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青藏高原151、江西沟1、江西沟2、黑马河1、下大武遗址、耶则热、尼阿底和伶坰等8个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取了各遗址经纬度、高程、文化属性、文化遗物等基本信息;同时,对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动植物遗存进行科学收集、鉴定和实验室分析,得到了一批遗址碳十四年代数据、动物遗存鉴定数据、植物大遗存鉴定数据、木炭鉴定数据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数据。该数据集为研究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先民的活动历史和生业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张东菊, 张晓凌, 刘向军
数据包含青藏高原地区的羊年末存栏量数据,空间区域以青藏高原的县为指标进行划分,时间分辨率为5年,时间覆盖范围为2000年、2005年、2010年。数据是通过对相关的文献、历史数据库记录等材料进行统计搜集获得,部分数据通过购买获得。数据可用于分析青藏高原各个县的农业生产情况、肉类价格变化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县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青藏高原各县的发展差异等,青藏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理想之地。
杨飞
对以西藏、青海为主的青藏高原覆盖地区的家养动物(牦牛、藏羊、骆驼、马等共405份粪便样品)进行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和微孢子虫(E. bieneusi)进行了巢式PCR检测。1、 隐孢子虫的总体感染率为2.96%(12/405),在青海地区的骆驼、藏羊和牦牛中的检出率分为15%、9.8%及3.1%。在云南地区的牦牛中检测率为3.1%。而西藏和云南地区的其他家养动物中未检出。青海骆驼中检出两种隐孢子虫亚种,其中C.bovis亚型为首次在骆驼中检出;在云南牦牛中首次检出C.ryanae亚型。 微孢子虫(E. bieneusi)在青藏高原地区家养动物中的总体检出率为19.75%(80/405),共检出9种已知亚型和一种新亚型(YN)。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青海地区骆驼(45%),其次为蒙古羊(42.1%)、牦牛(37.5%)、马(15.62%)、藏羊(7.3%)。而西藏地区藏羊的检出率为10.8%。云南地区中山羊和黄牛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6%和25.7%。在青海马中首次检测出CAM2亚型,牦牛中首次检测到CAM1亚型;云南黄牛中检测一种新亚型YN。
张志超, 段子渊
通过对青藏高原梅诺、萨日果、容哇果、卡则、吉哈、牙日给、巴米、巴荣巴当、青土、拉布、麦松岩画、尕拉、耶则热地点1和耶则热地点4等14个历史时期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获取了各遗址经纬度、高程、文化属性、文化遗物等基本信息;同时,对遗址调查和发掘过程中的动植物遗存进行科学收集、鉴定和实验室分析,得到了一批遗址的碳十四年代数据和动物遗存鉴定数据。该数据集为研究青藏高原历史时期先民的活动历史和生业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董广辉, 侯光良
为了解析蔓菁如何、何时进入青藏高原,探讨蔓菁在青藏高原传播与驯化与早期人类活动的高原定居和古丝绸交流之间的关系,2018年6月,课题组利用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一个青藏高原的蔓菁自交F1代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De Novo组装,得到组装基因组大小为409.69 Mb,Contig N50为1.21 Mb。这一结果可为研究植物扩散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提供遗传基础。高原各地的传统蔓菁品种是人类选择和基于区域气候环境自然选择的综合作用结果,因此这项研究有助于揭示人工驯化和人类选择对蔓菁的遗传分化的影响,以及蔓菁适应高原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机制。
段元文
1、数据内容: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气压、风速、平均总辐射、总净辐射值及水汽压日平均数据。 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由美国campel高山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其中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型号HMP155A;风速风向仪型号:05103-45;净辐射仪:CNR 4 Net Radiometer four component;大气压力传感器:CS106;雨量筒:TE525MM。自动气象站每隔10分钟自动采集一次数据,每日采集完自动统计计算得出日均值气象数据。 3、数据质量描述:数据自动连续获取。 4、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该气象站设置在冰川中部,气象数据可为模拟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型冰川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了数据保证。
刘婧
牛年末存栏量数据包含青藏高原地区的牛年末存栏量数据,空间区域以青藏高原的县为指标进行划分,时间分辨率为5年,时间覆盖范围为2000年、2005年、2010年。数据是通过对相关的文献、历史数据库记录等材料进行统计搜集获得,部分数据通过购买获得。数据可用于分析青藏高原各个县的农业生产情况、肉类价格变化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县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青藏高原各县的发展差异等。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发展生态畜牧的重要场所。
