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班托塔和科伦坡地区交通、水系等基础设施空间分布数据集(2016-2018年)是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类信息提取获得的。基于融合得到的1-2米的遥感影像数据,分别开展了道路、水体、海岸线和沿海设施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分布信息提取,在此基础上,将OSM的道路等图层与提取的结果、影像进行叠加,通过目视检查等方式发现错误,进行提取结果的修正,最后分别形成汉班托塔节点区域的道路、水系、海岸线和沿海设施分布图层。本数据集包含了汉班托塔和科伦坡两个关键节点区域的数据信息。
董文
汉班托塔地区的米级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是由不同卫星的数据融合拼接而成,选择了2018年-2019年2年时间期间,分辨率在0.5米-1米之间的多光谱遥感影像,筛选时间相近的无云数据,按照研究区裁剪、拼接形成结果数据集。数据主要覆盖汉班托塔港口区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约为0.6米左右。数据主要用于研究去高精度的承灾体要素提取,例如港口设施、道路等。提取的专题要素将作为风暴潮灾害暴露度和脆弱性分析的基础数据。
董文
汉班托塔地区的5米分辨率的DEM数据是由资源三号卫星获取的立体像对数据加工处理得到。资源三号卫星搭载了四台光学相机,包括一台地面分辨率2.1m的正视全色 TDI CCD相机、地面分辨率3.5m的前视和后视全色 TDI CCD相机、一台地面分辨率5.8m的正视多光谱相机。其中前正后视全色相机,推扫成像形成三线阵立体像对,可用于DEM提取。通过对2018年至2019年间的资源三号过境信息及数据进行检索,选择了汉班托塔地区无云的立体像对数据进行DEM提取,主要包括定义地面控制点、连接点、设置DEM 提取参数和结果编辑等步骤。
董文
此数据集以百米级危险性评估数据集和百米级脆弱性评估数据集为基础,以国际上对风险的定义“风险(R)=危险性(H)×脆弱性(V)”,计算获得了“一带一路”关键区域34个节点百米级的风险评估数据集。该数据集评估了“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在极端降水事件下的极端降水灾害风险,为当地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以便在洪涝灾害发生前进行预警,从而可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采取防灾减灾措施,降低洪涝灾害所带来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葛咏, 李强子, 李毅
此数据集以1984-2018年全球地表水数据(WOD)为基础,选取了极端降水频率指标和极端降水强度指标,结合ArcGIS中的空间分析方法,构建评估了34个关键节点在极端降水条件下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性等级。34个关键节点百里级危险性评估数据集评估了“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在极端降水事件下的洪涝灾害危险性,为当地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以便在洪涝灾害发生前进行预警,从而可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采取防灾减灾措施,降低洪涝灾害所带来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葛咏, 李强子, 李毅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诸多惠益。土壤保持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提供的主要调节服务之一,是防止区域土地退化、降低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重要保证,其常用土壤保持量(Soil Conservation, SC)进行评估。作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青藏高原地区土壤保持的时空分布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使用GIMMS NDVI 3gv1.0 数据 、ASTER GDEM、气象站点及中国土壤数据集等多种数据生成了青藏高原地区8km分辨率土壤保持数据集(1990-2015)。
王晓峰
