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中下游干旱区植物材料采样及其分布位置,主要是灌木,少数草本。植物材料的编号与形态结构特征分析表格里的一致,相互对应使用。
刘玉冰
此数据集包含了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2008-2009年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经纬度分别为100°17′E,39°05′N,海拔高度为1456m。 观测项目有:大气风温湿梯度观测(2cm、4cm、10cm、20m和30m)、风向、气压、光合作用有效辐射、降水、辐射四分量、地表温度、多层土壤温度(5cm、10cm、15cm、20cm和40cm)、土壤水分(10cm、20cm、50cm、100cm和180cm)及土壤热通量(5cm、10cm和15cm)。 具体的表头等信息请参见随数据一起发布的说明文档。
张掖市气象局
调查地经度101°3′13.265″,纬度42°1′53.660″,海拔883.54m。样地面积100×100m,样方面积20×20m。调查胡杨冠幅、高度、胸径等指标。
司建华
树干液流是测定单株植物蒸腾量的有效工具,本项目测定了在黑河下游胡杨树干液流数据,观测仪器为HRM(ICT,澳大利亚),频率为0.5小时,2012-2013年生长季,安装位置为树干胸径(1.3m)处正北方和侧根(地下50cm深度,距离树干30cm)。
司建华
2012年8月25日,在黑河中上游的核心观测区域,利用运12飞机,搭载Leica公司ALS70,开展了lidar航空遥感飞行试验。ALS70激光波长为1064纳米,多次回波(1,2,3和末次)。样带飞行绝对航高5200米,平均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通过参数检校、点云自动分类和人工编辑等步骤,最终形成DEM和DSM数据产品。
肖青, 闻建光
该数据集为2012年反演30米LAI和FAPAR产品所用的多光谱数据,由环境星CCD传感器获取,分辨率30m,4个波段。此数据集经过了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并转换成反射率影像。
范闻捷
蒸渗仪是测定植物单株耗水最有效的工具,能够提供单株尺度蒸腾耗水量的日、月和季节变化,本项目在黑河下游建立胡杨幼苗蒸渗仪测定系统,观测频率为0.5小时,主要包括含水量变化、入渗、蒸散发量等。
司建华
本数据集包含黑河中游盈科/大满灌区5.5km×5.5km观测矩阵内密集分布的50个SoilNET节点的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连续观测数据,主要用于捕捉小尺度(~100m)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50个节点配置相同,均包含4cm、10cm、20cm和40cm四层SISOMOP探头(TDT原理),同时观测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2个变量;观测时间频率为10分钟。本数据集可为异质性地表关键水热变量的遥感估算及其遥感真实性检验,生态水文研究,灌溉优化管理等研究提供时空连续的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有外部相关链接,请参见“SoilNET数据文档.docx”
王旭峰, 亢健, 李大治, 王作成, 董存辉, 李新, 马明国
基于MODIS 的LAI产品(MCD15A2和MOD15A2)利用改进的HANTS算法去云重建得到了2001-2011每天、1公里分辨率LAI数据集。产品坐标系统为经纬度投影,空间范围为:96.5E-102.5E, 37.5N-43N。每天的数据存储为一个GEOTIFF文件,命名方式:heihe_yyyy_LAI_recon.ddd.tif,其中yyyy是年份,ddd表示特定年份中的某一天。每年默认有365天的输出数据。数据类型为单精度浮点型,无效值像元填充值为255,有效的数据范围为0-100, 缩放因子为0.1。
贾立
基于MODIS的FPAR(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产品(MCD15A2和MOD15A2)利用改进的HANTS算法去云重建得到了2001-2011每天黑河流域FPAR数据集。产品坐标系统为经纬度投影,空间范围为:96.5E-102.5E, 37.5N-43N。每天的数据存储为一个GEOTIFF文件,命名方式:heihe_yyyy_FPAR_recon.ddd.tif,其中yyyy是年份,ddd表示特定年份中的某一天。每年默认有365天的输出数据。数据类型为单精度浮点型,无效值像元填充值为255,有效的数据范围为0-100,缩放因子为0.01。
贾立
基于MODIS 的NDVI产品(MYD13A2和MOD13A2)利用改进的HANTS算法去云重建得到了2001-2011每天、1公里分辨率NDVI数据集。产品坐标系统为经纬度投影,空间范围为:96.5E-102.5E, 37.5N-43N。每天的数据存储为一个GEOTIFF文件,命名方式:heihe_yyyy_NDVI_recon.ddd.tif,其中yyyy是年份,ddd表示特定年份中的某一天。每年默认有365天的输出数据。数据类型为16bit整形,无效值像元填充值为-3000,有效的数据范围为-2000-10000, 缩放因子为0.0001。
贾立
气象要素(meteorological element)表明一定地点和特定时刻天气状况的大气变量或现象的指标。我们利用森林自动气象站监测了排露沟流域2800m海拔气象要素数据。主要监测的气象要素有总辐射、净辐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指标,基本反应了青海云杉林内气象要素的变化状况。
常学向
土壤水分,又称土壤湿度。它是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青海云杉林的土壤水分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是青海云杉维持生长所吸收水分的唯一来源。该数据是用美国生产的EM50土壤水分仪测定的黑河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土壤水分。
常学向
森林调查是应用测量、测树、遥感等各种专业技术与方法,调查、抽样及电算技术等手段,以了解特定范围内的森林数量、质量、分布和生长状况,为制定林业方针政策和科学经营森林,以及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分别海拔2800m、2900m和3000m的阴坡,选择青海云杉林的样地各3个,样地01的样方大小为20*30m、样地02-09样方大小为20*35m。利用传统方法调查了青海云杉的树高、胸径、基径、冠幅等指标,为开展黑河上游青海云杉林的生态水文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常学向
林地土壤蒸发是土壤中的水分通过上升和汽化从土壤表面进入大气的过程。土壤蒸发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数据通过自制的minilysmeter蒸发筒观测的,目的是为研究青海云杉林水分垂向交换规律提供数据支撑。
