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数据集为2000年2月24日至2004年12月31日,分辨率为 0.05度,MODIS数据,数据格式为.hdf,可以用HDFView打开,数据质量良好,缺失的日期如下: 2000年 1-54 132 219-230 303 2001年 111 167-182 2002年 079-086 099 105 2003年 123 324 351-358 2004年 219 349 其中年后面的数字为该年的第n天 Pixel values are as follows: 0: Snow-free land 1-100: Percent snow in cell 111: Night 252: Antarctica 253: Data not mapped 254: Open water (ocean) 255: Fill 文件命名举例如下: Example: "MOD10C1.A2003121.004.2003142152431.hdf" Where: MOD = MODIS/Terra 2003 = Year of data acquisition 121 = Julian date of data acquisition (day 121) 004 = Version of data type (Version 4) 2003 = Year of production (2003) 142 = Julian date of production (day 142) 152431 = Hour/minute/second of production in GMT (15:24:31) 角点坐标为: Corner Coordinates: Upper Left ( 70.0000000, 54.0000000) Lower Left ( 70.0000000, 3.0000000) Upper Right ( 138.0000000, 54.0000000) Lower Right ( 138.0000000, 3.0000000) 其中Upper Left 为左上角,Lower Left 为左下角,Upper Right 为右上角,Lower Right 为右下角。 数据行列数分别为 1360, 1020 地理经纬度坐标,具体信息如下: Coordinate System is: GEOGCS["Unknown datum based upon the Clarke 1866 ellipsoid", DATUM["Not specified (based on Clarke 1866 spheroid)", SPHEROID["Clarke 1866",6378206.4,294.9786982139006, AUTHORITY["EPSG","7008"]]], PRIMEM["Greenwich",0], UNIT["degree",0.0174532925199433]] Origin = (70.000000000000000,54.000000000000000)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NSIDC)
冻土环境对青藏铁路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工程的环境效应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马巍研究员,项目运行时间为2002.1-2004.12。 该项目汇交数据: 1、北麓河活动层场地监测数据 (1) 北麓河活动层场地检测说明 (2) 北麓河下垫面场地水分数据2002.9.28-2003.8.10(Excel文件) * 场地1-草原的水分数据 * 场地2-草皮铲除的水分数据 * 场地3-天然草皮的水分数据 * 场地4-碎石的水分数据 * 场地5-保温的水分数据 (3)北麓河下垫面场地温度数据0207-0408 Excel文件 * 道碴地表的温度数据 * 保温材料的温度数据 * 铲除植被地表的温度数据 * 草垫地表的温度数据 * 砂砾地表的温度数据 2、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数据:风火山、沱沱河、五道梁,样方调查内容:植物类型、多度、群落盖度、总盖度、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结构;采用TDR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不同深度水分含量;在每个样方点于 0-100cm 深度内分层采集土壤样品一组。采用EKKO100地质雷达探测仪,在每个样方带上以及平行公路方向连续采样1-1.5km,以查清冻土上限深度。 3、预测数据:分别设定未来50年温度上升1度和2度,初始地表温度为-0.5,-1.5,-2.5,-3.5,-4.5度,来预测不同深度和时间的冻土温度。 4、青藏铁路高温高含冰量冻土统计:地段、铁路里程、总里程(Km)、冻土类型里程数、多年冻土平均地温分区里程数、高温高含冰量冻土、高温低含冰量冻土、低温高含冰量冻土、低温低含冰量冻土、融区。
马巍, 吴青柏
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的《张掖土地利用现状图》,本图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甘青宁类型区系列图之一,信息如下: * 主编:王一谋 * 副主编:冯毓荪、游先祥、申元村 * 编委:王贤、王镜泉、丘明新、全志杰、牟新待、曲春宁、姚发芬、钱天久、黄自治、梅成瑞、韩熙春、李裕久、胡双熙 * 责任编辑:黄美华 * 编稿:牟新诗、崔赛华、王贤。