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人员详细测量了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民卓茶卡北岸的系列剖面,并采集和研究了其中的各门类化石(包括牙形类、蜓类、小有孔虫类)。牙形类以Sweetognathus, Mesogondolella等分子组成,蜓类主要有Neoschwagerina, Pseudodoliolina, Mesoschubertella等,小有孔虫类主要有Pachyphloia, Langella, Palaeotextularia, Tetrataxis等组成。从牙形来看,该牙形动物群的时代相当于早二叠世空谷晚期;从蜓类来看,它的时代是Murgabian期。因此,从年代地层上来看,国际地层标准空谷晚期相当于特提斯标准的Murgabian底界。从古生物地理上来看,当前剖面中的蜓类和牙形类都是以暖水动物群为主,但此时拉萨地块上的空谷期地层中都是以凉水动物群为主。因此,这些动物群的发现表明南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在空谷期时古生物地理完全不同。
张以春
数据为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大化石数据名录。包括叶片、种子、果。内容包括科属种的拉丁名和中文名、时代、产地、形态描述、讨论、标本和参考文献。物种名参照原始文献。对于有后人修订的化石记录,以修订后的记录为准;产地(化石点)年代以该化石产地的最新文献结果为准。叶形态描述的术语和描述范式以《叶结构手册》为准;描述中涉及的长度、角度等测量数据以原始文献的数据和图片为准。文档的化石记录按科、属拉丁名首字母升序排序。数据可为研究新生代青藏高原环境气候演变与植被和植物多样性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周浙昆, 刘佳, 陈琳琳, Robert A. Spicer, 李树峰, 黄健, 张世涛, 黄永江, 贾林波, 胡瑾瑾, 苏涛
建立和完善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新生代地层年代框架,对揭示高原碰撞隆升变形的构造演化历史、认识高原风化剥蚀的时空变化规律、厘清青藏高原隆升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对来自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临夏盆地、伦坡拉盆地、思茅盆地、剑川盆地和曲靖盆地的新生代地层,开展了基于磁性地层学、辅以火山岩/火山凝灰岩/沉凝灰岩或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或生物地层学的系统年代学研究,据此完善或建立了青藏高原及其南北新生代高精度地层年代序列。精确限定:临夏盆地对康剖面90 m黄土沉积地层年代为~8.1-3.7 Ma;伦坡拉盆地达玉剖面1890 m河湖相沉积地层年代为~41.8-21.5 Ma;剑川盆地双河剖面300 m河湖相沉积地层为~42.7-36 Ma;曲靖盆地蔡家冲剖面252 m河湖相沉积地层年代为~47-36 Ma;思茅盆地江城剖面932 m的咸水湖相夹膏盐沉积地层年代为>112-63 Ma。以上年代学结果的相关实验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完成:古地磁实验在磁屏蔽室中利用热退磁仪和超导岩石磁力仪完成;碎屑锆石及火山岩/火山凝灰岩/沉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实验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完成。本数据集为后续构造演化、气候环境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支撑,产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原创理论成果。
方小敏, 颜茂都, 张伟林, 张大文
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早期是地球生命系统演化中的一段最为重要转折期之一,是地史上隐生宙向显生宙的过渡期,也是研究后生动物起源与演化最为热点的时期。目前,全球许多地区都已经围绕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目前,在喜马拉雅构造区,对应这段时间的地层仅在印度次大陆有过少量报道和研究。巴基斯坦北部位于喜马拉雅构造带西部,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毗连区之一。巴基斯坦北部地区虽然发育有新元古代至寒武纪早期的地层,但一直以来都缺乏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导致学界难以确定对这段地层的具体时代归属。因此急需做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来理清该地区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早期的沉积序列、生物地层以及化学地层,并与同期其它地区的地层进行比对,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建立时间框架。本次考察主要集中对Hazara盆地的几个剖面(Sikhar Mountain、Tarnawai Village、Salhad Village、Abbottabad Height、Sobangali、Neelor Village以及Pindkhan Khel)做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古生物以及地球化学样品野外记录与采样工作,确定Hazara盆地有较为连续的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早期的地层记录。
潘兵
本次研究首次报道了采自聂拉木县亚来西II号剖面(GPS坐标:28°24′3.52″N, 86°5′55.08″ E)志留系普鲁组和申扎县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层(GPS坐标:31°4′ 11″N, 88°41′08″E)中的介形类动物群。介形类化石通过“热酸解法”获取,其中聂拉木亚来西II号剖面和申扎县查果罗马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剖面分布获得1050和2460枚介形类壳体。聂拉木亚来西II号剖面志留系普鲁组中产介形类19属32种,生物组合面貌揭示出普鲁组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至普里道利世。申扎地区查果罗马组层型剖面顶部产介形类19属,其中包括一个新种Bairdiacypris xainzaensis n. sp.,生物组合特征揭示出其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之交。介形类生物群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意义。本数据集包括上述剖面的古生物化石鉴定单。
宋俊俊
生物地层是古生代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泰国西部地区在早古生代位于滇缅马地体之上,古地理亲缘关系与我国的滇西保山以及西藏羌塘地体非常密切。而在此之前此地区的奥陶纪重要生物门类的生物地层序列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早古生代标准化石的收集和识别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滇缅马地块的地层序列和沉积盆地演化进程,并和我国青藏地区进行对比。本次研究在泰国西部Wat Mong Kratae剖面Tha Manao组(滇缅马地块,奥陶系大坪阶泰国西部Wat Mong Kratae剖面,GPS坐标:14°25′57″ N, 99°7′23″ E)采集和鉴定了大量的古生代化石,主要包括牙形类Drepanoistodus pitjanti、Erraticodon patu、Protopanderodus nogamii、头足类Wutinoceras sp.、Armenoceras sp.、Wadema sp.。据此Tha Manao组的时代可以确定为弗洛晚期到达瑞威尔早期。本数据集包括上述剖面的古生物化石鉴定单。
陈中阳, 李文杰, 李超, 方翔
