e00,t1991-20_12.e00, 青藏高原1961-1990月降水分布图(30年平均值): p1960-90_1.e00,p1960-90_2.e00,p1960-90_3.e00,p1960-90_4.e00,p1960-90_5.e00, p1960-90_6.e00,p1960-90_7.e00,p1960-90_8.e00,p1960-90_9.e00,p1960-90_10.e00, p1960-90_11.e00,p1960-90_12.e00 青藏高原1991-2020月降水分布图(30年平均值): p1991-2020_1.e00,p1991-2020_2.e00,p1991-2020_3.e00,p1991-2020_4.e00,p1991-2020_5.e00, p1991-2020_6.e00,p1991-2020_7.e00,p1991-2020_8.e00,p1991-2020_9.e00,p1991-2020_10.e00, p1991-2020_11.e00,p1991-2020_12.e00, 数据时间范围分为1961-1990年、1991-2020年。 数据覆盖的空间范围为东经73°~104.95°,北纬26.5°~44.95°,空间分辨率0.05度×0.05度(经度×纬度),大地坐标投影。 名称解释: 月均温: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月降水:一个月降水量的总和。 量纲:数据的文件格式为E00文件,DN值为1~12月的月均温平均值(×0.01℃)、月降水平均值(×0.01mm)。 数据类型:整型。 数据精度:0.05度×0.05度(经度×纬度)。 本数据原始来源为两组数据集:1)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128个气象站自建站至2000年的月均温、月降水观测资料;2)青藏高原50×50km网格的HadRM3区域气候情景模拟数据,即1991-2020年下月平均温度、月降水模拟值。 1961-1990年,对源数据集采用PRISM(Parameter elevation Regressions on Independent Slopes Model)插值方法生成网格数据,基于站点数据对插值模型进行调参和验证。1991-2020年,对区域气候情景模拟数据以地形趋势面插值方法降尺度生成网格数据。部分源数据来自GCM模型模拟的结果:GCM模型采用Hadley Centre climate model HadCM2-SUL。 a) Mitchell JFB, Johns TC, Gregory JM, Tett SFB (1995) Climate response to increasing levels of greenhouse gases and sulphate aerosols. Nature, 376, 501-504. b) Johns TC, Carnell RE, Crossley JF et al. (1997) The second Hadley Centr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GCM: model description, spinup and validation. Climate Dynamics, 13, 103-134. 对气象数据进行空间插值采用PRISM (Parameter-elevation Regressions on Independent Slopes Model)方法: Daly,C., R.P. Neilson, and D.L. Phillips, 1994: A statistical-topographic model for mapping climatological precipitation over mountainous terrain. J. Appl. Meteor., 33, 140~158. 因高原地区观测条件艰苦,基础研究数据缺乏,部分地区气象数据有缺失的现象。本数据集经调参和验证,精度尚可,但仅可做为宏观尺度气候研究的参考之用。青藏高原1961-1990月均温分布数据平均相对误差率为8.9%,青藏高原1991-2020月均温分布数据平均相对误差率为9.7%,青藏高原1961-1990月降水分布数据平均相对误差率为20.9%,青藏高原1991-2020月降水分布数据平均相对误差率为22.7%。对部分缺失数据的区域进行了插补,对明显错误的个别数值进行了修改。
周才平
该数据集是基于GIMMS 最新版本的NDVI数据集GIMMS3g version 1.0估算的三江源地区去的植被生长季开始(Start of Season: SOS)和生长季结束的日期(End of Season: EOS)。分别用了两种常见的物候期估算方法,分别是基于多项式拟合的阈值提取法(文件名中有poly字符)和基于双逻辑曲线(double logistic function)拟合后的拐点提取法(文件名中有sig字符)。该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植被物候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时间范围为1982年至2015年,空间分辨率为8km。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6年至2017年之间在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调查数据,记录了调查点的经纬度、样线长度、动物发现的时间、动物名称、数量、出现的位置、栖息地类型、所属科等。
胡林勇, 张同作, 张同作, 徐世晓
本数据包含两个数据文件,GLOBELAND30 TILES(原始数据)和TIBET_ GLOBELAND30_MOSAIC(镶嵌数据)。 原始数据下载自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网站(GlobalLand3)(http://www.globallandcover.com),范围涵盖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原始数据分幅存储,为了便于用户使用数据,在分幅数据的基础上,我们使用Erda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拼接镶嵌。 全球地表覆盖数据(GlobalLand30)是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与关键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该数据利用美国陆地卫星影像(TM5、ETM+)和中国环境减灾卫星(HJ-1)影像数据,采用基于像素分类-对象提取-知识检核的综合方法提取而成。数据包括耕地、森林、草地、灌木、湿地、水体、苔原、人造覆盖、裸地、冰川和永久积雪10个一级地表覆盖类型,没有进行二级类型提取。在准确度评估方面,评估九种类型和超过150,000个测试样品。GlobeLand30-2010的整体精度达到80.33%。Kappa指标为0.75。 GlobeLand30数据采用WGS84坐标系,UTM投影,6度分带,参考椭球为WGS 84椭球。根据不同的纬度情况,采用2种分幅方式进行数据组织。在南北纬60°区域内,按照5°(纬度)×6°(经度)大小进行分幅;在南北纬60°至80°区域内,按照5°(纬度)×12°(经度)大小进行分幅,按照奇数6°带的中央经线进行投影。 GLOBELAND30 TILES:原始数据保留数据原貌,未进行处理。 TIBET_ GLOBELAND30_MOSAIC:使用erda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镶嵌,参数设置使用默认值原始数据保留数据原貌,精度同下载网站。
陈军
