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

简介:南极,是地球大气的冷源之一,也是一个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的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成为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全球的冰雪大多存储在南极,南极洲95%以上地区被平均厚度2000米的冰盖、冰架和终年不化的积雪所覆盖,拥有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66米的冰大陆。

发布时间:2022-03-10

数据集:49

  • 南极高程数据集 (2003)

    该数据集提供了南极洲1公里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DEM结合了欧洲遥感卫星-1 (ERS-1)卫星雷达高度计(SRA)和冰、云和陆地高度计(ICESat)地球科学激光高度计系统(GLAS)的测量数据。ERS-1数据来自1994年3月开始的168天的两个长重复周期,GLAS数据来自2003年2月20日至2008年3月21日。数据集大约为240mb,由两个网格化二进制文件和两个用于可视化图像(ENVI)头文件的环境组成,可以使用ENVI或其他类似软件包查看。这些数据可以通过FTP获得。

    2019-04-11 3264 查看详情

  • 南极1:100万山脉数据集(2014)

    南极1:100万山脉数据集包括南极范围内山脉(Arctic_Mountains)矢量空间分布数据及相关属性数据:名称(Name)、山脉所在国家名称(CNTRY_NAME)、山脉所在国家简称(CNTRY_CODE)、纬度(LATITUDE)、经度(LONGITUDE) 数据来自1:100万ADC_WorldMap全球数据集,数据经过拓扑,入库是全面、最新和无缝的地理数字数据。 世界地图坐标系统是经纬度,WGS84基准面,南极地区数据集为南极专用投影参数(South_Pole_Stereographic)。

    2019-04-10 3324 查看详情

  • 南极1:100万机场分布数据集(2014)

    南极1:100万机场分布数据集包括南极范围内机场(Antarctic_Airport)及机场跑道(Antarctic_Airport_runways)矢量空间数据及相关属性数据:机场名称(Name)、机场国家名称(CNTRY_NAME)、机场国家缩写(CNTRY_CODE)、纬度(LATITUDE)、经度(LONGITUDE)。 数据来自1:100万ADC_WorldMap全球数据集,数据经过拓扑,入库是全面、最新和无缝的地理数字数据。 世界地图坐标系统是经纬度,WGS84基准面,南极地区数据集为南极专用投影参数(South_Pole_Stereographic)。

    2019-04-10 3364 查看详情

  • 南极1:100万行政边界数据集(2014)

    南极行政边界数据集包括南极范围内国家的国界(Antarctic_National)矢量空间数据集及其对应的名称、类型相关属性数据:(CITY_POP)、(ENG_NAME)、(CNTRY_NAME)、(TYPE)、(CNTRY_CODE)、(YEAR)。 数据来自1:100万ADC_WorldMap全球数据集,数据经过拓扑,入库是全面、最新和无缝的地理数字数据。 世界地图坐标系统是经纬度,WGS84基准面,南极地区数据集为南极专用投影参数(South_Pole_Stereographic)。

    2019-04-02 3049 查看详情

  • 南极1:100万居民点数据集(2014)

    南极1:100万居民点数据集包括南极范围内所有居民点(Antarctica_Resident)等矢量空间数据及相关属性数据:城市名称(ENG_NAME)、城市人口(CNTEY_NAME)、(CNTRY_CODE)等属性。 数据来自1:100万ADC_WorldMap全球数据集,数据经过拓扑,入库等数据质量检查,是全面、最新和无缝的地理数字数据。 世界地图坐标系统是经纬度,WGS84基准面,南极地区数据集为南极专用投影参数(South_Pole_Stereographic)

    2019-03-31 3015 查看详情

  • ERA-Interim 全球地面气温再分析数据集(1979-2016)

    全球ERA-Interim 地面气温再分析数据集(1979-2016)是欧洲中长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采用ECMWF IFS预报系统(T255,60层),经过窗口为12小时的四维变分同化系统(4DVAR)同化全球不同地区和来源的地表和上层大气的常规观测和卫星遥感资料(TOVS,GOES,Meteosat等)获得。该地面气温(2米气温)数据覆盖时间从1979年1月到2016年12月,时间分辨率为6小时,水平分辨率0.75°,覆盖全球,投影方式为等经纬度投影。数据每个月存放一个NetCDF格式文件,包含经度(longitude)、纬度(latitude)、时间(time)、气温(t2m,单位:K)四个变量,纬向241个格点,经向480个格点。

    2018-08-25 5894 查看详情

  • 全球河湖矢量数据集(2010)