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自类乌齐县向东至江达县一线的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发育较好。前人对这一地区泥盆-石炭系地层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地层学研究。作为依据的腕足类、珊瑚等大化石虽然较为丰富,但分辨率和精度较低。以妥坝乡和乌青纳村附近地层为例,包括泥盆系上部的卓戈洞组以及石炭系下部的乌青纳组等。本次科考对昌都市卡若区妥坝乡诺玛村附近的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牙形刺和沉积、地化采样工作,这段地层据内部地质调查资料属于泥盆系至石炭系跨界线地层,这项研究对于提高这一地区生物地层对比精度以及全球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研究具有潜在意义。目前仅提供基于野外描述的剖面地层柱状图和照片,根据牙形刺生物地层资料,大致可将泥盆-石炭系界线确定在该剖面141m至188m之间。
王秋来
泰国西部的古生代地层出露完整,但是研究程度较为薄弱。研究区奥陶系古生物学和地层研究进展异常缓慢,尚缺乏高精度的地层框架和古生物学综合研究。本次研究在泰国西部Wat Mong Kratae剖面Tha Manao组(滇缅马地块,奥陶系大坪阶泰国西部Wat Mong Kratae剖面,GPS坐标:14°25′57″ N, 99°7′23″ E)采集和鉴定了大量的古生代化石,主要包括头足类和牙形类等,初步的建立的生物组合限定了该组的时代为大坪期,并可以于华南的红花园组进行对比。本数据集包括上述剖面的柱状图和野外剖面照片。
陈中阳, 李文杰, 李超, 方翔
本数据为柴达木盆地生物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相关数据,在新生代,波动的气候条件是如何影响区域湿度水平的,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这套数据主要是基于典型剖面的古生物、沉积地层、生物地球化学等研究手段,探讨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沉积、气候和生物响应。上传数据主要是通过对于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地层对比、古生物化石、生物标志物和碳酸盐氧同位素研究获取的数据。初步研究处理结果表明,数据质量较高。
袁峰
亚洲大型半熊类的化石记录十分罕见,且保存较不完整,它们的演化和分布格局也尚不清楚。本文报道了甘肃临夏盆地老沟地区中中新统胡家梁组口腔材料的新发现。新材料与宁夏同心县张恩宝组丁家二沟动物群的展翔半熊类化石非常相似,可作为该物种的参考。 它的上臼齿尖牙更为发达,这支持了该物种可能是在西瓦里克、元某和伊洛瓦底江下游发现的杂食性巨熊的祖先。这一谱系可能在中新世晚期迁移到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并适应了越来越多的杂食性,因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更多可用的植物性食物。 数据来源为拍摄或绘制。数据包括原始图片,清晰度高。可用于进一步引用及科学传播等工作。
江左其杲
报道了来自中国西北地区中新世晚期临夏盆地的一件鸵鸟化石,该标本包括鸵鸟的部分颈椎以及气管,由于缺乏物种级别的鉴定特征,被暂定为Struthio sp.。新标本还保留了平齿三趾马(Hipparion platyodus)的部分头骨。利用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该鸵鸟骨骼的微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探讨临夏鸵鸟的埋藏条件和古气候背景。在鸵鸟化石的一个脱矿化的骨碎片中发现了软组织(内源性血管和红细胞的化石残留)。同时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成像显示,化石组织切片中存在显著的细菌改变(骨侵蚀现象)。这是中新世临夏盆地脊椎动物遗体中软组织的首次报道。通过相关的地质和沉积学证据与新的古生物数据相结合,认为季风气候可能是造成鸟类化石早期埋葬期间微生物侵蚀的原因,接下来延续了8百万年左右的盆地剧烈的干旱化作用,导致了微生物活动的停止,并进一步导致了成岩作用后期孔隙方解石的沉淀。这项工作显示出跨学科(包括形态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软组织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中国西北临夏盆地柳树组的中新世晚期的动物群更替、气候和分子保存。 数据来源为拍摄或绘制。数据包括原始图片,清晰度高。可用于进一步引用及科学传播等工作。
李志恒
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自类乌齐县向东至江达县一线的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发育较好。前人对这一地区泥盆-石炭系地层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地层学研究。作为依据的腕足类、珊瑚等大化石虽然较为丰富,但分辨率和精度较低。以妥坝乡和乌青纳村附近地层为例,包括泥盆系上部的卓戈洞组以及石炭系下部的乌青纳组等。本次科考对昌都市卡若区妥坝乡诺玛村附近的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牙形刺和沉积、地化采样工作,这段地层据内部地质调查资料属于泥盆系至石炭系跨界线地层,这项研究对于提高这一地区生物地层对比精度以及全球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研究具有潜在意义。目前仅提供基于野外描述的剖面地层柱状图和照片,实际的生物年代地层资料尚未完善,有待后续补充。
王秋来
柴达木盆地是研究青藏高原古环境和动物演化历史的一个关键区域。为了适应上新世时期柴达木盆地环境的干旱化,化石裂腹鱼类伍氏献文鱼(Hsianwenia wui)演化出了异常粗大的骨骼。然而,人们对于这种骨骼增粗现象(pachyostosis)的性质仍知之甚少。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一特征及其生理学机制,对伍氏献文鱼进行了详尽的形态解剖学工作,并识别出了一些新的信息:脑腔前部分叉的嗅束通道、韦伯氏器上发达的第3髓上骨、第5尾前椎支持众多尾鳍短鳍条以及第2尾前椎上一个附加的髓弓(棘)。此外,发现献文鱼骨骼的增粗存在差异性:该现象仅见于内骨骼,外骨骼(膜质骨)一般未见增粗;在成组增粗的内骨骼(如肌间骨:上髓弓小骨和上肋小骨)中,腹侧骨骼较背侧增粗更为明显。伍氏献文鱼匙骨后缘有一个显著而独特的位于胸鳍上方的“肩突”(humeral process), 对比现生鲤科鱼类咀嚼活动中相关肌肉和骨骼的联动关系,认为这个“肩突”的出现与伍氏献文鱼咽颌骨骼(第五角鳃骨)增粗以及研磨坚硬的食物有关。 数据来源为拍摄或绘制。数据包括原始图片,清晰度高。可用于进一步引用及科学传播等工作。
吴飞翔
2019年3月,中科院南古所与巴基斯坦Comsats大学学者组成的联合科考团队对巴基斯坦南部盐岭地区开展合作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缘在二叠纪晚期的地层的演化和动物群的演化并建立和西藏藏南的对比关系。此次测量的剖面是科考团队在野外用米尺测量并高分辨率采集有孔虫化石。共测量了2个剖面, 分别是Zaluch Nala A和B剖面。有孔虫化石是通过实验室切片并制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鉴定。该数据集包含了Zaluch Nala A剖面和B剖面中的䗴类和小有孔虫动物群的鉴定名单。该区二叠系剖面露头出露良好,主要由Amb组、Wargal组和Chhidru组组成。Amb组主要以钙质砂岩为主,仅含有一个䗴类Monodiexodina kattaensis. 时代相当于中二叠世。Wargal组下段是以中薄层灰岩为主,上部是薄层瘤状灰岩。Chhidru组中主要是以灰岩夹有砂岩为主。Wargal组和Chhidru组中的䗴类主要有Codonofusiella, Nankinella, Nanlingella, Reichelina组成,分异度较低。小有孔虫类是以Colaniella, Climacammina, Multidiscus等为主。有孔虫显示Wargal组中上部和Chhidru组的时代是晚二叠世。盐岭地区位于冈瓦纳北缘,因此,从古生物地理上来看,中晚二叠世的有孔虫的分异度要比西藏拉萨地块、雅鲁藏布江中灰岩外来体要低的多,但它比西藏南部色龙和曲布一带晚二叠世中的环境暖,因为后者在晚二叠世完全处于冷水环境中,并不发育䗴类化石。
张以春
2019年3月,中科院南古所与巴基斯坦Comsats大学学者组成的联合科考团队对巴基斯坦南部盐岭地区开展合作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缘在二叠纪晚期的地层的演化和动物群的演化并建立和西藏藏南的对比关系。此次测量的剖面是科考团队在野外用米尺测量并高分辨率采集有孔虫化石。共测量了2个剖面。Zaluch Nala A和B剖面位于盐岭地区Mianwali市的东北方向。该剖面保存了Amb组、Wargal组的上部和Chhidru组的地层。其中A剖面包含了Wargal组上部的Kalabagh段以及Chhidru组;B剖面位于A剖面的层位之下,主要包括Wargal组的下部和Amb组。Amb组主要以钙质砂岩为主,仅含有一个䗴类分子Monodiexodina kattaensis,时代属于中二叠世;Wargal组下段是以中薄层灰岩为主,从Wargal组中下部出现Pseudocolaniella,指示时代已经进入晚二叠世。Wargal组上部(A剖面)是薄层瘤状灰岩,称为Kalabagh段;Chhidru组中主要是以灰岩夹有砂岩为主。Wargal组上部和Chhidru组中含有Reichelina, Codonofusiella, Reichelina等,动物群的时代属于晚二叠世。