本数据集包含了青藏高原主要城市与县1970-2006年牲畜数量变化序列数据,用于研究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变化。 数据表共有十个字段 字段1:年 解释:数据的年份 字段2:省 解释:所属的省份 字段3:市/州 解释:所属的市或者州 字段4:县 解释:县的名称 字段5:大牲畜(万头) 解释:牛、马、骡、驴、骆驼等大牲畜的数量 字段6:牛群(万头) 解释:牛的数量 字段7:马属动物(万头)解释:马、骡、驴等马属动物的数量 字段8:马(万头) 解释:马的数量 字段9:羊(万头) 解释:羊的数量 字段10:数据来源 解释:数据摘取的来源 数据来自统计年鉴与县志,部分清单如下: [1] 甘肃年鉴编委会. 甘肃年鉴[J].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1988-2009 [2] 云南省统计局. 云南统计年鉴[J].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2009 [3]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 四川统计年鉴[J].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1991,1996-2009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新疆统计年鉴[J].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1996,1998-2009 [5]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西藏统计年鉴[J].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2009 [6] 青海省统计局. 青海统计年鉴[J].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1994,1996-2008. [7] 互助土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 互助土族自治县志[J]. 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8] 海晏县志编纂委员会. 海晏县志[J]. 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1994 [9] 门源县志编纂委员会. 门源县志[J].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10] 贵南县志编纂委员会. 贵南县志[J]. 陕西:三秦出版社,1996 [11] 贵德县志编纂委员会. 贵德县志[J]. 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12] 尖扎县志编纂委员会. 尖扎县志[J].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13] 达日县志编纂委员会. 达日县志[J]. 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4] 格尔木市志编纂委员会. 格尔木市志[J]. 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15] 德令哈市志编纂委员会. 德令哈市志[J]. 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16] 天峻县志编纂委员会. 天峻县志[J]. 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17] 乃东县志编纂委员会. 乃东县志[J].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18] 古浪县志编纂委员会. 古浪县志[J].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 [19]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志[J].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20] 岷县志编纂委员会. 岷县志[J].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 [21] 宕昌县志编纂委员会. 宕昌县志[J]. 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22] 宕昌县志编纂委员会. 宕昌县志(续编)(1985-2005)[J]. 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23] 文县志编纂委员会. 文县志[J]. 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 [24] 康乐县志编纂委员会. 康乐县志[J]. 上海:三联书店. 1995 [25] 积石山(保安族 东乡族 撒拉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 积石山(保安族 东乡族 撒拉族)自治县志[J],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 [26] 碌曲县志编纂委员会. 碌曲县志[J].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27] 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 舟曲县志[J]. 上海:三联书店. 1996 [28] 夏河县志编纂委员会. 夏河县志[J]. 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29] 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 卓尼县志[J]. 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30] 迭部县志编纂委员会. 迭部县志[J]. 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31] 彭县志编纂委员会. 彭县志[J]. 四川:四川人民,1989 [32] 灌县志编纂委员会. 灌县志[J].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33] 温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温江县志[J].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4] 什邡县志编纂委员会. 什邡县志[J]. 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35] 天全县志编纂委员会. 天全县志[J]. 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6] 石棉县志编纂委员会. 石棉县志[J]. 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 [37] 芦山县志编纂委员会. 芦山县志[J]. 四川:方志出版社,2000 [38] 红原县志编纂委员会. 红原县志[J].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39] 汶川县志编纂委员会. 汶川县志[J]. 四川:巴蜀书社,2007 [40] 得荣县志编纂委员会. 得荣县志[J]. 四川:四川大学,2000 [41] 白玉县志编纂委员会. 白玉县志[J]. 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42] 巴塘县志编纂委员会. 巴塘县志[J]. 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43] 九龙县志编纂委员会. 九龙县志续篇(1986-2000)[J]. 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4]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J].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45] 泸水县志编纂委员会. 泸水县志[J].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46] 德钦县志编纂委员会. 德钦县志[J]. 云南:云南民族,1997 [47] 于田县志编纂委员会. 于田县志[J]. 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48] 策勒县志编纂委员会. 策勒县志[J]. 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49] 和田县志编纂委员会. 和田县志[J]. 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50] 新疆且末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且末县志[J]. 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51] 新疆莎车县志编纂委员会. 莎车县志[J]. 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52] 叶城县志编纂委员会. 叶城县志[J]. 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53] 新疆阿克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阿克陶县志[J]. 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54] 新疆乌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乌恰县志[J]. 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国家统计局