杨飞
基于2007至2018年间对青藏高原和干旱荒漠区野外科考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同行合作,进一步加强信息采集,记录青藏高原与邻近阿拉善荒漠沙蜥属和麻蜥属蜥蜴的物种组成和分布范围。以亚洲内陆干旱区环境指示生物爬行类的代表属:沙蜥属和麻蜥属为研究对象,围绕气候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变以化的响应这一主题,获取青藏高原与邻近阿拉善荒漠沙蜥属和麻蜥属蜥蜴的物种数量、分布相关数据。根据经纬度可以分析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为评估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郭宪光
品种资源是畜禽产业发展的基础,遗传资源库是培育和改良品种的根本。青海和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的人工选育,培育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当地生长的优良地方品种和生态型。然而,由于集约化养殖和外来商业品种的引入,对地方家养动物的土著品种造成了冲击,两省的畜禽遗传资源发生了动态的变化,家养动物的多样性正在退化,遗传资源保护面临巨大的挑战。本研究以家养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产性能指标为着眼点,通过广泛采样调查,对两省家养动物的体型特征、品种资源的种类进行评估和厘定,确定保护品种和核心保护区,为地方优良种质资源的提纯复壮奠定基础,并为高原特色畜产品的保护和可追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有效促进高原畜牧业的发展。
田菲
中亚五国1980-2015年农业水资源供需和开发利用数据集,来源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分别包括基于Noah、Mosaic和VIC模型输出的降水、蒸发和径流数据。该数据集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具有较好的数据精度,在全球尺度和区域尺度研究中应用广泛。Noah、Mosaic和VIC模型的降水、蒸发和径流模拟结果在空间分布上的表现较为一致。可用于中亚地区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农业水资源供需关系分析和水资源开发潜力评估等。
张永勇
1)数据内容:数据包括老虎沟12号冰川2014-2018年年物质平衡;2)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数据源于老虎沟12号冰川海拔每隔100m的花杆观测,观测从海拔5300-5100m,每隔海拔带有三根物质平衡花杆,每年5月及9月各观测一次,采用面积平均法计算整个冰川面物质平衡;3)数据质量描述:数据均为人工实地观测,且操作方法严格按照冰川学方法,具有高的可靠性;4)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该数据已被多次用于冰川模拟的验证以及模型参数的率定,对大尺度冰川模拟的参数率定和验证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刘宇硕
1)数据内容:泛第三极地区65个国家1992-2015年城市建成区矢量数据。 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以欧空局JCR中心1992-2015年全球300米分辨率土地覆被数据为基础,整合宫鹏、刘小平和陈军的全球城市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校正处理获取得到。 3) 数据质量描述:整体65个国家的数据准确率为75%左右,不同地区可能存在数据精度差异。 4)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可用于泛第三极地区65个国家城镇化相关研究,例如城市用地扩张分析和未来情景模拟等。
李广东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评估遥感反演基础数据集包括了青藏高原自2000年起年度的植被覆盖度(FVC),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叶面积指数(LAI)等基于遥感反演的生态参数,以供区域尺度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使用。其中植被覆盖度数据以MODIS NDVI数据为主体,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利用多尺度遥感影像,结合植被群落类型、分布特征等高精度遥感参数,发展植被覆盖度模型,用混合像元分解法构建。精度验证估测值与实测值的RMSE为0.21,在样本值0-0.5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高估情况。
刘文俊
中亚五国2000-2015年农业水土资源现状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粮食统计资料数据库,主要要素包括:水资源、气温、土壤、施肥管理、生物燃量、水稻种植以及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信息。可用于支撑中亚地区农业水资源供需态势分析、土地资源类型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农业用地格局变化特征研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估和土地资源质量评估等。有助于了解中亚地区农业土地资源开发的潜力,保障中亚地区农业生产安全。
李发东