张以春
西藏南部是新特提斯演化研究的关键地区。三叠纪至古近纪构成了新特提斯演化的主要历史。区内的这一时期的新特提斯沉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代表的深水洋盆沉积;另一种则是位于缝合带南部的浅海沉积。本次科考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构建完善新特提斯历史的沉积序列。本数据集汇集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新生代科考分队对西藏南部(山南、日喀则)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特提斯喜马拉雅三叠系至古近系科考时所观测的地层剖面中含化石剖面的实测柱状图。清单共包括12条剖面,未获得化石的剖面不在此集。剖面按地层时代由老到新编录。
李建国, 李祥辉, 罗辉, 王博, 李鑫
西藏南部是新特提斯演化研究的关键地区。三叠纪至古近纪构成了新特提斯演化的主要历史。区内的这一时期的新特提斯沉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代表的深水洋盆沉积;另一种则是位于缝合带南部的浅海沉积。本次科考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构建完善新特提斯历史的沉积序列。本数据集汇集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新生代科考分队对西藏南部(山南、日喀则)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特提斯喜马拉雅三叠系至古近系实施科考时所采集和分析获得的所有化石名录。清单共包括12条剖面,按剖面地层时代由老到新编录。
李建国, 罗辉, 王博, 李鑫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是青藏高原内部最具代表性的沉积盆地之一,盆地内发育红色的第三系砂岩、侏罗系煤层和白垩系砾岩,其沉积地层厚度较大,所记录的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信息对研究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演化历史意义重大。对柴达木盆地野外地层的勘察,不仅有利于中生代陆地系统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的重建,为日后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也有利于青藏地区煤、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对于青藏地区科学考察大有裨益,同时也有望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做出贡献。本次考察对柴达木盆地内多个剖面进行了实地勘探采样,详细记录了剖面地层情况,并提供了野外照片,所有数据均来自野外实测。
王博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其两侧邻区是研究新特提斯洋演化的关键区域。对本区西段和北部的地层和古生物学研究目前还不够充分,关于新特提斯演化的沉积序列还未完整揭示,地层学、沉积学等研究都比较薄弱,制约了对新特提斯形成和演化、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理解和认识。本科考队对西藏西部和北部一些关键地区开展中生代地层、古生物和沉积学研究,寻找区内关于新特提斯开启、演化和海水退出的地层和沉积证据。本数据集是我们在上述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的工作日志以及地质现象、地层剖面、采集化石照片和工作图片的集合,一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记录专题考察分队的工作,所考察的区域包括日喀则、阿里和那曲地区,地层包括白垩-古近系及放射虫硅质岩地层。
李建国, 罗辉, 黄迪颖, 李鑫
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早期是地球生命系统演化中的一段最为重要转折期之一,是地史上隐生宙向显生宙的过渡期,也是研究后生动物起源与演化最为热点的时期。目前,全球许多地区都已经围绕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目前,在喜马拉雅构造区,对应这段时间的地层仅在印度次大陆有过少量报道和研究。巴基斯坦北部位于喜马拉雅构造带西部,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毗连区之一。巴基斯坦北部地区虽然发育有新元古代至寒武纪早期的地层,但一直以来都缺乏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导致学界难以确定对这段地层的具体时代归属。因此急需做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来理清该地区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早期的沉积序列、生物地层以及化学地层,并与同期其它地区的地层进行比对,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建立时间框架。本次考察主要集中对Hazara盆地的几个剖面(Sikhar Mountain、Tarnawai Village、Salhad Village、Abbottabad Height、Sobangali、Neelor Village以及Pindkhan Khel)做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古生物以及地球化学样品野外记录与采样工作,确定Hazara盆地有较为连续的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早期的地层记录。
潘兵
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早期是地球生命系统演化中的一段最为重要转折期之一,是地史上隐生宙向显生宙的过渡期,也是研究后生动物起源与演化最为热点的时期。目前,全球许多地区都已经围绕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目前,在喜马拉雅构造区,对应这段时间的地层仅在印度次大陆有过少量报道和研究。巴基斯坦北部位于喜马拉雅构造带西部,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毗连区之一。巴基斯坦北部地区虽然发育有前寒武纪至寒武纪早期的地层,但一直以来都缺乏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导致学界难以确定对这段地层的具体时代归属。因此急需做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来理清该地区前寒武纪与寒武纪早期的沉积序列、生物地层以及化学地层,并与同期其它地区的地层进行比对,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建立时间框架。本次考察主要集中对Panjal Khairabaddu Thrust东西两侧的Hazara盆地几个重点剖面做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古生物以及地球化学样品野外记录与采样工作。经室内分析对上述各个剖面的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梳理,并做了横向的上的对比,完成一幅各个剖面间的地层对比柱状图。总体上,东Harara盆地的Sikhar Mountain、Tarnawai Village、Tanakki、Abbottabad Height以及Sobangali剖面与西Harara盆地的Neelor Village与Pindkhan Khel剖面的岩石地层单元可以对比,自下而上依次为Hazara组(东Harara盆地)与Tanawa组(西Harara盆地)、埃迪卡拉纪的Tanakki冰碛岩、盖帽碳酸盐岩、Kakul组(碎屑岩为主)及Abbottabad组(白云岩为主)、寒武纪的Hazira组(磷块岩、白云岩与碎屑岩)以及侏罗纪的Samana Suk组(生物碎屑灰岩)。其中,Tanakki组冰碛岩平行不整合于下伏Hazara组(东Harara盆地)与Tanawa组(西Harara盆地)之上;Abbottabad组与下伏Kakul组和上覆Hazira组皆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侏罗纪Samana Suk组直接不整合覆盖于寒武纪Hazira组之上。目前,埃迪卡拉系的盖帽碳酸盐岩仅在西Harara盆地的Pindkhand Khel剖面有发现,为首次在小喜马拉雅地区发现。同时根据此盖帽碳酸盐岩推测下伏Tanakki冰碛岩可能也属于埃迪卡拉纪。本次仅在东Harara盆地的Tarnawai Village与Tanakki剖面有发现有确切的寒武系地层Hazira组,其中产有丰富的小壳化石。