    河流湖泊等资源是研究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影响全球生态系统、热量、物质交换和平衡,是研究全球环境机理变化的重要基础。当前,全球缺乏大尺度、高精度、大范围的湖泊矢量数据,阻碍了有关河流、湖泊的水文研究。研究以陈军等全球河流湖泊数据集作为源数据,结合2010年前后2-3年的国产高分影像GF数据,产生一套全球河流、湖泊数据集。这套数据集弥补了部分区域精度低的缺陷,是具有可编辑性的较高精度的湖、河矢量数据集。

    2018-08-23 5204 查看详情

  • 三极太阳辐射数据集(2001-2017)

    太阳辐射数据为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太阳辐射表(LI200SZ,LI-COR, Inc., USA)测量获得。本测量数据为总太阳辐射,包括直射和漫反射的太阳辐射,波长范围400-1100nm。测量结果单位为W/m2,在自然采光下典型误差为± 3%(入射角60°以内)。三极不同地点(青藏高原珠峰站和纳木错站,北极Sodankylä 站,南极DomeA站)的数据来源于与站点合作和网站下载等。青藏高原珠峰站和纳木错站数据覆盖时间从2009年到2016年;北极Sodankylä 站数据覆盖时间从2001年到2017年;南极DomeA站数据覆盖时间从2005年到2014年。

    2018-04-03 5067 查看详情

  • 全球300米分辨率欧空局陆地覆盖数据(1992-2015)

    该土地覆盖类型产品是欧空局气候变化行动第二阶段产品,其空间分辨率为300米,时间覆盖范围为1992-2015. 空间覆盖范围纬向-90~90度,经向-180~180度,坐标系统为地理坐标WGS84.土地覆盖产品该地表覆盖的分类依据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土地覆盖分类系统(LCCS,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 该数据用于科研目的需要致谢ESA CCI Land Cover project,并且将发表的文章发送给contact@esalandcover-cci.org

    2018-04-01 15547 查看详情

  • 全球NCEP 再分析数据集(1948-2018)

    1)该套数据集为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联合研制的全球大气再分析数据,是利用观测资料、预报模式和同化系统对全球从1948年到目前的气象资料进行再分析形成的格点资料。数据变量包括地表、近地表(.995sigma层)和不同气压层的多个气象变量,如降水、温度、相对湿度、海平面气压、位势高度、风场和热通量等。 2)覆盖时间为1948年至2018年,其中1948至1957年数据是非高斯格点数据;覆盖范围为全球。空间分辨率为2.5°经纬网格。垂直分层为17个标准气压层,分别为1000、925、850、700、600、500、400、300、250、200、150、100、70、50、30、20、10 hPa,和28 sigma层。部分变量为8层(omega)和12层(humidities);时间分辨率为逐6小时、逐日、逐月和长期逐月平均(1981年至2010年平均)。逐日数据由每日0Z,6Z,12Z和18Z 4个时次值作平均得到的。 3)缺测值为-9.96921e+36f。数据以nc格式存放,文件名为var.time.stat.nc, 每个文件包括经纬度、时间和大气要素变量。 数据的详细情况见数据说明链接http://www.esrl.noaa.gov/pad/data 。

    2018-03-27 18997 查看详情

  • 全球0.5度MODIS IGBP土地覆盖植被分类(2001-2012)

    MODIS土地覆盖类型产品是每年从Terra数据中提取的土地覆盖特征不同分类方案的数据分类产品(MOD12Q1)。本数据为标准MODIS土地覆盖产品MOD12Q1经过重新投影到地理坐标,空间分辨率为0.5度的产品。基本的土地覆盖分类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International Geosphere Biosphere Programme)定义的17类,包括11类自然植被分类,3类土地利用和土地镶嵌,3类无植生土地分类。其覆盖经度范围-180-180度,纬度范围为-64-84度。数据格式为GeoTIFF。 该数据可免费使用,版权属于 University of Maryland,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NASA

    2018-03-13 11609 查看详情

  • 全球0.05度MODIS均一化植被指数(2001-2016)

    该NDVI数据集是由NASA EOSDIS LP DAAC 和美国地质调查 USGS EROS共同发布的第六版MODIS均一化植被指数产品(2001-2016)。该产品的时间分辨率是16天,空间分辨率0.05度。该版本是在原有1公里分辨率的NDVI产品(MYD13A2)基础上生成的气候模拟格点(CMG)数据产品。 请在致谢中以下方式说明该数据的来源: The MOD13C NDVI product was retrieved from the online in courtesy of the NASA EOSDIS Land Processes Distributed Active Archive Center (LP DAAC), USGS/Earth Resources Observation and Science (EROS) Center, Sioux Falls, South Dakota, The [PRODUCT] was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online [TOOL], courtesy of the NASA EOSDIS Land Processes Distributed Active Archive Center (LP DAAC), USGS/Earth Resources Observation and Science (EROS) Center, Sioux Falls, South Dakota.

