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库里湖为新疆慕士塔格冰川的远端冰前湖泊,其物质输入主要受慕士塔格冰川变化影响。喀拉库里钻孔由中科院青藏所徐柏青课题组于2013年6-7月于喀拉库里湖最深处(38°26.56′N,75°03.65′E,水深19m)钻取获得,钻孔长度为14.16m。本数据集为喀拉库里岩芯0-1416cm的地球化学数据,提供了高分辨率(0.2mm)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变化信息。数据来源于岩芯XRF扫描,所用仪器为Itrax Core Scanner(瑞典),实验在中科院青藏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完成。该数据集中元素含量变化明显,其中的Zr元素、Zr/Rb比值和Rb/Sr比值提供了慕士塔格地区长时间尺度的冰川变化历史,而Ti元素提供了粉尘变化历史。这些数据对研究西风带长时间序列古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徐柏青, 张小龙
青藏高原野外观测研究平台是开展青藏高原科学观测和研究的前沿阵地。基于高原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的陆面-边界层立体综合观测为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影响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珍贵数据。本数据集综合了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05-2016年逐小时大气、土壤和涡动观测数据。包含了由多层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以及气压、降水组成的梯度观测数据,辐射四分量数据,多层土壤温湿度和土壤热通量观测数据以及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二氧化碳通量组成的湍流数据。这些数据能广泛的应用于青藏高原气象要素特征分析、遥感产品评估和遥感反演算法的发展、数值模拟的评估和发展等研究中。
马耀明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典型冰川的物质平衡及末端变化数据,包括羊卓雍错附近的枪勇冰川、帕隆藏布流域的帕隆冰川、纳木错附近的扎当冰川、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小冬克玛底冰川、青藏高原西部阿里地区的昂龙2号冰川、慕士塔格地区的阿尔且特克冰川、15号冰川及乔都马克冰川和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七一冰川。 用于高原典型地区典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在典型地区典型冰川的冰面上,利用蒸汽钻钻孔布设测杆,每年固定时间测量测杆高度变化,并结合雪坑观测,以进行冰川物质平衡的观测。在靠近冰川末端的地面上设置标志物,测量标志物与冰川末端之间的距离,以观测冰川末端位置变化。其中,乔都马克冰川和帕隆94号冰川两条冰川有末端变化数据。 数据集加工方法为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形成时间和空间连续序列。符合中国和世界冰川常规监测研究精度,满足冰川变化与相关气候变化记录的对比研究。
数据包括纳木错和慕士塔格大气气溶胶数据集:TSP及锂、钠等元素成分月均值;纳木错和慕士塔格大气降水化学数据集:可溶性钠、钾、镁、钙等离子月均值;纳木错流域扎当冰川雪冰化学成分数据集:不同月份采集的雪坑可溶性钠、钾、镁、钙等离子浓度。数据用于对纳木错和慕士塔格地区的大气气溶胶元素含量、降水化学以及冰川雪冰化学记录进行定位观测。 样品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采用离子色谱分析仪ICS2500和ICS2000分别测定样品中可溶性阴阳离子浓度。 数据采集处理过程: 1.选择在青藏高原典型地区纳木错流域和慕士塔格峰地区架自动雨量筒采集降水样品。降水样品由SYC-2型降雨采样器采集,该采样器由采集器、感雨器和压盖驱动组成,样品采集器设有降雨采集桶和降尘采集桶,通过感雨器感知天气状况,当降雨开始时降雨采集桶打开,压盖压在降尘采集桶上,采集降雨样品时仪器自动记录降雨日期及降雨起止时间。降雨停止时,压盖自动翻转到降雨采集桶,完成一次降雨记录。降水结束后收集的样品置入20mL高密度聚乙烯洁净塑料瓶内并在-20℃的冰箱中冷藏。样品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处于冷冻状态,直至实验分析前从冰箱内取出在室温(20℃)下融化。降水样品采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的离子色谱分析仪ICS2500和ICS2000分别测定降水中可溶性阴阳离子。 2.架设于纳木错站的大气气溶胶采样仪距离地面高度为4m,安装有一台真空泵,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联合供电,空气流量由自动流量计记录,瞬时流量约合为16.7L/min。空气流量按纳木错地区的气象参数转化为标准体积。采用直径为47mm、孔径为0.4μm的Teflon滤膜,样品间隔天数为7天,每个样品的采样总流量约为120-150m³。