潘兵
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早期是地球生命系统演化中的一段最为重要转折期之一,是地史上隐生宙向显生宙的过渡期,也是研究后生动物起源与演化最为热点的时期。骨骼化石在埃迪卡拉纪晚期和寒武纪早期的突然出现和快速辐射演化见证了地质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演化事件,即寒武纪大爆发。这些骨骼化石因其通常都是矿化的且个体微小,又被笼统地称作“小壳化石”。小壳化石是最早的后生动物代表之一,因而对研究许多动物门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尤为关键。小壳化石在寒武纪早期有广泛的全球性分布,并且演化较为快速,因此也被当做寒武纪早期地层划分与对比和古地理重建的重要工具。巴基斯坦北部地区虽然发育有新元古代至寒武纪早期的地层,但一直以来都缺乏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导致学界难以确定这段地层的具体时代归属。虽然前人在Hazara盆地东部的寒武纪早期地层Hazira组中发现了一些小壳化石,但研究程度还显得尤为不足且存有问题,因此急需重新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来理清这些化石的属种组成,为生物地层工作奠定基础。本次研究,对Hazara盆地东部的Salhad剖面Hazira组进行了系统的化石采样和室内处理分析工作,共计鉴定出小壳化石24属18种2相似种3未定种,时代上属于寒武纪第二期。
潘兵
西藏中部申扎地区的古生代地层发育连续、出露完整,是我国西藏泥盆系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该地区泥盆纪地层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度的地质调查,最初认为自下而上由中泥盆达尔东群和上泥盆统查果罗玛组组成,然而研究区泥盆系古生物学和地层研究进展异常缓慢,尚缺乏高精度的地层框架和古生物学综合研究。本次科考对研究区达尔东组层型剖面及周边区域下泥盆统开展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拟进一步开展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研究,提高研究区泥盆纪地层对比精度。达尔东组主要由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富含腕足类、珊瑚类、头足类、牙形类、和竹节石化石。SZ2剖面沿达尔东组层型剖面西侧的一个断崖分布,自下而上可划分出5个岩石序列,1)浅灰色、灰色中-厚层灰岩,中部发育交错层理,产腕足类和海百合化石碎片;2)灰白色薄-中层粉砂岩;3)浅灰色、灰色薄-中层灰岩,见复体珊瑚和海百合茎化石;4)灰色中-厚层灰岩;5)浅灰色中层灰岩,见海百合茎化石碎片,上部覆盖较多。本数据集包括西藏申扎地区达尔东组SZ2剖面的柱状图和野外照片。
郭文
西藏中部申扎地区的古生代地层发育连续、出露完整,是我国西藏泥盆系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该地区泥盆纪地层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度的地质调查,最初认为自下而上由中泥盆达尔东群和上泥盆统查果罗玛组组成,然而研究区泥盆系古生物学和地层研究进展异常缓慢,尚缺乏高精度的地层框架和古生物学综合研究。本次科考对研究区达尔东组层型剖面及周边区域下泥盆统开展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拟进一步开展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研究,提高研究区泥盆纪地层对比精度。达尔东组主要由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富含腕足类、珊瑚类、头足类、牙形类、和竹节石化石。本数据集包括西藏申扎地区达尔东组SZ1剖面的柱状图和野外照片。
郭文
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发育了相对完整、连续的志留纪地层,是研究中国温洛克世-普里道利世牙形类动物最经典区域之一。亚来2号剖面位于亚来乡西侧的山崖边,主要出露志留系普鲁组地层,主要由生屑粒泥灰岩组成,夹少量泥晶灰岩、泥粒灰岩和钙质粉砂岩,见大量头足类和牙形类化石及少量双壳类和珊瑚类分子。岩石组合和生物组合类型反映出普鲁组形成于沉积速率较低的浅海沉积环境。该组内部自下而上识别出温洛克世-普里道利世的5个牙形类生物带,分别为Ozarkodina sagitta sagitta 带, Kockelella crassa带、Kockelella variabilis variabilis间隔带、Polygnathoides siluricus带和“Ozarkodina” eosteinhornensis s.l.间隔带。基于下伏地层笔石类和普鲁组牙形类化石研究,表明普鲁组形成时代为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普里道利世。其中,牙形分子Wurmiella alternata仅见于冈瓦纳大陆及周缘区,而其它牙形分子均为广布型分子,表明温洛克世-普里道利世牙形类动物古地理分区不明显。本数据集包括西藏聂拉木志留系亚来2号剖面柱状图和野外剖面照片。
郭文, 陈中阳
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地区的古生代地层发育连续、出露完整,是我国西藏古生代地层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早期的地层划分和古生物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最初认为珠峰地区地层年代主要属于石炭纪-二叠纪,之后在聂拉木亚来地区识别出奥陶纪标准化石,并建立起奥陶系标准序列。然而研究区奥陶系古生物学和地层研究进展异常缓慢,尚缺乏高精度的地层框架和古生物学综合研究。本次研究首次报道西藏聂拉木地区晚奥陶世介形类16属30种。亚来水厂剖面甲曲组产出介形类以古足介目类和圆足介目类为主,少量速足介目类。根据该剖面介形类时代特征可以推断甲曲组应属于晚奥陶世早期,大致为Sandbian-Katian期。介形类生态组合为艾菲尔生态型,指示甲曲组在沉积时为近岸浅水环境。晚奥陶世喜马拉雅地层区与华南扬子区及塔里木介形类面貌相似,应属于相同的生物地理分区。本数据集包括西藏聂拉木地区甲曲组剖面的柱状图和野外剖面照片。
宋俊俊
生物地层是古生代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西藏地区古生代重要生物门类的生物地层序列已初步建立,然而由于地处偏远,高海拔以及大范围的高寒山区,前期的西藏地层和古生物研究还停留在初步的勘察阶段。古生代标准化石的收集和识别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喜马拉雅、拉萨、羌塘地块及其周边弧盆体系中的地层序列和沉积盆地演化进程。本次研究在西藏聂拉木地区普鲁组(喜马拉雅地块,志留系温洛克统-普里道利统亚来2号剖面,GPS坐标:28°24′17″ N, 86°5′48″ E)、申扎地区达尔东组(拉萨地块,下泥盆统布拉格阶-埃姆斯阶SZ1和SZ2剖面,GPS坐标:31°8′36.63″ N, 88°38′39.22″ E和31°7′56″ N, 88°37′47″ E)和四川龙门山地区长滩子组(松潘-甘孜地块,上泥盆统法门阶龙门山剖面,GPS坐标:31°54′3.55″ N, 104°42′29.82″ E)采集和鉴定了大量的古生代化石,主要包括牙形类、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和层孔虫。本数据集包括上述4条剖面的古生物化石鉴定单。
郭文, 梁昆, 陈中阳
碳循环受全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各储库碳通量相对变化的影响。地质历史中重要转折期,海相碳酸盐岩δ13C常出现大幅度的偏移,碳同位素的正向偏移与有机碳大规模埋藏或初级生产力提高有关。欧美地区志留纪海相碳酸盐的δ13C值标准曲线已建立, 但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剖面之间的δ13C值变化趋势却存在一定差异。在应用碳同位素记录进行高精度地层对比时, 要开展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分析,并将碳同位素记录的变化趋势进行跨相、跨盆地和跨板块对比,以确定其是否记录了区域或全球海洋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本次研究中温洛克世-普里道利世普鲁组共采集43块样品开展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试图揭示冈瓦纳大陆北缘碳循环过程和碳同位素记录的成岩改造作用。亚来2号剖面碳同位素在Ludlow期表现出明显的正偏特征,可以与全球其他剖面碳同位素曲线相对比,反映出这一时期全球海相碳循环异常。本数据集包括43个样品的碳氧同位素数据。
