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查明亚洲中部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环境变迁,中科院地环所以树轮、湖沼、石笋、黄土等为载体,从不同方面对其演化进行深入研究。树轮组在新疆尉犁县阿拉干采集了树轮样品并得到树轮的宽度数据;湖沼组在喀什盆地采集湖沼沉积物并得到137Cs-210Pb、LOI、δ18O数据;石笋组在青藏高原琼果洞采集的石笋,获得了碳氧同位素、测试年代、元素测试数据;综合组获得了龙木错、当惹雍错湖泊泥炭XRF、多参数据和新疆罗布泊、西藏龙木错粒度,喀什、龙木错湖泊泥炭磁化率,昭苏TOC数据;黄土组获得了新疆肖尔布、昭苏、清水河黄土OSL Ages、MS、碳位素数据。为亚洲中部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环境变迁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撑。
李强, 蓝江湖, 谭亮成, 刘星星, 宋友桂
藏南地区的古近系海相地层发育较好,含丰富的有孔虫和其他海相生物化石。基于对西特提斯域内(主要为地中海地区)大有孔虫分类学和地层学的研究,西方学者们在1998年建立了古新统—始新统大有孔虫生物地层。与位于东特提斯域内西藏相比,地中海地区古新世的大有孔虫发育相对较差。因而,基于西特提斯大有孔虫建立的生物地层精度较低。本次研究对藏南古汝地区下古近系碳酸盐岩沉积地层进行详细的剖面测量和高密度样品采集,在大有孔虫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藏南地区大有孔虫生物地层;在生物地层学的基础上,结合碳同位素地层建立高分辨率的年代地层格架。 本次研究共实测7条剖面,剖面位置处于东经89°11′~89°13′,北纬28°3′~28°7′之间;高程范围为4643~5380 m。经实验室内岩石薄片观察,对所测地层时代进行了初步判断。P2剖面为覆于晚白垩系地层之上的灰岩层序,代表了研究区最早古新世的沉积;P1剖面为一套下古新统巨厚灰岩沉积;E2剖面为古新统顶部,接近古新统/始新统界线;E1、E3、E3s和E4剖面的时代大致为始新世早期;E4剖面顶部的灰绿色泥灰岩和红色泥页岩代表了研究区最晚的海相地层。 我们计划对这些剖面中的有孔虫进行详细的分类学和地层学研究,建立高分辨率的大有孔虫生物地层;同时,我们还要分析大有孔虫组分和丰度上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大有孔虫在早古近纪的演化过程。对于剖面中的砂岩地层,我们要进行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所获得的年龄与生物地层学数据相互印证,并进一步探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影响下的古地理演化过程。
张清海
本次数据主要是对抗滑桩结构的力学性能的数据采集,包括承载力、位移、钢筋与钢绞线的应变、以及预应力的监测,并用此来分析此结构的抗弯以及抗剪各项性能指标,优化结构设计;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抗滑桩构件进行缩尺,并用MTS机器对其进行四点弯曲加载来完成的,数据是依托力传感器、位移计、应变片、光纤监测以及锚索测力计通过静态应变采集仪进行采集得到的,其中由于端头铁块对预应力传递分散的作用,尚未完整地监测出在加载全过程预应力的变化情况,其余数据对其进行了分析与处理得出相应规律。该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可以得出相应规律,对于这种预应力钢绞线抗滑桩应用提供了一些设计上的依据。
姜清辉
本次研究首次报道了采自聂拉木县亚来西II号剖面(GPS坐标:28°24′3.52″N, 86°5′55.08″ E)志留系普鲁组和申扎县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层(GPS坐标:31°4′ 11″N, 88°41′08″E)中的介形类动物群。介形类化石通过“热酸解法”获取,其中聂拉木亚来西II号剖面和申扎县查果罗马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剖面分布获得1050和2460枚介形类壳体。聂拉木亚来西II号剖面志留系普鲁组中产介形类19属32种,生物组合面貌揭示出普鲁组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至普里道利世。申扎地区查果罗马组层型剖面顶部产介形类19属,其中包括一个新种Bairdiacypris xainzaensis n. sp.,生物组合特征揭示出其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之交。介形类生物群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意义。本数据集包括上述剖面的古生物化石鉴定单。