何守华 * 编绘:何守华、王贤、全志杰、崔赛华、龙亚萍、牟新诗、何守华、毛晓利、崔赛华、王长涵 * 编辑:冯毓荪、王一谋 * 清绘:冯毓荪、张景秋、杨萍 * 制图:冯毓荪、姚发芬、王建华、赵燕华、李伟民 * 制图单位: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室编制 *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 * 比例尺:1:500000 * 出版时间: 暂无 1、 文件格式与命名 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一下图层: 张掖土地利用现状图(landuse)、河流(River)、道路(Road)、 2、数据字段及属性 类型编号 类型面(Type) 沙漠类型(desert) 11 水田 Paddy 12 水浇地 Irrigated field 13 旱地 Non-irrigated field 131 平旱地 Plain non-irrigated field 132 沟旱地 Valley non-irrigated field 133 坡旱地 Slope non-irrigated field 134 台旱地 Terrace non-irrigated field ................. 具体请参考数据文档 3、投影信息: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5)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王一谋, 游先祥, 申元村, 冯毓荪, 王建华
本数据集:主编:侯学煜 编图:候学煜,孙世洲,张经炜,何妙光.王义凤,孔德珍,王绍庆 出版:地图出版社 发行:新华书店 时间:1979年 比例尺:1:4000000 自1972年5月至1976年7月历时五年完成的。在制订图例和具体编图过程中,参考了我国1949年以后的绝大部分植被考察资料(包括图件和文字资料),举行了十几次所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参加的制图讨论会。在编图工作完成后的发排期间,又补充了许多新的考察资料,特别是西藏西部地区的植被资料。 本图的性质基本上市属于现状植被图,包括自然植被和农业植被两部分,自然植被的图例是按照七个植被群系纲组排列的,他们主要是根据植物群落的外貌并结合一定的生态特征而划分的。农业植被群落的概念,同自然植物群落一样,也具有一定的生活型(外貌、结构、层片),种类组成和一定的生态地段。 199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该图的数字化工作,并撰写了相关的数据说明文档,数字化后的数据也采用等积圆锥投影,并可利用GIS软件转换为其他投影. 本数据包括1个e00格式的矢量文件,中国植被编码设计说明, 数据集说明,植被数据层属性数据表和扫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简要说明》等文件。 数据投影: Projection: Albers false_easting: 0.000000 false_northing: 0.000000 central_meridian: 110.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1: 25.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2: 47.000000 latitude_of_origin: 0.000000 Linear Unit: Meter (1.000000)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Unknown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9)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Unknown Spheroid: Clarke_1866 Semimajor Axis: 6378206.4000000004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583.7999999998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4.978698213901000000
侯学煜, 孙世洲, 张经炜, 何妙光, 王义凤, 孔德珍, 王绍庆
西北绿州农业发展对流域尺度水循环的影响及生态环境效应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为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绍忠教授,项目运行时间为2003.1-2005.12。 该项目汇交的数据:石羊河流域土壤实验资料,包括: 1.饱和导水率(excel表格):包含编号,取样点,测定值,饱和导水率四个字段. 2.导电率(excel表格):包含编号,取样点,测定值,温度,温度校订值,电导率. 3.室内入渗原始数据(excel表格):包含编号, 时间,累积值,读数. 4.野外入渗资料(excel表格):包含编号, 时间,累积值,读数. 5.水平入渗数据采样点(excel表格):包含时间,量水筒(ml),湿润峰(ml).湿重,干重,盒重,距离. 6.土壤颗粒分析(excel表格):包含编号,>0.25mm,<0.05mm,<0.01mm,<0.005mm,<0.001mm 7.土壤水分特征曲线(excel表格):包含压力膜仪压力为0,0.05,0.1,0.3,0.5,0.8,1.5,3,5,14.4时的土壤重量和烘干重. 8.有机质(excel表格):包含编号,取样点,取土量(g),滴定用量(ml) 9.采样点坐标(excel表格)
康绍忠