常学向
森林冠层截留是指在降水过程中,部分水分被森林冠层截留接收并对降水再分配的水文过程。该数据有降水量、透过雨量、冠层截留量及截留率等数据,主要是为了了解青海云杉林的生态水文过程提供数据支撑。
常学向
森林冠层导度(canopy conductance,mm s-1)是森林蒸腾耗水响应环境因子的敏感指标,是水、碳交换模式中的一个关键参数。该数据是利用树干液流技术测定的林木耗水量尺度扩展至林分尺度获得林分的耗水量,再利用Penman方程计算而获得。该数据主要是为一些生态水文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常学向
数据集为疏勒河流域HWSD土壤质地数据集,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所构建的世界土壤数据库(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HWSD), 该数据库于2009年3月26日发布了1.1版本。数据分辨率为1km。采用的土壤分类系统主要为FAO-90。 土壤属性表主要字段包括: SU_SYM90(FAO90土壤分类系统中土壤名称) SU_SYM85(FAO85分类) T_TEXTURE(顶层土壤质地) DRAINAGE(19.5); ROOTS:String(到土壤底部存在障碍的深度分类); SWR:String (土壤含水量特征); ADD_PROP: Real (土壤单元中与农业用途有关的特定土壤类型); T_GRAVEL:Real (碎石体积百分比);T_SAND: Real (沙含量); T_SILT: Real (淤泥含量); T_CLAY:Real (粘土含量); T_USDA_TEX: Real (USDA土壤质地分类); T_REF_BULK: Real (土壤容重); T_OC: Real (有机碳含量); T_PH_H2O:Real (酸碱度) T_CEC_CLAY:Real (粘性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CEC_SOIL: Real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BS:Real (基本饱和度); T_TEB: Real (交换性盐基); T_CACO3: Real (碳酸盐或石灰含量) T_CASO4: Real (硫酸盐含量); T_ESP: Real (可交换钠盐); T_ECE: Real (电导率)。 其中以T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上层土壤属性(0-30cm),以S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下层土壤属性(30-100cm)(FAO 2009)。 该数据可为地球系统建模者提供模型输入参数,农业角度可用来研究生态农业分区,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
数据集为青海湖流域行政边界矢量图,比例尺25万,投影:经纬度,数据包含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主要为青海湖流域县界名称及行政编码。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数据为疏勒河流域土地覆盖数据集,来源于2000年"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属性字段包括:Area(面积)、Perimeter(周长)、 Code(土地编码)、Name(土地类型)。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由欧洲联盟委员会赞助的VEGETATION传感器于1998年3月由SPOT-4搭载升空,从1998年4月开始接收用于全球植被覆盖观察的 SPOTVGT数据,该数据由瑞典的Kiruna地面站负责接收,由位于法国Toulouse的图像质量监控中心负责图像质量并提供相关参数(如定标系 数),最终由比利时弗莱芒技术研究所(Flemish Institute for Technological Research,Vito)VEGETATION影像处理中心(VEGETATION processing Centre,CTIV)负责预处理成逐日1km 全球数据。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生产10天最大化合成的NDVI数据,并将-1到-0.1的值设置为-0.1,再通过公式DN= (NDVI+0.1)/0.004转换到0-250的DN值。 该数据集为疏勒河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是主要针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包含1998-2008年每10天合成的四个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及10天最大化NDVI,空间分辨率为1km,时间分辨率为旬。
Greet JANSSENS
数据为青海湖流域10万沙漠分布图,本数据以2000年TM影像为数据源,进行解译、提取、修编,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1:10万比例尺成图要求,对沙漠、沙地和砾质戈壁进行专题制图。数据属性表:area(面积)、perimeter(周长)、ashm_(序列码)、class(沙漠编码)、ashm_id(沙漠编码)其中沙漠编码如下:流动沙地 2341010、半流动沙地 2341020、半固定沙地 2341030、戈壁 2342000、盐碱地 2343000。
王建华, 颜长珍
数据集为青海湖流域HWSD土壤质地数据集,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所构建的世界土壤数据库(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HWSD), 该数据库于2009年3月26日发布了1.1版本。数据分辨率为1km。采用的土壤分类系统主要为FAO-90。 土壤属性表主要字段包括: SU_SYM90(FAO90土壤分类系统中土壤名称) SU_SYM85(FAO85分类) T_TEXTURE(顶层土壤质地) DRAINAGE(19.5); ROOTS:String(到土壤底部存在障碍的深度分类); SWR:String (土壤含水量特征); ADD_PROP: Real (土壤单元中与农业用途有关的特定土壤类型); T_GRAVEL:Real (碎石体积百分比);T_SAND: Real (沙含量); T_SILT: Real (淤泥含量); T_CLAY:Real (粘土含量); T_USDA_TEX: Real (USDA土壤质地分类); T_REF_BULK: Real (土壤容重); T_OC: Real (有机碳含量); T_PH_H2O:Real (酸碱度) T_CEC_CLAY:Real (粘性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CEC_SOIL: Real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BS:Real (基本饱和度); T_TEB: Real (交换性盐基); T_CACO3: Real (碳酸盐或石灰含量) T_CASO4: Real (硫酸盐含量); T_ESP: Real (可交换钠盐); T_ECE: Real (电导率)。 其中以T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上层土壤属性(0-30cm),以S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下层土壤属性(30-100cm)(FAO 2009)。 该数据可为地球系统建模者提供模型输入参数,农业角度可用来研究生态农业分区,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
