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仅次于光合作用的碳通量,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和δ13C产生与输送是土壤呼吸量级与过程评价的制约因素。根据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气体产生和输送特点,基于稳定同位素红外光谱技术,自主研发非线性在线标定技术、多通道双循环的高效循环气路、气体浓度预降低的高效循环气路、可模拟冻融过程的变温技术;集成创新研制分别针对土壤-大气界面气体交换过程、土壤内部气体垂直运移过程和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的三套CO2及其δ13C浓度和通量观测系统,并在生态脆弱区开展观测示范,有效解决了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的产生、运移与释放的综合监测难题。 本课题研发了土壤微生物呼吸δ13C全自动变温模拟与测定系统,针对野外试验条件无法控制的难题,建立室内的可模拟冻融过程的全自动变温模式与部件,可按既定程序调节培养瓶内的温度,实现模拟复杂情景的实验需求。变温模拟与测定系统控温范围-5~35℃、控温精度优于0.23℃、变温速率为1.06 ℃/2 min(0~35℃)和0.70 ℃/2 min(-5~0℃),可至少同时控制16 路的培养瓶和3 路标气。 将野外采集的土壤样品分别放在16个样品瓶中,利用本课题研发的土壤微生物呼吸δ13C全自动变温模拟与测定系统,获得了从-5℃到35℃升温和降温过程土壤呼吸CO2浓度和δ13C数据。数据处理通常先通过仪器性能参数初步判断数据质量,然后利用标气对实测CO2浓度和δ13C进行校正,并对空气湿度、温度、大气压和通量计算的斜率进行质控,剔除异常数据,获得质控后的高质量数据,并利用通量计算公式计算CO2及其δ13C通量数据。 该设备平均国产化率 80%以上,已运用于森林、草地、和农田等生态系统的自动化监测,实现我国生态监测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升级换代,可以推广到CERN、CFERN和CNERN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类似的野外台站,有助于大幅提升我国对生态监测与评估的科技研发能力、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有效支撑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潜力评估与认证,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生态安全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孙晓敏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仅次于光合作用的碳通量,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和δ13C产生与输送是土壤呼吸量级与过程评价的制约因素。根据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气体产生和输送特点,基于稳定同位素红外光谱技术,自主研发非线性在线标定技术、多通道双循环的高效循环气路、气体浓度预降低的高效循环气路、可模拟冻融过程的变温技术;集成创新研制分别针对土壤-大气界面气体交换过程、土壤内部气体垂直运移过程和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的三套CO2及其δ13C浓度和通量观测系统,并在生态脆弱区开展观测示范,有效解决了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的产生、运移与释放的综合监测难题。 土壤和大气δ13C廓线协同观测系统:针对大气和土壤CO2气体浓度差异较大而土壤CO2气体浓度非常高的难题,利用旁路系统零气降低气路内CO2气体浓度的方式,消除“死气”对观测结果的干扰。通过旁路系统零气动态稀释的方式将气体分析仪最佳测试区间从300-2000 ppm拓展为300-80000 ppm,达到项目的核心技术指标要求。从技术创新上首次实现了低浓度与高浓度兼顾的在线标定系统,解决仪器非线性响应与时间漂移和多通道双循环的气路设计和CO2浓度预降低气路设计,有效解决管路长导致气路切换效率低的问题。 研制设备平均国产化率 80%以上,已运用于森林、草地、和农田等生态系统的自动化监测,实现我国生态监测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升级换代,可以推广到CERN、CFERN和CNERN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类似的野外台站,有助于大幅提升我国对生态监测与评估的科技研发能力、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有效支撑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潜力评估与认证,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生态安全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孙晓敏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仅次于光合作用的碳通量,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和δ13C产生与输送是土壤呼吸量级与过程评价的制约因素。根据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气体产生和输送特点,基于稳定同位素红外光谱技术,自主研发非线性在线标定技术、多通道双循环的高效循环气路、气体浓度预降低的高效循环气路、可模拟冻融过程的变温技术;集成创新研制分别针对土壤-大气界面气体交换过程、土壤内部气体垂直运移过程和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的三套CO2及其δ13C浓度和通量观测系统,并在生态脆弱区开展观测示范,有效解决了土壤生物化学过程CO2的产生、运移与释放的综合监测难题。 