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为青藏高原东南部派镇-墨脱跨喜马拉雅造山带GPS活动变形重复测量原始数据。该数据为2021年一期测量结果,包括18个台站数据,数据质量良好。通过这些测点的观测数据,可以揭示印度大陆向北汇聚的应变在喜马拉雅造山带关键部位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认识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隆升状态,与水平运动的关联;结合活动断层运动位错理论,研究震间应变的定量分配,震间的应变累积特征、断层闭锁范围、断层闭锁程度,为评价研究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提供重要约束。
何建坤
通过资料整理和数字化,基于ArcGIS平台,广泛收集南亚地区最新的活动断裂和地震构造研究资料,编制了南亚地区地震构造图和地震区划图。图件范围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地震构造图中标绘了发震断层(活动断层)的位置、活动性质和断层名称,以及1960年至2021年5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位置。区划图中以未来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加速率峰值(PGA)为指标,进行地震危险性分区。这些图件可用于南亚地区的活动构造和地震灾害研究,为南亚地区的大型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程理
青藏高原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其地震活动的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及高原内部变形。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北纬20-40度,东经70-105度)有史料记载以来至2021年12月共发生M≥5.0级地震5030次,其中M≥8级地震20次,M=7.0-7.9级地震154次, M=6.0-6.9级地震913次, M=5.0-5.9级地震3943次。地震主要沿青藏高原周边及高原内部的大型断裂带发生。
王继
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在帕米尔高原,天山造山带和塔里木盆地交汇区布设的20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选址严格,记录周期是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该数据集为P波初至前50 s和之后150 s的波形数据,事件震级大于等于6.0,震中距范围为30-95度。数据可被用于走时成像,剪切波分裂和接收函数等地震学方法,获得研究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典型间断面的深度和各向异性特征,为阐明印度-欧亚碰撞远程效应下的陆内变形机制提供重要约束。
徐强
该数据集为利用GPS速度场及震源机制解进行约束获得的川滇地区岩石圈三维应力场模型数据。利用川滇地区岩石圈结构断裂信息,构建了区域岩石圈变形3D有限元模型,融合已有文献发表的区域GPS速度和项目组最新观测资料给出模型速度边界约束,同时利用项目组给出的区域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地幔对流作用对模型应力场进行约束,构建了川滇地区现今地壳变形和应力场模拟综合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熊熊
该数据集为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的川滇地区S波径向各向异性模型数据。首先,通过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及IRIS网站申请共享地震波形数据,以及通过布设地震观测台站获得地震波形数据,然后按天截取背景噪声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川滇地区S波径向各向异性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高原
该数据集为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的三江地区三维S波速度及方位各向异性模型数据。首先,通过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以及通过布设地震观测台站获得地震波形数据,然后按天截取背景噪声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三江地区三维S波速度及方位各向异性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高原
该数据集为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的川滇地区三维S波速度及方位各向异性模型数据。首先,通过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以及通过布设地震观测台站获得地震波形数据,然后按天截取背景噪声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川滇地区三维S波速度及方位各向异性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高原