数据为青海湖流域土地覆盖数据集,来源于2000年"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属性字段包括:Area(面积)、Perimeter(周长)、 Code(土地编码)、Name(土地类型)。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数据为青海湖流域道路分布数据集,比例尺1:250000,投影:经纬度,主要包括青海湖流域内主要道路的空间分布及属性数据,属性字段:code(道路编码)、Name(道路分级)。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008年6月22日在盈科绿洲与花寨子荒漠加密观测区进行了星载高光谱传感器PROBA CHRIS同步测量。在盈科绿洲玉米地测量了行播玉米的BRDF光谱数据和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大气参数数据;在花寨子荒漠样地2测量了荒漠植被与裸土混合BRDF光谱数据、反照率Albedo数据。 测量内容: (1)花寨子荒漠样地2测量的Albedo数据。测量仪器包含短波表的上表电压值,下表电压值,后经过表的敏感系数转换成反照率数据。下表视场半径R与探头高度H的关系为:R =10H。本数据以Excel存储。 (2)盈科绿洲玉米地行播玉米和花寨子荒漠样地2的BRDF光谱数据。行播玉米的测量仪器为北京大学的ASD光谱仪(350-2500nm)和北京师范大学自制的光谱多角度观测架,该观测架可以最高在距离地面5m的高度,方位角0~360°,天顶角-60°~60°之间进行光谱测量。在行播玉米的BRDF测量时,选择了主平面与垂直主平面,垂直垄平面和顺垄平面进行观测。每次观测以10°为间隔。主平面上前向观测角为正,后向观测角为负。垂直观测为0°,向两侧角度值逐渐增大。 荒漠BRDF测量的仪器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ASD光谱仪和其自制多角度观测架。该观测架最高高度为2m,天顶角为-70°~70°,并插入了±45°。方位角通过移动基座来实现改变。 本数据的原始数据为ASD标准格式,可利用其自带软件ViewSpec打开。导出原始数据,反射率需进一步计算。处理后的反射率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3) 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大气参数数据。本数据集为利用法国CIMEL公司生产的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到的大气参数。测量地点为花寨子荒漠样地2。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通过直接太阳辐射测量数据,可以反演出非水汽通道的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汽通道936nm测量数据可以获得大气气柱的水汽含量,水平能见度也可从CE318数据导出。本次测量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的CE318,其可提供1020nm、936nm、870nm、670nm和440nm共5个波段的光学厚度,可以利用936nm测量数据反演大气柱水汽含量。 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大气数据。原始数据以CE318特有文件格式*.k7存储,可用ASTPWin软件打开,并附带说明文件ReadMe.txt ;处理后文件包括利用原始数据反演获得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平能见度和近地表大气温度,以及参与计算的太阳方位角、天顶角、日地距离修正因子和大气柱质量数。 数据结果以Excel格式保存。
陈玲, 郭新平, 任华忠, 邹杰, 刘思含, 周春艳, 范闻捷, 陶欣
2008年3月30日在冰沟流域加密观测区开展的K&Ka波段机载微波辐射计的地面同步观测,为积雪微波辐射特性及参数反演,尤其是干湿雪的判别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集。 观测内容包括: 1)雪特性分析仪观测,参数包括有雪密度、雪复介电常数、雪体积含水量、雪重量含水量等,该测量在样地BG-A进行。 2)积雪参数观测,包括雪深观测、飞机过境时同步的雪表面温度观测、分层的雪深温度观测、雪粒径观测、雪密度观测。该观测分别在5个样地BG-A、BG-B、BG-F、BG-H、BG-I进行。其中BG-A测量10个点,BG-B测量6个点,BG-F测量12个点,BG-H测量21个点,BG-I测量20个点。具体测量方法和使用的仪器如下:在每一个测量点挖积雪剖面,自上而下每10cm均匀分层,如果最后剩下的深度超过10cm而不足15cm则以一层划分。分别测量每层的厚度、雪粒径、密度、温度。每层厚度有塑料直尺量出;雪粒径有手持显微镜人工读数;每一层随机测量三次;密度由每层的环刀采取雪样计算得到;温度由针式温度计测量得到,每一层积雪温度由同时测量的两个针式温度计的平均值决定。并且同时在I样地和H样地于飞机过境时同步测量雪表面温度。 该数据集包括原始数据和预处理数据2个文件夹。
白艳芬, 白云洁, 盖春梅, 顾娟, 郝晓华, 李弘毅, 李哲, 梁继, 马明国, 舒乐乐, 王建华, 王旭峰, 吴月茹, 徐瑱, 朱仕杰, 历华, 常存, 马忠国, 姜腾龙, 肖鹏峰, 刘艳, 张璞, 车涛
