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库里湖为新疆慕士塔格冰川的远端冰前湖泊,其物质输入主要受慕士塔格冰川变化影响。喀拉库里钻孔由中科院青藏所徐柏青课题组于2013年6-7月于喀拉库里湖最深处(38°26.56′N,75°03.65′E,水深19m)钻取获得,钻孔长度为14.16m。本数据集为喀拉库里岩芯0-1416cm的地球化学数据,提供了高分辨率(0.2mm)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变化信息。数据来源于岩芯XRF扫描,所用仪器为Itrax Core Scanner(瑞典),实验在中科院青藏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完成。该数据集中元素含量变化明显,其中的Zr元素、Zr/Rb比值和Rb/Sr比值提供了慕士塔格地区长时间尺度的冰川变化历史,而Ti元素提供了粉尘变化历史。这些数据对研究西风带长时间序列古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徐柏青, 张小龙
全面认识青藏高原现代孢粉与植被、气候及人类土地用的关系,是定量重建过去植被、气候及人类扰动强度的基础。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项目组开展网格状的表层土壤样品采集和植被调查工作,共采集700余个表层土壤样品。该数据集是阶段性完成的318个样品的孢粉百分比数据,这些样点已经能够涵盖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区域,也能够涵盖高原的常见植被类型。该数据集可以用于构建孢粉与植被及气候的转换函数。
曹现勇
新生代6600万年青藏高原的隆升一直被认为是亚洲气候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但关于青藏高原隆升如何驱动东亚气候环境变化,并影响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还缺乏深入认识。我们通过对青藏高原不同抬升地形进行了一系列的气候、植被及生物多样性模拟,并与植物化石数据结合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羌塘板块松潘—甘孜板块在渐新世以后(2300万年)的隆升,显著改变亚洲的冬季风系统,促使东亚冬季降水显著增加,导致中国东部植被从干旱型、半干旱转向湿润型,造就了现今东亚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格局。这一转变也解释了为什么从中新世开始中国东部被子植物属的快速分化和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显著增加。该研究还启发我们不能简化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只有正确认识了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演化的复杂过程,才能深入理解其对东亚气候、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演变的驱动机制。 本数据包括论文原始高分辨率插图和表格,数据为作者拍摄及绘制的原创数据。分辨率高。用于后续研究和科学传播等工作。经授权后正确标注引用文献出处和作者方可使用。
苏涛
青藏高原对亚洲新生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青藏高原的昆虫化石记录仍然缺乏,这限制了我们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演化的认识。蜡蝉科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大多数物种具有鲜艳的颜色和细长的头部。蜡蝉科化石被发现于始新世至中新世的北半球地区,亚洲新近纪的化石记录较少。本文报道了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盆地始新世中期的蜡蝉科一新形态种。该标本处于侧压状态,为亚洲最早的蜡蝉科化石记录。根据蜡蝉科的现代分布和其他古生物证据,我们认为青藏高原中部始新世中期气候温暖,海拔相对较低。 本数据包括论文原始高分辨率插图和表格,用于后续研究和科学传播等工作。经授权后正确标注引用文献出处和作者方可使用。
苏涛
壳斗科栎属高山栎组植物(Quercus section Heterobalanus(Øerst.)Menitsky)组成的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横断山地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森林类型,其分布格局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密切相关。此前,高山栎组植物的最早化石记录产自西藏南部南木林县的中中新统嘎扎村组,而我们最近在青藏高原东南缘芒康盆地的上始新统拉屋拉组发现的高山栎组叶片化石,表明该组植物的起源时间至少比之前认识的提前了近20Myr。通过几何形态测量法,结合该组植物在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地区的分布区扩张和群落中生态位的转变,推测高山栎组植物叶片至少在晚始新世时已出现适应局部区域特殊的高寒干旱生境的特征;之后随着高原隆升和新生代后期的全球降温,逐步寒化旱化的生境使其叶片的较强适应性得以发挥,并通过稳定选择表现出叶片形态演化迟滞。此外,综合已有的化石记录和高原形成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推测高山栎组植物在不晚于晚始新世起源于现今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部分类群沿冈底斯山脉和之后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向西扩散;其余类群向东和东南 方向扩散,并在横断山地区的群落中成为优势类群。这种扩散路线与之前认为的高山栎组“北上路线”相反,也进 一步验证了冬青栎组植物(Quercus section Ilex Loudon)的东亚起源假说。 本数据包括论文原始高分辨率插图和表格,用于后续研究和科学传播等工作。经授权后正确标注引用文献出处和作者方可使用。
苏涛