该数据集为利用Pn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得的川滇地区上地幔顶部Pn各向异性模型数据。首先,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以及布设地震观测台站获得地震波形数据,按地震事件截取高信噪比的Pn波震相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利用Pn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得各个台站下方Pn各向异性,综合分析获得川滇地区上地幔顶部Pn各向异性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高原
该数据集为利用XKS分裂方法获得的川滇地区岩石圈各向异性模型数据。首先,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以及布设地震观测台站获得地震波形数据,按地震事件截取高信噪比的XKS波震相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利用XKS波分裂方法获得各个台站下方岩石圈各向异性,综合分析获得川滇地区岩石圈各向异性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高原
该数据集为利用Pms接收函数各向异性反演方法获得的川滇地区全地壳各向异性模型数据。首先,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以及布设地震观测台站获得地震波形数据,按地震事件截取高信噪比的震相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利用Pms接收函数各向异性反演方法获得各个台站下方地壳各向异性,综合分析获得川滇地区全地壳各向异性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高原
该数据集为利用S波分裂方法获得的川滇地区上地壳各向异性模型数据。首先,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以及布设地震观测台站获得地震波形数据,按地震事件截取高信噪比的S波震相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利用S波分裂方法获得各个台站下方上地壳各向异性,综合分析获得川滇地区上地壳各向异性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高原
该数据集为利用双差成像方法反演获得的鲜水河周边地区的三维P波速度模型数据。首先,通过布设地震观测台站获得高质量的地震波形数据,按地震事件截取高信噪比的P波震相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提取P波走时信息,最后利用双差成像方法对P波走时数据进行反演,获得鲜水河周边地区的三维P波速度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钮凤林
该数据集为在四川西部大凉山地区布设的一条线状台站信息。观测时间自2018年12月起至2020年10月,测线近NE-SW走向,最东端进入四川盆地到达宜宾地区,最西端到达大凉山地区盐源盆地。每个台站使用Trillium PostHole/Horizon 120型号宽频带地震计及Centaur型号数据采集器,共计布设了40个地震台站,平均台间距仅为10km。该批宽频带地震仪用来采集和记录高质量的地震波形,每三个月进行仪器维护和数据采集。
艾印双
该数据集为利用背景噪声及远震面波方法获得的川滇周边地区台站下方频散曲线结果。首先通过布设地震观测台站获得地震波形数据,利用采集的地震波形数据,对于每个台站按每天截取,并在去均值、去趋势、去仪器响应及滤波后,基于背景噪声与远震面波通过时频分析计算频散曲线,并采用快速行进法反演,获得川滇地区台站下方频散曲线结果。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艾印双
该数据集为利用堆叠背景噪声成像、远震面波层析成像及远震体波波形联合反演方法获得的川滇周边地区的界面结构模型。首先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获得地震波形数据,利用采集的地震波形数据,在去均值、去趋势、去仪器响应及滤波后,基于背景噪声及远震面波提取频散曲线,并与远震体波波形联合反演获得川滇地区的沉积层、地壳及岩石圈厚度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艾印双
该数据集为利用堆叠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反演获得的川滇周边地区的三维S波速度模型数据。首先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获得地震波形数据,利用采集的地震波形数据,对于每个台站按每天截取,并在去均值、去趋势、去仪器响应及滤波后,基于堆叠背景噪声计算互相关函数并基于射线理论层析成像,获得川滇地区的三维S波速度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震背景、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艾印双
该数据集为利用基于全波形的伴随成像方法反演获得的川滇周边地区的三维上地幔速度模型数据。首先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获得地震波形数据,然后利用采集的地震波形数据,按地震事件截取高信噪比的震相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最后利用波形伴随成像方法进行反演,获得川滇地区的三维上地幔速度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育机理、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杨顶辉
该数据集为利用基于全波形的伴随成像方法反演获得的川滇周边地区的三维岩石圈速度模型数据。首先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获得地震波形数据,然后利用采集的地震波形数据,按地震事件截取高信噪比的震相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最后利用波形伴随成像方法进行反演,获得川滇地区的三维岩石圈速度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育机理、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杨顶辉