多通道双循环土壤呼吸δ13C观测系统:研发CO2及其δ13C 分析仪的多浓度的非线性响应的在线标定系统,确保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研发多通道气路间的双泵双循环的CO2及其δ13C高效循环气路,通过待测通道气体预混,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切换时间并消除了“死气”对观测结果的干扰;基于模拟通量验证系统测试表明CO2和δ13C模拟通量结果均优于0.32 μmol m-2 s-1 @ 10 μmol m-2 s-1 (CO2)和0.52‰ @ 10 μmol m-2 s-1 (CO2),优于项目的核心技术指标要求。 该设备平均国产化率 80%以上,已运用于森林、草地、和农田等生态系统的自动化监测,实现我国生态监测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升级换代,可以推广到CERN、CFERN和CNERN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类似的野外台站,有助于大幅提升我国对生态监测与评估的科技研发能力、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有效支撑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潜力评估与认证,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生态安全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孙晓敏
敦煌盆地晚更新世湖相泥岩沉积和酒西盆地中新世以来部分层位的13C和18O同位素测试结果。测试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物资源研究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使用的仪器为MAT 253型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数据质量较好,在误差范围内。敦煌盆地的13C和18O同位素数据指示了敦煌盆地湖相沉积所处的晚更新世时期整体为干旱气候。酒西盆地的13C和18O同位素数据指示了酒泉盆地中新世以来不同地区虽略有差异,但气候条件状况大体相同,长期处于较为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而全新世剖面因时间范围较短,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可能指示全新世以来气候发生较大波动。
张波
此数据集为青藏高原中部仁错蛇绿岩的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数据(CL图像)和年代学数据集。样品的岩性包括辉长岩、辉绿岩和斜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60-150Ma左右,采样及拍摄时间为2019年-2020年。 锆石的分选在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完成,采用常规的重液和磁选方法进行分选,最后在双目显微镜下挑纯。样品靶的制备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完成,制成的样品靶直径为25 mm。 锆石的阴极荧光图像分析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阴极荧光分析系统(HITACH S-3000N型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和Gatan公司Chroma阴极荧光谱仪)上完成。锆石U-Pb定年数据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SHRIMP II型离子探针获得,测试过程中数据精度为~0.5-1Ma。 这些数据为认识青藏高原中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提供了关键限定,同时对于研究大洋成因锆石具有对比意义。该数据关联结果已经发表在《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上,数据结果得到同行评审,数据质量真实可靠。
唐跃
本数据为横断山高山峡谷区地表粉尘性质数据集,包含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数据。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磁化率使用Bartington MS 2型磁化率仪测定。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PW2403型X荧光谱仪(XRF)测量。该数据提供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表层土壤的磁化率特征和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对理解现代气候因子与高原东部表土磁化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认识青藏高原粉尘源区来源以及粉尘输送和大气环流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杨胜利, 李琼, 夏敦胜, 罗元龙
本数据为青藏高原东部玛曲桥(MQQ)风成沉积序列的年代数据、磁学数据、粒度数据。我们按照2.5 cm间隔测量该剖面的磁化率数据和粒度数据。AMS14C定年样品在北京大学和美国Beta实验室完成测试。其余实验分析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光释光年代测试使用Risø TL/OSL DA-20型释光分析仪;磁化率使用Bartington MS 2型磁化率仪测定;粒度数据使用Malvern 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该数据展示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全新世以来的风成沉积序列的磁化率和粒度变化特征,对研究青藏高原东部与沙漠化和土地严重退化相关联的风沙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杨胜利, 李琼, 陈梓炫, 刘晓静
