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究首次报道了采自聂拉木县亚来西II号剖面(GPS坐标:28°24′3.52″N, 86°5′55.08″ E)志留系普鲁组和申扎县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层(GPS坐标:31°4′ 11″N, 88°41′08″E)中的介形类动物群。介形类化石通过“热酸解法”获取,其中聂拉木亚来西II号剖面和申扎县查果罗马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剖面分布获得1050和2460枚介形类壳体。聂拉木亚来西II号剖面志留系普鲁组中产介形类19属32种,生物组合面貌揭示出普鲁组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至普里道利世。申扎地区查果罗马组层型剖面顶部产介形类19属,其中包括一个新种Bairdiacypris xainzaensis n. sp.,生物组合特征揭示出其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之交。介形类生物群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意义。本数据集包括上述剖面的古生物化石鉴定单。
宋俊俊
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发育了相对完整、连续的志留纪地层,是研究中国温洛克世-普里道利世牙形类动物最经典区域之一。亚来2号剖面位于亚来乡西侧的山崖边,主要出露志留系普鲁组地层,主要由生屑粒泥灰岩组成,夹少量泥晶灰岩、泥粒灰岩和钙质粉砂岩,见大量头足类和牙形类化石及少量双壳类和珊瑚类分子。岩石组合和生物组合类型反映出普鲁组形成于沉积速率较低的浅海沉积环境。该组内部自下而上识别出温洛克世-普里道利世的5个牙形类生物带,分别为Ozarkodina sagitta sagitta 带, Kockelella crassa带、Kockelella variabilis variabilis间隔带、Polygnathoides siluricus带和“Ozarkodina” eosteinhornensis s.l.间隔带。基于下伏地层笔石类和普鲁组牙形类化石研究,表明普鲁组形成时代为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普里道利世。其中,牙形分子Wurmiella alternata仅见于冈瓦纳大陆及周缘区,而其它牙形分子均为广布型分子,表明温洛克世-普里道利世牙形类动物古地理分区不明显。本数据集包括西藏聂拉木志留系亚来2号剖面柱状图和野外剖面照片。
郭文, 陈中阳
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地区的古生代地层发育连续、出露完整,是我国西藏古生代地层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早期的地层划分和古生物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最初认为珠峰地区地层年代主要属于石炭纪-二叠纪,之后在聂拉木亚来地区识别出奥陶纪标准化石,并建立起奥陶系标准序列。然而研究区奥陶系古生物学和地层研究进展异常缓慢,尚缺乏高精度的地层框架和古生物学综合研究。本次研究首次报道西藏聂拉木地区晚奥陶世介形类16属30种。亚来水厂剖面甲曲组产出介形类以古足介目类和圆足介目类为主,少量速足介目类。根据该剖面介形类时代特征可以推断甲曲组应属于晚奥陶世早期,大致为Sandbian-Katian期。介形类生态组合为艾菲尔生态型,指示甲曲组在沉积时为近岸浅水环境。晚奥陶世喜马拉雅地层区与华南扬子区及塔里木介形类面貌相似,应属于相同的生物地理分区。本数据集包括西藏聂拉木地区甲曲组剖面的柱状图和野外剖面照片。
宋俊俊
生物地层是古生代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西藏地区古生代重要生物门类的生物地层序列已初步建立,然而由于地处偏远,高海拔以及大范围的高寒山区,前期的西藏地层和古生物研究还停留在初步的勘察阶段。古生代标准化石的收集和识别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喜马拉雅、拉萨、羌塘地块及其周边弧盆体系中的地层序列和沉积盆地演化进程。本次研究在西藏聂拉木地区普鲁组(喜马拉雅地块,志留系温洛克统-普里道利统亚来2号剖面,GPS坐标:28°24′17″ N, 86°5′48″ E)、申扎地区达尔东组(拉萨地块,下泥盆统布拉格阶-埃姆斯阶SZ1和SZ2剖面,GPS坐标:31°8′36.63″ N, 88°38′39.22″ E和31°7′56″ N, 88°37′47″ E)和四川龙门山地区长滩子组(松潘-甘孜地块,上泥盆统法门阶龙门山剖面,GPS坐标:31°54′3.55″ N, 104°42′29.82″ E)采集和鉴定了大量的古生代化石,主要包括牙形类、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和层孔虫。本数据集包括上述4条剖面的古生物化石鉴定单。
郭文, 梁昆, 陈中阳
碳循环受全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各储库碳通量相对变化的影响。地质历史中重要转折期,海相碳酸盐岩δ13C常出现大幅度的偏移,碳同位素的正向偏移与有机碳大规模埋藏或初级生产力提高有关。欧美地区志留纪海相碳酸盐的δ13C值标准曲线已建立, 但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剖面之间的δ13C值变化趋势却存在一定差异。在应用碳同位素记录进行高精度地层对比时, 要开展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分析,并将碳同位素记录的变化趋势进行跨相、跨盆地和跨板块对比,以确定其是否记录了区域或全球海洋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本次研究中温洛克世-普里道利世普鲁组共采集43块样品开展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试图揭示冈瓦纳大陆北缘碳循环过程和碳同位素记录的成岩改造作用。亚来2号剖面碳同位素在Ludlow期表现出明显的正偏特征,可以与全球其他剖面碳同位素曲线相对比,反映出这一时期全球海相碳循环异常。本数据集包括43个样品的碳氧同位素数据。
陈中阳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