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俊埠遗址是一处距今约12万年~9万年的古人类活动遗迹,有大量石器和动物骨骼,光释光测年显示人类活动时间为120-90ka之间的MIS5阶段,是目前青藏高原上年代最早的旷野遗址。遗址的剖面自上而下分为11层,其中文化层为6-9层的古土壤层。利用粒度分析、磁化率、全有机(TOC)和碳酸钙含量重建古环境,与已发表的高分辨率气候曲线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古人类占据的时期东亚夏季风增强,气候温暖湿润,利于人类生存。
张东菊
考古遗址出土动植物遗存是认识和了解古代人类与动植物的相互关系,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基础,是揭示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与动力机制的重要材料。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早期的奖俊埠遗址和中晚期的宗日遗址分别开展系统的动物考古和植物考古分析,奖俊埠11件动物化石的分析显示,末次间冰期时期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古人类主要狩猎大中型食草类哺乳动物。宗日遗址木炭分析结果表明宗日遗址的先民广泛采集周边云杉、杨树和沙棘作为燃料。
董广辉, 张东菊
人类对高海拔环境(>2500m)的适应是人类进化和扩散过程的重要里程碑。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开展人类适应极端缺氧环境研究的理想区域。青藏高原东北部甘肃永登县庄浪河畔新发现一处具有连续地层的早期遗址——奖俊埠遗址。2015年和2018年两个年度对该遗址进行系列取样,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遗址年代在120-90ka,这是青藏高原目前年代最早的旷野遗址,为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历史和生存适应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张冬菊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