本数据集为机载OMIS-II传感器于2008年06月15日获取,地点在临泽站-草地站飞行区。 因为OMIS-II为扫描成像传感器,原始数据受辐射畸变比较明显,且飞机姿态变化的影响,图像内相邻像元空间位置关系不稳定,所以这里发布的是经过辐射校正,辐射定标和几何粗校正后的数据。辐射校正采用矩匹配(moment match)方法,可以消除辐射响应非均匀性、条带噪声和smile现象。辐射定标采用飞行前实验室内测量的定标系数,定标单位是W/(m^2·sr·um)。几何粗校正利用了与图像同步获取的POS数据进行了航带图像的重建,图像目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几何粗校正图像需要利用几何控制点进行几何精校正之后才能与其他带地理坐标的数据配套,这里提供每一条航带的几何控制点,用户可以自己进行几何精校正。作为例子,这里提供临泽站和临泽草地站周边的几何精校正和大气校正图像。另外,因为OMIS-II传感器扫描总视场达到73°,而飞机的窗口较小,所以扫描线左右两端受到机舱的遮挡,虽然经过辐射校正对图像有所恢复,但还是推荐只使用中部未受遮挡的图像。未经几何粗校正的OMIS-II原始数据和同步获取的短波红外高光谱(SWPHI)原始数据存档,需提交申请并通过审批后才能获得。几何粗校正处理时间为2008年10月,辐射校正和定标处理时间为2010年1月。 本数据集的原始数据包括临泽站-草地站飞行区的13条航线和马均滩水库定标航线2条。各航线的飞行时间如下表: {| ! 序号 ! 航线名称 ! 文件名 ! 开始时间hh:mm:ss ! 纬度 ! 经度 ! 海拔 ! 图像行数 ! 结束时间 ! 纬度 ! 经度 ! 海拔 |- | 1 || 水库1 || 2008-06-15_11-55-28_DATA.BSQ || 12:12:48 || 39.013 || 100.236 || -1.0 || 2540 || 12:15:37 || 39.085 || 100.150 || -1.0 |- | 2 || 1-13 || 2008-06-15_12-15-51_DATA.BSQ || 12:20:47 || 39.172 || 100.048 || 2867.7 || 5572 || 12:26:58 || 39.359 || 100.190 || 2867.8 |- | 3 || 1-12 || 2008-06-15_12-27-13_DATA.BSQ || 12:31:59 || 39.366 || 100.188 || 2846.6 || 5067 || 12:37:37 || 39.185 || 100.051 || 2867.8 |- | 4 || 1-11 || 2008-06-15_12-37-51_DATA.BSQ || 12:42:52 || 39.179 || 100.039 || 2878.8 || 5542 || 12:49:02 || 39.363 || 100.179 || 2884.8 |- | 5 || 1-10 || 2008-06-15_12-49-16_DATA.BSQ || 12:54:29 || 39.373 || 100.179 || 2909.9 || 5116 || 13:00:10 || 39.187 || 100.039 || 2897.3 |- | 6 || 1-9 || 2008-06-15_13-00-24_DATA.BSQ || 13:05:30 || 39.182 || 100.028 || 2864.2 || 5498 || 13:11:37 || 39.366 || 100.167 || 2859.7 |- | 7 || 1-8 || 2008-06-15_13-11-51_DATA.BSQ || 13:17:22 || 39.377 || 100.169 || 2846.8 || 5114 || 13:23:02 || 39.191 || 100.029 || 2862.3 |- | 8 || 1-7 || 2008-06-15_13-23-17_DATA.BSQ || 13:28:06 || 39.187 || 100.0187 || 2857.1 || 5497 || 13:34:13 || 39.372 || 100.158 || 2842.5 |- | 9 || 1-6 || 2008-06-15_13-34-27_DATA.BSQ || 13:39:10 || 39.380 || 100.158 || 2909.7 || 5184 || 13:44:55 || 39.197 || 100.019 || 2861.8 |- | 10 || 1-5 || 2008-06-15_13-45-10_DATA.BSQ || 13:50:09 || -1.000 || -1.000 || -1.0 || 5488 || 13:56:09 || -1.000 || -1.000 || -1.0 |- | 11 || 1-4 || 2008-06-15_13-56-23_DATA.BSQ || 14:01:20 || -1.000 || -1.000 || -1.0 || 5353 || 14:07:18 || -1.000 || -1.000 || -1.0 |- | 12 || 1-3 || 2008-06-15_14-07-32_DATA.BSQ || 14:12:36 || -1.000 || -1.000 || -1.0 || 5350 || 14:18:30 || -1.000 || -1.000 || -1.0 |- | 13 || 1-2 || 2008-06-15_14-18-46_DATA.BSQ || 14:22:48 || -1.000 || -1.000 || -1.0 || 5236 || 14:28:31 || -1.000 || -1.000 || -1.0 |- | 14 || 1-1 || 2008-06-15_14-28-49_DATA.BSQ || 14:34:02 || -1.000 || -1.000 || -1.0 || 5964 || 14:40:11 || -1.000 || -1.000 || -1.0 |- | 15 || 水库2 || 2008-06-15_14-40-51_DATA.BSQ || 14:51:05 || -1.000 || -1.000 || -1.0 || 6846 || 14:58:35 || -1.000 || -1.000 || -1.0 |}
杜奇, 肖功海, 潘明忠, 李正文, 毛闵军, 徐卫明, 杨一德, 刘良云, 张霞, 李新, 马明国
2007年10月17日夜间,在峨堡样方1和峨堡样方2开展了Envisat ASAR数据的地面同步观测试验。 Envisat ASAR数据为AP模式,VV/VH极化组合方式,过境时间约为23:04BJT。峨堡样方1和峨堡样方2均为3Grid×3Grid,每个Grid为30m×30m正方形,共计25个采样点(包含中心点和角点)。与卫星过境同步在每个采样点,采用WET土壤水分速测仪测量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电导率、土壤温度及土壤复介电常数实部;采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获得地表辐射温度;并用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及体积含水量。同时还对植被参数进行了相关测量,主要包括植被高度、覆盖度、植被含水量。 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主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及冻融状态算法及正向模型提供地面数据集。
钞振华, 车涛, 秦春, 吴月茹