青藏高原蒸散发是利用遥感、气象、以及野外通量观测站等数据,采用多尺度-多源数据协同的陆表蒸散遥感模型-ETWatch进行计算的。ETWatch采用了余项法与P-M公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蒸散。首先根据数据影像的特点选择适用的模型反演晴好日蒸散;遥感模型常常因为天气状况无法获取清晰的图像而造成数据缺失,为获得逐日连续的蒸散量的,引入Penman-Monteith公式,将晴好日的蒸散结果作为“关键帧”,将关键帧的地表阻抗信息为基础,构建地表阻抗时间拓展模型,填补因无影像造成的数据缺失,利用逐日的气象数据,重建蒸散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并通过数据融合模型,将中低分辨率的蒸散时间变化信息与高分辨率的蒸散空间差异信息的相结合,构建高时空分辨率蒸散数据集,从而生成青藏高原8km分辨率蒸散数据集(1990-2015)。
王晓峰
扎布耶六号剖面位于西藏仲巴县北扎布耶盐湖的北侧。该地区广泛出露中二叠统下拉组的地层。该剖面厚约200米,分为6层。岩性主要以碳酸盐岩为主,其中下部50米地层中硅质条带非常发育。中部硅质条带明显减少,顶部又出现较多硅质条带。剖面中含有较多的䗴类及小有孔虫动物群。这些化石表明该套下拉组的时代为中二叠世。䗴类自下而上分为两个带,分别是下部的Neoschwagerina majulensis-Kahlerina pachytheca组合带和上部的Chusenella quasifera-Codonofusiella nana组合带。有孔虫分为三个带,分别是Glomomidiellopsis specialisaeformis-Pachyphloia multiseptata组合带、Lysites biconcavus-Shanita amosi组合带以及Lasiodiscus tenuis-Neoendothyra reicheli组合带。
张以春
夏东剖面位于西藏措勤县的西北夏东村一带。该地区主要出露拉嘎组、昂杰组和下拉组。该剖面位于夏东村的北面阿多嘎布山一带。该地区主要出露下拉组,其主要岩性是以碳酸盐岩为主。该剖面中含有较丰富的䗴类、小有孔虫及珊瑚化石。该柱状剖面图展示了地层的岩石地层划分和䗴类及小有孔虫的产出层位和生物地层。根据䗴类化石的限定,确定该剖面的下拉组时代为中二叠世。䗴类可分为2个组合带,分别是下部的Chenella changanchiaoensis-Neoschwagerina cheni组合带和上部的Nankinella-Chusenella组合带;有孔虫分为4个组合带,分别是Lasiodiscus tenuis-Palaeotextularia angusta elongata组合带、Agathammina pusilla-A.vachardi组合带、Hemigordiopsis-Midiella组合带和Pachyphloi-Nodosinelloides组合带。
张以春
申扎木纠错剖面位于木纠错湖西面的高山上,该剖面保存了较好的二叠纪地层。该地的二叠纪地层被划分为永珠组、拉嘎组、昂杰组、下拉组和木纠错组。永珠组以细砂岩为主,顶部夹有灰岩夹层,其中含有腕足类8个种,被划分为Costatumulus-Bandoproductus组合带。拉嘎组以冰碛岩为主,未发现有腕足类化石。下拉组以碳酸盐岩为主,底部紫红色灰岩中含有腕足类6个种,被称为Alispiriferella-Retimarginifera celeteria组合带。其上只有一个腕足类分子Permophricodothyris elegantula。这些腕足类分子化石总体上呈现冈瓦纳分子的色彩,表明当时拉萨地块仍位于距离冈瓦纳大陆不远处。根据蜓类和牙形类化石的限定,83,86,87层的时代为中二叠世;88-89层的时代为晚二叠世。腕足类化石见于多个层位,含21个种,分为两个化石带,分别是下部的Echinauris opuntia-Neoplicatifera组合带和上部的Spinomarginifera lopingensis-Chonetinella cymatilis组合带。与该剖面部的永珠组及下拉组下部的腕足动物群相比,这两个组合中含有广泛的暖水动物群分子,这表明下拉组中上部古生物地理发表明显改变。
徐海鹏, 张以春
申扎木纠错剖面位于木纠错湖西面的高山上,该剖面保存了较好的二叠纪地层。下拉组从83层至89层主要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含较多的䗴类及小有孔虫动物群。经鉴定䗴类有13个种、小有孔虫有37个种。根据它们的产出状态,䗴类分为2个组合带,下部的Nankinella-Chusenella组合带,时代为中二叠世;上部为Codonofusiella schubertelloides带,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有孔虫也分为2个组合带,分别是下部的Agathammina vachardi-Hemigordiopsis subglobosa组合带和上部的Glomomidiellopsis xainzaensis-Midiella reicheli组合带。总体上有孔虫中以似瓷质壳的有孔虫占多数,表明该地在中晚二叠世时是温暖浅海的沉积环境。
张以春