    2018-03-05 7411 查看详情

  • 全球1/12度 AVHRR GIMMS 均一化植被指数(1981-2015)

    该NDVI数据集是最新发布的NOAA全球模拟和绘图项目(GIMMS,Global Inventory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System)长序列(1981-2015)均一化植被指数产品,版本号3g.v1。 该产品的时间分辨率是每月两次,空间分辨率1/12度。时间跨度1981年7月至2015年12月。该产品为共享数据产品,可直接从ecocast.arc.nasa.gov下载。 详情请参考https://nex.nasa.gov/nex/projects/1349/

    2018-03-04 19019 查看详情

  • 2002-2019年全球AMSR-E/2近地表冻融状态产品数据集(0.25°)

    近地表土壤的冻结/融化状态表征着陆地表层过程的休眠和活跃,这种冻融相态交替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地表过程轨迹模式突变,影响着土壤的水热特性、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等水循环过程,同时也通过水和能量循环机制影响气候变化。本数据集是基于AMSR-E和AMSR2被动微波亮温数据,利用冻融判别式算法制备的全球近地表冻融状态(空间分辨率:0.25°;时间跨度:2002-2019年),可用于分析全球近地表冻融循环的开始/结束日期、冻结/融化时长、冻结范围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和趋势变化,可为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陆表冻融循环与水分、能量交换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2018-03-02 6523 查看详情

  • NSIDC南极海冰数据集(1978-2017)

    该套南极海冰数据集共包括四套数据,均来自SMMR、SSM/I和SSMI/S三个传感器,采用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其中SMMR为Nimbus-7卫星搭载的扫描式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工作周期为1978年10月26日至1987年7月8日。1987年7月至今,使用美国国防卫星计划DMSP卫星群上搭载的一系列被动微波遥感数据SSM/I和微波成像专用传感器SSMIS提供的数据。 前三套为海冰密集度数据,覆盖范围为南极地区,空间分辨率为25 km: (1)数据来自Nimbus-7 SMMR和DMSP SSM/I-SSMIS Version 1,利用NASA Team算法反演得到,覆盖时间从1978年11月到2017年2月,时间分辨率为逐月,数据每月存放一个bin文件; (2)数据来源与第一套相同,覆盖时间从1978-10-26到2017-2-28,时间分辨率为两天,空间分辨率为25km,数据每年存放一个文件夹,每隔一天存放一个bin文件; (3)数据来自Near-Real-Time DMSP SSMIS,利用NASA Team算法反演得到,覆盖时间从2015-1-1到2018-2-3,时间分辨率为逐日,数据每日存放一个bin文件;每个文件由300-byte的文件头(数据时间信息、投影方式、文件名…)和316*332的矩阵组成。 第四套数据为海冰覆盖范围和海冰面积时间序列。覆盖时间从1978年11月到2017年12月,为南极地区海冰覆盖范围、海冰面积的时间演变序列,时间分辨率为逐月,每月存放一个ASCII文件;每个文件由表头(时间、数据类型…)和39*1的海冰覆盖矩阵和39*1的海冰面积矩阵组成。 数据的详细情况见美国冰雪数据中心NSIDC网站-数据说明http://nsidc.org/data/NSIDC-0051;http://nsidc.org/data/NSIDC-0081;http://nsidc.org/data/G02135

    2018-02-26 6800 查看详情

  • 全球Cryosat-2 GDR数据集(V1.0)(2010-2016)

    全球Cryosat-2 GDR数据集由欧空局(ESA)制作,数据覆盖时间从2010年到2016年,覆盖范围为全球。 2010年4月8号,ESA发射了Cryosat - 2高倾斜极轨卫星。该卫星上搭载了合成孔径干涉雷达高度计SIRAL,主要用于监测极地的冰层厚度和海冰厚度变化,进而研究极地冰层的融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冰厚的影响。这种高度计工作在Ku波段,工作频率为13.575 GHz,包括3种测量模式:一是低分辨率指向星下点的高度计测量模式(LRM),可获得陆地、海洋和冰盖所有表面观测值,它的处理过程与ENVISAT/RA - 2 类似,沿轨分辨率为5到7 km;二是合成孔径雷达(SAR)测量模式,主要为提高海冰观测精度和分辨率,可使沿轨分辨率达到250 m左右;三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模式(InSAR),主要为提高冰盖或冰架边缘等地形复杂区域精度。 Cryosat -2/SIRAL数据产品主要包括0级数据、1b级数据、2级数据和高级数据。Cryosat - 2/SIRAL产品由XML头文件(.HDR)和数据产品文件(.DBL)两个文件组成,HDR文件是辅助性的ASCII文件,用于快速识别检索数据文件。1b级产品是按照测量模式分开存储的,不同模式的数据记录格式也有所不同。LRM模式和SAR模式的每个波形有128个采样点,SARIn模式的波形则有512个采样点。2级GDR产品可以满足大多数的科学研究应用,包括了测量时间、地理位置、高度等信息。并且,GDR产品中的高度信息已经经过了仪器校正、传输延迟改正、几何改正和地球物理改正(如大气改正与潮汐改正)。GDR产品是单独的全球性的全轨道数据,即三种模式的测量结果,经过不同的处理过程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合并到一起,从而统一了数据记录格式。三种模式的数据采用了不同的波形重跟踪算法来获得高度值,在最新更新的Baseline C数据中,LRM模式的数据采用了3种算法,分别为Refined CFI、UCL和Refined OCOG。

