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监测预警通信与管理用多模通信单元样机研制中在北京开展了一系列测试工作,测试中的传感器状态信息、通信终端状态信息、产品上线离线信息以及报警信息等通过多模通信单元进行了上报记录,本记录给出的是测试时的上报记录。 数据是从控制中心后台数据库导出的原始日志记录,按控制中心的显示在excel表格中进行了分列,以提高其可读性。 相关数据包含测试地的4g网络信号,可用于对通信网络数据的判断;其它数据可为泥石流监测通信设备研制作参考。
段江年
泥石流监测微波雷达样机研制过程中在北京开展了一系列测试工作,测试中的报警数据信息通过多模通信单元进行了上报记录,本数据给出的是测试时的上报记录。 数据是从控制中心后台数据库导出的原始日志记录,按控制中心的显示在excel表格中进行了分列,以提高其可读性。 由于泥石流微波雷达为结果导向型监测,即其监测结果直接给出是否发生了泥石流,而不是发生泥石流的相关条件,因此本数据主要用于对泥石流监测微波雷达研发过程中对目标识别能力的判定。 数据可用于泥石流微波雷达研制参考。
段江年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仅次于光合作用的碳通量,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和δ13C产生与输送是土壤呼吸量级与过程评价的制约因素。根据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气体产生和输送特点,基于稳定同位素红外光谱技术,自主研发非线性在线标定技术、多通道双循环的高效循环气路、气体浓度预降低的高效循环气路、可模拟冻融过程的变温技术;集成创新研制分别针对土壤-大气界面气体交换过程、土壤内部气体垂直运移过程和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的三套CO2及其δ13C浓度和通量观测系统,并在生态脆弱区开展观测示范,有效解决了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的产生、运移与释放的综合监测难题。 本课题研发了土壤微生物呼吸δ13C全自动变温模拟与测定系统,针对野外试验条件无法控制的难题,建立室内的可模拟冻融过程的全自动变温模式与部件,可按既定程序调节培养瓶内的温度,实现模拟复杂情景的实验需求。变温模拟与测定系统控温范围-5~35℃、控温精度优于0.23℃、变温速率为1.06 ℃/2 min(0~35℃)和0.70 ℃/2 min(-5~0℃),可至少同时控制16 路的培养瓶和3 路标气。 将野外采集的土壤样品分别放在16个样品瓶中,利用本课题研发的土壤微生物呼吸δ13C全自动变温模拟与测定系统,获得了从-5℃到35℃升温和降温过程土壤呼吸CO2浓度和δ13C数据。数据处理通常先通过仪器性能参数初步判断数据质量,然后利用标气对实测CO2浓度和δ13C进行校正,并对空气湿度、温度、大气压和通量计算的斜率进行质控,剔除异常数据,获得质控后的高质量数据,并利用通量计算公式计算CO2及其δ13C通量数据。 该设备平均国产化率 80%以上,已运用于森林、草地、和农田等生态系统的自动化监测,实现我国生态监测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升级换代,可以推广到CERN、CFERN和CNERN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类似的野外台站,有助于大幅提升我国对生态监测与评估的科技研发能力、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有效支撑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潜力评估与认证,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生态安全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孙晓敏
冠层微细立体结构三维观测仪(CanoMIS)示范数据集包含了CanoMIS在张掖大满站、祁连山生态站、沈阳清原站、北京市区等采集的玉米、向日葵、云松、千金榆、水曲柳、胡桃楸、桃树、鸡树条等代表性植物标准枝数据。CanoMIS安装到云台上,架设到地面或者生态观测塔上,通过操作终端计算机访问CanoMIS,对感兴趣标准枝进行原位采样,获取无背景干扰的标准枝二维强度图像和距离图像(三维图像),解决了传统成像技术易受背景干扰和丢失距离信息难以量化的问题,为标准枝原位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王新伟
通过设计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算法,研制了一种能在野外高频率、高精度自动记录DBH的记录仪,并通过云平台实时评估树木生长动态。数据集是应用研发的树木径向生长自动观测仪在甘肃祁连山站、北京森林站进行野外测试和示范收集的数据,数据表包括人工测量对照值、不同站点不同树号采集Vi(位移)、Ri(树木周长)和Ci(树木直径)的测量值。通过计算获得树木胸径变化动态,推进我国植被生态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自主创新,服务于国家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服务于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以及对脆弱生态区的大范围、全天候、立体化监测需求,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张琳, 高立瑶, 吴冬秀
1)该数据为一个古杆蝉科新物种的图版,本文介绍了芦上坟昆虫群,讨论了早白垩世地层对比的相关问题。 2)化石来自京西下白垩统芦上坟组,化石经过镜下修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成像,得到的图片数据使用ps软件排版,线条图绘制使用cdr软件。 3)古杆蝉科新种的建立基于一块保存较好的前翅标本,化石保存在灰黄色片状页岩中,图像数据清晰。 4)讨论了来自京西下白垩统芦上坟组的古杆蝉科新种与俄罗斯下白垩统Zaza组的地层对比问题,扩展了古杆蝉科的分布范围,增加了其古多样性。
付衍哲
历史时期典型岩溶环境的自然变化与人类影响:石笋记录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谭明研究员,项目运行时间为2002.1-2009.12。 2650 年(公元前665-公元1985)北京热月(五、六、七、八月)温度数据是该项目产出的数据成果,该数据根据我国北京石花洞石笋的年层厚度与气象观测数据的相关性重建而来。土壤二氧化碳和洞穴滴水所反映的温度信号被土壤-有机质-二氧化碳系统放大,并被石笋的年层序列记录下来。尽管温度在最近的几千年中总的趋势是下降的,但重建温度揭示出气候在百年尺度上存在着反复的快速变暖现象。这个结果与北半球其它不同记录相关,表明在亚千年尺度上气温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存在一个亚半球的影响。 数据包含一个txt文件,属性字段有yr.AD,layer number,original thickness(um),maximum error in um (+-),sedimentary trend,detrended thickness(um),reconstructed temperature,maximum error in degree C (+-),temperature anomaly,temperature anomaly + error,temperature anomaly - error,maximum error in age (yr. +-)
谭明, 张虎才, 李铁英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