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包括藏东南地区(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SETP)的矢量边界以及DEM、坡度、坡向、曲率等地形数据: 1、SETP_Boundary: 以帕隆藏布流域为中心,利用周边河网(包括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及各自支流)划分藏东南地区。该区域包括了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喜马拉雅山东段及横断山的西侧部分,是我国海洋性冰川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2、地形数据:基于NASA Earthdata数据中心提供的NASADEM数据,拼接生成了藏东南地区的DEM、坡度(SLOPE)、坡向(ASPECT)、剖面曲率(PROFC)和水体掩膜(SWB)数据。 3、山体阴影:基于藏东南地区的NASADEM进行表面分析,生产了高度角为45°的山体阴影数据。
赵凡玉, 龙笛, 李兴东, 黄琦, 韩鹏飞
基于大量的实地考察及室内试验,根据现场不同泥石流堆积体的物理参数,确定了不同泥石流堆积体的泥石流浆体黏度范围、泥石流固相颗粒级配与固相比。通过试验试做,确定了不同黏度范围浆体的水土比例,根据水土比例,配置不同黏度的泥石流浆体。通过筛分试验,确定了泥石流固相颗粒级配。考虑泥石流浆体黏度、固相比、颗粒级配三因素不同组合,人工配置不同状态泥石流淤积体,进行泥石流淤积体的承载力试验,研究不同黏度、不同固相比、不同颗粒级配泥石流淤积体的固结特性及承载能力的时空变化特性。
刘彬, 苏娜, 徐林荣, 陈洪凯
课题获取了青藏高原金沙江流域典型重大滑坡(扎农滑坡、宗绒村滑坡、下归洼滑坡)的滑带土与基岩物理力学指标。滑带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主要通过大型直剪试验获得。获取的物理力学指标为后续的物理模型试验、揭示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滑带土抗剪强度实验采用大型直剪仪,考虑不同含水率共计3组。大型直剪试验分别针对3个典型滑坡,制作了不同含水率下的重塑的滑带土试件,得到不同含水率下滑带土抗剪强度-法向压力关系曲线,进而得出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姚爱军
课题获取了青藏高原金沙江流域典型重大滑坡(扎农滑坡、宗绒村滑坡、下归洼滑坡)的基岩物理力学指标。基岩的物理力学指标主要通过点荷载试验得到,获取的物理力学指标为后续的物理模型试验、揭示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典型滑坡岩块的强度实验采用点荷载仪,每组试件不少于15件,共计5组。点荷载试验的岩石样共有五种,分别为灰岩、蛇绿岩、云母片麻岩、闪长岩和片岩,其中闪长岩为圆柱状径向加载,其余均为不规则岩样,实验结果进行了尺寸修正,实验状态为天然含水量状态。
姚爱军
针对泥石流淤积体开展掺入不同类型固化剂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工程意义,不仅可以弥补以往对泥石流淤积体固化特性研究不足的缺陷,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泥石流抢险救援难度大、及时地疏通交通要道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为研究泥石流淤积体的固化特性,课题中中南大学开展室内泥石流淤积体固化实验,研究不同级配、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泥石流淤积体在不同类型及不同掺入量的水泥固化剂作用下的承载力变化规律,为更好地处理抢险救援提供参考依据。
苏娜
泥石流磨蚀特性是防治工程耐久性设计的关键参数,本项目选取5种碎石级配、4个固相比、3种泥石流浆体黏度、2种泥石流速度和2种混凝土强度共44组工况,采用自行研制的泥石流磨蚀试验装置进行泥石流磨蚀试验,考查了混凝土损失率、磨蚀量速率及表面形貌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混凝土的损失率与磨蚀量速率均随着碎石级配编号(大颗粒碎石含量增加)、泥石流固相比与泥石流粘度增加而增大。通过执行研制的泥石流磨蚀试验装置,据此开展混凝土材料的泥石流磨蚀试验,获得泥石流磨蚀试验结果,得到不同混凝土材料的泥石流磨蚀系数