该数据集为利用基于全波形的伴随成像方法反演获得的川滇周边地区的三维地壳速度模型数据。首先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获得地震波形数据,然后利用采集的地震波形数据,按地震事件截取高信噪比的震相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最后利用波形伴随成像方法进行反演,获得川滇地区的三维地壳速度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孕育机理、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杨顶辉
该数据集为利用基于全波形的伴随衰减成像方法反演获得的川滇周边地区的三维上地幔S波Q值模型数据。首先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获得地震波形数据,利用采集的地震波形数据,按地震事件截取高信噪比的S波震相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提取S波振幅信息,最后利用波形伴随衰减成像方法对S波振幅数据进行反演,获得川滇地区的三维S波衰减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杨顶辉
该数据集为利用基于全波形的伴随衰减成像方法反演获得的川滇周边地区的三维岩石圈S波Q值模型数据。首先向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申请获得地震波形数据,利用采集的地震波形数据,按地震事件截取高信噪比的S波震相数据,并在去均值、去趋势、波形尖灭及滤波处理后提取S波振幅信息,最后利用波形伴随衰减成像方法对S波振幅数据进行反演,获得川滇地区的三维S波衰减模型。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杨顶辉
本数据集为川滇地区多尺度高分辨率地下结构模型数据,包含有该地区地震波速度、衰减、各向异性、界面结构及应力场模型,涵盖尺度包括地壳、岩石圈及上地幔。其中速度与衰减模型主要由波形伴随成像、双差成像及背景噪声成像方法获得,各向异性模型主要由剪切波分裂、接收函数及背景噪声方法获得,界面结构主要由接收函数方法获得,应力场模型主要由GPS速度场及震源机制解约束获得。所采用的地震波形数据部分为已公开数据,部分为布设台站采集获得。该模型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川滇地区大震发震机理、岩石圈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的扩展等重要科学问题。
裴顺平
2021年5月21日,5小时内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发生了漾濞6.4级和玛多7.4级强烈地震,表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汇聚作用下青藏高原持续和频繁的剧烈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本研究利用地震记录和空间对地观测同震位移资料(InSAR)联合反演获得了这两次强震的震源破裂过程模型。结果显示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漾濞地震为Mw6.1级右旋走滑破裂,具有单侧破裂特征,破裂持续约8秒;发生在青藏高原内部的玛多地震为Mw7.5级左旋走滑破裂,破裂沿断层向两侧扩展并存在超剪切现象,持续约36秒。两次强震的破裂性质反映了青藏高原东部不同部位的形变特征,同时也造成周边活动断裂库仑应力的增加。研究结果揭示的构造运动特征为青藏高原形变模式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和约束,为抗震减灾、地震危险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王卫民
本数据集分两次采集于羌塘地区(2020.11-2020.12)及阿尔金地区(2021.11-2022.01)。其中包含了361台短周期地震仪在2020.11-2020.12时间段内所记录到的4个主动源信号,及6个近震事件和2个远震事件。与315台短周期地震仪在2021.11-2022.01时间段内所记录到的5个近震事件和2个远震事件(其中包含了2021.12.19日青海茫崖5.3级地震)。在完成数据预处理后(去均值,去尖灭,去线性),对于每一个地震事件,我们从地震发震时刻开始,并固定宽度1500s对地震仪所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切取(即每个地震事件数据时间范围为[发震时刻,发震时刻+1500s])。对于记录到的主动源信号,由于节点仪器记录的是一个月的连续信号,所以根据起爆时间和位置,截取了每个仪器记录到的信号,从发震时刻开始截取200s的地震记录。时间矫正后,对每炮数据进行去均值、去线性趋势、尖灭处理。
李伦
课题组人员针对典型“宽缓型”沟道泥石流沟-汶川七盘沟、“窄陡型”沟道泥石流沟-北川青林沟支沟开展了现场野外调查工作。通过选取七盘沟典型沟道堆积体进行现场颗粒筛分试验测定,并对沟道形态及典型沟道断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的描述,发现了宽缓型沟道物源具有“宽级配、弱固结、易分层”的特征;除此之外通过选取青林沟支沟沟道泥石流堆积体样本进行现场颗粒筛分试验测定,并完成试验土样的黏粒含量、孔隙率及其抗剪强度的测定。
张友谊