采样后每个样品单独放置于一次性滤膜盒中并于冰箱中低温保存。采样前后将滤膜放置在恒温(20±5℃)恒湿(40±2%)环境中48小时,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AUW220D,Shimadu)称重,前后重量之差即为滤膜上气溶胶样品的重量。采集到的样品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18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室内外的操作过程中都采取严格措施防止可能的污染。 3.采用预先清洗的塑料小铲子从雪坑的下部向上每隔5cm(有的雪坑是每隔10cm)采集一个样品。样品在室温下溶化后置入20mL高密度聚乙烯洁净塑料瓶内并置于-20℃的冰箱中冷藏。样品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处于冷冻状态,直至实验分析前从冰箱内取出在室温下融化。样品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采用离子色谱分析仪ICS2500和ICS2000分别测定样品中可溶性阴阳离子浓度。人工采集冰川雪冰化学样品过程中均需穿戴洁净服、一次性口罩和塑料手套以防止产生污染。 数据集加工方法为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形成月均值连续序列。符合中国和世界降水、气溶胶、雪冰记录常规监测研究精度,满足与相关气候变化记录的对比研究。
康世昌
慕士塔格水文站点观测数据集记录了慕士塔格地区卡拉库里湖和乔都马克的水位数据、卡拉库里湖的冰情和水质数据(包含水的温度、PH、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等指标)。 冰情数据使用人工测量,包含2013-11-30~2017-03-20的观测数据,记录了2013~2016年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每周(由于天气等原因,数据采集周期有时会发生变化)的观测数据;水质参数使用Hydrolab DS5 测量,包含了2013-07-20,2014-07-15,2014-08-28,2014-09-14,2015-07-11,2015-09-18,2016-07-16,2016-08-29等时间的测量数据;水位数据由HOBO水位采集器自动测量,包含了卡拉库里湖2013-07-01~2015-10-13的逐日测量记录,乔都马克2013-06-03~2015-09-02的逐日测量记录。 数字化自动采集数据,数据集加工方法为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形成连续时间序列。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范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剔除了一些明显误差数据,缺失数据用空格。 乔都马克水位采集地点:E 75°00.149′,N 38°17.375′,4130m 卡拉库里湖测量点位置:E 75°02.286′,N 38°26.209′,3650m 水位数据: 时间, 水位,单位:cm 冰情数据: 时间, 冰厚,单位:cm 水质数据: 时间, 深度,单位:m 温度,单位:℃ PH,单位:pH 氧化还原电位,单位:mV 光量子通量密度,单位:μ mol/(m2 s) 溶解氧,单位:mg/l
徐柏青
本数据集包含从2013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观测的不同深度土壤温度、湿度日值。 数据为观测仪器数字化自动采集,数据集加工方法为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形成连续时间序列。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范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剔除曳点数据和传感器出现故障造成的系统误差。 本数据表共有12个字段 字段1:站点编号 数据类型:字符型(50) 字段2:时间 数据类型:日期型 字段3~7:土壤温度(不同深度) 数据类型:双精度浮点型 单位: ℃ 字段8~12:土壤湿度(不同深度) 数据类型:双精度浮点型 单位:%
徐柏青
本数据集包含从2003年5月18日到2016年12月31日,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观测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降水、辐射、水汽压等日值。 数据来自于自动气象站(Vaisala公司),每30分钟记录一条数据,数据集加工方法为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形成连续的时间序列。 满足国家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对气象观测原始数据的精度,剔除了曳点数据和传感器出现故障造成的系统误差。 主要应用于冰川学、气候学和环境变化、寒区水文过程以及冻土学等学科领域,服务对象为从事大气物理、大气环境、气候、冰川、冻土等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专业人员。
汪远伟, 徐柏青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