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数据调查方法:黑河流域管理局调查获得 数据内容概述:黑河、石羊河、疏勒河流域1980年、1985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09年、2009年各县市用数量数据,包括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 数据时空范围:黑河、石羊河、疏勒河流域1980年、1985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09年、2009年。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5月28日至9月21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8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盈科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7649E, 38.87254N,海拔1550.06m。涡动相关仪架高3.2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仪与CO2/H2O分析仪之间的距离是15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ire软件后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ire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3%的数据;(4)剔除夜间弱湍流的观测数据(u*小于0.1m/s)。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因仪器漂移等原因引起的可疑数据用红色字体标识。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稳定度Z/L(无量纲),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三级(质量标识0:(Δst <30, ITC<30); 1: (Δst <100, ITC<100); 其余为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多尺度观测试验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6),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Xu et al.(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4日至9月17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1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盈科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蔬菜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5813E, 38.89322N,海拔1552.75m。涡动相关仪架高3.8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仪与CO2/H2O分析仪之间的距离是20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ire软件后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角度订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ire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3%的数据;(4)剔除夜间弱湍流的观测数据(u*小于0.1m/s)。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因仪器漂移等原因引起的可疑数据用红色字体标识。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稳定度Z/L(无量纲),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三级(质量标识0:(Δst <30, ITC<30); 1: (Δst <100, ITC<100); 其余为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多尺度观测试验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6),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Xu et al.(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5月28日至9月21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12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6631E, 38.86515N,海拔1559.25m。涡动相关仪架高3.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仪与CO2/H2O分析仪之间的距离是15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ire软件后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ire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3%的数据;(4)剔除夜间弱湍流的观测数据(u*小于0.1m/s)。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因仪器漂移等原因引起的可疑数据用红色字体标识。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稳定度Z/L(无量纲),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三级(质量标识0:(Δst <30, ITC<30); 1: (Δst <100, ITC<100); 其余为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多尺度观测试验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6),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Xu et al.(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5月31日至9月17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17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内,下垫面是果园。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6972E, 38.84510N,海拔1559.63m。