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黑河地下水模型模拟结果; 内容概述:2003-2012年观测井模拟水位:其中字母表示观测井所在地区(L-临泽、Z-张掖、G-高台、J-金塔、E-额济纳)、数字表示观测井的编号 时间范围:2003-2012月数据
黑河中游植被样方调查数据由2013年与2014年两个年度的野外实测数据组成,包括调查样方的植被情况和土壤数据。每个调查样方的数据包含以下信息:样方经纬度、样方大小、高程、样方概况、植物名称、植物高度、冠幅、盖度、总盖度、株数、株距、行距、大行距、胸径。土壤按照地面以下0-100cm分为6层,分别为0-10cm、1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
按照全球数字土壤制图(GlobalSoilMap.net)标准,将0-1m土壤深度划分为0-5cm、5-15cm、15-30cm、30-60cm、60-100cm 5个层次,根据土壤-景观模型原理,使用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制作不同层次的土壤粉粒含量空间分布数据产品。土壤粒级划分标准使用美国制分类法。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于黑河流域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黑河流域土壤数据集成与土壤信息产品生成,91325301)集成的土壤剖面数据。 范围:黑河流域; 投影:WGS_1984_Albers; 空间分辨率:100米; 数据格式:TIFF; 数据集内容: hh_silt_layer1.tif:0-5cm 土壤粉粒含量; hh_silt_layer2.tif:5-15cm 土壤粉粒含量; hh_silt_layer3.tif:15-30cm 土壤粉粒含量; hh_silt_layer4.tif:30-60cm 土壤粉粒含量; hh_silt_layer5.tif:60-100cm 土壤粉粒含量;
根据统计年鉴收集整理出自解放以来中游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面积。
黑河流域灌区及干支渠分布图包括了黑河流域的主要灌区及所有干渠、支渠的分布。灌区主要有罗城灌区、友联灌区、六坝灌区、平川灌区、蓼泉灌区、梨园河灌区、鸭暖灌区、板桥灌区、沙河灌区、西浚灌区、盈科灌区、大满灌区、马营河灌区、上三灌区、新坝灌区、红崖子灌区,这16个灌区。干支渠分布图包含了这16个灌区的所有干渠和支渠。
按照全球数字土壤制图(GlobalSoilMap.net)标准,将0-1m土壤深度划分为0-5cm、5-15cm、15-30cm、30-60cm、60-100cm 5个层次,根据土壤-景观模型原理,使用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制作不同层次的土壤粘粒含量空间分布数据产品。土壤粒级划分标准使用美国制分类法。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于黑河流域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黑河流域土壤数据集成与土壤信息产品生成,91325301)集成的土壤剖面数据。 范围:黑河流域; 投影:WGS_1984_Albers; 空间分辨率:100米; 数据格式:TIFF; 数据集内容: hh_clay_layer1.tif:0-5cm 土壤粘粒含量; hh_clay_layer2.tif:5-15cm 土壤粘粒含量; hh_clay_layer3.tif:15-30cm 土壤粘粒含量; hh_clay_layer4.tif:30-60cm 土壤粘粒含量; hh_clay_layer5.tif:60-100cm 土壤粘粒含量;
该数据包含2003年黑河中游河段口门合并改造工程总体平面布置图,详细描述了黑河中游河段各引水口的引水流量、灌溉面积等数据。附有引水口门现状情况统计表(列出所有引水口门的引水形式、岸别、灌区名称、灌区名称、引水流量),中游改建引水口门相对距离统计表(包含各改建引水口门相对正义峡距离、岸别以及与上一口门的距离),和引水口门合并改造总体布局方案(包括合并口门的引水型式、岸别、灌区名称、灌区面积以及引水流量) 没有矢量格式的数据,我们只收集到JPG格式的,配有一个引水渠道表。
1947-1948年间,中华民国水利部河西水利工程总队编写了黑河干流水利工程规划书(15项)。这是目前全流域最早根据现代水利工程学原理编制的全面工程规划。这批规划以灌溉工程为主,兼顾跨流域调水与防洪工程。这些工程大多在1949年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但其中引大通河水入黑河水计划则从未付诸实施。这批文献中水文、社会经济数据的搜集则多完成于抗战时期,由甘肃省水利林牧公司负责完成,是流域内最早、较系统的数据,对于分析、认识民国时期黑河干流水利开发与社会经济状况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数据主要内容包括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的水库工程、地下水截引及灌溉工程、地表径流灌溉工程、灌溉渠系整理工程等计划书。
黑河上游电站水库(甘电投管理的4个电站)运行情况和梯级调度方案(龙首一级、二级、三道湾及宝瓶水电站的运行情况和优化调度方案)
该数据由“中国1:100万湿地数据”剪裁而来。 “中国1:100万湿地数据”主要反映2000年代全国沼泽湿地信息,采用十进制度为单位的地理坐标表示,主要内容包括:沼泽湿地的类型、湿地的水源补给类型、土壤类型、主要植被类型、所属地理区域等。执行了《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本数据库数据源:1:20沼泽图(内部版)、青藏高原1:50万沼泽图(内部版)、沼泽调查数据1:100万和全国1:400万沼泽图;处理步骤为:数据源选择、预处理、沼泽湿地要素数字化与编码、数据编辑处理、建立拓扑关系、接边处理、投影转换、与地名等属性数据库连结并获取属性数据。
该数据由“中国1:100万湿地数据”剪裁而来,得到甘肃省100万湿地数据。 “中国1:100万湿地数据”主要反映2000年代全国沼泽湿地信息,采用十进制度为单位的地理坐标表示,主要内容包括:沼泽湿地的类型、湿地的水源补给类型、土壤类型、主要植被类型、所属地理区域等。执行了《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本数据库数据源:1:20沼泽图(内部版)、青藏高原1:50万沼泽图(内部版)、沼泽调查数据1:100万和全国1:400万沼泽图;处理步骤为:数据源选择、预处理、沼泽湿地要素数字化与编码、数据编辑处理、建立拓扑关系、接边处理、投影转换、与地名等属性数据库连结并获取属性数据。
2012年黑河流域11区县投入产出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帮助信息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