宋俊俊
生物地层是古生代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泰国西部地区在早古生代位于滇缅马地体之上,古地理亲缘关系与我国的滇西保山以及西藏羌塘地体非常密切。而在此之前此地区的奥陶纪重要生物门类的生物地层序列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早古生代标准化石的收集和识别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滇缅马地块的地层序列和沉积盆地演化进程,并和我国青藏地区进行对比。本次研究在泰国西部Wat Mong Kratae剖面Tha Manao组(滇缅马地块,奥陶系大坪阶泰国西部Wat Mong Kratae剖面,GPS坐标:14°25′57″ N, 99°7′23″ E)采集和鉴定了大量的古生代化石,主要包括牙形类Drepanoistodus pitjanti、Erraticodon patu、Protopanderodus nogamii、头足类Wutinoceras sp.、Armenoceras sp.、Wadema sp.。据此Tha Manao组的时代可以确定为弗洛晚期到达瑞威尔早期。本数据集包括上述剖面的古生物化石鉴定单。
陈中阳, 李文杰, 李超, 方翔
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自类乌齐县向东至江达县一线的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发育较好。前人对这一地区泥盆-石炭系地层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地层学研究。作为依据的腕足类、珊瑚等大化石虽然较为丰富,但分辨率和精度较低。以妥坝乡和乌青纳村附近地层为例,包括泥盆系上部的卓戈洞组以及石炭系下部的乌青纳组等。本次科考对昌都市卡若区妥坝乡诺玛村附近的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牙形刺和沉积、地化采样工作,这段地层据内部地质调查资料属于泥盆系至石炭系跨界线地层,这项研究对于提高这一地区生物地层对比精度以及全球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研究具有潜在意义。目前仅提供基于野外描述的剖面地层柱状图和照片,根据牙形刺生物地层资料,大致可将泥盆-石炭系界线确定在该剖面141m至188m之间。
王秋来
泰国西部的古生代地层出露完整,但是研究程度较为薄弱。研究区奥陶系古生物学和地层研究进展异常缓慢,尚缺乏高精度的地层框架和古生物学综合研究。本次研究在泰国西部Wat Mong Kratae剖面Tha Manao组(滇缅马地块,奥陶系大坪阶泰国西部Wat Mong Kratae剖面,GPS坐标:14°25′57″ N, 99°7′23″ E)采集和鉴定了大量的古生代化石,主要包括头足类和牙形类等,初步的建立的生物组合限定了该组的时代为大坪期,并可以于华南的红花园组进行对比。本数据集包括上述剖面的柱状图和野外剖面照片。
陈中阳, 李文杰, 李超, 方翔
碳循环受全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各储库碳通量相对变化的影响。地质历史中重要转折期,海相碳酸盐岩δ13C常出现大幅度的偏移,碳同位素的正向偏移与有机碳大规模埋藏或初级生产力提高有关。国内奥陶纪海相碳酸盐的δ13C值标准曲线已建立, 但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剖面之间的δ13C值变化趋势却存在一定差异。在应用碳同位素记录进行高精度地层对比时, 要开展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分析,并将碳同位素记录的变化趋势进行跨相、跨盆地和跨板块对比,以确定其是否记录了区域或全球海洋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本次研究在泰国西部中奥陶世大坪期Tha Manao组共采集100块样品开展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试图揭示冈瓦纳大陆北缘碳循环过程和碳同位素记录的成岩改造作用。本数据集包括100个样品的碳氧同位素数据。
李文杰, 陈中阳, 李超, 方翔
华南地区石炭纪海相碳酸盐的δ13C值标准曲线已建立, 但是国内不同地区和不同剖面之间的δ13C值变化趋势却存在一定差异。在应用碳同位素记录重建海洋碳循环之前, 尚需要开展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分析,并将碳同位素记录的变化趋势进行跨相、跨盆地和跨板块对比,以确定其是否记录了区域或全球海洋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本次研究在阿里地区双点达坂剖面月牙湖组共采集201块样品开展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试图揭示北羌塘/松潘甘孜地块石炭纪早期的碳循环过程(TICE 事件)和碳同位素记录的成岩改造作用。本数据集包括201个样品的碳氧同位素数据。
