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描述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主要驯化动物遗传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厘清其相关遗传背景,并建立相应的遗传资源库。2021年5月子子课题3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开展家养动物遗传资源调查与采集工作。本次科考共采集当地滩羊耳组织156份、山羊耳组织44份、藏羊耳组织25份,共计225份。同时记录了个体的体长、体高、体重、出生日期、采集日期、年龄、性别等信息,拍摄了个体照片,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饲养方式、饲养食物情况等信息。
田菲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 Chen, F.H., Welker, F., Shen, C.C., Bailey, S.E., Bergmann, I., Davis, S., Xia, H., Wang, H., Fischer, R., Freidline, S.E., Yu, T.L., Skinner, M.M., Stelzer, S., Dong, G.R., Fu, Q.M., Dong, G.H., Wang, J., Zhang, D.J., & Hublin, J.J. (2019). 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Nature, 569, 409-412. 该成果是陈发虎院士带领其团队多年来在青藏高原开展过去人类活动和环境适应研究获得的又一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分析了甘肃夏河县新发现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可以确定其为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建议命名为夏河丹尼索瓦人,简称夏河人。研究团队针对该化石开展了年代学、体质形态学、分子考古学、生存环境、人类适应等多学科综合分析。结果发现,该化石目前是除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首例丹尼索瓦人化石,也是青藏高原发现的最早人类活动证据(距今16万年前)。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丹尼索瓦人的体质形态特征及其在东亚地区的分布、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对高海拔环境适应等问题提供了关键证据。 数据提取自论文中Supplementary Tables。 数据集包含6个数据表,数据表名称和内容分别为: t1: Distances in mm between meshes generated from CT versus photoscans (PS)(扫描图与CT形成的网格间以毫米为单位的距离); t2: Measurements of the Xiahe mandible after reconstruction(对夏河人下颌重建后的测量); t3: Comparative Dental metrics(牙科指标比较); t4: Comparative crown morphology(牙冠形态比较); t5: Uniprot accession numbers for protein sequences of extant primates used in the phylogenetic analyses(用在系统发育分析中的现存灵长类动物蛋白质序列在蛋白质仓库中的唯一标识号); t6: Specimen names and numbers(样本的名称和编号)。
陈发虎
本数据集是藏猪转录组数据,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个个体,不进行任何处理,实验组也是3个个体,用口蹄疫病毒进行攻毒,攻毒浓度是ID50,所有样品都是藏猪的脾脏样品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试验进行和样品采集都在兰州的兰兽研。编号分别是Z1-Z6,每个数据分为R1和R2,表示的是双头测序的结果,Z1-Z3为对照组个体结果,Z4-Z6为实验组个体。将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找到在口蹄疫病毒对藏猪机体进行攻击时其体内免疫系统的反应情况,找到在对抗口蹄疫病毒时启动的免疫基因和免疫通路,为藏猪抵抗口蹄疫病毒的能力找到相关的基因和通路,在今后家猪育种过程中增加对于口蹄疫的免疫能力提供理论基础。
段子渊
该数据由“中国1:100万湿地数据”剪裁而来,得到甘肃省100万湿地数据。 “中国1:100万湿地数据”主要反映2000年代全国沼泽湿地信息,采用十进制度为单位的地理坐标表示,主要内容包括:沼泽湿地的类型、湿地的水源补给类型、土壤类型、主要植被类型、所属地理区域等。执行了《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本数据库数据源:1:20沼泽图(内部版)、青藏高原1:50万沼泽图(内部版)、沼泽调查数据1:100万和全国1:400万沼泽图;处理步骤为:数据源选择、预处理、沼泽湿地要素数字化与编码、数据编辑处理、建立拓扑关系、接边处理、投影转换、与地名等属性数据库连结并获取属性数据。
张树清
草地植被功能性状与地形因子和牧户畜牧活动因子的关联性数据,包括: 1)在海拔、坡度、坡向上2-3种草原植物主要功能性状观测数据; 2)草地植被功能性状与地形因子的关联性分析数据; 3)草地植被功能性状与牧户畜牧活动强度因子的关联性分析数据。
赵成章
本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包含网络上公开的三个观测要素,即 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数据格式为文本文件,第一栏为城市名称,第二栏为PH,第三栏为高锰酸盐指数,第四栏为氨氮,第五栏为观测日期。 包含固水子、牛背村、五佛寺、什川桥、新城桥、碧口6个断面的数据。 黄河甘肃段:新城桥(兰州上游断面)、什川桥(兰州—白银交界断面)、五佛寺(甘肃—宁夏交界断面)、牛背村(甘肃—陕西交界断面)。白龙江武都段:(固水子村断面)。 甘肃兰州新城桥水质自动监测站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建在兰州市第一自来水厂区内。点位坐标东经103度35分02秒,北纬36度07分20秒。黄河水系(黄河干流),国控省界断面。由兰州市环境监测站托管。距离35公里。建于2001年3月。 pH:表征水体酸碱性的指标,pH值为7时表示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天然地表水的pH值一般为6~9之间,水体中藻类生长时由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会造成表层pH值升高。 高锰酸盐指数(CODMn):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地表水样时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在此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亚铁盐、硫化物等)和有机污染物均可消耗高锰酸钾,常被作为地表水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也称为化学需氧量的高锰酸钾法,以别于常作为废水排放监测的重铬酸钾法的化学需氧量(COD)。 氨氮(NH3-N):氨氮以溶解状态的分子氨(又称游离氨,NH3)和以铵盐(NH4+)形式存在于水体中,两者的比例取决于水的pH值和水温,以含N元素的量来表示氨氮的含量。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如焦化和合成氨工业)以及地表径流(主要指使农田使用的肥料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库等)。 本数据将根据数据来源进行自动持续更新。