我国西部干旱环境的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项目运行时间为2002.1-2004.12。 该项目汇交的数据包括: 1、西部干旱区历史与变率数据: 1) Chinese Loess Plateau Mass Accumulation Rate Data(3600-0 KYrBP) :字段包括Age,MAR(Mass Accumulation Rate).(txt文档) 2) Chinese Loess Plateau Grain Size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3600-0 KYrBP) :字段包括Age,Stacked Mean Grain Size,Stacked magnetic,susceptibility.( txt文档) 2、陕西耀县塬区12KaBP以来不同黄土层孢粉含量数据(excel表格):包括0-397厘米共67层黄土样品的27个科属孢粉含量分布. 3、10Be记录数据(表格) 79.67- 0.09 kyr BP不同厚度黄土的10Be浓度、磁化率及容重数据. 4、青藏高原隆升对东亚季风轨道尺度变率调制的模拟室数据: ah0-sum.nc nc文档、 hh0-sum.nc nc文档、 jfh0-sum.nc nc文档、 kdh0-sum.nc nc文档、lfh0-sum.nc nc文档、mask.nc nc文档、phis.nc nc文档
安芷生
本次冰湖编目受到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and United Nationenvironment Programme/Regional Resourc Centre,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P/RRC-AP) 的联合支持。 1、冰湖编目参照Landsat 4/5(MSS,TM1982/1985/1984/1999),Landsat 7(ETM+),IRS-1C,LISS-III(1995IRS-1C),(1997 IRS-1D) 等遥感数据,反映了该地区2000年的冰湖现状。 2、冰湖编目覆盖: 印度-北安查尔邦地区 3、冰湖编目内容包括:冰湖编目、冰湖类型、冰湖朝向、冰湖宽度、冰湖面积、冰湖深度、冰湖长度等属性 4、投影参数: Projection: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UTM) Ellipsoid: WGS84 Datum: WGS84 Ellipsoid Parameters:a=6378137.000 1/f=298.257223563 Northem Hemisphere:Yes MinimumX:221473.969 MinimumY:3300590.500 MaximumX:513943.969 MaximumY:3488960.500 Zone:44 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数据文档及报告
Pradeep Kumar Mool, 吴立宗, Samjwal Ratna Bajracharya, Basanta Shrestha
西南季风区气候与冰川演变对丽江-玉龙雪山地区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何元庆研究员,项目运行时间为2004.1-2006.12。 该项目汇交数据: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资料整编,格式为word文档,数据内容包括: 1.2008年9—12月白水1号冰川物质平衡(剖面,测杆,积消量) 2.1997-2008年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的变化情况(日期,末端海拔,末端进退距离,南侧进退距离) 3.木家站1979-2003年月平均流量统计表(年均流量,年最大流量,年最大时间,年最小流量,年最小时间) 4.玉龙雪山冰川观测室试验站气象资料 2000年-2008年大本营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逐日降水量(mm),逐日平均相对湿度,逐日平均日照时数,逐日气压值,逐日平均风速 2006年-2008年甘海子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逐日降水量(mm),逐日平均相对湿度,逐日平均日照时数,逐日气压值,逐日平均风速 2008年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积累区逐日平均气温表(℃),),逐日降水量(mm),逐日平均相对湿度,逐日平均日照时数,逐日气压值,逐日平均风速 2008年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冰川末端逐日平均气温表(℃)),逐日降水量(mm),逐日平均相对湿度,逐日平均日照时数,逐日气压值,逐日平均风速 2006-2008甘海子露点温度 2006-2007甘海子气象站日均CO2含量(ppm) 冰川末端气象站空气水汽压(kPa) 冰川积累区气象站空气水汽压(kPa) 5.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冰温资料 1号,2号,3号测点冰温孔实测电阻值
何元庆
该数据是对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1:400万)中冻土分布图的数字化,该图中考虑与全球冻土分类系统的统一,将多年冻土分为五类,包括: (1)不连续多年冻土:连续系数50%-90% (2)岛状多年冻土:连续系数<50% (3)高原不连续多年冻土:连续系数50%-90% (4)高原岛状多年冻土:连续系数50%-90% (5)山地多年冻土。 冻土图的编制依据包括:(1)冻土野外调查、勘探实测资料;(2)航空像片和卫星影像判译;(3)TOPO30 1km分辨率的地面高程数据;(4)气温和地面温度资料。其中,青藏高原的冻土分布采用了南卓铜等(2002)的研究结果,利用青藏公路沿线76个钻孔实测年平均地温数据,进行回归统计分析,获取年平均地温与纬度、高程的关系,并基于该关系,结合GTOPO30高程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资源观测与科技中心领导下发展的全球1k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模拟得到整个青藏高原范围上的年平均地温分布。