2007年10月17日夜间,在阿柔样方2开展了Envisat ASAR数据的地面同步观测试验。 Envisat ASAR数据为AP模式,VV/VH极化组合方式,过境时间约为23:04BJT。阿柔样方2为3Grid×3Grid,每个Grid为30m×30m,共计25个采样点(包含中心点和角点)。 与卫星过境同步,在阿柔样方2,采用ML2X土壤水分速测仪获取土壤体积含水量;采用WET土壤水分速测仪测量获得土壤体积含水量、电导率、土壤温度及土壤复介电常数实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获得地表辐射温度;并采用100cm^3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及体积含水量。同时还对植被一些参数进行了相关调查,主要包括植被高度、覆盖度、植被含水量。地表粗糙度信息请参见“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阿柔加密观测区地表粗糙度数据集 ”元数据。 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主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及冻融状态算法提供基本的地面数据集。
白云洁, 郝晓华, 晋锐, 李弘毅, 李新, 李哲
2008年5月31日至7月13日期间,在中游干旱区水文试验区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PR2样方和PR2样带进行了土壤水分剖面的逐日观测。测量临泽草地站不同下垫面、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分析以及土壤水分的热惯量法反演提供数据。 PR2样方布置在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A附近,为3Grid×3Grid,90m×90m样方,具体坐标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PR2样带布置为一条线,穿越苜蓿地,大麦地及盐碱地等不同地表类型。测量仪器为PR2,可以提供土壤剖面10cm、20cm、30cm、40cm、60cm及100cm处的土壤水分数据。其中6月3日,6月6日,6月8日,6月10日,6月13日,6月21日,6月27,6月28日,6月29日,7月3日,7月12日没有进行观测。 本数据集包括不同日期下测量的土壤剖面水分Excel数据表格。 样方分布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
曹永攀, 钞振华, 盖春梅, 韩旭军, 胡晓利, 黄春林, 蒋熹, 晋锐, 李红星, 梁继, 刘超, 年雁云, 王树果, 王旭峰, 吴月茹, 朱仕杰, 冯磊, 余凡, 王静, 李笑宇
2007年10月17日夜间,在扁都口样方1和扁都口样方2开展了Envisat ASAR数据的地面同步观测试验。 Envisat ASAR数据为AP模式,VV/VH极化组合方式,过境时间约为23:04BJT。扁都口样方1和扁都口样方2均为3Grid×3Grid,每个Grid为30m×30m正方形,共计25个采样点(包含中心点和角点)。 与卫星过境同步,在扁都口样方1和扁都口样方2,采用Hydra probe水分仪测得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cm^3/cm^3)、土壤盐分(s/m)及土壤电导率(s/m);手持式红外温度计获得地表辐射温度;并采用100cm^3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及体积含水量。同时还对植被一些参数进行了相关调查,主要包括植被高度、覆盖度、植被含水量。 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主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及冻融状态算法及正向模型提供基本的地面数据集。
白云洁, 曹永攀, 李新, 王维真, 王旭峰
2008年5月25日在盈科绿洲与花寨子荒漠加密观测区进行了EO-1 Hyperion同步观测,地面测量数据包括ASD光谱仪数据、LAI、植被覆盖度、土壤剖面水分与温度、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大气参数。 测量内容: (1)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大气参数。为利用法国CIMEL公司生产的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到的大气参数。测量地点为工行度假村办公室楼顶。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通过直接太阳辐射测量数据,可以反演出非水汽通道的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汽通道936nm测量数据可以获得大气气柱的水汽含量,水平能见度也可从CE318数据导出。本次测量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的CE318,其可提供1020nm、936nm、870nm、670nm和440nm共5个波段的光学厚度,可以利用936nm测量数据反演大气柱水汽含量。 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大气数据。原始数据以CE318特有文件格式*.k7存储,可用ASTPWin软件打开,并附带说明文件ReadMe.txt ;处理后文件包括利用原始数据反演获得光学厚度、瑞丽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平能见度和近地表大气温度,以及参与计算的太阳方位角、天顶角、日地距离修正因子和大气柱质量数。 处理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2)ASD光谱仪数据。利用ASD(Analytical Sepctral Devices)光谱仪测量盈科绿洲玉米地光谱数据。测量仪器为北京大学的光谱仪(350-2500nm),采样方式为冠层垂直观测和条带观测;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记录数据、处理后的反射率数据。 本数据的原始数据为ASD标准格式,可利用其自带软件ViewSpec打开。处理后的反射率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3)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等数据,包括① 花寨子荒漠样地1和防风林(位置见具体数据)0-40cm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测量利用换刀取样称重法,土壤温度用热电偶测得;②在盈科绿洲玉米地测量了0-100cm土壤剖面水分和温度数据。数据以Excel保存。 (4)LAI等冠层结构数据,测量样地为盈科绿洲玉米地。测量方法为:利用皮尺、卷尺、直尺测量在盈科绿洲玉米地测量玉米和小麦每株各叶片的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利用室内扫描真实叶面积与最大长度和最小宽度的转换系数,获得叶面积指数。本数据以Excel保存。 (5)植被覆盖度数据。测量对象为花寨子玉米地的玉米与小麦、花寨子荒漠样地1和花寨子荒漠样地2的植被(红砂)。测量方式:利用自制覆盖度观测仪进行测量,相机在距地面2.5m至3.5m高度拍摄地面照片,同时在照片范围内放置长度已知的物体(皮尺、竹竿等)来标定照片的面积大小,利用GPS确定照片拍摄的位置,并记录下与覆盖度、拍摄环境相关的信息。覆盖度原始数据包括覆盖度光学照片与覆盖度数据记录两部分。利用LAB色度空间变换技术,提取光学照片绿色植被覆盖度(参考覆盖度处理数据)。 本数据包括经过LAB色度空间变换提取的植被影像和植被覆盖度数据。植被覆盖度数据可由记事本打开。