本数据包括1971-2021年青藏高原亚洲水塔区域和喜马拉雅山区域的地震数据,主要属性有地震发生时间(UTC),经度,纬度,地震深度,震级,震级类型和发生区域,分为shp文件和表格数据,可以更加方便相关人员的使用。本数据可帮助相关人员了解青藏高原地震分布情况,判读地震发生位置和相关构造带之间的关系。本数据来源于https://earthquake.usgs.gov/data/pager/,通过选择初始目标区域和时间进行下载,利用ArcGIS工具进行进行导出,根据青藏高原科考区域编辑文件进行筛选,进行制作。
刘吉夫
数据内容:本数据集为青藏高原东南缘糜棱质角闪岩EBSD和TIMA分析测试结果及地震波计算结果,EBSD测试结果得到了角闪岩内主要矿物角闪石、云母、斜长石的晶体取向数据(CPO)。TIMA测试结果得到了全岩的矿物组成以及相对应的百分含量。地震波数属性是基于EBSD及TIMA数据通过ANIS_ctf软件计算获得。 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EBSD分析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使用配备EBSD探头的FEI FEG-650扫描电镜完成。加速电压为 20kV,工作距离为 18 mm。,为了避免矿物粒径给取向差密度函数(ODF)计算带来的误差,我们使用HKL Aztec软件EBSD点分析模式手动采集了主要矿物角闪石、云母、斜长石的晶体取向数据(CPO)。TIMA该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Tesc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上搭载的四台高空间、时间分辨率EDAX能谱仪获取。测试电压为25kV,工作距离15mm,束斑100nm, 数据质量描述:样品为27mm x 47mm标准薄片,EBSD测试采取手动点分析模式,避免了矿物粒径给取向差密度函数(ODF)计算带来的误差,且去掉了不准确的识别点(MAD > 1.3°),数据质量高,可信度强。TIMA扫描区域为全片扫描,扫描模式为High-Resolution,步长设置1 μm。由于搭载四台能谱探测器,因此数据获取时间短、精度高、对样品表明形貌要求低且检出限低,数据质量高,可信度强。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通过EBSD及TIMA数据分析,我们明确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下地壳矿物组合特征,可用于岩石地震波属性计算及青藏高原东南缘下地壳变形模式研究。
黄保有
数据是南迦巴瓦短周期密集台阵近震波形,里面包含原始的地震波形、预处理后的地震波形。原始数据是根据4个近震事件(河北唐山5.2级、新疆霍城5.4级、西藏波密4.2级与4.0级)截取的地震波形,波形长度是P波前120s至P波后1800s。预处理包括再次截取波形(-20-100s),带通滤波(河北唐山与新疆霍城用的频带范围0.1-1Hz,西藏波密0.1-2Hz),去线性,去均值,ZNE分量旋转到ZRT分量。数据质量较好。可以利用近震波形分析地下岩石圈精细结构
沈旭章
喜马拉雅地区10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全球范围内的七级以上地震波形数据(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数据包括台站名称、位置,地震事件目录(地震目录来自USGS)筛选出的各个事件到达10个台站的清晰地震波形。波形数据裁剪为P波到达前100S-后300S,格式为SAC格式,头段中含有台站信息,事件信息及方位角等信息。以“台网.台站名.通道.分量.D.年份.儒略日-时分.000000.event”形式命名。
白玲
1)数据内容:①巨型NPR锚索室内静力拉伸视频、红外监测视频及静力拉伸分析数据图;②巨型NPR锚索室内动力冲击视频;2)数据来源:通过对室内巨型NPR锚索静力拉伸过程、红外监测和动力冲击过程进行录像,并将静力拉伸数据导入Origin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4)通过对巨型NPR锚索进行室内静力拉伸和动力冲击实验,获取巨型NPR锚索超常力学特性,可为断裂带边坡灾害防治及预警监测、跨断层隧道防治提供支撑材料。
陶志刚
本数据为下地壳变质岩岩石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数据、矿物同位素组成数据以及岩石地震波速数据。样品采集自华北克拉通东南部安徽女山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以及其中携带的长英质麻粒岩、中性麻粒岩及基性麻粒岩捕掳体。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是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锆石U-Pb同位素获得。矿物同位素组成数据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锆石Hf同位素获得。岩石地震波数据通过双目镜估算矿物含量并通过经验公式计算获得。获得的数据重建了华北东南缘地区下地壳的精细结构和演化过程。
平先权
(1)2019年6月17日,中国西南部四川盆地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随后,长宁震源区周边发生了4起大于5.0 Ms的地震事件,其中3起发生在一周内。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中等规模地震的发生机制,我们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技术,在震源区周围进行了地震重定位,同时建立了三维高分辨率速度模型。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39个地震台站记录的8818个地震事件的53487个P波和52527个S波到时间。结果表明,长宁主震和大部分余震震源深度约5~10km,形成一个陡倾角的断层面。大多数地震都在低Vp、低Vs和高Vp/Vs异常带的下方,反映了那里存在流体。这些结果表明,长宁主震和其他中等规模地震可能与流体降低了断层面有效正应力的影响有关。这些流体可能与印度板块向地幔过渡带的深俯冲导致大地幔楔中的热湿地幔上涌有关。