以年平均地温0.5 ℃作为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的界限,参考《中国冰雪冻土图》(1:400万)(施雅风 等,1988)划定高原不连续多年冻土与高原岛状多年冻土的界限;另外,参考东北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分区图(郭东信 等,1981)、环北极多年冻土和地下冰分布图(Brown et al. 1997)和最新野外实测资料,对东北的多年冻土界线进行了修订;西北高山多年冻土界线多采用了《中国冰雪冻土图》(1:400万)(施雅风 等,1988)中划定的界线。 根据该数据统计的中国多年冻土区面积约1.75×106km2,约占中国领土的18.25%。其中,高山多年冻土0.29×106km2,约占我国领土面积的3.03%。 更多信息参考《1:400万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说明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6)。
王涛, 施雅风, 郭东信
本数据集采用SMMR(1978-1987)、SSM/I(1987-2009)和SSMIS(2009-2015)逐日亮温数据,由双指标(TB,37v,SG)冻融判别算法生成,分类结果包含冻结地表、融化地表、沙漠及水体四种类型。数据覆盖范围为中国大陆主体部分,空间分辨率为25.067525 km,EASE-Grid投影方式,以ASCIIGRID格式存储。 该数据集中的所有ASCII码文件可以直接用文本程序(如记事本)打开。除了头文件,主体内容为数值表征地表冻融的状态:1代表冻结,2代表融化,3代表沙漠,4代表降水。如果要用图示来显示的话,我们推荐用ArcView + 3D 或 Spatial Analyst 扩展模块来读取,在读取过程中会生成grid格式的文件,所显示的grid文件就是该ASCII码文件的图形表达。读取方法: [1] 在ArcView软件中添加3D或Spatial Analyst扩展模块,然后新建一个View; [2] 将View激活,点击File菜单,选择Import Data Source选项,弹出Import Data Source选择框,在此框中的Select import file type:中选择ASCII Raster,自动弹出选择源ASCII文件的对话框,点击寻找该数据集中的任一个ASCII文件,,然后按OK键; [3] 在Output Grid对话框中键入的Grid文件名字(建议使用有意义的文件名,以便以后自己查看)和点击存放此Grid文件的路径,再次按Ok键,然后按Yes(要选择整型数据),Yes(把生成grid文件调入到当前的view中)。生成的文件可以按照Grid文件标准进行属性编辑。这样就完成了显示将ASCII文件显示成Grid文件的过程。 [4] 批处理时,可以使用ARCINFO的ASCIIGRID命令,编写成AML文件,再用Run命令在Grid模块中完成: Usage: ASCIIGRID <in_ascii_file> <out_grid> {INT | FLOAT} 本数据的生产得到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90502010)、中国西部地区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研究(90202014)以及冻土主被动微波辐射传输模拟及其辐射散射特性研究(41071226)的支持。
晋锐, 李新
该数据集来自对1997年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出版的《世界雪冰资源地图集》纸质地图的数字化,具体包括了俄罗斯的冻土范围、冻土温度、地下冰厚度等信息。更多信息参考文献(Kotlyakov et al, 2002)。数据以ESRI的Shape格式存储,用户也可通过美国冰雪数据中心下载(http://nsidc.org/data/ggd600.html)。
Tatiana Khromova, Victor Kotlyakov
该数据是中国冻土区划及类型图(1:1000万)(邱国庆等,2000;周幼吾 等,2000)的数字化,采用了区划和类型双系列体系,在同一份图上同时用区划体系和类型体系来反映在各个级别上冻土形成和分布的共性与个性。 区划体系包括三个冻土大区:(1)中国东部冻土大区;(2)中国西北冻土大区;(3)中国西南(青藏高原)冻土大区。在三个大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划分出16个区及下面的若干亚区。冻土区划界线的划分中,I大区和III大区的界线主要参考了李炳元(1987)的结果;II大区和III大区的界线就是青藏高原的北界,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北侧和山麓线;I大区和II大区的界线在贺兰山—狼山一带。二级区的界线,在II大区和III大区中以地貌条件为依据进行划分,在I大区则以气温年较差A与年平均气温T的比值为主要划分依据,并考虑到各地的冻结深度。 类型体系基于冻土连续性、冻土存在的时间和季节冻结深度,划分为8个类型,各类型界线主要取自《中国冰雪冻土图》(1:400万)(施雅风 等,1988)并参考了一些新资料,而季节冻土界线则主要以气象站资料为依据。各类型的定义如下: (1)大片多年冻土:连续系数为90%-70%; (2)大片-岛状多年冻土:连续系数为70%-30%; (3)稀疏岛状多年冻土:连续系数为<30%; (4)山地多年冻土; (5)中深季节冻土:可能达到的最大季节冻结深度>1m; (6)浅季节冻土:可能达到的最大季节冻结深度<1m; (7)短时冻土:保存时间不足一个月; (8)非冻土。 根据该数据计算的中国多年冻土区面积约2.19×106km²,约占中国领土的22.83%。其中,高山多年冻土0.42×106km²,约占我国领土面积的4.39%。季节冻土面积约4.76×106km²,约占我国领土的49.6%,瞬时冻土面积约1.86×106km²,占我国领土的19.33%。 更多信息参考文献(周幼吾 等,2000)。
郭东信, 邱国庆