陈吉涛
数据集包含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林芝市常驻人群四次随访采集的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本项目在2021年5-6月、9-10月在拉萨和林芝地区各开展4次人群的随访调查,共招募212名受试者。 血液是人体重要的循环元素,存储着人体健康情况的信息。每次访视采集受试者的生物样本。由拉萨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林芝市健民医院专业的护士采集18~20ml血液样本,部分样本送至医院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的分析。 数据可用于评估西藏地区常驻居民健康水平,并进一步分析臭氧暴露和缺氧状态对常驻居民健康的影响。
宫继成
数据集包含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林芝市常驻人群四次随访采集的系统性炎性氧化应激指标。本项目在2021年5-6月、9-10月在拉萨和林芝地区各开展4次人群的随访调查,共招募212名受试者。 每次访视采集受试者的生物样本。由拉萨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林芝市健民医院专业的护士采集18~20ml血液样本,部分样本送至医院进行分析。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白细胞的相关指标可以反映系统性氧化应激炎症水平。 数据可用于评估西藏地区常驻居民系统性炎性氧化应激水平,并进一步分析臭氧暴露和缺氧状态对常驻居民系统性炎性氧化应激的影响。
宫继成
数据集包含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林芝市常驻人群四次随访采集的呼吸系统炎性指标。项目在2021年5-6月、9-10月在拉萨和林芝地区各开展4次人群的随访调查,共招募212名受试者。 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由气道细胞产生,其浓度与炎症细胞数目高度相关联,是一种简便、无创的生物学指标,能有效地反映气道的炎症程度。每次访视时,使用特氟龙气袋收集受试者约5升的呼出气,随后使用Thermo NOx气体分析仪测量呼出气中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含量以表征呼吸系统炎性水平。 数据可用于评估西藏地区常驻居民呼吸系统炎性水平,并进一步分析臭氧暴露和缺氧状态对常驻居民呼吸系统炎性的影响。
宫继成
本参数集在野外科考的基础上,对喜马拉雅山区及横断山区重要公路沿线观察到的泥石流灾害链、滑坡灾害链对线路工作的影响参数进行了集成。区域范围涉及西藏自治区林芝、山南、波密、八宿、日喀则、阿里等地区,以及中印通道亚东裂谷区域。数据生产来源与方式为根据野外科考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加工而成。本参数集主要根据野外现场调查确定灾害及灾害链发生的位置、类型、重大公路工程破坏情况等信息,再整理成表格和shp文件。希望本数据能够为青藏高原道路工程防灾减灾提供帮助。
邓宏艳
数据集包含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林芝市常驻人群四次随访采集的肺功能和心血管功能性指标。 2021年5-6月、9-10月在拉萨和林芝地区各开展4次人群的随访调查,共招募212名受试者。 每次访视时,使用MIR肺功能仪测量受试者用力呼气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等肺功能指标。使用德国Vicorder心血管检测仪测量心率(Heart rate, 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 AIx)、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 cf-PWV)等心血管功能指标。 数据可用于评估西藏地区常驻居民心肺系统功能,并进一步分析臭氧暴露和缺氧状态对常驻居民心肺系统功能的影响。
宫继成
本数据采用由滑坡崩塌灾害致灾因子、滑坡崩塌易发性模型,暴露人口和人口伤亡率四大模块共同构成的喜马拉雅山周边及亚洲水塔区多灾种人口综合风险评估模型。致灾因子模块包括DEM、坡度、降雨、气温、积雪覆盖度、GDP、植被覆盖度因素。滑坡灾害崩塌易发性模型是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滑坡崩塌灾害易发概率值。人口暴露度模块是利用滑坡崩塌灾害易发性值与人口数据叠乘。人口伤亡率模块是基于滑坡崩塌灾害历史伤亡人口与同时期滑坡崩塌灾害暴露人口的比值得到。最后,代入2020年人口数据,计算滑坡崩塌灾害易发性不同等级下的暴露人口,并与历史时期滑坡崩塌灾害人口伤亡率相乘,评估2020年喜马拉雅山周边及亚洲水塔区多灾种人口综合风险。
