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6月17日,中国西南部四川盆地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随后,长宁震源区周边发生了4起大于5.0 Ms的地震事件,其中3起发生在一周内。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中等规模地震的发生机制,我们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技术,在震源区周围进行了地震重定位,同时建立了三维高分辨率速度模型。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39个地震台站记录的8818个地震事件的53487个P波和52527个S波到时间。结果表明,长宁主震和大部分余震震源深度约5~10km,形成一个陡倾角的断层面。大多数地震都在低Vp、低Vs和高Vp/Vs异常带的下方,反映了那里存在流体。这些结果表明,长宁主震和其他中等规模地震可能与流体降低了断层面有效正应力的影响有关。这些流体可能与印度板块向地幔过渡带的深俯冲导致大地幔楔中的热湿地幔上涌有关。在巩县群和兴文群下方约10km深处,观察到一条明显的高低速过渡带,与该区深部地震探测揭示的滑脱层吻合较好。这些结果表明,构造对比可以控制主震的产生和余震的扩展。 (2)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最重要的活动断裂带,发生过1668年郯城8.5级地震。目前尚不清楚大地震的发生与上地幔结构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44047个远震P波到达时间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的P波上地幔层析成像。结果表明,在深度小于150km时,郯庐断裂带以西出现高波速异常,而断裂带以东出现低波速异常。沿断裂带显示出强烈的横向不均质性。在郯庐断裂带西北部230~470km深处,存在明显的低波速异常,可能反映了热湿地幔的上涌,而在东部,高波速异常是十分清晰的,可能反映了拆沉的欧亚岩石圈(下降流)。地幔转换带既有高波速异常,也有低波速异常,大范围的高波速异常可能反映了滞留的太平洋板块。在1668年郯城地震的震源下,上地幔至地幔转换带深度出现了间歇性的低波速异常,反映了热湿地幔上涌流。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和以往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郯城地震是受岩石圈拆沉引起的热湿地幔上涌流体的影响。在郯庐断裂带下方,地幔转换带中滞留的太平洋板块上方的大地幔楔可能发生复杂的地幔对流,包括上升流和下降流。 (3)汶川地震后, 为认识发震机理, 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开展了丰富的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 野外观测与研究工作, 获得了有意义研究成果. 近震成像获得的地壳结构显示, 以汶川主震震中为界, 龙门山断 裂带南北两侧波速存在明显差别, 以南地区为明显低波速异常, 而以北地区为显著横向不均匀性, 这也许可以解 释汶川地震的余震为何向东北方向延伸. 汶川主震发生在高低波速异常的边界, 且其下方存在低波速高泊松比异 常. 这一结果表明, 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形成的高温高压导致了部分熔融或流体作用, 降低了断层面处的有效正应力, 因而诱发了汶川地震. 远震成像获得的上地幔结构显示, 龙门山断裂带处于松潘甘孜地块下方的低波速异常向四川盆地下方的高波速异常的过渡区, 且这种结构延伸至200~300 km深度, 而在地 幔转换带中的高波速异常与缅甸弧下方的上地幔高波速异常相连接, 说明汶川地震的发生与印度板块深俯冲而形 成的“大地幔楔”结构中的低波速异常所代表的热湿上涌等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 因此, 本文认为汶川地震不 仅与地壳结构密切相关, 而且还受上地幔异常结构的影响. 另外, 汶川地震还可能与下地壳流、地壳缩短和紫坪铺 水库触发等动力学过程有关.
雷建设, 张冰
数据包括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其邻区154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和采用接收函数(高斯系数为5.0)和面波联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63个固定台站(2007-2009年)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布设的91个流动地震台站(2000-2001(o开头台站名),2010-2011(st开头台站名))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Moho面深度和地壳平均Vp/Vs比分别主要在25-38km和1.65-1.95范围内变化,地壳结构大致沿着白垩纪的铁佛岭和三叠纪六安断裂及其东向延伸线由南向北分层3部分。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郯庐断裂带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本数据包括Excel以及Jpg格式图。Excel数据包括:全岩常量和微量元素、Rb-Sr和Sm-Nd的含量和同位素比值。 使用传统技术将所有样品粉碎至小于200目。在中国广州ALS Minerals/ALS Chemex实验室进行了全岩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采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了Rb-Sr和Sm-Nd的含量和同位素比值。 Jpg图片格式数据包括:(1)张八岭和肥东侵入岩的野外照片和显微照片(交叉偏振光)。(2)张八岭侵入岩样品中典型锆石的阴极发光(CL)图像。(3)研究区域的简化地质图(a) 研究区域及周边地区(b) 研究区包括张八岭和肥东地区。(4)张八岭侵入体锆石U-Pb同位素的一致性图。(5)肥东侵入体锆石U-Pb同位素一致性图。(6)TAS火成岩图解 (7)MgO与SiO2(a)和Mg#与SiO2(b)的关系图(8)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模式(9)Sr/Y与Y)和(La/Yb)N与YbN图表(10)张八组中生代岩浆岩(La/Yb)N和YbN代表La/Yb和Yb归一化的球粒陨石。 (11)张八组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初始Sr–Nd同位素组成。大别高Sr/Y花岗岩类资料 (12)晚中生代铅的初始同位素组成 (13)张八组岩浆岩年龄分布图组 (14)锆石张八组侵入岩的Hf(t)与U–Pb年龄图以及其他地区岩石的数据。 (15)张八组晚中生代岩浆岩。 通过本数据库可为研究张八岭北部和肥东南部两个地区的深部地壳过程和构造亲缘关系提供依据。
闫骏, 黎乙希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