在巩县群和兴文群下方约10km深处,观察到一条明显的高低速过渡带,与该区深部地震探测揭示的滑脱层吻合较好。这些结果表明,构造对比可以控制主震的产生和余震的扩展。 (2)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最重要的活动断裂带,发生过1668年郯城8.5级地震。目前尚不清楚大地震的发生与上地幔结构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44047个远震P波到达时间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的P波上地幔层析成像。结果表明,在深度小于150km时,郯庐断裂带以西出现高波速异常,而断裂带以东出现低波速异常。沿断裂带显示出强烈的横向不均质性。在郯庐断裂带西北部230~470km深处,存在明显的低波速异常,可能反映了热湿地幔的上涌,而在东部,高波速异常是十分清晰的,可能反映了拆沉的欧亚岩石圈(下降流)。地幔转换带既有高波速异常,也有低波速异常,大范围的高波速异常可能反映了滞留的太平洋板块。在1668年郯城地震的震源下,上地幔至地幔转换带深度出现了间歇性的低波速异常,反映了热湿地幔上涌流。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和以往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郯城地震是受岩石圈拆沉引起的热湿地幔上涌流体的影响。在郯庐断裂带下方,地幔转换带中滞留的太平洋板块上方的大地幔楔可能发生复杂的地幔对流,包括上升流和下降流。 (3)汶川地震后, 为认识发震机理, 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开展了丰富的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 野外观测与研究工作, 获得了有意义研究成果. 近震成像获得的地壳结构显示, 以汶川主震震中为界, 龙门山断 裂带南北两侧波速存在明显差别, 以南地区为明显低波速异常, 而以北地区为显著横向不均匀性, 这也许可以解 释汶川地震的余震为何向东北方向延伸. 汶川主震发生在高低波速异常的边界, 且其下方存在低波速高泊松比异 常. 这一结果表明, 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形成的高温高压导致了部分熔融或流体作用, 降低了断层面处的有效正应力, 因而诱发了汶川地震. 远震成像获得的上地幔结构显示, 龙门山断裂带处于松潘甘孜地块下方的低波速异常向四川盆地下方的高波速异常的过渡区, 且这种结构延伸至200~300 km深度, 而在地 幔转换带中的高波速异常与缅甸弧下方的上地幔高波速异常相连接, 说明汶川地震的发生与印度板块深俯冲而形 成的“大地幔楔”结构中的低波速异常所代表的热湿上涌等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 因此, 本文认为汶川地震不 仅与地壳结构密切相关, 而且还受上地幔异常结构的影响. 另外, 汶川地震还可能与下地壳流、地壳缩短和紫坪铺 水库触发等动力学过程有关.
雷建设, 张冰
数据包括九嶷山及邻区54个固定地震台站和17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垂直分量的连续地震背景噪声数据提取的双台间的互相关函数和最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采用时频分析法来获取2-40s的群速度和相速度的频散曲。反演成像结果显示,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地壳及上地幔的结构特征差异显著,10-20km的S波速度分布图显示呈线性的、连续分布低速异常,可能为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具体分界位置。成像结果对了解华南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地震学约束。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九嶷山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数据包括青藏高原,华北克拉通,华南块体交接区域255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HK结果和采用接收函数(高斯系数为2.0)和面波联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146个固定台站(2012-2014)年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布设的109个流动地震台站((2006-2008, 3开头台站),(2009-2010,4开头台站)),(2010-2012,1开头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核心区域还保留着典型克拉通的地壳结构,且鄂尔多斯南侧地壳没有保留北侧的华北克拉通东西碰撞俯冲中部陆壳的低速层,四川盆地下地壳可能已经沿着龙门山嵌入到青藏高原地壳中;西秦岭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交界区域具有厚的地壳和整体偏低的波速比以及比东西两侧都要高的S波速度结构。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数据包括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其邻区154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和采用接收函数(高斯系数为5.0)和面波联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63个固定台站(2007-2009年)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布设的91个流动地震台站(2000-2001(o开头台站名),2010-2011(st开头台站名))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Moho面深度和地壳平均Vp/Vs比分别主要在25-38km和1.65-1.95范围内变化,地壳结构大致沿着白垩纪的铁佛岭和三叠纪六安断裂及其东向延伸线由南向北分层3部分。