34个关键节点百米级脆弱性评估数据集评估了“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在极端降水事件下的洪涝灾害危险性,为当地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以便在洪涝灾害发生前进行预警,从而可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采取防灾减灾措施,降低洪涝灾害所带来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此数据集以“一带一路”34个关键节点的耕地利用占比,城镇用地占比,交错带占比,路网密度,不透水面占比为基础,结合ArcGIS中的空间分析方法,赋予各指标相应的权重,构建评估了34个关键节点在极端降水条件下发生洪涝灾害的脆弱性,并用自然断点法将脆弱性分为5个等级,分别代表无脆弱性,低脆弱性,中脆弱性,高脆弱性,极高脆弱性。
葛咏, 李强子, 李毅
2020年8月30日至10月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层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和新京报、中国联通、司机、厨师共计25人的科考队伍实施了藏北多地古生代地层和古生物考察。考察地点包括色林错北、尼玛县北热觉茶卡、尼玛县北荣玛乡、尼玛县南文布乡。科考内容包括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二叠纪灰岩外来体的来源、热觉茶卡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及动植物群、尼玛县荣玛乡奥陶纪角石动物群、尼玛县文布乡二叠纪地层层序和动物群。该相册记录了一个多月野外的经历、历程和一些地质现象。相册中的链接均可连接网络科普视频。
张以春
2020年9月5日至10月2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层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和新京报、中国联通、司机、厨师共计25人的科考队伍实施了藏北多地古生代地层和古生物考察。考察地点包括色林错北、尼玛县北热觉茶卡、尼玛县北荣玛乡、尼玛县南文布乡。色林错北重点考察了班公湖-怒江带中蛇绿混杂岩中的灰岩外来块体的动物群及其来源;热觉茶卡地区重点考察了二叠纪-三叠纪地层中的动物群及其海平面的变化;荣玛乡地区重点考察了保存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的奥陶纪角石动物群及二叠纪地层中的微体化石;文布乡重点考察了拉萨地块冰期结束后地层和生物群的变化。 该文件记录了一个多月科学考察的实测剖面记录。
张以春
该数据集包含了西藏申扎木纠错地区三个剖面的䗴类、小有孔虫、腕足类和牙形类的化石鉴定单。该地区二叠纪地层出露良好,分别由永珠组、拉嘎组、昂杰组、下拉组和木纠错组组成。其中永珠组中以腕足类化石为主,古生物地理显示冷水动物群;下拉组下部以紫红色灰岩为主,含有混生型的牙形类化石;下拉组中部以中薄层灰岩为主,含有丰富的小有孔虫类、䗴类、腕足类等化石;下拉组中上部以中厚层灰岩为主,含牙形类、小有孔虫类和䗴类;根据化石层位的对比,木纠错西北的采样点的层位对应于木纠错剖面的86层,相当于下拉组的中部;木纠错西短剖面相当于木纠错剖面89层的顶部;木纠错西二号短剖面的层位相当于木纠错组的底部。
张以春
云南西部和东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南,前期遗传学研究表明,该区域人群中保留着较多旧石器晚期人类的遗传印记,并且这些古老的遗传印记很可能进一步扩散到青藏高原。因此,对该区域人群的遗传学研究,有助于厘清早期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迁徙历史。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分布于云南不同地区的傣族人群进行了遗传学研究。采用Sanger测序的方法对264个傣族个体进行了线粒体DNA高变区测序。基于系统发育思想,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没有样本污染等质量问题。以修订后的剑桥标准序列参考,进行突变位点的输出。根据世界范围内的人群的线粒体DNA系统发育树(PhyloTree.org),对每个样本进行单倍型类群划分。结合已发表的其他地区的傣族人群的mtDNA数据,系统研究了傣族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泰族人群有着较近的遗传关系,并且在这些泰族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单倍型类群(F1a、M7b以及B5a)可追溯至中国南方,提示泰族人群可能起源于中国南方,并在铁器或青铜时代向南迁徙至大陆东南亚。不同地区的泰族群体在遗传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这与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存在一定差异的现象相吻合,说明泰族在向南迁徙的过程中与周边人群(如藏缅语族、南亚语系等)发生了文化和遗传融合。
