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科学数据管理办法》中针对“政府预算资金资助形成的科学数据应当按照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的原则,由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科学数据资源目录,有关目录和数据应及时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面向社会和相关部门开放共享,畅通科学数据军民共享渠道”的精神,依据相关汇交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现面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建立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九项目组。
杨雅萍
日志、影像是野外科考特有的、重要的一手资料,也是科学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规范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的考察日志、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入库汇交,确保考察日志、影像资料入库的可操作性、条理性、规范性,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考察日志、影像资料收集整理的程序、方法,包括工作准备、野外调查、资料整理等要求,以期能更好的为考察数据资料入库服务。 本规范适用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组织的野外考察调查的日志、影像资料的整理入库,其他野外科考形成的相关资料也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杨雅萍
数据内容:不同坡度条件下坝体溃决过程中的基本参数数据 数据来源:通过文献检索,分类合并汇编整理。 数据质量描述:基于蒋先刚关于不同底床坡度坝体溃决的物理模型试验,对坝体溯源侵蚀过程进行分析,以期提出一种溯源侵蚀模式,探究溯源侵蚀过程的影响因子;此外,尝试对每一时刻的溃口下切速率和下游坡脚变化速率进行量化,以期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下游坡坡角的计算公式,从而实现对溯源侵蚀的计算,为项目后期的计算分析提供基础。
张新华
数据内容:本数据为运用开源代码ESyS-Particle进行的碎屑流与梳子坝相互作用的模拟数据。 数据来源:本次数值模拟数据来自于计算机软件(运用开源代码ESyS-Particle)采集并记录。 数据质量描述:数据主要为图像文件,通过视频剪辑、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数据应用:揭示了碎屑流冲击梳子坝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阶段:初始冲击阶段、抬升阶段、堆积阶段和沉积阶段,分析了不同相对柱间距的梳子坝对不同形状颗粒的拦截效率。
徐奴文
数据内容:堰塞坝溃决水位、流速监测及弗劳德数与流量过程分析数据。 数据来源:数据采集地点为四川。主要在四川大学、成都市儒仪仪器有限公司完成实验分析。使用的仪器包括高速摄像机、波高仪、电子测压管、压力传感器、机械计时器等。采集时间为2021年。 采集方式:通过多部高速摄像机、波高仪、总水头压力传感器、机械计时器等仪器观测野外大比尺堰塞坝溃决试验过程。 数据质量描述:在野外试验中布置相关传感器,并进行实时过程动态观测,共观测了6个大比尺试验工况,包括400个点位的水位及流速观测,进而通过流速与水位计算弗劳德数及流量过程并分析。
牛志攀
数据内容:堰塞坝溃决渗透浸润线坐标监测及渗透浸润程度分析数据。 数据来源:数据采集地点为四川。主要在四川大学、成都市儒仪仪器有限公司完成实验分析。使用的仪器包括高速摄像机、波高仪、电子测压管、压力传感器、机械计时器等。采集时间为2021年。 采集方式:针对室内试验,通过电子测压管、压力传感器、高速摄像机观测堰塞坝溃坝过程中渗透发展演进过程。 数据质量描述:执行不同结构堰塞坝稳定性模型试验在室内试验开展,按照14个工况要求级配将堰塞坝体堆筑在水槽底板上,多部摄像机布置观测,清水流入水槽冲刷堰塞坝直至溃坝结束过程中,观测浸润过程坐标,记录过程中浸润坐标随时间变化过程。
牛志攀
该数据集的评价区域为青藏高原地区。该数据集以地质灾害危险性、地震危险性、洪水危险性和冻融危险性空间分布数据集为基础,分别赋予0.25、0.4、0.15和0.05的权重,将灾害危险性分为5级,分别代表极低、低、中、高、极高危险性等级,最终得到了青藏高原多灾种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 青藏高原多灾种灾害危险性数据利用考察调查数据和公开数据,在ArcGIS中将各单灾种危险性数据进行加权分析,得到青藏高原多灾种灾害危险性数据。
刘连友
该数据集使用了( Ye et al. 2019)构建的青藏高原牲畜多灾种风险评估模型,对因冬季雪灾、大风、低温、高海拔缺氧以及夏季干旱等多个灾种对牲畜的综合叠加影响造成的牲畜死亡开展模型模拟,评估年期望死亡数。该数据可以提供喜马拉雅山周边及亚洲水塔区多灾种牲畜死亡风险信息。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CN05.1、国家青藏高原数据中心青藏高原多源遥感合成1km积雪覆盖数据集(1995-2018)、MOD13Q1.006植被指数数据、SRTM 1 Arc-Second Global高程数据。
叶涛
本数据包括1971-2021年青藏高原亚洲水塔区域和喜马拉雅山区域的地震数据,主要属性有地震发生时间(UTC),经度,纬度,地震深度,震级,震级类型和发生区域,分为shp文件和表格数据,可以更加方便相关人员的使用。本数据可帮助相关人员了解青藏高原地震分布情况,判读地震发生位置和相关构造带之间的关系。本数据来源于https://earthquake.usgs.gov/data/pager/,通过选择初始目标区域和时间进行下载,利用ArcGIS工具进行进行导出,根据青藏高原科考区域编辑文件进行筛选,进行制作。
刘吉夫
本数据包含青藏高原地质地理环境与灾害风险科学考察数据资源建设规范和元数据规范两个标准规范。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等相关规定,结合任务九科学考察内容成果特征,特制定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九的元数据内容标准框架、资源建设规范,方便科考数据的汇总与共享,实现简单高效管理复杂的项目成果数据,同时更好的保护数据资源生产者的知识产权等。保证各课题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以期更好服务于项目本身。
杨雅萍
本数据集包含青藏高原地区近50年(1950-2002)的自然灾害统计信息,包括干旱、雪灾、霜灾、冰雹、洪涝、风灾、雷电灾害、寒潮和强降温、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暴、虫灾、鼠害等气象灾害产生的时间地点及所造成的损失及影响。 青海和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青藏高原是我国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中心之一,也是国际科技界瞩目的研究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其复杂的地形条件,高峻的海拔高度和严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成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 数据摘录自《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青海卷》、《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西藏卷》,人工录入总结校对。