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郯庐断裂带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数据包括四川盆地14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高斯系数为5.0)和采用多层H-k叠加方法得到的沉积层和基岩层厚度与Vp/Vs比值。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4个固定台站1年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2010-2012布设的10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沉积层厚度主要分布在4.2-7.6 km, 波速比普遍超过1.87, 基岩厚度主要分布在33.4-41.8 km,波速比普遍小于1.74。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四川盆地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数据包括临汾裂谷及其周边区域23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和台站的远震接收函数波形。通过挑选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2017年11月布设的观测时长为1个月的23个高频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 临汾裂谷区中下地壳存在不同尺度的低速体,发震层深度由南往北逐渐从~25km增加到~34 km,大致对应着壳内低速体的底界面;重定位地震大都位于高低速体过渡带区域,其中一个的震源深度达到32km,临汾M7.75级地震位于高速体内,洪洞M8.0级地震位于高速体底部。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临汾裂谷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数据包括汉中盆地及其周边区域17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和采用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其中,每个台包括两个接收函数,高斯系数为2.0,分别为在30-60°和60-90°震中距范围内叠加的波形。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6个宽频带固定台站2年(2012-2014)和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2017年12月布设的观测时长为1个月的11个短周期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汉中盆地不同区域浅表沉积厚度和速度存在差异,部分区域Moho莫霍面处速度变化平缓,震源深度(4-16 km)的上下界面分布对应着低速体底层和高速体顶层。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汉中盆地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数据集主要展示在文章https://doi.org/10.1016/j.pepi.2019.04.003的研究中。该研究基于布设在华夏地区的地震台站选取了19个反演点,在浅表P波速度的约束下,开展了P波接收函数与面波频散的联合反演得到的台站下方S波速度结构。 数据集包含格式为dat的文件一共19个:例如Cathaysia01.velocity.dat。 该数据集主要可用来展示华夏地区的岩石圈速度结构,透视该区域地表大量花岗岩出露所对应的深部机理。
邓阳凡
数据集主要展示在文章https://doi.org/10.1016/j.pepi.2019.04.003的研究中,包含了利用布设在华夏地区台站的P波接收函数h-k-c叠加得到的地壳平均厚度以及地壳平均波速比的分布。 数据集包含格式为dat的文件一共1个:Cathaysia_moho_vpvs.dat。 该数据集主要可用来展示华夏地区的莫霍面的起伏特征,透视华夏地区地壳厚度以及地壳波速比的横向分布特征,进而探讨华夏地区地壳平均组分的差异性。
邓阳凡
数据集主要展示在文章https://doi.org/10.1016/j.pepi.2020.106617的研究中,包含了利用布设在江西大湖塘矿区附近的42个台站P波接收函数与群速度频散联合反演得到的台站下方S波速度结构。 数据集包含格式为dat的文件一共42个:例如Dahutang.JX46.velocity.dat。 该数据集主要可用来展示大湖塘矿区的岩石圈速度结构,透视大湖塘多金属成矿的深部机理。
邓阳凡
数据集主要展示在文章https://doi.org/10.1016/j.pepi.2020.106617的研究中,包含了利用布设在江西大湖塘矿区附近的42个台站P波接收函数h-kappa叠加得到的地壳平均厚度以及地壳平均波速比的分布。 数据集包含格式为dat的文件一共1个:Dahutang_moho_vpvs.dat。 该数据集主要可用来展示大湖塘矿区的莫霍面起伏特征,透视大湖塘多金属成矿区域地壳以及地壳波速比的横向分布特征,进而探讨矿区内外地壳平均组分的差异性。
邓阳凡