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1.数据概述:甘肃省1997、2002、2007年三产业的水足迹及虚拟水贸易 2.数据内容:甘肃省投入产出价值流量表、甘肃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入产出价值流量表、用水数据、水足迹及虚拟水贸易数据 3.时空范围:数据时间是1997、2002、2007年;空间范围为甘肃省 4.数据说明: 本部分数据主要为甘肃省社会经济及地区供用水量数据,包括以下5个文件: (1)甘肃省投入产出表.xls:1997、2002、2007年甘肃省投入产出价值流量表,社会经济原始数据。 (2)整理的甘肃省投入产出表.xls:整理的甘肃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997、2002、2007投入产出表 (3)用水数据汇总表.xls:原始用水数据。 (4)甘肃省计算结果.xls:甘肃水足迹计算结果数据表,处理后的结果数据。 (5)甘肃省虚拟水贸易数据说明.doc:详细的数据说明文档,包括概念说明表,用于结果概念解释的附表。 详细的数据说明请参阅《甘肃省虚拟水贸易数据说明》word文档。
刘俊国
2012年甘肃马鬃山地区野外水文地质双环渗水试验数据。采用的方法为双环法。具体试验过程:定水头注水,观测记录。以环底标尺为准,保持定水头注水。同时,根据注水塑料桶上的标尺观测注入水量,记录的时间间隔依次为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渗水量稳定,即完成实验。根据达西定律获得相关渗透参数。
郭永海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甘肃省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甘肃省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甘肃省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本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包含网络上公开的三个观测要素,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数据格式为文本文件,第一栏为城市名称,第二栏为二氧化硫,第三栏为二氧化氮,第四栏为可吸入颗粒物,第五栏为观测日期。 包含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天水、庆阳、平凉、定西、陇南、武威、张掖、酒泉、临夏14个城市的数据。 本数据将根据数据来源进行自动持续更新。
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甘肃河西地区荒漠植物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为兰州大学安黎哲教授,项目运行时间为2004.1-2007.12。 该项目汇交数据: 1. 超干保存对种子的影响 该数据为Word格式,里边包含很多分析图,对霸王种子和黄花补血草种子分别采用45℃、室温和15℃保存下的活力变化对比研究,分别采用缓湿处理、人工老化和超干处理对电导率和种子生理活性指标等影响的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45℃保存霸王种子活力变化 图1 霸王种子保存在45℃的发芽率(%) 、 图2 霸王种子保存在45℃的发芽指数、 图3 霸王种子保存在45℃的活力指数 室温保存霸王种子活力变化 图4 霸王种子保存在室温的发芽率(%) 、 图5 霸王种子保存在室温的发芽指数 、 图6 霸王种子保存在室温的活力指数 15℃保存霸王种子活力变化 图7 霸王种子保存在15℃的发芽率(%) 、 图8 霸王种子保存在15℃的发芽指数 、 图9 霸王种子保存在15℃的活力指数 45℃保存黄花补血草种子活力变化 图10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45℃的发芽率(%) 、 图11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45℃的发芽指数 、图12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45℃的活力指数 室温保存黄花补血草种子活力变化 图13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室温的发芽率(%) 、 图14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室温的发芽指数 、 图15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室温的活力指数 15℃保存黄花补血草种子活力变化 图16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15℃的发芽率(%) 、 图17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15℃的发芽指数 、图18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15℃的活力指数 缓湿处理对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图28 霸王种子未经缓湿处理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图29 霸王种子经缓湿处理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图31 黄花补血草种子经缓湿处理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人工老化处理对霸王种子的影响 图34 人工老化处理对霸王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图35 人工老化处理对霸王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图36 人工老化处理对霸王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人工老化处理对黄花补血草种子的影响 图37 人工老化处理对黄花补血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图38 人工老化处理对黄花补血草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图39 人工老化处理对黄花补血草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人工老化处理15天后对种子醛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图52 人工老化处理15天后对霸王种子醛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图53 人工老化处理15天后对黄花补血草种子醛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超干处理对种子生理活性指标的影响 表31 超干处理对霸王种子生理活性指标的影响 表32 超干处理对黄花补血草种子生理活性指标的影响 2.荒漠植物种皮微形态结构特征 (包括实验条件、种皮微结构电镜图片及分析 47种植物分布,种属,物种代码,种子长轴,短轴长度及重量列表、种皮元素成分表)word文档
安黎哲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