焦朋朋, 苏娜, 徐林荣
本数据包含泥石流块石冲击力实验数据,是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泥石流块石冲击力模型试验产生的冲击介质屈服应力、冲击介质颗粒粒径、块石冲击力等数据;数据采集地点为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开展泥石流块石冲击力模型试验获得数据,使用的主要仪器包括HAAKE旋转流变仪MARS40/60、高清摄像机、QSY8301-01压电传感器等,采集时间为2019-2021年。
刘清华, 苏娜, 徐林荣
研究了黏粒含量、宽高比、上游来流流量、初始含水率等不同控制因素对堵沟型崩滑物源溃决的影响,通过对堰塞体溃决过程分析,将堰塞体溃决模式分类。归纳总结不同溃决模式坝体轮廓纵向演化规律,测算流深、流速、侵蚀速率,分析不同溃决模式条件下坝体时空演化进程,探讨了不同因素对溃坝泥石流重度、洪峰流量、建立堰塞坝溃坝流量放大系数的数学模型,选取研究区两个堵溃点以及银杏坪沟一个堵溃点进行验证,但由于堰塞坝溃决的复杂性,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张友谊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坡面物源总量及动储量占流域内物源总量比例较大,为震后泥石流物源的重要来源。课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不同降雨、坡度、草本植被密度组合条件下坡面物源起动模式,揭示坡面物源降雨起动敏感性因素排序,建立了根系固土力学模型,分析了坡面物源失稳破坏力学机制,同时对比了工程经验法与RUSLE模型对坡面物源动储量的估计结果,并在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坡面复绿草本植被对坡面物源渗流场的影响。
张友谊
针对“宽缓”、“窄陡”型泥石流沟道物源,以现场调查及室内岩土体力学参数试验为基础,利用室内模型实验,研究在不同影响因素下,沟道松散物质起动的机制。通过数据分析,拟合建立沟道物源动储量模型,为震区类似泥石流沟预测预警和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不同结构类型堆积体的起动侵蚀起动过程各不相同:细粒土在后方径流开始后在前缘出现细沟,逐渐发展为拉槽,贯穿至后缘;粗粒土径流开始后前缘坍滑,呈溯源侵蚀的特点;上细下粗土率先在土层分界处形成凹槽,并逐渐向后缘延伸;上粗下细土于前缘部分先形成细沟,其后面层的粗粒土滑动,铲刮前缘细粒土。 (2)泥石流起动瞬间,粗颗粒主要以滑动、跳跃、滚动三种形式起动,细粒土中粗颗粒的起动运移形式以滚动和跳跃为主;粗粒土中粗颗粒以滑动起动为主;上细下粗土前期汇流粗颗粒起动以滚动及跳跃为主,后期为滑动为主;上粗下细土中粗颗粒起动以滑动为主。 (3)雨强越大,径流量越大,下切侵蚀越强烈。侵蚀曲线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侵蚀深度一般出现坡体陡缓变化处。 (4)利用室内模拟试验结果,结合分维理论,建立了“宽缓”型沟道物源动储量评价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张友谊
课题组人员针对典型“宽缓型”沟道泥石流沟-汶川七盘沟、“窄陡型”沟道泥石流沟-北川青林沟支沟开展了现场野外调查工作。通过选取七盘沟典型沟道堆积体进行现场颗粒筛分试验测定,并对沟道形态及典型沟道断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的描述,发现了宽缓型沟道物源具有“宽级配、弱固结、易分层”的特征;除此之外通过选取青林沟支沟沟道泥石流堆积体样本进行现场颗粒筛分试验测定,并完成试验土样的黏粒含量、孔隙率及其抗剪强度的测定。
张友谊
本参数集在野外科考的基础上,对喜马拉雅山区及横断山区重要公路沿线观察到的泥石流灾害链、滑坡灾害链对线路工作的影响参数进行了集成。区域范围涉及西藏自治区林芝、山南、波密、八宿、日喀则、阿里等地区,以及中印通道亚东裂谷区域。数据生产来源与方式为根据野外科考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加工而成。本参数集主要根据野外现场调查确定灾害及灾害链发生的位置、类型、重大公路工程破坏情况等信息,再整理成表格和shp文件。希望本数据能够为青藏高原道路工程防灾减灾提供帮助。