孔庆鹏
为研究日喀则藏族人群的父系遗传结构,我们采集了434个日喀则藏族个体。首先,通过SNP分型的方法,确定了每个样本的单倍群归属。其次,采用ABI 3130XL,用荧光标记引物对8个STR位点进行检测,以进一步研究该人群的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日喀则藏族人群中的O-M175频率最高(47.00%,其中O2-M122最多(41.47%)),其次是D-M174(40.78%,以D-P47(20.97%)和D-N1(16.82%)为主)。此外,还有C-M217(1.84%),R1a1- M17(1.61%),N1-LLY22G(5.76%),Q-M242(0.69%),以及E、J、K-M、T等。本数据及和去年发布的拉萨藏族Y染色体数据相整合,能够实现不同藏族人群的遗传结构的比较,进而通过系统发育以及溯祖分析,能够揭示不同藏族人群的群体历史。
孔庆鹏, 祁学斌
我们获得了30个藏族个体的全基因组变异数据开展研究,采用DNA 微阵列(DNA Array)的方法,对30个样本进行了SNP分型检测,获得每个样品约70万位点(包括核基因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分型结果。首先,在提取基因组DNA后,进行DNA扩增、酶促片段化、沉淀和重悬。随后样品过夜孵育过程中和BeadChip杂交,DNA经退火得到位点特异性的50-mer探针,与某种Infinium微珠类型共价偶联。然后采用Infinium XT继续酶基延伸赋予等位基因特异性,然后进行荧光染色。采用iScan系统检测微珠的荧光其强度,Illumina软件自动执行分析和基因型识别。最后得出每个样本的SNP分型结果。基于上述数据,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分析(主要包括芯片位点质控分析、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的单倍群分型分析)。结合上年度的数据,有助于从核基因组、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的角度,解析藏族人群的遗传结构,通过与高原周边人群数据的比较,可以较为全面地追溯高原人群的迁徙和定居历史。
孔庆鹏
1)数据内容:泛第三极地区基于遥感反演的主要生态环境数据,包含PM2.5浓度、森林覆盖率、EVI、土地覆被、CO2等指标;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PM2.5数据来源于the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Analysis Group Web site at Dalhousie University、森林覆盖度数据来源于MODIS Vegetation Continuous Fields (VCF),CO2数据来源于ODIAC Fossil fuel emission dataset,EVI数据来源于MODIS Vegetation Index Products,土地覆被数据来源ESA CCI Land cover。提取出泛第三极65个国家和地区,其他未进行加工;3)数据质量描述:数据2000-2015年数据时间序列较好;4)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可用于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李广东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作为生态系统物质及能量循环的基础,能够反映区域和全球尺度植被的固碳能力,是评价陆地生态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产品生产,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的原理耦合遥感、气象、植被及土壤类型数据进行了国家屏障区生态系统生产力建模研究。在参数的选择上,由GIMMS NDVI 3gv1.0数据、中国植被图、太阳总辐射值及温湿度等数据计算出光合有效辐射(APAR);根据区域蒸散模型模拟水分胁迫因子,与土壤水分子模型相比,它可以简化参数,增强模型的可操作性。将光合有效辐射和实际光能利用率作为CASA模型的输入变量,基于参数化模型实现对青藏高原1990-2015年8km分辨率的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王晓峰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