钻孔位置在加格达奇向北约7km附近(50.47°N, 124.23°E)一个湿地里面,地表泥炭土层较厚约80cm。 钻孔直径为40mm,深度为20~60 m的钻孔,利用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热敏电阻(精度±0.05℃)对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冻土地温进行监测,获取地层信息、冻土地温、地表温度、活动层厚度等关键冻土特征参数。测温孔有三个,一个是管道附近T1(距离一线管中心2m),一个是天然孔T2(距离一线管中心约16.6m),第三个孔T3,距离管道二线约50m。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T1和T2进行每年一次的人工监测。T3从2018年6月12日开始连续自动化监测。至此,三个孔得到连续时间序列的地温数据。通过该地温监测资料可分析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多年冻土的发育特征、历史演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
李国玉
1、数据内容: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气压、风速、总净辐射值及水汽压日平均数据。 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由美国campel高山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其中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型号HMP155A;风速风向仪型号:05103-45;净辐射仪:CNR 4 Net Radiometer four component;大气压力传感器:CS106;雨量筒:TE525MM。自动气象站每隔10分钟自动采集一次数据,逐日采集完自动统计计算得出日均值气象数据。 3、数据质量描述:数据自动连续获取。 4、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该气象站设置在冰川上部,气象数据可为海洋型冰川积雪-径流模型等提供数据支持,为冰川动力学模式和模拟研究提供了数据保证。
刘婧
通过对青藏高原高苜蓿地、朵家梁、水口、棋盘山、新寨、参雄尕塑、鸟岛、邦嘎和白羊村等25个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取了各遗址经纬度、高程、文化属性、文化遗物等基本信息;同时,对遗址调查和发掘过程中的动植物遗存进行科学收集、鉴定和实验室分析,得到了一批遗址碳十四年代数据、动物遗存鉴定数据、植物大遗存鉴定数据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数据。该数据集为研究青藏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先民的活动历史和生业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董广辉, 杨晓燕, 吕红亮
中亚沙漠油气田分布城镇分布数据,数据格式为“.shp”格式矢量数据。包括了中亚五国油气田及主要城镇居民点的分布。该数据由MODIS-MCD12Q产品提取裁切而成,该产品空间分辨率为500 m,时间分辨率为1年,其分类标准采用的是IGBP全球植被分类方案,该方案共分为17种土地覆被类型,其中城镇数据利用该分类方案中的建筑与城镇用地。该数据可为中亚地区沙漠油气田与绿城城镇风沙灾害评估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高鑫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收集公开的GDP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得到孟加拉和缅甸的2015年五个关键节点区域的GDP公里格网数据,包括孟加拉达卡、孟加拉吉大港、缅甸皎漂港、缅甸仰光港和缅甸曼德勒。针对现有数据缺失问题,拟采用克里格插值、函数插值等方法进行数据补缺;针对数据时间不连续、空间分辨率不高等问题,拟发展基于地统计学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生产时间连续的高分辨率GDP预测数据。
葛咏, 凌峰
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 Ecosystem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关键参数,为应用生态学方法研究生态系统的碳通量、碳储量以及碳循环过程,评价生态系统在全球的碳平衡以及区域贡献和响应提供了基础。目前,MODIS卫星数据产品是反演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数据源。以18个关键节点(Bangkok, Burma_Port, Chittagong, Colombo, Dhaka, Gwadar_Port, Hambantota, Huangjing_Port_and_Malacca, Karachi, Kolkata, Kuantan, Maldives, Mandalay, Mumbai, Sihanouk, Taizhong_Luoyong, Vientiane, Yangon)为研究区域,基于2002至2014年MYD17A3H数据,对不同地区的生物积累量或有机碳的积累量进行了裁剪和估算,最终得到了关键节点区域2002-2014年年平均NPP数据。
葛咏, 凌峰, 张一行
活动层是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之一,暖季融化,冷季冻结,呈季节性变化,其中活动层地温变化剧烈程度将直接影响冻土温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冻土稳定性。该数据集的监测站点位于92°E,35°N,海拔4600米,监测场地地势平坦,植被类型为高寒草甸,监测仪器为DT500系列数据采集仪,分别在地表以下10cm、20cm、40cm、80cm、160cm的5个深度上进行地温监测,该数据集的时间间隔为1天,是通过30分钟一次的数据的平均值,监测期间数据稳定、连续。通过结合土壤热通量和土壤水分等资料开展活动层的热变化过程以及变化机理等科学课题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为亚洲主要河流提供水资源。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黑碳(Black carbon,BC)气溶胶对辐射具有极强的吸收作用,进而对地球系统的能量收支和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气候环境变化不可忽视的影响因子。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排放的黑碳气溶胶经大气环流可被传输至高原内部,并沉降到雪冰表面,对降水和冰川物质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在青藏高原通过钻取冰芯样品、采集表雪样品,测量其中的黑碳含量,恢复历史记录和空间分布,为对评估黑碳对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影响和大气污染物的跨境传输提供数据基础。