本数据是研究团队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获得的青藏高原西部夏达错过去2000年的GDGTs数据和脂肪酸数据记录。夏达错湖芯采于2014年夏季,采样点(33.392°N、79.363°E,4373m)水深约19米。湖泊沉积物中叶腊脂肪酸和GDGTs的提取采用超声波萃取法,化合物的提取和测试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进行。沉积物中叶腊脂肪酸化合物的检测仪器为气相色谱-火焰离子检器(GC-FID,型号: Agilent 7890A)。GDGTs化合物的测试仪器为HPLC-APCI-MS (Agilent 1200 HPLC+6100 MS),采用3根色谱柱串联的方法进行测试,色谱柱型号为(Hypersil GOLD Silica, 100 mm× 2.1 mm, 1.9 μm),硅胶柱串联有效的分离了5-甲基bGDGTs异构体和6-甲基bGDGTs异构体。本数据可以提供晚全新世高原西部人类活动的气候环境背景,为理解过去2000年青藏高原西部气候变化过程和机制提供依据,为气候模拟提供边界条件。
侯居峙, 李秀美
青藏高原过去千年(1000-2000AD)、年分辨率2°空间分辨率气温场数据集(距平值)。本数据集通过古气候数据同化方法产生,同化的模型算子是MPI-ESM-P,观测数据为396条年分辨率的代用资料,同化方法为集合平方根滤波算法(EnSRF)。同化重建的气温场和气温观测资料、代用资料重建的气温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平均相关系数>0.6,p-value<0.01)。数据可为研究过去千年青藏高原尺度和区域尺度气温变化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
方苗
2021年6月17日,研究团队在国际刊物《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将发现于临夏盆地的巨犀命名为临夏巨犀(Paraceratherium linxiaense)。利用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古地磁测年法等方法研究化石,表明化石属于巨犀,但是又不同于已知的巨犀种类,因为它比其他巨犀更进步。 本数据包括论文原文的PDF以及原始分辨率论文插图(包括化石、地层和系统发育树等)
邓涛
本数据为青藏高原东北部门源盆地乱海子湖泊岩芯的年代和孢粉数据。课题组采用AMS14C方法对LHZ18岩芯9个年代样品进行测试,测年材料为植物残体和富含有机质的全岩样品,AMS14C定年样品在美国Beta实验室和兰州大学完成测试。孢粉分析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孢粉鉴定统计在光学生物显微镜下进行,地层孢粉样品共计140个,表土孢粉样品10个。孢粉结果主要包含乔木、灌木、草本和水生植物等科属的粒数。
黄小忠, 张军, 王涛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起被认为是亚洲季风形成、全球风化作用增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并导致全球变冷的核心驱动力之一,然而其驱动过程和机制存在争议,更未得到青藏高原自身化学风化过程及环境变化记录的清晰印证。本数据集为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盆地晚白垩世-始新世发育的厚4500米的风火山群的主量元素数据。元素测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1500)完成。我们通过重建可可西里盆地古近纪化学风化序列,发现区域大陆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温度变化相关,为解释高原大陆化学风化过程与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内在动力学联系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
靳春胜
2010年1月,作者利用奥地利UWITEC活塞钻在星星海湖泊中心(34°50.44′N, 98°06.34′E)约9米水深处钻取170厘米岩心一根。岩心的年代模型利用210Pb/137Cs 和放射性碳14C(11个测年数据)测年结果,利用Bacon软件的贝叶斯年代深度模型构建,年代模型表明岩心涵盖过去7400年。岩心顶部3厘米样品按0.5厘米间隔分样,其他按1厘米间隔分样,共获得173个孢粉样品。孢粉提取采取常规的酸碱处理法,样品经过盐酸、氢氧化钠、氢氟酸处理后,过7微米筛去除细小杂质并完成醋解(9:1乙酸酐和硫酸混合液处理)。孢粉鉴定在光学显微镜下完成,每个样品鉴定至少300粒陆生植物孢粉。孢粉谱时间分辨率约为40年/样。 孢粉谱包括58个孢粉类型,已草本植物花粉占主导(占88.5~98.9%;平均93.4%),包括蒿属(高达54.4%),莎草科(高达50.1%),禾本科(高达48.8%),藜科(高达17.9%)和菊科(高达8.5%)。孢粉谱中乔木花粉含量低于5%,主要包括松属(最大值4.9%;平均值1.2%)和桦属(最大值3.0%;平均值0.7%)。本数据集包括其中43个陆生植物花粉的百分比含量及其深度和年代,可应用于过去植被和气候定量重建。
田芳, 曹现勇
1)数据包含多个湖泊岩心共计40个14C测年数据。多数湖泊沉积物岩芯的年龄控制是依靠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定年完成的。数据表包括湖泊岩芯样品编号,实验室测样编号,样品深度,14C结果,测年误差及校正后结果。湖泊岩心年代框架是进行古气候重建的基础。2)所有14C数据均在美国测试中心(Beta analytic inc)完成,实验室操作严格按照标准流程。3)本40个测年数据质量良好。4)该数据已经发表,为青藏高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侯居峙
本数据为“Major turnover of biotas across the Oligocene/Miocene bounda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中文标题“青藏高原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生物群的重大转换”)论文的全文相关图片数据。 数据来源为论文作者绘制或拍摄的原创图片的高清原图版本。 数据加工方式:原始图片未经二次加工。 数据可作为青藏高原隆升、环境及生物群变化等研究的参考资料。 该论文数据可在征得论文相关作者同意及注明出处的前提下引用。