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关键区水份循环特征变化及其影响作用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项目运行时间为2006.1-2008.12。 该项目汇交的数据为"JICA" 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项目数据集: 1.观测类别、时间段及站点数 1)JICA AWS资料:08年 01-07 月(西藏、云南、四川等省(自治区)73 个自动站,包括中科院 5个自动站) 2)JICA GPS 水汽资料:08 年 01-10 月(西藏、云南、四川等省(市、自治区)24 个观测 站) 3)JICA 加密观测 GPS 探空资料:08 年03-07月(西藏、云南、四川等省(自治区)18 个 观测站,具体观测时间地点详见 JICA 加密观测探空资料目录) 2. 观测类别、资料内容 1) GPS 水汽 (1)资料内容:序号、站名(中文)、站号、经度、纬度、海拔、年月日、时间、地面 气压、地面气温、相对湿度、总延迟(m)、可降水(cm)(1次/1 小时)。 2) GPS 加密探空 (1) 资料内容:气压 P、温度 T、相对湿度 RH、V 分量、U 分量、垂直高度 H、 露点温度 Td、水汽含量 Mr、风向 Wd、风速 Ws、经度Lon、纬度Lat、雷达高度RdH, “-999.90” 表示无观测值。 3) AWS (1)资料内容:区站号、经度、纬度、拔海高度、站点级别、总云量、风向、风速、海 平面气压、3小时变压、过去天气 1、过去天气 2、6 小时降水、低云状、低云量、低云高、露点、能见度、现在天气、温度、中云状、高云状、24 小时变温、24 小时变压 项目科学顾问: 郑国光、许小峰、周秀骥、李泽椿、丑纪范、许健民、陈联寿、秦大河、丁一汇 项目总负责: 喻纪新 项目执行人: 张人禾、徐祥德 本数据集主持完成单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JICA项目执行专家组、JICA项目实施办公室 本数据集协作完成单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大气探测技术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四川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天津市气象局。 本数据集实施机构: JICA项目北京总部;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JICA项目分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分中心。
徐祥德
数据集包括: 1、permaice(冻土类型图) 2、subsea(海底界线矢量图)3、treeline(林线矢量图)4、nhipa(栅格图)5、llipa(栅格图) Permaice包括属性字段:Num_code(冻土属性编码) Combo(冻土属性)extent(冻土范围)content(含冰量) 属性对照如下:(1)冻土属性对照表: 0 (No information ) 1 - chf (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2 - dhf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3 - shf (Sporadic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4 - ihf (Isolated patches of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5 - cmf (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medium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6 - dmf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medium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7 - smf (Sporadic permafrost extent with medium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8 - imf (Isolated patches of permafrost extent with medium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9 - clf (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10 - dlf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11 - slf (Sporadic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12 - ilf (Isolated patches of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13 - chr (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14 - dhr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15 - shr (Sporadic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16 - ihr (Isolated patches of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17 - clr (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18 - dlr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19 - slr (Sporadic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20 - ilr (Isolated patches of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21 - g (Glaciers) 22 - r (Relict permafrost) 23 - l (Inland lakes ) 24 - o (Ocean/inland seas ) 25 - ld (Land) (2)冻土范围对照表 c = continuous (90-100%) d = discontinuous (50- 90%) s = sporadic (10- 50%) i = isolated patches ( 0 - 10%) (3)含冰量对照表 h = high (>20% for "f" landform codes) (>10% for "r" landform codes) m = medium (10-20%) l = low (0-10%) ------------------------------------------------------------ Projection of the shapefiles is: PROJCS["Sphere_ARC_INFO_Lambert_Azimuthal_Equal_Area", GEOGCS["GCS_Sphere_ARC_INFO", DATUM["Sphere_ARC_INFO", SPHEROID["Sphere_ARC_INFO",6370997.0,0.0]], PRIMEM["Greenwich",0.0], UNIT["Degree",0.0174532925199433]], PROJECTION["Lambert_Azimuthal_Equal_Area"], PARAMETER["False_Easting",0.0], PARAMETER["False_Northing",0.0], PARAMETER["longitude_of_center",180.0], PARAMETER["latitude_of_center",90.0], UNIT["Meter",1.0]] Projection for the raster (*.byte) files is: Projection: Lambert Azimuthal Units: meters Spheroid: defined Major Axis: 6371228.00000 Minor Axis: 6371228.000 Parameters: radius of the sphere of reference: 6371228.00000 longitude of center of projection: 0 latitude of center of projection: 90 false easting (meters): 0.00000 false northing (meters): 0.00000
O. Ferrians, J. A. Heginbottom, E. Melnikov, Tingjun Zhang, 冉有华
此数据集包含了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站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经纬度为100°08′E,39°21′N,海拔高度为1382m。 观测项目有:大气温湿梯度观测(1.5m和3.0m)、风速(2.2m和3.7m)、风向、气压、降水、净辐射和总辐射、二氧化碳(2.8m和3.5m)、土壤张力、多层土壤温度(20cm、40cm、60cm、80cm、120cm和160cm)及土壤热通量(5cm、10cm和15cm)。 具体的表头等信息请参见随数据一起发布的说明文档。
张智慧, 赵文智, 马明国
PALSAR(The Phased Array type L-l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搭载在ALOS卫星上的相控阵型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高分辨率、扫描式合成孔径雷达、极化三种观测模式,使之能获取比普通SAR更宽的地面幅宽。 黑河流域目前共有ALOS PALSAR数据13景。覆盖范围和获取时间分别为:张掖城区东北1景,HH/HV极化,时间为2008-04-25;冰沟流域加密观测区+阿柔加密观测区2景,HH/HV极化,时间分别为2008-05-12,2008-06-27;大野口流域加密观测区+盈科绿洲加密观测区2景,HH/HV极化,时间分别为2008-05-12,2008-06-27;观象台加密观测区+临泽站加密观测区+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2景,HH/HV极化,时间分别为2008-05-12,2008-06-27;临泽站加密观测区1景,HH/HV极化,时间为2008-05-12;冰沟流域加密观测区1景,HH/HV极化,时间为2008-07-14;扁都口加密观测区4景,2008-04-25的2景为HH/HV极化,2008-06-10的2景为HH极化。 产品级别为L1级,未经过几何校正。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ALOS PALSAR遥感数据集通过Takeo Tadono博士、叶庆华研究员和施建成教授从JAXA获取(中国科学院青藏所与JAXA合作项目)。 (备注:“+”代表同时覆盖)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JAXA)
