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tribution law of in-situ stress in major engineering areas of Qinghai Tibet Plateau
文件命名:青藏高原地应力数据以矢量文件格式存储,文件名称为“青藏高原重大工程区地应力分布.shp”。
数据读取方式:该数据集中的所有的shp文件均可以用ArcGIS软件打开,图层包含地点、经度、纬度等属性信息。
祁生文. (2021). 青藏高原重大工程区地应力分布规律.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DOI:
10.11888/SolidEar.tpdc.272208.
CSTR:
18406.11.SolidEar.tpdc.272208.
[Qi, S. (2021). Distribution law of in-situ stress in major engineering areas of Qinghai Tibet Plateau. A Big Earth Data Platform for Three Poles,
DOI:
10.11888/SolidEar.tpdc.272208.
CSTR:
18406.11.SolidEar.tpdc.272208.
]
(下载引用:
RIS格式 |
RIS英文格式 |
Bibtex格式 |
Bibtex英文格式
)
1. 杨绍喜. (2008). 云南大理—丽江新建铁路线松树圆隧道地应力测试及其工程意义. 西南交通大学.( 查看 | Bibtex格式)
2. 李畅. (2019). 成兰铁路某软岩隧道大变形机制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 查看 | Bibtex格式)
3. 吴满路, 张岳桥, 廖椿庭, 陈群策, 马寅生, 吴金生, 严君凤, 区明益. (2010). 汶川地震后沿龙门山裂断带原地应力测量初步结果. 地质学报, 84(09), 1292-1299.( 查看 | Bibtex格式)
4. 姚青, 郑达, 王宇, 李文龙. (2020). 高寒山区深切河谷碎裂松动岩体成因机制分析.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40(05), 706-713.( 查看 | Bibtex格式)
5. 安其美, 丁立丰, 王海忠, 赵仕广. (2004). 龙门山断裂带的性质与活动性研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02), 115-119.( 查看 | Bibtex格式)
6. 陈群策, 丰成君, 孟文, 秦向辉, 安其美. (2012). 5.12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现今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55(12), 3923-3932.( 查看 | Bibtex格式)
7. 杨宗宝. (2017). 深埋隧道初始应力场特征及岩爆预测分析. 长江科学院.( 查看 | Bibtex格式)
8. 丰成君, 张鹏, 戚帮申, 郭长宝, 孟静, 孙东生, 王苗苗, 牛琳琳, 谭成轩, 陈群策. (2017). 走滑断裂活动导致地应力解耦的机理研究——以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为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7(10), 1003-1009.( 查看 | Bibtex格式)
9. 胡安奎. (2016). 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围岩稳定动态反馈控制研究. 天津大学.( 查看 | Bibtex格式)
10. 张曼. (2015). 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围岩物理力学参数辨识及其应用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查看 | Bibtex格式)
使用本数据时必须引用“文章的引用”中列出的文献,并进行数据的引用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Second Tibetan Plateau Scientific Expedition Program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数据来源。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1.祁连山综合观测网: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垭口站涡动相关仪-2021)
2.青藏高原五大河源区冰川径流分割数据集(1971-2015)
4.基于Stefan方程的多情景多模型青藏高原未来土壤冻结深度数据集(2007-2017,2046-2065)
5.祁连山综合观测网: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大沙龙站涡动相关仪-2021)
6.祁连山综合观测网: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大满超级站宇宙射线观测系统-2021)
8.祁连山综合观测网: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阿柔超级站涡动相关仪-2021)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