徐柏青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是水文循环中自降水到达地面后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水汽返回大气的过程,通常指地表土壤水分的蒸发(evaporation, E)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transpiration, T)的总和,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关键参数是地气相互作用中水分平衡的重要部分。目前,MODIS卫星蒸散发数据产品是监测地表时空变化的一项重要数据源,地表蒸散发是地气相互作用中水分平衡的重要部分。本数据以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MODIS16全球陆地蒸散发产品为基础,以一带一路整个区域划分出来的31个关键节点以及中老泰柬铁路、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和雅万高铁三个重点核查区域范围的ET进行了裁剪、估算,得到的关键节点区域8-16天的ET产品,时间范围为2000-2016年。相比一些主要用于一带一路相关区域地表水分和能量平衡过程的模拟和动态监测以及合理管理区域水资源,尤其是对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目的性的对一带一路区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阴海明
2015年百米尺度的人口格网数据,每个格网表达该范围内的人口总的数量。该数据来源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地球数据研究所,对该数据进行投影转换、裁剪等处理加工得到“一带一路”沿线8个关键节点区域的百米尺度的人口格网数据。该数据是以行政单元的人口普查数据,通过空间尺度转换得到规则的百米尺度的人口格网数据,每个格网人口是按各行政单元人口和多源辅助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方法计算得到。人口数据可用于诸多领域,包括城市规划、选举、风险评估、灾害救援、疾病防控、减贫扶贫等。注:该数据仅为初始数据,后续将结合人口普查、建筑物以及GIS遥感等数据进一步加工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人口格网数据。
葛咏, 凌峰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评估遥感反演基础数据集包括了青藏高原自2000年起年度的植被覆盖度(FVC),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叶面积指数(LAI)等基于遥感反演的生态参数,以供区域尺度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使用。叶面积指数数据主要基于已有MODIS MCD15A2产品,通过基于TSF滤波的叶面积指数估算改进方法及尺度下推方法来完成。为了验证数据精度,在全国范围内均匀布设了746个样地,包括76个农田样点、47个草地样点、467个森林样点和156个灌木样点,均为在30米*30米样地内使用LAI-2000、LAI-2200或TRAC等专用设备获得。
刘文俊
藏南裂谷系是青藏高原南部最显著的地貌特征之一。吉隆-沃马盆地和达涕盆地是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裂谷盆地,发育了较完整的晚新生代地层序列,记录了藏南裂谷系形成、演化以及青藏高原隆升变形过程的重要信息。对吉隆-沃马盆地和达涕盆地晚新生代地层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层序列和沉积学考察。吉隆-沃马盆地晚新生代地层厚度近600米,包括底部的扇三角洲相砾岩段(旦增竹康组,400-600米)、中部的河湖相泥岩与砂岩互层段(沃马组,200-400米)和上部冲积扇相砾岩与泥岩段(贡巴组,200-0米),三趾马层位位于沃马组的底部。达涕盆地晚新生代地层厚度300余米,包括下部的河湖相泥岩与砂岩、砂砾岩段(达涕组,80-305米)和上部的冲积扇相砾岩段(贡巴组,80-0米),三趾马化石层位于达涕组的顶部。通过与喜马拉雅造山带西部的裂谷盆地—札达盆地对比分析,表明这些裂谷盆地在晚新生代时期经历了相似的沉积演化特征和可以对比的三趾马化石层。建立这些裂谷盆地晚新生代的精确年代学序列并开展综合对比研究,对于认识藏南裂谷系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伟林
1、 数据内容: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白水河站2018年月平均流量统计数据 2、 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利用澳大利亚Unidata超声波流速传感器在设置的白水河水文断面自动测量河流流速,利用HOBO水位计所记录的水位数据,结合对应的水文断面面积数据,用流量与流速关系式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流量数据。 3、 数据质量描述:数据自动连续获取, 每隔2小时进行连续测量。 4、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数据可为冰川积雪-径流模型模拟等提供数据支持
蒲焘
根据项目实施计划进度安排,受项目组管理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组织一行6人考察队针对咸海周边土地沙化、盐渍化及植被建设情况,于11月15日至11月26日深入咸海周边进行了实地考察。初步了解了咸海周边土壤沙化、盐渍化的历史、现状、开展的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当前紧迫的问题等情况。并进行了植被和土壤取样,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思路,即提用地下微咸、咸水种植盐生植物,实现盐碱地植被快速建植。通过实地考察,考察组认为实施盐碱地植被建设应以盐生植物为主,以乡土树种为重。根据当地盐生植物分布规律和盐碱地主要建群种特征,结合实施地的气候条件,应该重点选择盐穗木等7种盐生植物进行种植示范。考察组在实际调查后,提出了关于盐碱地植被建设的三条具体建议。
