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数据记录了1952-2003年青海省初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学龄儿童入学率的统计数据,数据是按照年份、初中毕业升学率、小学毕业升学率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来划分的。数据整理自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集包含6个数据表,分别为初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学龄儿童入学率1952-1998年.xls,初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学龄儿童入学率1952-1999年.xls,初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学龄儿童入学率1952-2000年.xls,初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学龄儿童入学率1952-2001年.xls,初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学龄儿童入学率1952-2002年.xls,初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学龄儿童入学率1952-2003.xls。数据表结构相同。例如1952-2003年的数据表共有4个字段: 字段1:年份 字段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字段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字段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青海省统计局
该数据记录了1997-2000年青海省城镇住户人均年现金收入、支出及构成的统计数据,数据是按照收入分类、绝对数、比重和年份来划分的。数据整理自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集包含7个数据表,分别为城镇住户人均年现金收入及构成(抽样调查)2000-2001年.xls,城镇住户人均年现金收入及构成1997-1998年.xls,城镇住户人均年现金收入及构成1998-1999年.xls,城镇住户人均年现金收入及构成1999-2000.xls,城镇住户人均年现金支出及构成1997-1998年.xls,城镇住户人均年现金支出及构成1998-1999年.xls,城镇住户人均年现金支出及构成1999-2000年.xls。数据表结构相同。例如2000-2001年的数据表共有5个字段: 字段1:分类 字段2:绝对数(元) 字段3:比重(%) 字段4:2000 字段5:2001
青海省统计局
该数据记录了1984-2000年青海省城镇住户人均年实际收支指数的统计数据,数据是按照年份、实际收入、环比指数、定基指数和实际支出来划分的。数据整理自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集包含3个数据表,分别为:城镇住户人均年实际收支指数1984-1999年.xls,城镇住户人均年实际收支指数1984-2000年.xls,城镇住户人均年实际收支指数1998年.xls。数据表结构相同。例如1984-2000年的数据表共有7个字段: 字段1:年份 字段2:实际收入 字段3:环比指数 字段4:定基指数 字段5:实际支出 字段6:环比指数 字段7:定基指数
青海省统计局
该数据记录了1998-2000年青海省城镇住户家庭调查户按收入水平分组的统计数据,数据是按照商品类型、合计数量、和按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分组来划分的。数据整理自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集包含3个数据表,数据表结构相同。例如2000年的数据表共有10个字段: 字段1:分类 字段2:合计 字段3:最低收入户 字段4:更低收入户 字段5:低收入户 字段6:中等偏下收入户 字段7:中等收入户 字段8:中等偏上收入户 字段9:高收入户 字段10:最高收入户
青海省统计局
该数据记录了1984-1999年青海省城镇住户家庭人均月购买商品支出及构成的统计数据,数据是按照商品类型和年份来划分的。数据整理自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集包含2个数据表,分别为:城镇住户家庭人均月购买商品支出及构成1984-1998年.xls,城镇住户家庭人均月购买商品支出及构成1984-1999年.xls。数据表结构相同。例如1984-1999年的数据表共有6个字段: 字段1:分类 字段2:1984年 字段3:1990年 字段4:1997年 字段5:1998年 字段6:1999年
青海省统计局
为收集青藏高原特色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并挖掘影响种质资源品质的分子标记,任务五子课题2019QZKK05010704科考队于2019-2020年在青海海北、海西等地广泛收集青海藏羊和青海细毛羊样品,在乐都农业试验站及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组建第一、二核心群。本数据集包含一个产羔信息表,记录了2074只绵羊产羔记录,信息表包括性别、产羔时间、初生重等基本样品信息、以Excel表形式保存。个体照片以JPG格式保存,由专题汇总提交至“第二次青藏科考高原动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019QZKK0501)照片视频(2020)”数据集中。本数据集可与实体样品结合使用,依据遗传标记信息,筛选具有优异位点的个体绵羊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扩繁和世代选育,培育特殊种质资源的家系。
赵凯
该数据记录了1984年-2000年青海省城镇住户家庭平均每人每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的统计数据,数据是按照商品类型和年份来划分的。数据整理自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集包含4个数据表,分别为:城镇住户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拥有耐用消费品1984-1999年.xls,城镇住户家庭平均每人每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1984-1998年.xls,城镇住户家庭平均每人每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1984-1999年.xls,城镇住户家庭平均每人每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1990-2000年.xls。数据表结构相同。例如1986-1999年的数据表共有9个字段: 字段1:分类 字段2:单位 字段3:1984年 字段4:1990年 字段5:1995年 字段6:1996年 字段7:1997年 字段8:1998年 字段9:1999年
青海省统计局
该数据集记录了2006年-2014年青海省主要产品建设规模的统计数据,数据是按规模大小来划分的。数据整理自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集包含9个数据表,分别为:城镇主要产品建设规模(2006年).xls,城镇主要产品建设规模(2007年).xls,城镇主要产品建设规模(2008年).xls,城镇主要产品建设规模(2009年).xls,城镇主要产品建设规模(2010年).xls,城镇主要产品建设规模(2011年).xls,城镇主要产品建设规模(2012年).xls,城镇主要产品建设规模(2013年).xls,城镇主要产品建设规模(2014年).xls。数据表结构相同。例如2006年的数据表共有6个字段: 字段1:能力名称 字段2:建设规模 字段3:本年施工规模 字段4:本年新开工 字段5:累计新增 字段6:本年新增