统计局
1)数据内容包含青藏高原地区1992年、2005年、2015年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栅格数据,空间分辨率300米。2)土壤侵蚀强度数据采用中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CSLE)计算获取。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公式中包含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长因子、坡度因子、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工程措施因子、耕作措施因子。降雨侵蚀力因子由青藏高原各站点降雨数据插值获得;土壤可蚀性因子、工程措施因子、耕作措施因子采用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坡长因子、坡度因子通过30m高程数据计算后重采样得到;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由植被覆盖度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降雨侵蚀力比例计算得出,其中植被覆盖度是由MODIS的植被指数产品通过像元二分法计算得到。3)通过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数据的差异变化比较,符合实际变化规律,数据质量良好。4)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对青藏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和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章文波
1)数据内容包含青藏高原地区1992年、2005年、2015年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栅格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00米。2)采用中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CSLE)计算青藏高原4000余个调查单元的土壤侵蚀量。按土地利用对青藏高原范围进行土壤侵蚀量插值。根据《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对土壤侵蚀量进行分级,得到青藏高原土壤侵蚀强度图。3)通过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数据的差异变化比较,符合实际变化规律,数据质量良好。4)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对青藏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和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属性表中代码含义:Value值1,2,3,4,5,6分别代表侵蚀强度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BL代表各侵蚀强度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章文波
本数据集包含青海近50年的自然灾害信息,包括干旱、洪灾、冰雹、连阴雨、雪灾、寒潮和强降温、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暴、虫灾、鼠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产生的时间地点及所造成的后果。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总面积72 万平方千米。境内河流纵横,冰川广布,湖泊众多,因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长江、黄河及著名国际河流澜沧江发源于此而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全省有可利用草地33.5 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和新疆而居全国第四位,草场类型多样,草地资源十分丰富,拥有青藏高原独特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并对高原生态环境特征具有较强代表性的维管束植物113 科、564 属、2100 种左右。青海省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是我国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中心之一,也是国际科技界瞩目的研究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青海境内地形、地貌复杂,高山、谷地、盆地交错,多年积雪、冰川、戈壁、沙漠、草原等广有分布。复杂的地形条件,高峻的海拔高度和严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青海是一个气象灾害十分频繁的省份。其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灾、冰雹、连阴雨、雪灾、寒潮和强降温、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暴等。 数据摘录自《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青海卷》,属于人工录入总结校对。
青海省统计局
数据集收集了1990-2014年间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区发生的浅源地震的震源参数,精确的地震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解可以为地球深部变形和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波形数据来源于IRIS网站(http://ds.iris.edu/wilber3/find_event)。数据根据远震体波波形拟合方法得来。 震源深度误差为±3公里。 地震编号:不同分区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地震编号ID 地震发震时刻:mm/dd/yyyy(月/日/年)、hh:mm(时/分) 地震发生位置:Longitude(经度)、Latitude(纬度)、Depth(深度) 地震震级:矩震级Mw 震源机制解:走向/倾向/倾角(Strike/Dip/Slip) 误差:理论波形与观测波形的最小二乘法方差(misfit) 莫霍面深度:Moho
白玲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