赵振勇
本数据为祁连老虎沟大本营2014-2018年气象塔日志数据集,"老虎沟12号冰川10米气象塔位于大本营,海拔4200米,其观测要素包括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相对湿度、气压、向下辐射、向上辐射、向下长波辐射、向上长波辐射,分辨率为日值,气象仪器经过中国气象局的标定和调试后,都与耐低温(-55℃)数据采集器CR1000(Campbell,美国)连接,数据质量完整,多篇文章成果的数据均来源于此数据,祁连山冰川融水哺育的河西走廊作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研究其变化对于甘肃、青海乃至全国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此数据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秦翔
2015年公里格网的人口数据,每个格网表达该范围内的人口总的数量。该数据来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经济数据应用中心,对该数据进行投影转换、裁剪等处理加工得到“一带一路”沿线34个关键节点区域的公里格网人口信息。该数据是以行政单元的人口普查数据,通过空间尺度转换得到规则的公里格网人口数据,每个格网人口是按各行政单元人口和面积进行面积加权得到。人口数据可用于诸多领域,包括城市规划、选举、风险评估、灾害救援、疾病防控、减贫扶贫等。注:该数据仅为初始数据,后续将结合人口普查、建筑物以及GIS遥感等数据进一步加工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人口格网数据。
葛咏, 凌峰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orature, LST)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关键参数,其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Landsat热红外系列卫星数据(包括Landsat TM,ETM+和OLI热红外波段)是地表温度反演的一项重要数据源。以达卡关键节点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至2016年Landsat TM/ETM+/TIRS系列质量较好(云量低于30%)的数据,采用单通道算法(single channel,SC算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同时,考虑了基于NDVI来源的反射率校正,以便对不同地区和条件进行更准确的LST估算。最终得到了达卡关键节点区域2000-2016逐年每季度(近似)地表温度数据。注:由于该区域数据受云干扰严重,对数据种进行了云掩膜处理。
葛咏, 凌峰, 张一行
MODIS卫星的MOD09A1 Version 6产品提供了针对气体、气溶胶和瑞利散射等大气条件校正的第1至7波段的地表光谱反射率的估计值。它是由500m分辨率的MOD09GA组成的3级数据合成的产品,每个产品像元包含了基于高观测覆盖率、低视角、云覆盖以及气溶胶负载而选择的8天期间可能的最佳L2G观测值。除了7个500米的反射波段之外,还有一个质量图层和四个观测波段。对于每个像元,从8天合成周期内采集的所有观测值中选择一个值。像元选择的标准包括云量和太阳天顶角。 本数据集基于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下载的2000-2016年8天合成的MOD09A1 V6版本数据,空间分辨率500米,利用MatLab对数据进行研究区的掩模裁剪,最终得到了18个关键节点区域2000-2016年8日合成的地表土地覆盖数据。 数据涉及的18个关键区域主要包括:曼谷、缅甸港口、吉大港、科伦坡、达卡、瓜达尔港、汉班托特、黄荆港和马六甲、关丹、马尔代夫、曼德勒、西哈努克、万象、仰光等区域)
李炘妍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orature, LST)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关键参数,其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MODIS卫星数据是地表温度反演的一项重要数据源。以18个关键节点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至2016年MOD11A2数据,Modis采用的是劈窗算法,在此种算法的基础之上,对不同地区的温度反演数据加入了经验拟合的修正,进行了裁剪和估算,最终得到了18个关键节点区域2000-2016逐年8天1km的地表温度数据。
葛咏, 凌峰, 张一行
行政边界(Administrative boundary)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基底数据,是项目研究的关键基础。目前,DIVA-GIS是行政边界的重要数据源。 本数据的基底数据从DIVA-GIS下载,以泛第三极范围内31个关键节点(Abbas, Alexander, Ankara, Astana, Bangkok, Chittagong, Colombo, Dhaka, Djibouti, Ekaterinburg, Gwadar, Hambantota, Karachi, Kolkata, Kuantan, Kyaukpyu, Maldives, Mandalay, Melaka, Minsk, Mumbai, Novosibirsk, Piraeus, Rayong, Sihanouk, Tashkent, Teheran, Valencia, Vientiane, Warsaw, Yangon)为研究区域,基于官方行政单位(市)为基本单位,保留市级所在上一级(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如果所在节点的省级单位面积已超过1万平方千米,则保留该省级单位为研究区域。同时,如果所在节点的省级单位面积较小,则考虑了所在省级及其周边的政治经济影响,结合邻域省级单位,合并并保留至少1万平方千米的区域为研究对象。最终得到了所有31个关键节点区域的行政区域数据。 本数据集作为所有遥感数据的研究基础,为项目提供了基底数据。根据官方或节点所在政府信息,本数据集可实时更新。