陈玲, 钱永刚, 任华忠, 王颢星, 阎广建, 盖迎春, 舒乐乐, 王建华, 徐瑱, 光洁, 李丽, 辛晓洲, 张阳, 周春艳, 陶欣, 闫彬彦, 姚延娟
此研究包含三部分观测内容。 1)为了观测积雪的二向反射特性2008年3月23日在冰沟流域加密观测区开展多角度积雪光谱观测(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自制研发的多角度观测架测量),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BJT)2008年3月23日10:50-13:50; 2)为了研究反照率随太阳高度角变化特征,同步进行了积雪反照率观测(总辐射表),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BJT)2008年3月23日10:00-14:36; 3)积雪表面光谱特征观测(由新疆气象局ASD光谱仪测量)。 以上测量均在冰沟小流域水文断面旁的一块较为平坦的空地测量,该数据集包括原始数据和预处理数据2个文件夹。
白云洁, 郝晓华, 马明国, 舒乐乐, 王旭峰, 朱仕杰, 曲伟, 任杰, 常存, 马忠国, 姜腾龙, 肖鹏峰, 张璞
2008年10月9日在阿柔加密观测区和扁都口加密观测区测量了土壤质地数据。主要观测内容为土壤质地和土壤温度。该数据可以作为该地区土壤质地的参考值。 土壤取样位置没有记录下来。测量方法为吸管法。数据以Excel格式存储。
潘金梅, 赵少杰
本数据集包含2008年5-7月布置在黑河中游民乐县林业局第八管护区(具有复杂下垫面和过渡带特征)的车载双偏振多普勒雷达观测数据。观测内容是250m×250m水平网格上每10分钟的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高质量连续估测数据。观测地点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六坝(38.73°N,100.45°E,海拔1668米)。观测时间从2008年5月20日开始到2008年7月5日结束。 观测试验的目的是利用同时进行的降水粒子滴谱仪观测和地面降水加密观测来探索在高寒区利用雷达联合观测并反演地面降水类型和强度的方法,建立系统化和连续的雷达观测数据集。具体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性能指标参见数据中的说明文档。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性能指标:径向分辨率150m,方位分辨率1,体扫10~22层,扫描周期10分钟。可同时获得ZH,ZDR,KDP等偏振信息量。
楚荣忠, 赵果, 胡泽勇, 张彤, 贾伟
2008年6月22日,在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MODIS同步样方(2km×2km)开展了MODIS的地面同步观测试验。分别测量了8个MODIS样方中的同步样带的冠层温度和地表温度。本数据可为机载-星载遥感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和验证提供基本的数据集。 测量内容为:在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MODIS样方中的同步样带1(H01-H08)、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MODIS样方中的同步样带2(H09-H16)、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MODIS样方中的同步样带3(H17-H24)、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MODIS样方中的同步样带4(H25-H32)、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MODIS样方中的同步样带5(H33-H40)、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MODIS样方中的同步样带6(H41-H48)、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MODIS样方中的同步样带7(H49-H56)及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MODIS样方中的同步样带8(H57-H64)沿东西向进行了往返两遍测量,各测量点间距离为125m。其中1、3、5、7样带数据为6月22日所测量,而2、4、6、8样带数据为6月23日所测量。 在各测量点采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获得冠顶温度、半高温度以及地表热辐射温度。 本数据集包括2个样带测量的冠层温度和地表温度数据Excel表格,每个表格中包括4个样带测量数据。 样方样带的分布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
钞振华, 年雁云, 王旭峰, 梁文广
本数据集为在盈科绿洲玉米地测量的FPAR日变化数据。 测量内容与日期: (1)2008年7月5日在盈科绿洲玉米地,10:00-20:00一小时定点获取一次日变化信息(16:00后加密为半小时一次,18:30后光合仪停止测定),用ASD光谱仪、50%灰板测定玉米冠层光谱,SPAD叶绿素仪测量玉米整株叶片SPAD值,LI-6400光合仪测量的玉米叶片光合。 数据及相关参数:玉米冠层光谱,获取的原始数据需用ASD处理软件打开;玉米整株叶片SPAD值;玉米叶片光合: Photo:光合作用速率(µmol CO2 m-2 s-1);Cond:气孔导度(mol H2O m-2 s-1);Ci:胞间CO2浓度(µmol CO2 mol-1);Trmmol:蒸腾速率 (mmol H2O m-2 s-1);VpdL:叶温下蒸气压亏缺 (kPa);Tleaf:叶片温度(℃);ParIn_µm:叶室内光合作用有效辐射(µmol m-2 s-1);ParOutµm:外界光合作用有效辐射(µmol m-2 s-1)。 存放数据:光谱数据,叶片光合数据,光谱数据记录表。 (2)2008-07-09在盈科绿洲玉米地用遥感所ASD光谱仪、遥感所50%灰板、遥感所LI-6400光合仪、北京农林科学院SUNSCAN冠层分析仪分别定点观测玉米冠层光谱,叶片光合以及FPAR等日变化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个玉米冠层光谱观测中由于探头转动,不能保证观测对象始终唯一。 