涡动相关仪架高7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仪与CO2/H2O分析仪之间的距离是0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ire软件后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ire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3%的数据;(4)剔除夜间弱湍流的观测数据(u*小于0.1m/s)。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因仪器漂移等原因引起的可疑数据用红色字体标识。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稳定度Z/L(无量纲),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三级(质量标识0:(Δst <30, ITC<30); 1: (Δst <100, ITC<100); 其余为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多尺度观测试验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6),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Xu et al.(2013)。
在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乌兰图格附近典型胡杨群落为下垫面,架设了EC150开路式涡动协方差观测系统,系统地观测了2013.7-2014.9月的胡杨群落水热通量变化规律与特征。
数据来源:黑河流域管理局调查数据; 数据简介:2010年,肃南县、甘州区、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金塔县、额济纳、肃州区、嘉峪关的生活、工业、农业、城镇和农村生态用水。
数据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空间范围:肃南县、甘州区、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金塔县、额济纳、肃州区、嘉峪关 时间范围:2020年,2030年 数据:GDP(百万元),GDP增长率,一产(百万元),一产增长率,二产(百万元),二产增长率,三产(百万元),三产增长率,一产比率 二产比率,三产比率
本数据集为2005-2007年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地下水位月监测值,包含了山丹桥、童家当铺、流泉、王其闸、大满、盈科干渠、新沟、石岗墩、下安、下秦、哈寨子、太平堡、杨家庄、张掖农场、廖家堡、杨家寨、火车站、三闸、瓦窑、谢家湾、下崖子、燎烟、沙井子、小河、甘泉、西关水文站3年的逐月平均水位。数据来源于水文年鉴,由于资料缺失,部分水文站平均水位数据缺失。
该数据由“中国1:100万湿地数据”剪裁而来。 “中国1:100万湿地数据”主要反映2000年代全国沼泽湿地信息,采用十进制度为单位的地理坐标表示,主要内容包括:沼泽湿地的类型、湿地的水源补给类型、土壤类型、主要植被类型、所属地理区域等。执行了《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本数据库数据源:1:20沼泽图(内部版)、青藏高原1:50万沼泽图(内部版)、沼泽调查数据1:100万和全国1:400万沼泽图;处理步骤为:数据源选择、预处理、沼泽湿地要素数字化与编码、数据编辑处理、建立拓扑关系、接边处理、投影转换、与地名等属性数据库连结并获取属性数据。
本数据集包括黑河中游盈科/大满灌区5.5km×5.5km观测矩阵(缩略图中红色框)内9个WATERNET节点的2015年观测数据。9个节点均包含4cm和10cm两层Hydro probe II探头,观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电导率及复介电常数等主要变量;在4m高度架设有SI-111红外温度探头观测下垫面地表辐射红外温度。观测时间频率为5分钟。本数据集可为异质性地表关键水热变量的遥感估算及其遥感真实性检验,生态水文研究,灌溉优化管理等研究提供时空连续的观测数据集。 详细内容请参见“2015年黑河中游WATERNET数据文档201610501.docx”
本数据集主要包含Nimbus-7卫星携带的扫描式多通道微波辐射计(SMMR:Scanning Multichannel Microwave Radiometer)获得的被动微波亮度温度,包含1978年10月25日-1987年8月20日的06H、06V、10H、10V、18H、18V、21H、21V、37H、37V共十个微波通道的每天两次过境(升轨&降轨)亮度温度,其中H代表水平极化,V代表垂直极化。 1978年10月发射的Nimbus-7为太阳同步极轨卫星,搭载的微波传感器SMMR,是一台测量地表五个频率(6.6GHz,10.69GHz,18.0GHz,21.0GHz,37.0GHz)微波亮温的双极化微波辐射计。它以约50.3°固定入射角扫描地表,幅宽780km,并在正午12:00(升轨)与午夜24:00(降轨)通过赤道。SMMR时间分辨率为每日,但由于swath间距离较宽,大概每隔5-6天才会重访同一地表。 1、文件格式和命名: 每组数据均由遥感数据文件构成。 SMMR_Grid_China目录下的每组数据文件名及命名规则如下: SMMR-MLyyyydddA/D.subset.ccH/V(遥感数据) 其中:SMMR代表SMMR传感器;ML代表多通道低分辨率;yyyy代表年份;ddd代表该年的儒略日(1-365/366);A/D分别代表升轨(A)和降轨(D);subset表示中国地区的亮温数据;cc代表频率(6.6GHz,10.69GHz,18.0GHz,21.0GHz,37.0GHz);H/V分别代表水平极化(H)和垂直极化(V)。 2、坐标系及投影: 投影方式为等积割圆柱投影,双标准纬线为南北纬30度。有关EASE-GRID的相关详细信息,请参考http://www.ncgia.ucsb.edu/globalgrids-book/ease_grid/。 如果需要将EASE-Grid投影方式转换成Geographic投影方式,请参照ease2geo.prj文件,内容如下: Input projection cylindrical units meters parameters 6371228 6371228 1 /* Enter projection type (1, 2, or 3) 0 00 00 /* Longitude of central meridian 30 00 00 /* Latitude of standard parallel Output Projection GEOGRAPHIC Spheroid KRASovsky Units dd parameters end 3、数据格式: 以整数形二进制存储,每个数据占2个字节。本数据集中实际存储的数据为亮温*10,读出数据后需除以10得到真实亮温。 空间分辨率:25km; 时间分辨率:逐日,从1978年至1987年。 4、空间范围: 经度:60.1°-140.0°东经; 纬度:14.9°-55.0°北纬。 5、数据读取 每一组数据的遥感影像数据文件可以在ENVI和ERDAS软件中打开。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帮助信息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