陈中阳
本数据是昆仑山地区红珊瑚地层柱状图,包括地层厚度和岩性变化等特征要素,是基于详实的野外测量和室内分析绘制而成的图件。具体加工方法为: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获得地层岩性组成,地层厚度,构造特征等素材,手绘地层柱状图草稿。回到室内,通过薄片鉴定等确认岩石岩性,再通过Coreldraw软件使柱状图电子化。本图件大约4Mb大小,分辨率较高,可用于昆仑山地区地层考察,岩性分析,昆仑山最高海相层,古生物古地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张清海
1)本文报道了我国最古老的Megapodagrionidae蜻蜓目化石,Cretapodagrion sibelleae。 2)化石材料来自我国辽宁省北票下白垩统义县组中,化石经镜下修复处理,成像,得到图鉴数据,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 3)Cretapodagrion sibelleae基于一块前翅标本建立,图鉴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Cretapodagrion与Megapodagrionidae中的一些现生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了一个来自中国上侏罗统髫髻山组的蜻蜓化石Sinothemis difficilis; 2)化石来自我国辽宁省西部建平沙海镇木营子村县棺材山剖面的玲珑塔化石层的髫髻山组的黑色页岩夹层中,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成像得到图鉴数据; 3)新种Sinothemis difficilis保存良好,基于一块化石建立,图像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Sinothemis 与哈萨克斯坦卡拉套地区的Turanothemis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属于燕辽生物群晚期组合的范畴。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了一个来自我国晚侏罗世玲珑塔生物群中的长翅目化石Longiphlebia新种,Longiphlebia incompleta; 2)化石来自我国辽宁省西部南石门转山子髫髻山组玲珑塔化石层;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使用v20体式显微镜进行化石成像,得到图鉴数据,使用ps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线条图和地图绘制; 3)新种Longiphlebia incompleta基于一块化石建立,图鉴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新种Longiphlebia incompleta为我国晚侏罗世玲珑塔生物群中的代表昆虫之一。该研究为燕辽生物群早期和晚期组合提供了新的演化证据。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了中国首个侏罗纪蜻蜓目Hypsothemis化石来自道虎沟生物群。 2)化石来自我国中上侏罗统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使用v16体式显微镜对化石进行拍照,得到图鉴数据,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 3)新属种基于1块化石建立,保存于道虎沟化石层中部的凝灰质页岩中,图像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Hypsothemis之前仅发现于哈萨克斯坦卡拉巴斯套组,该研究反映了我国东北地区道虎沟生物群与卡拉套生物群具有明显的古生物地理学联系。
付衍哲
1)系统描述了一个来自中-晚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的滦平沫蝉属新物种Luanpingia youchongi,介绍了道虎沟生物群中头喙亚目的组成。 2)化石材料来自我国内中-晚侏罗世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处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对化石进行成像,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手绘线条图。 3)新种基于1块前翅化石建立,化石保存在灰色薄层凝灰质页岩中,得到清晰的图像数据。 4)系统比较了滦平沫蝉属三个物种的翅脉特征。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了一个华翅蝉科新属和三个新种来自中晚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 2)化石来自我国中上侏罗统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镜下对化石进行处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到图鉴数据,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线条图绘制。 3)新属种基于15块化石建立,保存于道虎沟化石层中部的凝灰质页岩中,图像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该研究大大增加了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华翅蝉的古生物多样性,表明华翅蝉于侏罗纪早期出现了一次大的辐射演化事件。
付衍哲
1)本数据统计了中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早期组合——道虎沟化石层及同时期地层即海房沟组、九龙山组中已发表的昆虫化石,整理了所有参考文献,并统计分析。 2)数据来自所有已发表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3)2001年至2021年4月道虎沟生物群中共报道了昆虫化石760中,共发表了396篇研究论文。 4)经统计,道虎沟生物群中多样性最高的昆虫为膜翅目,第二为双翅目,第三为脉翅目,第四为半翅目,第五为鞘翅目。
付衍哲
1)该数据为一个古杆蝉科新物种的图版,本文介绍了芦上坟昆虫群,讨论了早白垩世地层对比的相关问题。 2)化石来自京西下白垩统芦上坟组,化石经过镜下修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成像,得到的图片数据使用ps软件排版,线条图绘制使用cdr软件。 3)古杆蝉科新种的建立基于一块保存较好的前翅标本,化石保存在灰黄色片状页岩中,图像数据清晰。 4)讨论了来自京西下白垩统芦上坟组的古杆蝉科新种与俄罗斯下白垩统Zaza组的地层对比问题,扩展了古杆蝉科的分布范围,增加了其古多样性。
付衍哲
1)本文对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中的三种长喙蝎蛉Lichnomesopsyche Ren, Labandeira, and Shih, 2010进行了系统修订。 2)化石来自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化石层,对化石首先进行镜下修复处理,对化石成像使用Canon相机和v20体式显微镜得到图像数据,使用ps软件制作图版。 3)对长喙蝎蛉Lichnomesopsyche的形态学修订基于5块保存极好的化石,来自道虎沟化石层中部,照片数据清晰。 4)研究表明长喙蝎蛉的雄性生殖器是种级分类的关键特征。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了一个中侏罗世我国东北地区的鞘喙蝽化石新物种。 2)化石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海房沟组道虎沟化石层中部,对化石进行修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进行化石成像,得到大量图像数据,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线条图和地图绘制。 3)化石材料包括鞘喙蝽化石40块,雄性个体21个,雌性12个,及7个性别未知,保存在道虎沟化石层中部的灰白色凝灰质页岩中,图像数据清晰度高。 