邓涛
青藏高原南部扎日南木错湖一处湖相沉积物剖面的光释光与碳十四年代数据,该数据使用全自动光释光测年仪与加速质谱对样品进行测试,其中光释光实验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进行,碳十四测年实验在美国BETA实验室进行。该数据揭示了扎日南木错湖在过去5千年至2千年间的湖泊演化过程。并且,证明了光释光年龄在该处相较碳十四年龄更加合理。除此之外,在研究青藏高原腹地“古泛湖”的演化过程与该区域气候环境变化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刘向军
本数据集中表土孢粉数据来源于东亚孢粉数据库(http://eapd.sysu.edu.cn/database/及青藏高原东北缘表土孢粉数据。表土孢粉点的降水数据取自青 藏 高 原 及 周 边(新疆、甘肃、四川部分地区)126个气 象站点1950-1980年 器 测 的 逐 年 年 平均降水数据(数据来自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www.data.ac.cn/xiazai/)由于 地形对气候变化影响很大,因此在 ArcGIS中将分布不均匀的气象台站年均降水数据运用克里金空间插值法转变成青藏高原面上的栅格数据,表土孢粉点所在的降水栅格数据即可以认为是该点的降水实际数据。利用转换函数法选取代表性表土孢粉类型,建立它们与现代气候的线性回归,将化石孢粉组合代入回归关系式,即求得古气候参数。再利用现代类比法(MAT),假设过去植被类型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应的,将指示植被类型的地层孢粉谱与现代表土孢粉谱对比,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再将其与对应点的现代降水数据进行矩阵运算,就能类比得到地层孢粉所对应的降水数据。
候光良
数据包含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古生物教研室2019年至2020年期间采自于甘肃、青海、云南的新生代植物大化石;化石均由团队成员赴野外采集而来,并在实验室中通过常规化石修复方法与角质层实验方法进行加工;化石保存基本完好,其中部分保存有角质层,可以进行实验并一步观察到气孔等微细结构,有助于分类鉴定及恢复古气候条件;对这些植物大化石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青藏高原东部新生代古环境、古气候、古地理变化以及认识当时的植被面貌。
杨涛
班戈、伦坡拉地点的化石研究意义重大,化石的年代数据不可或缺。该地区发育有火山凝灰岩,其中的锆石可用来做U-Pb年龄分析,以此来判断地层及化石的年龄。本数据以图示的方式展示班戈、伦坡拉化石地点凝灰岩样品中的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图中标明了大量锆石的外形,并在不同的锆石样品上标明了年龄分析结果,数据展示了相关研究所采用的较大的样本量,分析结果也较清晰。本数据的图片展示直观清楚,结果可靠,对青藏高原的研究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
孙博阳
该数据集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史前时代遗址分布数据,研究区主要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地球上最不适宜人类长期生活的地区之一。考古遗址出土的遗存是古人类活动遗留下的直接证据。该数据集原始数据数字化自青藏高原文物普查和考古调查结果(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和西藏分册),主要根据其中的遗址分布地图进行了地图数字化,获取了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遗址点共计6950处,大部分分布于高原北部地区,遗址的年代范围分布在7000BP至2300BP之间,遗址海拔分布在850m-5447m之间。本数据集对于研究史前时代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等与青藏高原、史前时代人类活动相关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董广辉, 刘峰文
按照计划,对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大红沟剖面的252个地层沉积样品在实验室进行孢粉和碳屑的提取工作,实验采用HF提取方法,然后通过镜下鉴定种类并计算含量,进而开展孢粉-炭屑研究。前期通过现代观测和表土样品分析初步建立了孢粉(碳屑)-植被-气候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拟通过结合过去已开展的剖面和钻孔孢粉和微体炭屑数据,建立柴达木盆地过去近30 Ma以来的炭屑序列,进而探讨过去植被-古火的变化历史及其与重大生态气候环境事件之间的关系,为理解该地区古地理格局、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提供重要证据。本次提交的大红沟孢粉数据是严格按照申请书计划开展的孢粉样品分析结果,通过常规分析并对其中20%的样品进行复检,个别样品进行了多次鉴定统计。在大量时间、实验室条件得以保证的基础上,最终获得有效孢粉数量非常有限,基本能够满足上述科学问题研究需要,但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分析。
苗运法
湖泊沉积物是重建过去气候变化的重要代用材料,其中沉积物的年代框架是基础。纹层是湖泊沉积物中成对形成的一种沉积层,通常一年为一个周期。依托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等研究计划,作者在青藏高原中部湖泊江错获取了长达1米的沉积物重力钻岩芯,发现保存完好的纹层。随后制作了岩芯薄片并对纹层及其厚度进行计数和测量,得到了从公元81年到2015年的年代序列。利用纹层厚度中粗颗粒层厚度百分比这一代表降水的指标重建了过去2000年这一地区的降水。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年代和降水记录可以提供可靠的气候环境变化的背景,对古气候模拟和古文明的兴衰等提供参考。
侯居峙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