尚成
MODIS百米级森林覆盖度是反映森林总体覆盖情况的关键参数,森林在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大气圈中充当特殊的“转化”作用,为评价生态系统在全球的碳平衡以及区域贡献和响应提供了基础。目前,MODIS卫星数据产品是反演森林覆盖度的一项重要数据源。以18个关键节点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至2016年MOD44B数据,对不同地区的森林覆盖度数据进行了裁剪和估算,最终得到了关键节点区域2000-2016年MODIS百米级森林覆盖度数据。
葛咏, 凌峰, 张一行
采用高通量二代测序的方法,对671个藏族样本进行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测序平均深度1000×,确保每个样本的线粒体基因组完全覆盖(覆盖度100%)。基于系统发育思想,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没有样本污染等质量问题。结合已发表的欧亚大陆其他人群的测序数据,系统研究藏族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藏族人群中有20.98%可追溯至5.2-4.0 ka,与粟黍农业扩散至青藏高原的时间吻合。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组分很可能于10-7 ka前起源于中国北方,与粟黍农业的起源和强化一致。因此,这些组分很可能代表了伴随粟黍农业传播进入青藏高原的粟黍农业人群。通过估算,这些组分在5.2-4.0 ka占藏族人群的40-50%。说明粟黍农业人群得迁徙极大地促进了对藏族人群的遗传结构形成。
孔庆鹏
1、数据内容: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气压、风速及水汽压日平均数据。 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由美国campel高山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其中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型号HMP155A;风速风向仪型号:05103-45;大气压力传感器:CS106;雨量筒:TE525MM。自动气象站每隔10分钟自动采集一次,每日采集完自动统计计算得出日均值气象数据。 3、数据质量描述:数据自动连续获取。 4、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该气象站设置在冰川末端上部,气象数据可为模拟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型冰川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了数据保证。
刘婧
1、数据内容: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气压、风速、平均总辐射及水汽压日平均数据。 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由美国campel高山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其中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型号HMP155A;风速风向仪型号:05103-45;净辐射仪:CNR 4 Net Radiometer four component;大气压力传感器:CS106;雨量筒:TE525MM。自动气象站每隔10分钟自动采集一次,每日采集完自动统计计算得出日均值气象数据。 3、数据质量描述:数据自动连续获取。 4、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该气象站的下垫面类型为高山草甸,气象数据可为高寒区陆面过程模拟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刘婧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以及室内测试分析的方法,系统汇集了内蒙古不同退化阶段的三类温性草原,即自东向西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植被和土壤数据。具体包括:样地采集点坐标信息、植物调查样方表、植物生长繁盛期地上生物量、植物有机碳含量、植物全氮、植物全钾;土壤水分含量、土壤PH值、土壤电导率、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团聚体占比、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土壤全钾。这些数据均是采用标准化测试方法,为系统研究内蒙古温性草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秀枝
活动层是多年冻主要特征之一,暖季融化,冷季冻结,呈季节性变化,其中所含水分的多少会对冻土的温度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冻土稳定性。该数据集主要是活动层水分数据,监测站点位于92°E,34°N,海拔4600米,监测场地地势平坦,植被类型为高寒草甸,北麓河气象站采用的水分探头为CS615,分别在地表以下10cm、20cm、40cm、80cm、160cm的5个深度上进行水分监测,该数据集的时间间隔为1天,是通过30分钟一次的数据的平均值,监测期间数据稳定、连续。通过结合土壤热通量和冻土地温等资料可以开展活动层的热变化过程以及变化机理等科学课题。
陈继
本数据集为2014-2018青藏高原西大滩(XDT)气象要素数据集。气象要素包括:2m空气温度(℃)、2m空气湿度(%)、降水(mm)、2m风速(m/s)、总辐射(w/㎡)。降水观测采用T200B。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位于青藏线西大滩的综合监测场(场点编号:XDTMS),数据根据原始监测数据(监测频率为每半小时一次)计算日均值,缺测部分或不满足计算日均值条件的以NAN表示。数据经过人工整理及校验,缺测时段为2017-7-7至2017-10-3。
赵林