光谱预处理数据源:光谱仪配套的定标灯数据(编号:64831)。参考定标数据:北京农林科学院1050光谱仪2008年7月9日同步获取的辐亮度光谱数据。遥感所50%灰板及99%白板定标数据。利用光谱仪配套定标灯数据导出数据为辐亮度信息,并根据参考辐亮度信息进行拟合。 光谱数据定标方法: ① 运用ASD软件和定标灯文件,将原始DN值数据导出为Radiance数据并转换成可读Excel文件。 ② 用同一软件处理相同时间相同地点获取的北京农林科学院1050光谱仪,利用参考板(遥感所99%白板)反射率信息,获取当时太阳辐亮度信息。太阳辐亮度=参考板辐亮度/参考板反射率。 ③ 北京农林科学院光谱采样间隔为1.438nm,运用分段底次插值法将其插值为间隔1nm数据。 ④ 选择相同时间两台光谱仪获取的光谱信息,将遥感所参考板辐亮度信息转换成太阳辐亮度信息(同2),并与另一台光谱仪处理后的数据用散点图进行比较。选取复相关系数最好的一组数据,获取其拟合数据,对遥感所68731光谱仪获取的全部辐亮度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公式为:b=16.087a(a:拟合前辐亮度,b:拟合后辐亮度)。 玉米叶片光合由LI-6400光合仪测量,并将原始数据导入Excel表格,根据测量叶片信息分类汇总,每叶的日变化数据作为一个单元存储。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说明: 到达冠层PAR,µmol m-2 s-1; 地表透射PAR,µmol m-2 s-1; 冠层反射PAR,µmol m-2 s-1; 地表反射PAR,µmol m-2 s-1; Spread:沿探头光强变化系数; APAR:冠层吸收光合有效辐射,µmol m-2 s-1; FPAR:冠层截获太阳光合有效辐射的比例。在盈科绿洲玉米和小麦样地,用SUNSCAN冠层分析仪测冠层光合、数码相机拍照,定点观测玉米、小麦冠层PAR日变化信息。分上,下三段测量,并同时测量入射和反射FPAR。 原始数据根据仪器观测值直接记录,并整理为WORD表格格式。 数据存放分为:SUNCAN日变化数据,照片数据。 光合数据说明:将原始数据导入Excel表格,根据测量叶片信息分类汇总,每叶的日变化数据作为一个单元存储。数据包括:编号(整型);观测时分(小时 分钟 秒);上层光照(浮点,µmol m-2 s-1);上层反射(浮点,µmol m-2 s-1);下层光照(浮点,µmol m-2 s-1);Spread(浮点);下层反射(浮点,µmol m-2 s-1)。 光合有效辐射:利用公式计算出FPAR和APAR。FPAR=(到达冠层PAR-地表透射PAR-冠层反射PAR+地表反射PAR)/到达冠层PAR。APAR=FPAR× 到达冠层PAR。
王大成, 杨贵军, 程占慧, 刘良云
EO-1 ( Earth Observing Mission) 是美国NASA面向21世纪为接替Landsat7而研制的新型地球观测卫星,于2000年11月21日发射升空。EO-1卫星轨道与Landsat7基本相同,为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为705km,倾角98.7°,比Landsat7差1min过赤道。EO-1上搭载了3种传感器,即高级陆地成像仪ALI(Advanced Land Imager)、大气校正仪AC (Atmosp heric Corrector)和高光谱成像光谱仪(Hyperion),Hyperion传感器是第一台星载高光谱图谱测量仪,该高光谱数据共有242个波段,光谱范围为400~2500nm,光谱分辨率达到10nm,地面分辨率为30m。 黑河流域目前共有EO-1 Hyperion数据6景。覆盖范围和获取时间分别为:张掖市区加密观测区+盈科绿洲加密观测区4景,时间为2007-09-10、2008-05-12、2008-05-20、2008-07-15;冰沟流域加密观测区2景,时间分别为2008-03-17,2008-03-22。 产品级别为L1级,未经过几何校正。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EO-1 Hyperion遥感数据集由王建研究员和北师大通过购买获得。 (备注:“+”代表同时覆盖)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法国的SPOT卫星系列由5 颗星组成,其中SPOT5最为出色。它于2002 年5月发射,高度为830km,轨道倾角为98.7度,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回归天数为26天,采用线性阵列式传感器( CCD )和推扫式扫描技术进行成像。SPOT5卫星载有2台高分辨率几何成像仪(HRG )、1台高分辨率立体成像装置( HRS)和1台宽视域植被探测仪( VGT)。它共有5个工作波段,多光谱波段空间分辨率为10m(短波红外空间分辨率为20m),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达到2.5m。 黑河流域目前共有SPOT5数据3景。覆盖范围和获取时间分别为:临泽地区1景,包括分辨率为10m的多光谱影像和分辨率为2.5m为全色影像,时间为2008-07-04;张掖市区1景,分辨率为2.5m全色影像,时间为2008-03-29;分辨率为10m的多光谱数据一景,时间为2008-08-10。 产品级别为L1级,产品经过几何粗纠正。 SPOT5影像主要用作于黑河试验中几何精校正的底图。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SPOT5遥感数据集由北京师范大学购买获得。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干旱沙漠区土壤水循环的植被调控机理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旱区寒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李新荣研究员,项目运行时间为2003.1-2005.12。 该项目汇交数据: 1.沙坡头铁路植被固沙防护体系观测场数据集(excel) 建于1956、1964、1981和1987年植被固沙区的植物和土壤资料。观测场设立之初就进行长期的土壤水分和植被调查,本数据库记录了2002年8月中子管安装后的土壤水分资料、2003—2005年的植被资料(植被结构,草本结构,灌木结构等)、不定期调查的土壤理化性质资料(粒度,全N,P2O5,K2O,水解N)。 2.荒漠植物逆境生理数据集(excel) 2003—2005年,草原化荒漠典型植物群落及其优势物种,在天然和模拟环境条件下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人工和天然植物群落优势物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适应机制的异同。(包括光合蒸腾,荧光,生化等指标) 3.土壤入渗和蒸散发数据集(excel) 2002—2005年利用TDR和Lysimeters监测的荒漠人工植被固定沙丘的降水入渗过程、土壤水动态和蒸散发。 4.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土壤与植被综合调查数据集(excel) 2003—2004年,在银(川)阎(地拉图)公路,银(川)兰(州)公路穿过腾格里沙漠地区,沿公路设置的8个样带、449个样方的土壤(电导率,Ph,有机质, 全氮含量)和植被(株数,盖度,平均高,生物量,株数,盖度,平均高,生物量)情况。
