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西城驿遗址、金蝉口遗址、山那树扎遗址、江西坟遗址、宗日遗址和邦嘎遗址等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取了各遗址经纬度、高程、文化属性、文化遗物等基本信息;并且,对遗址发掘过程中的石制品、动植物遗存以及沉积物样品进行科学收集、鉴定和实验室分析,得到了一批遗址碳十四年代数据、孢粉数据、动物遗存骨骼单元分布鉴定数据、植物遗存鉴定数据以及相关同位素数据;同时,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相关动植物遗存及同位素进行了整理。基于自然地理因子和不同时期遗址点,在最低成本的控制下实现节点间累积联结的方法,使用GIS(R语言)工具进行空间数值计算,将其结果作为史前时期(新石器—青铜时期)的交流路线。发现路线的形 态由新石器时期的东北—东部—东南—西南边缘呈月牙形环绕发展至青铜时期的由边缘延伸 至腹地呈网络化发展的趋势,这是由高原边缘的交流逐步演化成边缘—腹地的交流、并不断强化的表现。且通过采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区共49个放牧家畜粪样品(牦牛粪 样品30个、马粪样品11个、羊粪样品8个),并在区域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对粪样品开展了花粉分析。该数据集为研究青藏高原新石器时代-青铜先民的活动历史和生业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董广辉, 马敏敏, 侯光良, 杨晓燕
通过在色林错流域和大通河的调查和苏热遗址的发掘,获取了11个旧石器-中石器时代遗址的经纬度、分布范围、地形特征、海拔高程、文化属性、文化遗物等基本信息;并且,对遗址发掘过程中的人工遗物、动植物遗存、土壤样品等进行了科学收集提取和实验室分析,得到了一批放射性碳测年数据、石制品测量数据和环境测试数据。该数据集丰富了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信息,为构建时空框架和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基础,为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腹地的史前人类活动和生业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张晓凌, 张东菊
通过对金蝉口遗址、宗日遗址、西南呈墓地、邦嘎遗址和参雄尕朔新石器时代-历史时期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取了各遗址经纬度、高程、文化属性、文化遗物等基本信息;并且,对遗址发掘过程中的石制品和动植物遗存进行科学收集、鉴定和实验室分析,得到了一批遗址碳十四年代数据、光释光年代数据、动物遗存骨骼单元分布鉴定数据、植物遗存鉴定数据以及相关同位素数据;同时,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相关动植物遗存及同位素进行了整理。该数据集为研究青藏高原新石器时代-历史时期先民的活动历史和生业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董广辉, 杨晓燕, 吕红亮, 马敏敏
通过对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奖俊埠遗址、梅龙达普洞穴、下曲垄等8个旧石器-中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取了各遗址经纬度、高程、文化属性、文化遗物等基本信息;同时,对遗址发掘过程中的石制品和动植物遗存进行科学收集、鉴定和实验室分析,得到了一批遗址铀系年代数据、碳十四年代数据、光释光年代数据、石制品类型与石料类型分析数据、动物遗存骨骼单元分布鉴定数据。该数据集为研究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先民的活动历史和生业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张东菊, 陈发虎, 张晓凌
通过对青藏高原151、白石崖溶洞、梅龙达普洞穴、赫吉什火塘、塘达14个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取了各遗址经纬度、高程、文化属性、文化遗物等基本信息;同时,对遗址发掘过程中的石制品和动植物遗存进行科学收集、鉴定和实验室分析,得到了一批遗址铀系年代数据、碳十四年代数据、光释光年代数据、石制品类型与石料类型分析数据、动物遗存骨骼单元分布鉴定数据。该数据集为研究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先民的活动历史和生业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陈发虎, 张东菊, 刘向军, 候光良
针对青藏高原特色,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可度量性、简明性、独立性的原则,重点包含农牧业活动、工矿业发展、城镇化发展、旅游业活动、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污染物排放等主要人类活动构建了适宜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强度评估指标体系,基于遥感数据、地面观测数据、气象数据及社会统计年鉴数据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人类活动的正面和负面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价,综合评估了人类活动强度及其变化特征。数据不仅有助于增强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敏感区植被变化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而且可以为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科学依据。
张海燕, 辛良杰, 樊江文, 袁秀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