PROBA(Project for On-Board Autonomy)小卫星是欧空局于2001年发射的一颗最小的对地观测卫星,CHRIS(Compact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是搭载在PROBA平台上最主要的成像光谱分光计,具有五个成像模式,以其卓越的光谱空间分辨率及多角度的优势为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对陆地、海洋及内陆水体进行成像。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获取高光谱和多角度数据的星载传感器,空间分辨率高,光谱范围宽,在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能收集到丰富的信息。黑河流域目前共有PROBA CHRIS数据23景。 覆盖范围和获取时间分别为:阿柔加密观测区4景,时间分别为2008-11-18,2008-12-05,2009-03-29,2009-05-22;扁都口加密观测区1景,时间为2009-07-13;冰沟流域加密观测区7景,时间分别为2008-11-19,2008-11-26,2008-12-06,2009-01-10,2009-03-04,2009-03-30,2009-03-31;大野口流域加密观测区2景,时间分别为2008-10-23,2009-06-08;临泽地区1景,时间为2008-06-23;民乐1景,时间为2008-10-22;盈科绿洲加密观测区7景,时间分别为2008-04-30,2008-05-09,2008-06-04,2008-07-01,2008-07-19,2009-05-31,2009-08-10。 产品级别为L1级,未经过几何校正。除阿柔加密观测区2009-03-29和2009-05-24的影像只有4个角度以外,其余每景影像均有5个角度的不同影像。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PROBA CHRIS遥感数据集通过“龙计划”项目(项目编号:5322)获取(详细信息参见数据使用声明)。
李新
PRISM(The Panchromatic Remote-sensing Instrument for Stereo Mapping)是搭载在ALOS卫星上的全色遥感立体测绘仪传感器。它具有独立的三个观测相机,分别用于星下点、前视和后视观测,沿轨道方向获取立体影像,星下点空间分辨率为2.5m。 黑河流域目前共有ALOS PRISM数据4景。获取时间和覆盖范围分别为:阿柔加密观测区1景,时间为2008-03-19;海潮坝1景,时间为2008-03-19;扁都口加密观测区1景,时间为2008-04-17;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临泽站加密观测区1景,时间为2008-04-22。 产品级别为LB2级,经过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ALOS PRISM遥感数据集通过Takeo Tadono博士、施建成教授和叶庆华研究员从JAXA获得。 (备注:“+”表示同时覆盖)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JAXA)
北京一号小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实用型对地观测小卫星,于2005年10月27日发射,运行在近地轨道686km处,它具有多光谱中分辨率(32米,600Km幅宽)及全色高分辨率(4米,24Km幅宽)双遥感器独立运行。其中MSI传感器的影像星下点分辨率为32m,视场角为22.06°,轨道高度为686km,轨道倾角为98.1725°,焦距为150mm,CCD像元大小为7μm。影像波段范围包括:近红外波段:760nm-900nm,红波段:630nm-690nm,绿波段:520nm-620nm。 黑河流域目前共有北京一号多光谱遥感数据11景,覆盖黑河流域上、中游。获取时间分别为:2007-10-21,2007-11-19,2008-01-09,2008-03-03,2008-04-04,2008-04-16,2008-05-01,2008-05-16,2008-07-01,2008-07-06,2008-07-08 影像产品级别为2级,经过系统几何校正。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北京一号多光谱遥感数据集通过“龙计划”项目(项目编号:5322)获得(详细信息参见数据使用声明)。
李新
高级沿轨扫描辐射计(AATSR)是搭载在欧空局ENVISAT卫星上的先进的跟踪扫描辐射计传感器,它是众多反演海表温度(SST)的高精度且稳定的红外辐射计中的一种,精度可达到0.3K,同时也可以用来记录气象数据。AATSR是一个多通道的成像辐射计, 它的主要目标是以高精度和稳定性提供全球海洋表面温度,用来进行监测地球的气候变化。黑河流域目前共有ENVISAT AATSR影像38景。 获取时间分别为2008-05-17(2景),2008-05-27(2景),2008-05-30(2景),2008-06-02(2景),2008-06-12(2景),2008-06-15(2景),2008-06-18(2景),2008-06-21(2景),2008-07-04(2景),2008-07-07,2008-07-10,2008-07-17,2008-07-20,2008-07-23,2008-07-26,2008-08-02,2008-08-05,2008-08-08,2008-08-11,2008-08-14,2008-08-21,2008-08-24,2008-08-27,2008-08-30,2008-09-06,2008-09-12,2008-09-15,2008-09-18,2008-09-25。 产品级别为L1B级,经过辐射校正,未经过几何校正。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Envisat AATSR遥感数据集通过中欧“龙计划”项目(项目编号:5322)获得(详细信息参见数据使用声明)。
李新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