李新荣
中国西部地貌信息集成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谢传节博士领导的小组完成的。其中包括1:400万全国地貌数据库和1:100万西部地貌数据库,1:400万地貌数据是追踪收集和整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所编制,李炳元主编的“中国地貌图(1:400万)”和陈志明主编的“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图(1:400万)”。对资料进行扫描配准,利用ArcMap软件将所有配准得图件进行矢量化,并建立各自得分类和代码体系,按照图斑(普染色)和符号将地貌类型分为基本地貌类型和形态结构类型(点、线、面表示),数据分为构造地貌和形态地貌。 投影信息: Projection: Albers False_Easting: 0.000000 False_Northing: 0.000000 Central_Meridian: 105.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1: 25.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2: 47.000000 Latitude_Of_Origin: 0.000000 Linear Unit: Meter (1.000000)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datumg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9) Prime Meridian: <custom>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Krasovsky_1940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程维明, 周成虎
该数据集包含了天老池小流域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站点经纬度为38.43N,99.93E,海拔高度为3100m。 观测项目有时间、平均风速(m/s)、最大风速(m/s)、40-60cm土壤水分、0-20土壤水分、20-40土壤水分、气压、PAR、气温、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太阳辐射、总降水、20-40土壤温度、0-20土壤温度、40-60土壤温度。 观测时段为2011年5月25日至2012年9月11日,各参数数据均整理为日尺度上。
赵传燕, 马文瑛
2011年8月-10月,2012年5月-8月期间在甘肃马鬃山地区进行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对每一个地下水、地表水露头点,按取样要求,采集水样500ml,密封瓶口,标记取样时间、地点、编号,送有相关资质的实验室检测,获得地下水、地表水水化学分析测试数据。主要包括,阳离子: Na+,K+,Mg2+,Ca2+ ,PH;阴离子: F-,Cl-,NO3-,SO42-,HCO3-,CO32-;微量元素等。以了解马鬃山研究区地表水、地下水水化学分布规律。
郭永海
该数据包含草地截留控制实验数据和草地最大持水量观测数据。 最大持水量实验是2011年进行的,主要选择的植被类型有苔草、珠芽蓼、车前草和委陵菜,对每种类型的样品进行最大持水量实验,并对其进行照相处理,得到的具体数据见文件。 草地冠层截留是2012年生长季进行的,采用人工控制降雨实验来完成。在生长季末期,对流域内主要类型草地按照放牧与禁牧两种情况进行采样。人工降雨过程中,每隔1min对降雨量和穿透雨量进行记录,最后通过降雨量与穿透雨量的差值计算草地冠层截留量。
赵传燕, 马文瑛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建华, 刘纪远, 庄大方, 周万村, 吴世新
数据为祁连山天老池小流域的土壤水分数据。试验于2013年7、19-8.23日对整个流域的土壤水分TDR探头进行埋放,这些探头的位置能够代表整个天老池流域,主要对青海云杉林坡,灌木坡,祁连圆柏林坡和干草原四个海拔线进行取样。于7月19日进行第一次观测,观测间隔为一个周,若有降雨时间,则在第二天进行观测。在观测的最后时间对所有的采样点进行土壤采样,在室内测得土壤质量水分含量,旨在对TDR探头观测的数据进行校正。
马文瑛, 赵传燕
本数据集包括黑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21个气象常规观测站点的信息,其中梧桐沟和吉诃德两个站点于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撤销,其他站点均从建站起运行至今。 站名 经度 纬度 1、马鬃山 97.1097 41.5104 2、玉门镇 97.5530 39.8364 3、梧桐沟 98.3248 40.4697 4、酒泉 98.4975 39.7036 5、金塔 98.9058 39.9988 6、鼎新 99.5117 40.3080 7、高台 99.7907 39.3623 8、临泽 100.165 39.1385 9、肃南 99.6178 38.8399 10、野牛沟 99.5830 38.4167 11、托勒 98.0147 39.0327 12、额济纳旗 101.088 41.9351 13、拐子湖 102.283 41.3662 14、张掖 100.460 38.9124 15、山丹 101.083 38.7746 16、民乐 100.826 38.4376 17、阿拉善右旗 101.429 39.1407 18、永昌 101.578 38.1771 19、祁连 100.238 38.1929 20、刚察 100.111 37.2478 21、门源 101.379 37.2513 22、吉珂德 99.7063 41.9183 23、嘉峪关 98.2241 39.7975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数据应用服务室
本数据为祁连山天老池小流域亚高山草原草地的土壤蒸散发数据。 用自制的Lysimeter来观测土壤的蒸散发,为流域蒸散发模型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实验共布设了六个重复试验,观测亚高山草原草地在整个生长季的土壤蒸散发变化。每天8:00和20:00利用精度为1g的电子称对内桶进行称量,如遇到降雨情况,观察渗漏桶内是否有渗漏水,如果有渗漏水应同时测量渗漏桶内渗漏水量。 观测仪器:1)标准20cm直径雨量筒量雨器。2)自制Lysimeter(直径30.5cm,桶高28.5)。3)电子天平(精度1g),用于观测自制Lysimeter的重量变化。
马文瑛, 赵传燕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