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自类乌齐县向东至江达县一线的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发育较好。前人对这一地区泥盆-石炭系地层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地层学研究。作为依据的腕足类、珊瑚等大化石虽然较为丰富,但分辨率和精度较低。以妥坝乡和乌青纳村附近地层为例,包括泥盆系上部的卓戈洞组以及石炭系下部的乌青纳组等。本次科考对昌都市卡若区妥坝乡诺玛村附近的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牙形刺和沉积、地化采样工作,这段地层据内部地质调查资料属于泥盆系至石炭系跨界线地层,这项研究对于提高这一地区生物地层对比精度以及全球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研究具有潜在意义。目前仅提供基于野外描述的剖面地层柱状图和照片,根据牙形刺生物地层资料,大致可将泥盆-石炭系界线确定在该剖面141m至188m之间。
王秋来
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自类乌齐县向东至江达县一线的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发育较好。前人对这一地区泥盆-石炭系地层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地层学研究。作为依据的腕足类、珊瑚等大化石虽然较为丰富,但分辨率和精度较低。以妥坝乡和乌青纳村附近地层为例,包括泥盆系上部的卓戈洞组以及石炭系下部的乌青纳组等。本次科考对昌都市卡若区妥坝乡诺玛村附近的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牙形刺和沉积、地化采样工作,这段地层据内部地质调查资料属于泥盆系至石炭系跨界线地层,这项研究对于提高这一地区生物地层对比精度以及全球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研究具有潜在意义。目前仅提供基于野外描述的剖面地层柱状图和照片,实际的生物年代地层资料尚未完善,有待后续补充。
王秋来
为研究藏族人群的父系遗传结构,我们采集了阿里(n=211)、昌都(n=119)和林芝(n=117)的男性藏族个体共447个。首先,通过SNP分型的方法,确定了每个样本的单倍群归属。其次,采用ABI 3130XL,用荧光标记引物对8个STR位点进行检测,以进一步研究该人群的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三个地区的藏族人群以D类群为主(阿里54.50%、林芝64.10%、昌都67.23%),其中D-P47的频率最高(阿里29.39%、林芝51.28%、昌都55.46%),D-N1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昌都10.92%、林芝11.97%、阿里21.33%。其次是O-M117(平均频率25.28%),其中阿里最高(29.86%)、其次是林芝(26.50%)和昌都(15.97%)。此外,相比于其他两个群体,阿里藏族群体中还有着较多的欧亚西部组分,如R-M17(1.42%)、R-M343(1.42%)、以及J类群,这反映了欧亚西部人群对藏族人群的遗传影响。本数据及和去年发布的拉萨藏族Y染色体数据相整合,能够实现不同藏族人群的遗传结构的比较,进而通过系统发育以及溯祖分析,能够揭示不同藏族人群的群体历史。
孔庆鹏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