4) 本文对鞘喙蝽化石新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测量,表明鞘喙蝽为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中的优势分子。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一个华翅蝉科新属种,五化斑点沫蝉。 2)化石来自我国中上侏罗统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处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化石进行拍照,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线条图绘制。 3)新属种基于三块化石建立,保存于道虎沟化石层中部的凝灰质页岩中,照片数据清晰。 4)本文增加了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华翅蝉的古生物多样性,增加了华翅蝉的形态多样性。表明华翅蝉于侏罗纪早期出现了一次大的辐射演化事件。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了一个新的侏罗纪道虎沟化石层顶部新层位的华翅蝉化石组合,总结了道虎沟生物群沫蝉类昆虫的分布、演化,揭示了背后的古生态意义。 2)化石材料来自道虎沟化石层顶部层位,化石经镜下修复处理,拍照使用v16体式显微镜,使用ps软件制作图版数据,使用cdr软件绘制线条图和地图。 3)共12块华翅蝉化石,化石保存良好,保存于灰白色薄层凝灰质页岩中,照片数据清晰。 4)本文总结了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中从底到顶不同层位中沫蝉类化石组合特征,分析沫蝉化石的分布和演化意义和古生态意义。
付衍哲
本数据是昆仑山地区泉水湖地层柱状图,包括地层厚度和岩性变化等特征要素,是基于详实的野外测量和室内分析绘制而成的图件。具体加工方法为: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获得地层岩性组成,地层厚度,构造特征等素材,手绘地层柱状图草稿。回到室内,通过薄片鉴定等确认岩石岩性,再通过Coreldraw软件使柱状图电子化。本图件大约4Mb大小,分辨率较高,可用于昆仑山地区地层考察,岩性分析,昆仑山最高海相层,古生物古地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张清海
1)本文报道了一个来自中国上侏罗统髫髻山组的古蝉化石,Cicadomorpha guancaishanensis,揭示了一定的古生物地理学意义; 2)化石来自我国辽宁省西部建平沙海镇木营子村县棺材山剖面的玲珑塔化石层的髫髻山组的黑色页岩夹层中,镜下对化石进行修复处理,成像,得到图鉴数据; 3)新种基于一块化石建立,保存良好,图像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新种与哈萨克斯坦卡拉套地区的古蝉物种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属于燕辽生物群晚期组合的范畴。该研究为蒙古-鄂霍斯克海的闭合时间提供了来自古生物方面的证据。
付衍哲
1)系统描述了一个来自中-晚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的华翅蝉科新物种,修订了Jiania的同物异名,证明了道虎沟化石层与滦平九龙山组的地层对比相关性。 2)化石材料来自我国内中-晚侏罗世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处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对化石进行成像,得到图像数据,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手绘线条图。 3)新种基于2块化石建立,化石保存在灰黑色薄层凝灰质页岩中,图像数据清晰。 4)论文从生物生物地层学角度证明了道虎沟化石层和河北滦平九龙山组的地层对比相关性。
付衍哲
植物化石气孔参数是统计自化石植物角质层的数据,气孔参数包括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气孔密度表示单位面积内气孔的数目,通常以每平方毫米叶片面积内气孔的数目来表示。气孔指数是气孔数占气孔和表皮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具有气孔的角质层,处于植物和大气的分界面,它包含着植物与生活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数据,并且,角质层分析的新技术可使许多植物叶化石变为极有价值的古大气环境数据库。本次数据来自于本人团队及其他发表的论文,本人将这些已发表文章中的气孔参数数据进行统计,筛选处理,并上传。气孔参数的应用目前比较广泛,例如:运用气孔参数计算古大气CO²浓度,利用气孔参数重建古海拔等。
张明震
本组数据包含2020年秋季新生代生物地层学科学考察,依托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7专题5"Second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Expedi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2019QZKK0705" 数据内容包括图片素材及野外视频素材。 以单反相机、运动相机及无人机为主要拍摄设备。 数据用于纪录片制作、论文发表等事项。 该数据涉及原创知识产权,使用者须事先征得版权归属者同意。
史静耸
最早中国北方晚中新世真板齿犀材料(英文标题:“The most primitive Elasmotherium (Perissodactyla, Rhinocerotidae) from the Late Miocene of northern China”) 作者:孙丹辉、邓涛、江左其杲 数据包括: 1. 论文中插图的原始分辨率版本 2. 论文原文 数据加工方式:为作者直接拍摄或手绘,未经二次加工 数据引用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版权归属。
孙丹辉, 邓涛
数据包含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古生物教研室2019年至2020年期间采自于甘肃、青海、云南的新生代植物大化石;化石均由团队成员赴野外采集而来,并在实验室中通过常规化石修复方法与角质层实验方法进行加工;化石保存基本完好,其中部分保存有角质层,可以进行实验并一步观察到气孔等微细结构,有助于分类鉴定及恢复古气候条件;对这些植物大化石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青藏高原东部新生代古环境、古气候、古地理变化以及认识当时的植被面貌。
杨涛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其两侧邻区是研究新特提斯洋演化的关键区域。对区内最早的新特提斯沉积证据目前还不够充分,对东部和西部的沉积序列还未完整揭示,地层学、沉积学等研究都比较薄弱,制约了对新特提斯形成和演化、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理解和认识。本科考队对西藏中部、东部和南部一些关键地区开展中生代地层、古生物和沉积学研究,寻找区内关于新特提斯开启、演化和海水退出的地层和沉积证据。本数据集是我们在上述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的工作日志以及地质现象、地层剖面、采集化石照片和工作图片的集合,一共包括三条,所考察的地层包括东部洛隆-八宿、中部仁布-朗县和阿里地区的白垩-古近系及放射虫硅质岩地层。
李建国, 罗辉, 李祥辉
甘肃酒泉地区发育连续的下白垩统陆相沉积,并含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是我国陆相白垩系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然而该地区下白垩统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进展缓慢,尚缺乏高精度的地层框架和古生物学综合研究。本次考察于2020年7月9日-11日对酒泉下沟东和昌马剖面下白垩统开展了详细的地质调查,采集了化石和岩石标本,进行生物地层学研究。本数据集包括:酒泉地区下沟东剖面早白垩世赤金堡组地层柱状图、拍摄的露头照片和代表性化石;昌马剖面下沟组地层柱状图和鸟化石富集层照片。
