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样点数据,采用LAI-2000 冠层分析仪采集,采集区域位于大野口,五星村(2012年)等区域。主要测量植被为玉米。使用LAI2000获取玉米的LAI值,采用一上四下的模式,重复两次进行观测。使用CD202获取玉米植株每片叶子的叶面积,共采集三株玉米。
2015-01-06
算法首先采用冠层BRDF模型,将冠层反射率表示为LAI/FAPAR、波长、土壤和叶片反射率、聚集指数、入射和观测角度等一系列参数的函数。针对几个关键参数建立了参数表作为反演的输入。然后输入经过预处理的地表反射率数据和土地覆盖数据,用查找表(LUT)法反演得到LAI产品。详细算法参见参考文献。 图像格式:tif 图像大小:每景1M左右 时间范围:2000-2012年 时间分辨率:8天 空间分辨率:1km
2015-01-06
利用我国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的CCD传感器的30m图像,经过定标、几何精校正和基于大气层顶表观反射率的角度网格回归(Angular Bin)反演算法反演了地表短波反照率,再选择一个月内云量最少的图像镶嵌成为全黑河流域的反照率分布图,投影方式为UTM投影,空间分辨率30米,时间频率为每月1景。数据文件包含2个波段,分别是对应局地正午时刻太阳角的黑空反照率(black-sky albedo of local noon)和白空反照率(white-sky albedo),以短整数方式存储,比例因子为0.0001。
2015-01-05
数据集为黑河流域地面样点LAI数据,采用LAI-2000 冠层分析仪采集,采集区域位于张掖农村示范基地,额济纳旗,酒泉卫星中心(2011年)等区域。主要测量植被为玉米。使用LAI2000获取玉米的LAI值,采用一上四下的模式,重复两次进行观测。使用CD202获取玉米植株每片叶子的叶面积,共采集三株玉米。
2015-01-04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叶面积指数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用来反映植物叶面数量、冠层结构变化、植物群落生命活力及其环境效应,为植物冠层表面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描述提供结构化的定量信息,并在生态系统碳积累、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植物、大气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平衡,植被遥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葫芦沟流域高寒灌丛及云杉林叶面积指数等指标是用Plant Canopy Imager CI - 110冠层分析仪测定的。测定时段2014年7月22日。包括了葫芦沟流域主要的灌丛类型及青海云杉林。数据集主要包括CI-110测量的原始数据,包括图像及叶面积分析图像。
2015-01-02
算法首先采用冠层BRDF模型,将冠层反射率表示为LAI/FAPAR、波长、土壤和叶片反射率、聚集指数、入射和观测角度等一系列参数的函数。针对几个关键参数建立了参数表作为反演的输入。然后输入经过预处理的地表反射率数据和土地覆盖数据,用查找表(LUT)法反演得到FAPAR产品。详细算法参见参考文献。 图像格式:tif 图像大小:每景1M左右 时间范围:2000-2012年 时间分辨率:8天 空间分辨率:1km
2015-01-02
植物叶片水分生理是研究叶片尺度植物蒸腾耗水的主要手段,也是认识植物耐旱机理的重要指标,本项目于2011-2012年对叶片尺度水分生理进行观测,观测仪器为Li-6400,每个月选择典型晴天2-3天,频率为2小时,主要观测参数包括: 净光合速率(Pn, μmol CO2·m–2· s–1)、蒸腾速率(Tr, mol H2O·m–2·s–1)、气孔导度(gs, mol H2O·m–2·s–1)、胞间和环境CO2浓度(Ci和Ca, μmol CO2·mol–1)、光合有效辐射(PA R, μmol·m–2·s–1)、气温(Ta, ℃)、叶面大气相对湿度(hs, %)和水汽压亏缺(Ds, KPa)等。
2014-09-11
自制小型Lysimeter,模拟自然条件,选择典型荒漠植物为对象,研究其耗水量和耗水规律。每种植物重复3次。 2011年,以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10)%进行荒漠植物生理需水和耗水规律实验;2012年,以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20±5)%进行胁迫情况下,生理需水和耗水规律实验。
2014-07-13
2012年7月和8月中旬进行群体光合作用测定,植物种:柠条。 群体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由LI-8100闭路式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系统(LI-COR,美国)和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制作的同化箱组成,LI-8100是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用于土壤碳通量测量的仪器,采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量CO2和H2O的浓度。同化箱的长宽高均为50cm。同化箱由LI-8100控制,设置好测量参数后,仪器可以自动运行。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群体光合速率: CAP (Canopy 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是群体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A为植物冠层的总叶面积(m2);VA是群体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的总体积(m3),为同化箱距地面高度(放置好特制基座后测量其上沿与内部地面的距离)与土壤面积(0.25 m2)的乘积和同化箱的体积(0.125 m3)之和; 是进行群体光合作用测定过程中使用同化箱测定的CO2变化速率(μmol CO2•mol–1•s–1); 是进行土壤呼吸测定过程中使用20 cm测量室测定的CO2变化速率(μmol CO2•mol–1•s–1);P是大气压(Pa),T为同化箱内的空气温度(℃),R是气体常数(8.314 Pa•m3•mol-1•K-1);n为转化系数,表示将20cm测量室测得的 转换为在同化箱所覆盖的土壤面积(SA)上及群体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的总体积(VA)内由土壤呼吸所引起的CO2变化速率,根据下式进行计算: SA是同化箱覆盖的土壤面积,为0.25 m2,SC是20 cm测量室覆盖的土壤面积(0.03 m2),VC是植物根系和土壤呼吸作用测定系统的总体积(m3),为20cm测量室距地面高度(放置好土壤环后测量其上沿与内部地面的距离)与土壤面积(SC)的乘积和20cm测量室的体积(4.82×10-3 m3)之和。
2014-07-09
SPAC系统是观测植物蒸腾耗水及环境因子的综合平台,本项目在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研究设置SPAC系统1套,主要观测数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降水、光合有效辐射等,采样频率为1小时,该数据为植物蒸腾耗水的环境响应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014-07-01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