王瑛
数据内容包含塔西南地区阿尔塔什剖面古地磁样品天然剩磁、热退磁和磁化率各向异性,该数据主要用于阿尔塔什剖面磁性地层学工作。结合同位素测年的结果,根据地磁场极性倒转在岩石或沉积物中的记录与标准极性柱对比建立阿尔塔什剖面年代框架。课题组成员在2020年-2021年主要采用钻机以1 m为间隔在剖面上钻取古地磁定向样品(回到实验室加工成2 cm圆柱体),个别地区采集定向手标本样品(回到实验室加工成2 cm*2 cm*2 cm的立方体)。古地磁实验测试仪器包括两部分:1.岩石超导磁力仪,用于测量古地磁样品的剩磁及岩石磁性参数;2.MFK卡帕桥,用于测量地质样品的磁化率及磁化率各向异性。以10 m间隔选取样品首先完成测试,共298件,其中221件获得稳定剩磁,成功率为74%。根据初步古地磁学结果建立塔西南地区阿尔塔什剖面的年代框架;全部古地磁学结果完全测试后,结合准确的同位素年代,将建立塔西南地区高精度磁性地层序列。
郑洪波
2020年夏季采集了西藏自治区26个湖泊湖水,主要位于藏南和阿里东部地区,同时,2020年10-11月采集了可可西里地区3个湖泊的湖水数据。将采集的湖水样品装入塑料瓶内,部分样品利用碱度试剂盒现场滴定获得CO32-和HCO3-离子浓度,其余样品放置冰箱冷藏保存,带回实验室后,利用ICP-OES测试主要阳离子K+, Na+,Ca2+,Mg2+离子浓度,利用阴离子色谱仪测试HNO3-,SO42-、F-和Cl-离子浓度,分析误差小于10%。
孟先强
平原人群入藏后往往出现高原反应。为深入解析高原反应及高原习服过程中的基因组表达谱变化模式。基于mRNA转录组测序方法,我们目前已获得46个个体入藏前(采集地:重庆)的转录组测序数据。 我们首先采集46名平原汉族个体的外周血样本,并用红细胞裂解液(Tiangen)处理外周血,4000 rpm离心10 min,分离提取白细胞,使用TRIzol法提取每个样本的总RNA,然后使用Poly(A)捕获法构建了46个文库。Poly(A)+ mRNA文库用oligo(dT)珠从每个样本的1 g总RNA中分离。RNA-seq文库的构建按照TruSeq RNA文库制备方案进行,并使用Novaseq平台对46个RNA文库进行双端测序,测序结果为150-bp reads的fastq文件,每个样本数据量均超过6.0 Gbp。 平原人群入藏前的转录组数据,可作为入藏后的基线数据。通过比较分析平原人群入藏前后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入藏前后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并注释差异表达基因调控的生物学功能,可深入解析高原反应及高原习服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模式及功能调控网络机制。
孔庆鹏
通过半定量采集方法,于2020年夏季在西藏羌塘腹地中的22个湖泊和羊卓雍错流域开展了底栖动物研究工作。通过沿岸和深水区群落的混合取样获得了西藏高寒湖泊底栖动物的相对丰度数据。本数据结果表明,在挑拣出来的6420头底栖动物中,共鉴定出28种底栖动物,隶属于3门7纲,其中主要底栖类群为钩虾和摇蚊,少数湖泊优势种为水龟虫。该数据提高了西藏底栖动物的识别精度和认知范围,将为高原湖泊水生动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评估提供参考。
唐红渠
数据集包含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林芝市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样品采集时间为2021年5-6月、9-10月。 数据采样点位于西藏拉萨市西藏大学纳金校区和西藏林芝市西藏农牧学院。搭建临时环境污染监测站点,使用Thermo气体分析仪、GRIMM 11-D便携式气溶胶粒径谱仪、FMPS粒径谱仪、AE-33黑碳检测仪等仪器,在线监测臭氧(O3)、二氧化氮(NO2)、颗粒物(PM)、超细颗粒物(UFP)、黑碳(BC)等大气污染物浓度,使用Vantage Vue无线自动气象站在线监测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数据。已删除仪器运行过程中的异常值,并进行标定。清洗后的数据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 本数据为综合评估大气污染对西藏地区人群健康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
宫继成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