王博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Deng, W. et al. (2020). Sharp changes in plant diversity and plant-herbivore interactions during the Eocene–Oligocene transition on the south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194, 103293. doi:10.1016/j.gloplacha.2020.103293 数据主要包含青藏高原东南部芒康县卡均植物群在始新世晚期与早渐新世早期由草食动物损坏后的植物叶片化石记录数据。 叶片化石上食草动物的损害类型对探索古环境变化下的动植物相互作用发展和更好的理解土壤生态系统进化历史十分重要。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EOT)是一个古气候剧烈变化的时期,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人员对青藏高原东南部芒康县卡均植物群的分类组成进行了鉴定,对始新世晚期(MK-3,~ 34.6 Ma)与早渐新世早期(MK-1,~ 33.4 Ma)两个时期植物化石叶片上保存完好的草食动物造成的破坏进行了研究。 本数据中包含了研究中的植物化石叶片记录数据,数据表中包含字段如下: Basic Code(基础编号); Database RFID(数据库编号); Family code(家族编码); Genera code(基因编码); Species code(种类编码); Marks(标记); Plant-herbivore(植食性破坏); Leaves for damage(损害叶片数量); FFGs & DTs(昆虫损害类型); Code marks(损害类型标记); Hole feeding(虫洞取食); Margin feeding(边缘取食); Skeletonization(留脉取食); Surface feeding(表面取食); Piercing & Sucking(刺吸式); Oviposition(产卵式); Mining(潜叶式); Galling(虫瘿式); Fungal(真菌式); Incertae Sedis(地位未定式); Boring(钻孔式); Undefined(未定义) 数据中也包含论文中部分图形数据。
邓炜煜东, 苏涛
扎布耶六号剖面位于西藏仲巴县北扎布耶盐湖的北侧。该地区广泛出露中二叠统下拉组的地层。该剖面厚约200米,分为6层。岩性主要以碳酸盐岩为主,其中下部50米地层中硅质条带非常发育。中部硅质条带明显减少,顶部又出现较多硅质条带。剖面中含有较多的䗴类及小有孔虫动物群。这些化石表明该套下拉组的时代为中二叠世。䗴类自下而上分为两个带,分别是下部的Neoschwagerina majulensis-Kahlerina pachytheca组合带和上部的Chusenella quasifera-Codonofusiella nana组合带。有孔虫分为三个带,分别是Glomomidiellopsis specialisaeformis-Pachyphloia multiseptata组合带、Lysites biconcavus-Shanita amosi组合带以及Lasiodiscus tenuis-Neoendothyra reicheli组合带。
张以春
夏东剖面位于西藏措勤县的西北夏东村一带。该地区主要出露拉嘎组、昂杰组和下拉组。该剖面位于夏东村的北面阿多嘎布山一带。该地区主要出露下拉组,其主要岩性是以碳酸盐岩为主。该剖面中含有较丰富的䗴类、小有孔虫及珊瑚化石。该柱状剖面图展示了地层的岩石地层划分和䗴类及小有孔虫的产出层位和生物地层。根据䗴类化石的限定,确定该剖面的下拉组时代为中二叠世。䗴类可分为2个组合带,分别是下部的Chenella changanchiaoensis-Neoschwagerina cheni组合带和上部的Nankinella-Chusenella组合带;有孔虫分为4个组合带,分别是Lasiodiscus tenuis-Palaeotextularia angusta elongata组合带、Agathammina pusilla-A.vachardi组合带、Hemigordiopsis-Midiella组合带和Pachyphloi-Nodosinelloides组合带。
张以春
申扎木纠错剖面位于木纠错湖西面的高山上,该剖面保存了较好的二叠纪地层。该地的二叠纪地层被划分为永珠组、拉嘎组、昂杰组、下拉组和木纠错组。永珠组以细砂岩为主,顶部夹有灰岩夹层,其中含有腕足类8个种,被划分为Costatumulus-Bandoproductus组合带。拉嘎组以冰碛岩为主,未发现有腕足类化石。下拉组以碳酸盐岩为主,底部紫红色灰岩中含有腕足类6个种,被称为Alispiriferella-Retimarginifera celeteria组合带。其上只有一个腕足类分子Permophricodothyris elegantula。这些腕足类分子化石总体上呈现冈瓦纳分子的色彩,表明当时拉萨地块仍位于距离冈瓦纳大陆不远处。根据蜓类和牙形类化石的限定,83,86,87层的时代为中二叠世;88-89层的时代为晚二叠世。腕足类化石见于多个层位,含21个种,分为两个化石带,分别是下部的Echinauris opuntia-Neoplicatifera组合带和上部的Spinomarginifera lopingensis-Chonetinella cymatilis组合带。与该剖面部的永珠组及下拉组下部的腕足动物群相比,这两个组合中含有广泛的暖水动物群分子,这表明下拉组中上部古生物地理发表明显改变。
徐海鹏, 张以春
申扎木纠错剖面位于木纠错湖西面的高山上,该剖面保存了较好的二叠纪地层。下拉组从83层至89层主要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含较多的䗴类及小有孔虫动物群。经鉴定䗴类有13个种、小有孔虫有37个种。根据它们的产出状态,䗴类分为2个组合带,下部的Nankinella-Chusenella组合带,时代为中二叠世;上部为Codonofusiella schubertelloides带,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有孔虫也分为2个组合带,分别是下部的Agathammina vachardi-Hemigordiopsis subglobosa组合带和上部的Glomomidiellopsis xainzaensis-Midiella reicheli组合带。总体上有孔虫中以似瓷质壳的有孔虫占多数,表明该地在中晚二叠世时是温暖浅海的沉积环境。
张以春
2020年8月30日至10月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层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和新京报、中国联通、司机、厨师共计25人的科考队伍实施了藏北多地古生代地层和古生物考察。考察地点包括色林错北、尼玛县北热觉茶卡、尼玛县北荣玛乡、尼玛县南文布乡。科考内容包括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二叠纪灰岩外来体的来源、热觉茶卡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及动植物群、尼玛县荣玛乡奥陶纪角石动物群、尼玛县文布乡二叠纪地层层序和动物群。该相册记录了一个多月野外的经历、历程和一些地质现象。相册中的链接均可连接网络科普视频。
张以春
2020年9月5日至10月2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层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和新京报、中国联通、司机、厨师共计25人的科考队伍实施了藏北多地古生代地层和古生物考察。考察地点包括色林错北、尼玛县北热觉茶卡、尼玛县北荣玛乡、尼玛县南文布乡。色林错北重点考察了班公湖-怒江带中蛇绿混杂岩中的灰岩外来块体的动物群及其来源;热觉茶卡地区重点考察了二叠纪-三叠纪地层中的动物群及其海平面的变化;荣玛乡地区重点考察了保存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的奥陶纪角石动物群及二叠纪地层中的微体化石;文布乡重点考察了拉萨地块冰期结束后地层和生物群的变化。 该文件记录了一个多月科学考察的实测剖面记录。
张以春
该数据集包含了西藏申扎木纠错地区三个剖面的䗴类、小有孔虫、腕足类和牙形类的化石鉴定单。该地区二叠纪地层出露良好,分别由永珠组、拉嘎组、昂杰组、下拉组和木纠错组组成。其中永珠组中以腕足类化石为主,古生物地理显示冷水动物群;下拉组下部以紫红色灰岩为主,含有混生型的牙形类化石;下拉组中部以中薄层灰岩为主,含有丰富的小有孔虫类、䗴类、腕足类等化石;下拉组中上部以中厚层灰岩为主,含牙形类、小有孔虫类和䗴类;根据化石层位的对比,木纠错西北的采样点的层位对应于木纠错剖面的86层,相当于下拉组的中部;木纠错西短剖面相当于木纠错剖面89层的顶部;木纠错西二号短剖面的层位相当于木纠错组的底部。
张以春
班戈、伦坡拉地点的化石研究意义重大,化石的年代数据不可或缺。该地区发育有火山凝灰岩,其中的锆石可用来做U-Pb年龄分析,以此来判断地层及化石的年龄。本数据以图示的方式展示班戈、伦坡拉化石地点凝灰岩样品中的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图中标明了大量锆石的外形,并在不同的锆石样品上标明了年龄分析结果,数据展示了相关研究所采用的较大的样本量,分析结果也较清晰。本数据的图片展示直观清楚,结果可靠,对青藏高原的研究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