该数据集是玛多地区2016年7月、8月、9月的植被指数(NDVI),基于高分一号的多光谱数据计算得到,空间分辨率为16m。对高分一号数据进行镶嵌、转投影、裁切等处理,然后在7月、8月、9月中每个月进行最大化合成。
李飞, 张志军
据根据科学考察编制的中国沼泽图解译的1970年代的青藏高原湿地格局以及由landsat TM(30m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解译的2000年代青藏高原湿地格局。 70年代中国沼泽图解译,2006-2009年landsat TM影像目视解译: a) 全区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参考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和实际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建立不同湿地类型的解译标志。 b) 根据建立的解译标志,采用人工目视的方法初步提取面积大于10 km2的湿地(不包括永久性、季节性河流和河床)。 c) 根据解译结果,配合研究区90m分辨率地形图以及研究区范围内湿地斑块调查的实际情况,人工进行斑块修改和补充。 70年代数据根据长春地理所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编制的中国沼泽图解译获得。 2000年代湿地数据来源于landsat TM(30m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 数据质量良好。
周才平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6年9月份在玛多县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的样方调查数据。样方大小为50cm×50cm。调查内容包括覆盖度、物种名称、植被高度、生物量(干重和鲜重)、样方的经纬度坐标、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地表特征(凋落物、砾石、风蚀、水蚀、盐碱斑等)、利用方式、利用强度等。
李飞, 张志军, 张志军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和“亚洲水塔”,一个较为准确的青藏高原冻土图对当地寒区工程和环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满足工程和环境需求,通过多源遥感数据(高程、MODIS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和土壤水分)建立决策树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进行了划分。数据为栅格格式,DN=1为多年冻土;DN=2为季节冻土。 其中高程数据来自于1kmx1km的中国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集(http://westdc.westgis.ac.cn);地表温度是欧阳斌等通过 Sin-Linear 法拟合后的日平均地表温度年均值。文中在MODIS 地表度产品用Sin-Linear 法拟合估算出日平均地表温度基础上,为了缩小与已有冻土图前后时间差异,以研究区2003年地表温度做为冻土分类的信息源;植被信息采用Aqua 和Terra 星的2003 年 16 天合成产品数据(MYD13A1 和 MOD13A1)提取植被指数值;土壤水分值根据 2003 年 AMSR-E观测质量较好的5月份升轨数据得到。因此,基于以上数据信息,以1:300万青藏高原冻土图和1:400万<<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为先验信息得到决策树的分类阈值,从而对青藏高原的冻土类型进行分类。 最后,对于分类结果利用西昆仑山、改则和温泉的调查冻土图以及其它已有的青藏高原冻土图进行了验证和对比,统计结果显示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青藏高原冻土图多年冻土面积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2.5%(111.3 × 104 km²),季节冻土面积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53.8% (140.9 × 104 km²),这个结果与先验图(1:300万青藏高原冻土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文中基于不同冻土图之间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表明:不同方法编制或模拟的青藏高原冻土图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基本保持一致,而分类不一致的地方大部分在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的分界边缘地带。
牛富俊, 尹国安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是北半球中低纬度海拔最高、积雪覆盖最大的地区。积雪不仅是青藏高原季节性变化最大的下垫面和重要的生态环境组成要素,冰雪融水是高原及其下游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同时,高原积雪作为一种重要的陆面强迫因子,与东亚、南亚季风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旱涝等灾害性天气紧密相关,是短期气候预测的重要指示因子和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响应因子之一。积雪深度是指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是表征积雪特征的重要参数和常规气象观测要素之一,是估算雪水当量、研究积雪气候效应、流域水量平衡和融雪径流模拟以及监测和 评估雪灾发生和等级划分的重要参数。 在本数据集中,青藏高原边界采用了以自然地貌为主导因素,同时综合考虑海拔高度、高原面和山地完整性原则确定的高原范围。高原主体部分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面积257.2万km²,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6.8%。雪深观测数据是经过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逐月最大雪深资料。研究范围内共有102个气象站,多数始建于20世纪50-70年代,部分站点在这一时期存在有,些月份或年份缺测情况,最后采用了1961-2013年有完整观测记录的时间。时间分辨率为逐日,覆盖范围为青藏高原,其所有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准确而详实的高原雪深数据对气候变化诊断、亚洲季风的演变和区域融雪水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