数据内容:然巴穹隆发育大量变形强烈的石英脉,记录了伸展构造中的流体活动信息。对STDS上下盘的石英脉进行包裹体拉曼分析,表明包裹体主要液相成分为H2O,气相成分为CO2、CH4。CO2和CH4的存在代表了深部来源流体的贡献,主要来源与然巴穹隆区域和接触变质作用有关,该数据集所在文章已发表在《Geological Journal》上。 数据来源与加工方法:该实验工作主要使用WITec GmbH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成像系统(alpha300R)进行研究,拉曼实验数据分析在WITec北京演示中心实验室完成,使用532 nm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拉曼光谱数据采用WITec Project Five软件进行处理。 数据质量:扫描区域面积为8 µm×7 µm,包含504个像素点,每个像素点积分时间为1s,空间分辨率350 nm,数据质量高,可信度强。 数据应用成果与前景:通过包裹体矿物相分析,我们观察然巴穹隆石英脉包裹体中气液相不同成分的空间分布、关联及化学差异性。该实验方法是基于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快速拉曼成像技术为地质领域解决了众多测试难点痛点,同时WITec拉曼系统以其开放性的结构为广大科研工作站提供优异的扩展性能,使各种高低温、高压、反应过程等原位实验实现的难度大大降低。
李晓蓉, 张波
数据内容:本数据集为青藏高原东南缘糜棱质角闪岩EBSD和TIMA分析测试结果及地震波计算结果,EBSD测试结果得到了角闪岩内主要矿物角闪石、云母、斜长石的晶体取向数据(CPO)。TIMA测试结果得到了全岩的矿物组成以及相对应的百分含量。地震波数属性是基于EBSD及TIMA数据通过ANIS_ctf软件计算获得。 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EBSD分析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使用配备EBSD探头的FEI FEG-650扫描电镜完成。加速电压为 20kV,工作距离为 18 mm。,为了避免矿物粒径给取向差密度函数(ODF)计算带来的误差,我们使用HKL Aztec软件EBSD点分析模式手动采集了主要矿物角闪石、云母、斜长石的晶体取向数据(CPO)。TIMA该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Tesc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上搭载的四台高空间、时间分辨率EDAX能谱仪获取。测试电压为25kV,工作距离15mm,束斑100nm, 数据质量描述:样品为27mm x 47mm标准薄片,EBSD测试采取手动点分析模式,避免了矿物粒径给取向差密度函数(ODF)计算带来的误差,且去掉了不准确的识别点(MAD > 1.3°),数据质量高,可信度强。TIMA扫描区域为全片扫描,扫描模式为High-Resolution,步长设置1 μm。由于搭载四台能谱探测器,因此数据获取时间短、精度高、对样品表明形貌要求低且检出限低,数据质量高,可信度强。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通过EBSD及TIMA数据分析,我们明确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下地壳矿物组合特征,可用于岩石地震波属性计算及青藏高原东南缘下地壳变形模式研究。
黄保有
本数据集包含了青藏高原安多地区寒武纪和成冰纪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翟庆国团队。数据质量优良,可用于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研究以及前寒武纪超大陆的古地理重建。主要使用分析仪器包括:锆石U-Pb年龄由laser ablat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LA-ICP-MS),锆石Hf同位素由a NWR 213 nm laser-ablation microprobe attached to a multicollector ICP–MS(Neptune plus)获得,全岩主微量元素由X-ray fluorescence(SHIMADZU XRF-1800)和Analyticjena PQMS elite ICP–MS获得。
唐跃
本数据集包含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寒武纪岩浆岩的锆石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翟庆国研究团队。数据质量优良,可用于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研究以及前寒武纪超大陆的古地理重建,也可以用于全球古板块重建和古地理恢复。这为认识青藏高原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信息。锆石U-Pb定年数据由SHRIMP II离子探针获得,锆石Hf同位素由Neptune multicollector (MC) ICP-MS equipped with a GeoLas 200 M ArF excimer 193 nm laser-ablation system获得。
唐跃
数据内容:本数据集为泰斯肯综合矿物相分析系统获得的然巴片麻岩穹隆构造岩定量化综合矿物相分析数据,数据包含然巴穹隆构造岩内全矿物相种类、含量、结构特征、分布特征以及全谱元素种类、丰度、主要赋存矿物相信息。 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该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Tesc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上搭载的四台高空间、时间分辨率EDAX能谱仪获取。矿物表面某一测点的原子核外电子经过高能电子束轰击,在不同能级间发生跃迁或被激发逃逸成为自由电子,同时释放带有固定能量的光子,通过能谱探测器不同能量通道捕捉到的信号可以精确标定该矿物元素种类及含量,进而在具有近5000中矿物相的数据库中进行自动比对和匹配从而实现矿物相的精确测定以及元素丰度面分布测量。测试电压为25kV,工作距离15mm,束斑100nm 数据质量描述:样品为27mm x 47mm标准薄片,扫描区域为全片扫描,扫描模式为High-Resolution,步长设置1 μm。由于搭载四台能谱探测器,因此数据获取时间短、精度高、对样品表明形貌要求低且检出限低,数据质量高,可信度强。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通过矿物相数据分析,我们明确了然巴片麻岩穹隆各构造层矿物组合特征,完成了变质级别和变质相分带工作,提出了然巴片麻岩穹隆构造热演化模型。TIMA在构造地质学、变质岩石学、地质年代学以及矿物分选、冶金、金属加工制造等学科和行业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陈思雨
