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新生代地层年代框架,对揭示高原碰撞隆升变形的构造演化历史、认识高原风化剥蚀的时空变化规律、厘清青藏高原隆升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对来自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临夏盆地、伦坡拉盆地、思茅盆地、剑川盆地和曲靖盆地的新生代地层,开展了基于磁性地层学、辅以火山岩/火山凝灰岩/沉凝灰岩或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或生物地层学的系统年代学研究,据此完善或建立了青藏高原及其南北新生代高精度地层年代序列。精确限定:临夏盆地对康剖面90 m黄土沉积地层年代为~8.1-3.7 Ma;伦坡拉盆地达玉剖面1890 m河湖相沉积地层年代为~41.8-21.5 Ma;剑川盆地双河剖面300 m河湖相沉积地层为~42.7-36 Ma;曲靖盆地蔡家冲剖面252 m河湖相沉积地层年代为~47-36 Ma;思茅盆地江城剖面932 m的咸水湖相夹膏盐沉积地层年代为>112-63 Ma。以上年代学结果的相关实验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完成:古地磁实验在磁屏蔽室中利用热退磁仪和超导岩石磁力仪完成;碎屑锆石及火山岩/火山凝灰岩/沉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实验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完成。本数据集为后续构造演化、气候环境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支撑,产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原创理论成果。
方小敏, 颜茂都, 张伟林, 张大文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新生代地层中蕴含丰富的构造、环境、气候等信息,对揭示高原碰撞隆升变形历史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对来自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临夏盆地、伦坡拉盆地、剑川盆地、曲靖盆地和思茅盆地的新生代地层,开展了系统野外地质考察,确定了一些出露发育良好的研究剖面。依靠GPS、地质罗盘等工具,对相关研究剖面进行了构造、地貌、岩性等方面的调查测量描述,并进行了相关图件的绘制,具体涉及:临夏盆地对康剖面90 m黄土沉积地层,伦坡拉盆地达玉剖面1890 m、剑川盆地双河剖面300 m、曲靖盆地蔡家冲剖面252 m的河湖相沉积地层,以及思茅盆地江城剖面932 m的咸水湖相夹膏盐沉积地层。本数据集为后续开展相关地层年代学、构造演化、气候环境等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学基础。
方小敏, 颜茂都, 张伟林, 张大文
剑川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南缘最主要的新生代盆地之一,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水系和构造时空演化的关键区域。剑川盆地古近纪地层从下至上依次出露宝相寺组、双河组和剑川组。双河组整合覆盖在宝相寺组之上,而与上覆剑川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利用LA-ICP-MS共测得12件剑川盆地古近纪地层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结果显示宝相寺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具有200-320Ma、390-490Ma、690-920Ma、920-1120Ma和1700-2000Ma多个年龄峰值区间(与上覆地层具有明显的区别),而双河组几乎全部集中于35-45Ma和200-280Ma,剑川组相对双河组增加了720-900Ma年龄峰值区间,表明剑川盆地宝相寺组与上覆地层之间(41Ma左右)发生了重大物源变化。宝相寺组物源来自可可西里板块、松潘-甘孜板块、北羌塘板块、义敦地体和扬子板块西缘,双河组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周边三叠系和同期火成岩,剑川组物源主要来自扬子板块西缘、盆地周边三叠系和同期火成岩。在宝相寺组沉积期间可能存在一个连接青藏高原与红河的古水系,但该水系于41Ma左右瓦解。物源和水系的重大改变可能与青藏高原东南部构造抬升和始新世大规模岩浆活动有关。
冯盈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