孙博阳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Su, T. et al. (2019). No high tibetan plateau until the Neogene. Science Advances, 5(3), eaav2189. doi:10.1126/sciadv.aav2189 数据为该论文的补充数据,主要包含研究人员搜集的棕榈化石记录,与伦坡拉盆地棕榈化石相近的棕榈属的气候范围数据,以及伦坡拉盆地化石与现代棕榈属化石的形态比较数据。 2016年,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盆地(32.033°N, 89.767°E)发现了保存较为完好的棕榈化石,将其与已有的棕榈化石进行了比较,发现它和已有的棕榈化石形态都不相同,因此,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新种——西藏似沙巴棕(<em>Sabalites tibensis</em> T. Su et Z.K. Zhou)。研究人员利用棕榈化石结合古气候模型重建了青藏高原中部的古高程,得出结论:新近纪之前青藏高原还没有出现。 数据中包含的表格如下: (1)Table S1. Fossil records of palms around the world(世界范围内的棕榈化石记录) (2)Table S2.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s between fossils from Lunpola Basin and modern palm genera(伦坡拉盆地化石与现代棕榈属化石的形态比较数据) (3)Table S3. Climate ranges of 12 living genera that show the closest morphological similarity to S. tibetensis T. Su et Z.K. Zhou sp. nov.(与新发现的西藏似沙巴棕化石(<em>S. tibetensis</em> T. Su et Z.K. Zhou sp. nov)形态最接近的12个现存棕榈属的气候范围) 数据也包含论文补充数据中的图形数据。
苏涛
本数据为近几年依据地质考察成果绘制的青藏高原北部的班戈地点的地质剖面图。采用方法为人工测量地层的厚度,由经验丰富的地质工作者鉴定各个不同地层的岩性。在剖面上寻找化石,并明确标明化石出产的位置。回到室内后将所获得的地层数据资料和岩性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使用绘图软件进行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添加文字说明。本图的描绘非常细致全面,对青藏高原北部班戈地点的地质地貌研究,尤其是古高度和高原隆升过程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孙博阳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 Chen, F.H., Welker, F., Shen, C.C., Bailey, S.E., Bergmann, I., Davis, S., Xia, H., Wang, H., Fischer, R., Freidline, S.E., Yu, T.L., Skinner, M.M., Stelzer, S., Dong, G.R., Fu, Q.M., Dong, G.H., Wang, J., Zhang, D.J., & Hublin, J.J. (2019). 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Nature, 569, 409-412. 该成果是陈发虎院士带领其团队多年来在青藏高原开展过去人类活动和环境适应研究获得的又一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分析了甘肃夏河县新发现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可以确定其为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建议命名为夏河丹尼索瓦人,简称夏河人。研究团队针对该化石开展了年代学、体质形态学、分子考古学、生存环境、人类适应等多学科综合分析。结果发现,该化石目前是除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首例丹尼索瓦人化石,也是青藏高原发现的最早人类活动证据(距今16万年前)。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丹尼索瓦人的体质形态特征及其在东亚地区的分布、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对高海拔环境适应等问题提供了关键证据。 数据提取自论文中Supplementary Tables。 数据集包含6个数据表,数据表名称和内容分别为: t1: Distances in mm between meshes generated from CT versus photoscans (PS)(扫描图与CT形成的网格间以毫米为单位的距离); t2: Measurements of the Xiahe mandible after reconstruction(对夏河人下颌重建后的测量); t3: Comparative Dental metrics(牙科指标比较); t4: Comparative crown morphology(牙冠形态比较); t5: Uniprot accession numbers for protein sequences of extant primates used in the phylogenetic analyses(用在系统发育分析中的现存灵长类动物蛋白质序列在蛋白质仓库中的唯一标识号); t6: Specimen names and numbers(样本的名称和编号)。
陈发虎
青藏高原中部的伦坡拉盆地位于羌塘地与拉萨地体之间东西向伸展的班公怒江缝合带南缘。由于伦坡拉盆地新生代沉积序列的年龄限制,特别是其上部由于剥蚀或风化作用造成的露头不连续或不暴露,使其具有典型的湖相油页岩沉积,阻碍了对气候变化记录的研究。通过新生代连续湖相地层的古地磁测量,获得其年龄约为21.2~15Ma。岩相、花粉和化石记录表明,伦坡拉盆地在丁青湖组时期应为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表明印度季风发生在~26ma之前。
谭梦琪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 Chen, F.H., Dong, G.H., Zhang, D.J., Liu, X.Y., Jia, X., An, C.B., Ma, M.M., Xie, Y.W., Barton, L., Ren, X.Y., Zhao, Z.J., & Wu, X.H. (2015). Agriculture facilitated permanen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fter 3600 BP. Science, 347, 248–250. 数据整理自论文内Supplementary Materials中的表格数据。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对来自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各地的53处遗址的动物骨骼、植物遗骸及其它人工制品进行了分析,发现自从大麦(Barley)产生后,人类就开始迁移到海拔高达4700米的地区定居。该研究显示,史前人类是在距今3600年以后全球气候转冷的大背景下向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大规模扩张的,其关键的促进因素是农业技术革新而不是气候变化。 数据集包含4个数据表,数据表名称和内容分别为: Data list:数据列表; t1:Calibrated radiocarbon dates and domesticated plant and animal remains from sites investigated on the NETP(青藏高原东北部研究的遗址的校准的放射性碳年代和驯化动植物遗骸); t2:Radiocarbon dates of the Paleolithic sit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放射性碳年代); t3:OSL dates of the Paleolithic sit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光释光年代)。 数据详细信息参见附件:Supplementary Materials.pdf,Agriculture Facilitated Permanen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fter 3,600 BP.pdf。
陈发虎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