邓宏艳
本数据集在卫星影像识别的基础上,对喜马拉雅山区及其周边区域观察到的泥石流灾害链、滑坡灾害链进行编目、拍照;并填写数据表格、科考日志文件及分布图。本数据集学科范围: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信息技术系统性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本数据主要通过野外现场调查确定灾害及灾害链发生的位置、类型等信息,再整理成表格与生成矢量数据、科考日志等原始数据。野外科考区域包括西藏自治区林芝、山南、波密、八宿、日喀则、阿里等地区,南亚通道亚东、聂拉木、陈塘村、吉隆、普兰等南北向裂谷区域。
邓宏艳
本数据库包括青藏高原坡度、坡向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下载的分辨率为30m*30m的数值高程模型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表面分析功能,提取出了青藏高原的坡度和坡向信息。该数据经多人复查审核,其数据完整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均符合标准,质量优良可靠。该数据作为工程地质条件之一,是进行青藏高原重大工程扰动灾害、重大自然灾害的发育规律研究及易发性、危险性及风险分析的基础数据。
祁生文
本数据为青藏高原1:25万重大工程扰动灾害数据。对于灾害解译范围,线路工程(国道、高速、铁路、电网工程)及水电工程,以工程两侧第一分水岭为界;矿山、油田和口岸工程,以距离工程1km为界。工程扰动灾害划分为两类:①由工程建设诱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②可能影响工程的自然灾害,规定上述解译范围内的所有自然灾害均属于第②类工程扰动灾害。其数据包含滑坡的位置、长、宽、高差、分布高程、成因类型、诱发因素、发生时间、岩性等要素及灾害相关工程及工程建设年份等。依据Google earth影像及1:50万地质图解译全区工程扰动灾害,共解译了6176个灾害点;主要利用Google earth进行扰动灾害解译,同时结合野外考察验证解译结果,利用ArcGIS生成灾害分布图件;数据来源于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原始数据精度高,在灾害文件生成过程中严格按照解译规范,并有专人审查,数据质量可靠;依据所收集数据可进行研究区灾害风险分析,为已建工程的顺利运行和未建/在建线路工程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祁生文
青藏高原重大工程类型及分布数据集主要包括重大水电工程、重大道路工程、重大矿山工程、重大口岸工程及油田工程,其中道路工程包括国道、高速、铁路及电网工程,水电工程主要为水电站坝址工程点文件。通过收集资料及遥感影像解译的方式进行数据获取,工程数据的主要属性为工程命名(命名方式为工程类型--工程名称--工程建设年份,其中水电工程命名方式为工程类型--流域名称--工程名称--工程蓄水年份)、工程建设年份、相关工程及其他特征。数据经过多次检查修改,质量可靠。
祁生文
喜马拉雅造山带岩浆岩单矿物电子探针数据集主要以吉隆地区岩石单矿物主量数据为主,单矿物测试点大于200。岩石为淡色花岗岩。测试的单矿物以长石、石榴子石、白云母和黑云母为主。单矿物电子探针使用Cameca SXFiveFE electronmicroprobe等。数据还未发表,数据结果真实可靠。测试单位主要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该数据集可以用于研究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淡色花岗岩熔体的岩石成因。
曾令森, 高利娥, 严立龙
该数据是以青藏高原1:50万地质图为基础,参照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UCS及其对应的代表性岩石,将岩石类别划分为坚硬岩组、较坚硬岩组、较软弱岩组、软弱岩组和松散岩组五类。工程地质岩组是构成岩土体的主要物质成分,是工程设计的依据,是评价岩土体工程稳定性的必要条件,同时可以作为灾害风险分析的评价因子,避免了由于岩性种类过多对风险评价造成的困难,未来可应用于青藏高原重大工程建设和灾害风险分析 。
祁生文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