Alpine region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in riverine and watershed ecosystems, which supplies freshwater and stimulates specific habitats of biodiversity. In parallel, extreme events (such as flood, wildfire, early snowmelt, drought and etc.) and other perturbations may reformat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eco-functions in the area. It is then critical to advance a predi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alpin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through data-model integration. However, several formidable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cold and harsh climate, high altitude and complex topography, inhibit complete and consistent data collection where/when needed, which hinders the associated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the alpine region. The current study presents a suite of datasets consisted of long-term hydrometeorological, snow cover and frozen ground data for investigating watershed science and functions from an integrated, distributed and multiscale observation network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HRB) in China. Gap-free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data were monitored from the observation network connecting a group of automatic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MSs), wireless sensors network (WSN) and runoff measurement spots. In addition, to capture snow accumulation and ablation processes, with the state-of-the-art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s, snow cover properties were collected from a snow observation superstation. High-resolution soil physics datasets were also obtained to capture the freeze-thaw processes from a frozen ground observation superstation. The up-to-date datasets have been released to scientists with multi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i.e. cryosphere, hydrology, and meteorology) and expected to serve as a testing platform to provide accurate forcing data, validate and evaluate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distributed models to a broader community.
CHE Tao, LI Xin, LIU Shaomin, LI Hongyi, XU Ziwei, TAN Junlei, ZHANG Yang, REN Zhiguo, XIAO Lin, DENG Jie, MA Mingguo, WANG Jian, YANG Xiaofan
该数据集是NOAA的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AVHRR)传感器获取的长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该数据集时间范围是1982年至2015年。为了去除NDVI数据中的噪声,进行了最大化合成、多传感器对比纠正。每半个月合成一幅NDVI影像。该数据集在植被长期变化趋势分析中被广泛应用。该数据集是从全球数据集中将三江源部分裁切出来,以便单独开展三江源地区的研究分析。 本数据集数据格式为geotiff,空间分辨率为8km,时间分辨率为2周,时间范围为1982年至2015年。数据转系系数为10000, NDVI = ND/10000。
NOAA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25万水系数据,包括水系面(HYDA)、水系线(HYDL)和水系点(HYDP)三个图层。水系面(HYDA)包括湖泊、水库、双线河流和沟渠等;水系线(HYDL)包括单线河流、沟渠、河流结构线等;水系点(HYDP)包括泉、井等。 HYDA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HYDC 水系名称代码 KJ2103 NAME 名称 黑河 WQL 水质 淡 PERIOD 时令月份 7-9 TYPE 类型 通行 HYD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HYDC 水系名称代码 KJ2103 NAME 名称 黑河 PERIOD 时令月份 7-9 HYD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NAME 名称 不冻泉 TYPE 类型 淡 ANGLE 角度 75 水系数据GB码及其含义: 属性项 代码 描述 GB 210101 地面河流 210200 时令河 210300 干涸河 230101 湖泊 230102 池塘 230200 时令湖 230300 干涸湖 240101 建成水库 240102 建成中水库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该数据集是MODIS的植被指数数据(MOD13Q1),将三江源区域进行了提取,以便单独开展三江源地区的研究分析。