    2018-02-24 7645 查看详情

  • 南北极冰盖哨兵一号超宽幅SAR数据(2015-2016)

    Sentinel-1A/B卫星使用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693 km,轨道倾角98.18°,轨道周期99 min,搭载了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设计使用寿命为7年(预期12年)Sentinel-l 具有多种成像方式,可实现单极化、双极化等不同的极化方式。Sentinel-1A SAR共有4种工作模式:条带模式(Strip Map Mode,SM)、超宽幅模式 (Extra Wide Swath,EW)、宽幅干涉模式 (Interferometric Wide Swath,IW) 和波模式 (Wave Mode,WV)。A星于2014年4月成功发射,同一区域重访周期为12天,B星2016年4月成功在轨运行,目前重返周期达到3-6天,双星运行以后,南极地区S1数据获取频率大幅度增加。 本数据集为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地区哨兵一号SAR数据。 该数据波段为C波段超宽幅地距多视数据,分辨率为20m*40m, 时间分辨率和往返周期有关,为12天,幅宽为400km,噪声水平为-25dB,辐射测量精度1.0dB。 本数据每年覆盖时间为:南极10月到来年3月,格陵兰4月到9月;覆盖范围南极冰盖冰架地区和格陵兰冰盖。

    2018-02-24 6493 查看详情

  • NCEP-NCAR大气再分析数据集1.0(1948-2017)

    NCEP/NCAR再分析数据工程(1.0)是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利用美国国家先进的分析/预测系统去对过去的资料(1948-最近)进行数据同化处理。 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是来自PSD(物理科学部:Physical Sciences Division)原始日平均的数据。然而,自1948到1957阶段数据有一点不同,属于常规(非高斯)栅格数据。目前官方网站公布的资料一般是从1948至今,最新一天的资料一般会更新到当天的前两日。对于等压面上的资料,一般垂直分辨率会有17层,从1000hPa到10hPa。水平分辨率一般为2.5°×2.5°。NCEP再分析资料是国际上比较系统的大气科学再分析数据集,与欧洲中心的再分析资料相比,其覆盖的起始年份要早一些,最新的资料更新也更快一些。两套再分析数据集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集。 数据的详细情况见https://www.esrl.noaa.gov/psd/data/gridded/data.ncep.reanalysis.html

    2018-02-22 6271 查看详情

  • 全球冰川监测物质平衡数据(V1.0)(1950-2016)

    监测冰川物质平衡数据是反应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直接最可靠的数据。 全球冰川监测物质平衡数据通过对全球可获取物质平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获取了具有连续观测时间序列(未间断)的76条冰川信息及其连续观测的冰川物质平衡数据,时间分辨率为年,从1950年到2016年。

    2018-02-19 4097 查看详情

  • 南北极及青藏高原冰川雪和冰里原核微生物分布 V1.0(2010-2018)

    南北极及青藏高原冰川雪和冰里原核微生物分布数据集提供了刘勇勤实验组在2010-2018年间从NCBI数据库收集的细菌16S核糖体RNA基因序列。 NCBI数据库搜索的关键词为Antarctic, Arctic Tibetan, Glacier.。收集的序列通过使用DOTOUR软件计算序列之间相似度,相似度在97%以上的序列聚类为一个OTU,并定义OTU代表序列。OTU代表序列通过“Classifier”软件与RDP数据库进行比对,在可靠性大于>80%的情况下鉴定到属一级水平。获得序列后,通过阅读序列文件中样品信息获得样品的GPS坐标。本数据包含每条序列的16S核糖体RNA基因片段序列,进化分类,及样品GPS坐标。本数据与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的序列相比,本数据的序列长度更长,分类更准确,对于比较三极微生物的进化信息,以及研究嗜冷微生物进化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2018-02-19 407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