本数据包含2019-2021年测定的北祁连造山带西北部前寒武纪陆壳残块中变质岩以及玄武岩锆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以及矿物主微量地球化学测试结果。使用的仪器分别为Aglient 7500a ICP-MS、X-ray fluorescence (XRF)、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ICP-MS)、Thermo Finnigan Triton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er (TIMS)、Neptune MC-ICPMS以及电子探针(EMPA)。标准物质的测试值和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表明我们的数据是可靠的。数据厘定了前寒武纪陆壳残块可分为三期,古元古代晚期(1.7 Ga)、中元古代早期(1.6 Ga)以及中元古代中期(1.5-1.2 Ga),分别形成于陆缘弧、陆内裂谷以及初始洋盆环境,并揭示了祁连地块位于哥伦比亚超大陆西南边缘。
刘懿馨
本数据为青藏高原东部甘孜新市(XS)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学数据、粒度数据、色度数据、漫反射光谱针/赤铁矿峰高数据、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数据。我们按照2.5 cm间隔测量该剖面(10 m)的磁化率和粒度数据,5cm间隔测量无磁滞剩磁和等温剩磁数据,同时提供5组磁滞回线测量结果。分别按照10 cm 和20 cm间隔测量该剖面总有机碳(TOC)和有机碳同位素。磁化率实验分析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剩磁和磁滞回线分析实验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和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古地磁实验室完成。色度分析在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磁化率使用Bartington MS2型磁化率仪测定,无磁滞剩磁使用美国ASCIM-10-30脉冲磁力仪和Molspin Minispin小旋转磁力仪测定,等温剩磁使用ASCIM-10-30型脉冲强磁仪、2G-755超导磁力仪和JR-6A旋转磁力仪测定;粒度数据使用Malvern 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色度和漫反射光谱使用CM-700d分光光度计测定。采用MAT-253同位素比值质谱仪对样品的δ13Corg进行测定。该数据提供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黄土序列的磁学性质和色度变化特征的认识,对研究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古环境、古气候研究及其与周边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杨胜利, 陈梓炫, 夏敦胜, 刘丽
本数据为青藏高原东部舟曲(ZQ)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年代数据、磁学数据、粒度数据和容重数据。我们按照5 cm间隔测量该剖面的磁化率数据,粒度和容重数据。所有实验分析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光释光年代测试使用Risø TL/OSL DA-20型释光分析仪;磁化率使用Bartington MS 2型磁化率仪测定;粒度数据使用Malvern 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容重数据使用油浸法测定;该数据集展示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粒度和容重变化特征,对研究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古环境、古气候研究、粉尘积累历史及其与周边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杨胜利, 夏敦胜, 陈梓炫, 李琼
本数据为青藏高原东部汶川(WCH)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年代数据、粒度数据和容重数据。我们分别按照2.5-5 cm间隔测量该剖面(10 m)的粒度和容重数据。所有光释光年代、粒度、容重测定都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重点实验室完成。所有AMS14C定年样品都在北京大学完成测试。光释光年代测试使用Risø TL/OSL DA-20型释光分析仪;粒度数据使用Malvern 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容重数据使用油浸法测定;该数据提供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的详细年代学数据以及粒度和容重变化特征,为认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古环境、古气候研究、粉尘积累历史提供了重要数据参考。
杨胜利, 刘丽, 夏敦胜, 陈梓炫