MOD13Q1是16天合成的植被指数,包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三江源的空间范围覆盖两景MODIS文件(h25v05和h26v05)。数据存储格式为hdf,每个文件中包含12个波段: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质量(VI Quality)、红波段反射率(red reflectance)、近红外波段反射率(NIR reflectance)、蓝波段反射率(blue reflectance)、中红外波段反射率(MIR reflectance)、观测天顶角(view zenith angle)、太阳天顶角(sun zenith angle)、相对方位角(relative azimuth angle)、合成的时间(composite day of the year)和象元可靠性(pixel reliability). 本数据集数据格式为hdf,空间分辨率250m,时间分辨率是16天,时间范围:2000年2月至2018年10月。
Kamel Didan*, Armando Barreto Munoz, Ramon Solano, Alfredo Huete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7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100万水系数据,包括水系面(HYDA)、水系线(HYDL)和水系点(HYDP)三个图层。水系面(HYDA)包括湖泊、水库、双线河流等;水系线(HYDL)包括单线河流、沟渠、河流结构线等;水系点(HYDP)包括泉、井等。 HYDA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HYDC 水系名称代码 KJ2103 NAME 名称 黑河 WQL 水质 淡 PERIOD 时令月份 7-9 TYPE 类型 通行 HYD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HYDC 水系名称代码 KJ2103 NAME 名称 黑河 PERIOD 时令月份 7-9 HYD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210101 NAME 名称 不冻泉 TYPE 类型 淡 ANGLE 角度 75 水系数据GB码及其含义: 属性项 代码 描述 GB 210101 地面河流 210200 时令河 210300 干涸河 230101 湖泊 230102 池塘 230200 时令湖 230300 干涸湖 240101 建成水库 240102 建成中水库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25万交通数据,包括公路(LRDL)和铁路(LRRL)两个图层。公路(LRDL)包括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其它公路等;铁路(LRRL)包括标准轨铁路、窄轨铁路、地铁和轻轨等。 公路(LRD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420301 RN 道路编号 X828 NAME 道路名称 着晓三叉口-尕拉山顶叉口 RTEG 道路等级 四级 TYPE 道路类型 高架 公路属性项含义: 属性项 代码 描述 GB 420101 国道 420102 建筑中国道 420201 省道 420102 建筑中省道 420301 县道 420302 建筑中县道 420400 乡道 420800 机耕路 440100 简易公路 440200 乡村路 440300 小路 铁路(LRR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410101 RN 铁路编号 0907 NAME 铁路名称 青藏铁路 TYPE 铁路类型 高架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中1:100万全国基础地理数据库,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7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100万行政边界,包括行政边界面图层(BOUA)和行政边界线图层(BOUL)。 政境界面图层(BOUA)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PAC 行政区划代码 513230 NAME 名称 壤塘县 行政边界线图层(BOU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630200 行政边界线图层(BOUL)属性项含义: 属性项 代码 描述 GB 630200 省级界线 GB 640200 地、市、州级行政区界 GB 650201 县级行政区界(已定)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25万自然地名数据(AANP),包括交通要素名、纪念地和古迹名、山名、水系名、海洋地域名、自然地域名等。 自然地名数据(AAN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NAME 名称 拉木赛拉保尼洼 PINYIN 汉语拼音 Lamusailabaoniwa CLASS 地名分类码 HB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该数据集是SPOT卫星上的VEGETATION传感器获取的长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该数据集时间范围是1998年5月至2013年。为了去除NDVI数据中的噪声,进行了最大化合成。每10天合成一幅NDVI影像。该数据集是从全球数据集中将三江源部分裁切出来,以便单独开展三江源地区的研究分析。 本数据集数据格式为geotiff,空间分辨率1km,时间分辨率是10天,时间范围:1998年5月至2013年12月。
Image Processing Centre for SPOT-VGT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