本数据为82个地震台站的1333个远震到点组成的新横波喷流数据集,分析了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的地幔地震各向异性。地震各向异性对地壳和上地幔岩石的应变历史施加一阶约束。由此产生的332个高质量的测量区域平均明显分裂时间(即各向异性的大小)1.10.3s和平均速度方向(即各向异性的方向)17.2度、54.6度,支持一个两层的各向异性模型基于90度方位参数的周期性。在岩石圈深处,北东向的快速走向主导着下层,近似平行于现今的绝对板块运动(APMs;即<35度),这是由于活跃的软流层流所致。另一方面,偏离加拿大落基山山麓apm可以反映克拉通岩石圈西南向迁移的地幔流断裂。在岩石圈中还发现了两个细长的上层各向异性异常,它们与莫霍深度具有空间相关性。它们的特征表明冻结各向异性沿着两个收敛的边界:(1)将东北(北)和西北(南)两个快速方向分离的古元古代雪鸟构造带;(2)与APM、最大地应力和电磁各向异性相一致的落基山脉山麓。与科迪勒拉造山有关的挤压作用可能是山麓到克拉通内部横波各向异性空间变化的原因。
吴磊
通过资料整理和数字化,基于ArcGIS平台,广泛收集中亚地区最新的活动断裂和地震构造研究资料,编制了中亚地区地震构造图和地震区划图。图件范围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震构造图中标绘了发震断层(活动断层)的位置、活动性质和断层名称,以及1960年至2020年5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位置。区划图中以未来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加速率峰值(PGA)为指标,进行地震危险性分区。这些图件可用于中亚地区的活动构造和地震灾害研究,为中亚地区的大型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罗浩
青藏高原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其地震活动的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及高原内部变形。本数据集包含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北纬20-40度,东经70-105度)1970年以来发生的2854次M≥4.7级地震的震中位置、发震时刻、地震震级等信息,其中M≥8级地震3次,M=7.0-7.9级地震33次, M=6.0-6.9级地震192次, M=5.0-5.9级地震1152次。地震主要沿青藏高原周边及高原内部的大型断裂带发生。
王继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的课题“关键廊带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深部过程”资助下,2017和2019年,我们在东海陆架区完成两条OBS广角地震剖面。利用获得的OBS数据,采用层析成像正、反演方法,得到东海陆架区深部地壳结构。速度结构揭示地壳厚度从浙闽造山带的30km减薄到陆架盆地的15km,对应的地壳速度从4.40-7.15 km/s变化到4.30-6.90 km/s。结合以往的研究,浙闽造山带存在高磁异常,我们认为浙闽造山带和陆架盆地的地壳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东海可能不是华南陆缘的延伸;在浙闽造山带和陆架盆地的交界处存在宽约50km,速度高达7.15km/s的高速异常。我们推测该异常为中生代缝合带,高速异常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时,板块撕裂产生的岩浆活动有关。
丁巍伟, 卫小冬
地幔柱对克拉通的改造及后续动力学效应是关系到克拉通形成和演化的重要科学问题。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是研究地幔柱对克拉通改造效应的理想窗口。在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专题号 2016YFC0600400)支持下,利用远震剪切波(SKS,SKKS和PKS)分裂获得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变形特征;结合波速结构、大地热流和火山岩分布等,揭示了地幔柱作用对克拉通的强化效应,以及强化的岩石圈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深部过程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为深入认识上地幔顶部地震各向异性的起源以及软流圈-演示圈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李玮,陈赟
地震观测数据可用于构建地壳和上地幔地震波速结构、约束壳幔变形特征。伊朗高原东南缘是大陆碰撞和大洋俯冲的过渡地区,对该地区的研究可以为认识汇聚板缘作用及其板内构造响应的联系提供重要依据。数据来源于本课题组布设的流动地震台阵,选址要求严格,所有台站均配备Trillium 120PA地震计(120 s-175 Hz)及Taurus数字采集器。本数据集为P波初至前100 s至后200 s的波形数据,事件震级大于等于5.0级,震中距范围为30°- 90°。数据可用于认识俯冲-碰撞转换带的深部动力学过程。
陈凌
数据集为青藏高原吉隆-尼玛跨喜马拉雅造山带GPS活动变形重复测量原始数据。该数据为2018年和2019年两次的测量结果,包括13个台站数据,数据质量良好。通过这些测点的观测数据,结合项目研究团队已经在喜马拉雅造山带沿亚东-谷露布设的连续GPS观测剖面数据可以揭示印度大陆向北汇聚的应变在喜马拉雅造山带关键部位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认识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隆升状态,与水平运动的关联;结合活动断层运动位错理论,研究震间应变在主边界断裂(MBT)、主中央断裂(MCT)等的定量分配,震间的应变累积特征、断层闭锁范围、断层闭锁程度,为评价研究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提供重要约束;结合2015年尼泊尔地震破裂模型,从运动学到动力学视角研究青藏高原南缘岩石圈流变学特征。
何建坤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