本数据集包含三台部署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陆生脊椎动物红外相机及环境参量观测数据集。本设备部署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两个地点,时间跨度(2020.8-2021.6)。由于设备维护,光照不足等,部分数据不连续,但三台设备的数据可互为补充,可重建出2020.8-2021.6虎豹国家公园内观测点的全部信息。 三台设备中,有两台设备配备了红外相机,分别采集到216张照片及1239张照片,可与上述传感器照片相互匹配后,获得拍照前后的生态因子信息。 1. 虎豹国家公园林区出没的野生动物以及温度、湿度、光照、压强以及网络信号强度信息。采集间隔每半小时一次; 2. 数据来源:"陆生脊椎动物监测设备研制“课题,2016YFC0500104,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原始数据,未加工; 3. 传感器数据采集间隔每半小时一次,温度精度正负0.1度,湿度精度正负0.5%,照片数据分为触发和定时两种,触发数据一般由出没在红外相机视野内的野生动物触发;定时拍照数据根据电池电量情况动态调节,采集间隔在1-12小时之间; 4. 本数据可用于记录保护区内的环境温度,结合红外相机数据,可用于分析野生动物活动节律,共存分析以及分布的限制因子等。
乔慧捷
本数据集包含一台部署在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的小型脊椎动物侦测系统及触发传感器观测数据集。本系统部署于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园区内(112°53'58"E,22°40'39"N),时间跨度(2019.11-2021.05)。 系统由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25cm*25cm)、扫描电路、控制器、基于手机板的控制系统单元及智能相机(在压力传感器输出的触发信号驱动下,控制相机自动拍照、录像和录音,并上传数据)组成。系统共采集到有效、不重复的动物照片72张。 1. 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内安装点出没的小型野生动物。有野生动物出现在柔性压力传感器上时,即触发采集一次。 2. 数据来源:"陆生脊椎动物监测设备研制“课题,2016YFC0500104,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始数据,未加工。 3. 照片数据分为运动触发和静止压力触发两种,前者需要动物在柔性压力传感器上的移动距离大于设定阈值,防止动物静止时反复触发;后者指动物在柔性压力传感器上产生压力即一直触发。本数据集均为运动触发模式下的数据。 4. 本数据可用于记录一定区域内的小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类似于传感的陷阱法),结合生态因子相关数据,可用于分析小型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昼夜节律等。
方光战
本数据集包含部署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虎豹公园的野生动物红外立体相机的数据集。总计有9台野生动物红外立体相机设备部署在虎豹公园二道沟附近,立体相机分别置于树上,采用蓄电池进行供电。本数据采集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内,共计5.02G图像数据,数据存储在相机内部SD卡内,部分通过700M网络进行传输,因无信号,部分数据保存在相机内部存储卡中暂未取出,相机部分图像起始时间为2000年1月1日。 立体相机采用红外感应触发获取野生动物图像,相机长期处于睡眠状态,此状态下仅红外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当传感器感应到红外热信息唤起立体相机进行拍照采集,采集获得图像单张大小为2592×1944。 1. 珲春虎豹公园安装点出没的野生动物。有野生动物出现在立体相机探测范围内时,即触发采集拍照一次。 2. 数据来源:"陆生脊椎动物监测设备研制“课题,2016YFC0500104,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原始数据,未加工。 3. 照片数据分为一对有效数据包括左图和右图,校正后左右图像可获得视差图,根据视差图可获取图像中感兴趣目标的尺寸信息和距离信息,通过对获得的动物尺寸信息进行长期分析研究。 4. 本数据可用于记录一定区域内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体型大小,可建立真实野生动物体型数据库,获取不同区域、年龄和性别下的动物体型数据信息,为野生动物研究提供支撑数据。
周燕
本数据集包含部署在甘肃省张掖市祁连山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红外立体相机的数据集。总计有3台立体相机设备部署在祁连山保护区寺大隆附近,坐标位置为北纬38°28′17″,东经99°53′53″,海拔3160米,立体相机分别置于树上和太阳能电池板后侧,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电。本数据采集时间为2020年8月,共计82张图像,包括42对左右匹配图像对,数据采用中科院西北院自主研制的无人机高速中继平台进行观测数据的无线获取,因安装位置为无信号区域,其他数据保存在相机内部存储卡中暂未取出。 立体相机采用红外感应触发获取野生动物图像,相机长期处于睡眠状态,此状态下仅红外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当传感器感应到红外热信息唤起立体相机进行拍照采集,采集获得图像单张大小为2592×1944,数据格式为JPG。 1. 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安装点出没的野生动物。有野生动物出现在立体相机探测范围内时,即触发采集拍照一次。 2. 数据来源:"陆生脊椎动物监测设备研制“课题,2016YFC0500104,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原始数据,未加工。 3. 照片数据分为一对有效数据包括左图和右图,校正后左右图像可获得视差图,根据视差图可获取图像中感兴趣目标的尺寸信息和距离信息,通过对获得的动物尺寸信息进行长期分析研究。 4. 本数据可用于记录一定区域内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体型大小,可建立真实野生动物体型数据库,获取不同区域、年龄和性别下的动物体型数据信息,为野生动物研究提供支撑数据。
周燕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