青海省统计局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低纬度多年冻土带,近几十年来,其多年冻土带迅速退化,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热融湖塘的形成。这样的湖泊由于能够调节碳循环、水和能量通量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这一地区的热融湖塘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仍不为人所知,这阻碍了我们对多年冻土的响应及其碳反馈对气候变化的理解。本数据集基于200余景Sentinel-2A影像,结合ArcGIS、NDWI和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通过GEE自动提取和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提提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热融湖塘边界。在2018年热融湖塘数据集中,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共有121,758个热融湖塘,面积为0.00035-0.5 km²,总面积为1730 km² 。本次热融湖塘编目数据集为青藏高原水资源评价、多年冻土退化评价、热喀斯特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陈旭, 牟翠翠, 贾麟, 李志龙, 范成彦, 母梅, 彭小清, 吴晓东
全面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生的变化,包括年平均地温(MAGT)和活动层厚度(ALT)的变化,对气候变化引起的多年冻土变化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和范围模拟数据集,参考2000-2015年CMFD再分析数据及中国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1公里数字高程模型、地理空间环境预测因子、结合冰川和冰湖、钻孔数据等,利用统计和机器学习(ML)方法模拟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层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当前和未来变化,得到RCP2.6、RCP4.5和RCP8.5三种不同浓度情景下2000-2015、2061-2080年平均地温(MAGT)和活动层厚度(ALT)范围数据,分辨率为0.1*0.1度。 模拟结果表明,利用统计和ML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冻土热状态所需的参数和输入变量较少,可以有效地了解青藏高原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倪杰, 吴通华
DNA was extracted from teeth or phalanx. Firstly, we conducted 2 hours UV irradiation on the samples, and removed a layer of surface using a sterile dentistry trill, then again irradiated with 1 hour UV-light on the samples. We drilled out ~80 mg of bone powder for every sample with the sterile dentistry trill, and only do 2 samples at one time (include following procedures until performing sequencing; samples from different archaeological sites were never handled together) to avoid potential individual cross-contamination. Using the 80 mg bone powder, we performed DNA extraction following the silica suspension protocol from an early report (Rohland and Hofreiter 2007), which was modified afterwards (Allentoft, et al. 2015) for customizing recovering of more shorter DNA fragments, that finally resulting a total of 100 μl aliquots for each sample. In brief, the bone powder was digested over night with proteinase K in 0.5M EDTA plus 10% N-Laurylsarcosyl suspension, then the released DNA was absorbed in solution which includes PB buffer, 5M sodium acetate, 5M sodium chloride and SiO2 suspension, and followed by three times of purification using 80% ethyl alcohol. Finally, after airing, the DNA was eluted with 100 μl EB buffer. Next, to perform preliminary aDNA preservation situation screening, using 20μl DNA aliquots of each sample, we built the double strand library (DSL) with no Uracil- DNA-Glycosylase (UDG) treatment under a single indexing with commercial kit (cat no: E7370) from New England Biolabs (Ipswich, MA) following the manufacturer’s guidelines, as previously reported (Meyer and Kircher 2010) that includes end prep, adaptor ligation, purification, PCR amplification and size selection steps. PCRs were conducted in a final volume of 50 μl using AmpliTaq Gold 360 DNA Polymerase (AmpliTaq Gold, Life Technologies Applied Biosystems) which is able to well amplify across uracils, preserve the DNA damage pattern that induced by deamination, which indicating of authentic aDNA (Krause, et al. 2010). We performed all the sequencing (also the following captured library sequencing) on the Illumina HiSeq X Ten (PE-150) platform (https://www.illumina.com.cn/systems/sequencing-platforms/hiseq-x.html). The calculated appraise indexes of aDNA quality and preservation are shown in Table S1. Lastly, we rebuilt the DSLs with 3 hours UDG treatment using the remaining DNA extraction aliquots, which could largely remove uracil residues from DNA fragmental end to leave abasic sites, and cuts the DNA at the 5´ and 3´ sides of the abasic sites with enzyme endonuclease VIII (Endo VIII). For these libraries, we performed the mtDNA capture using myBaits® Mito-Target Capture Kits as previous report (Enk, et al. 2014). Briefly, we used the biotinylated RNA “baits” that are transcribed from the human genomic DNA to perform the capture in solution overnight at 65°C, then mixed in streptavidin-coated magnetic beads and sequestered the targets with a magnetic stand. The PCRs for both pre-capture and post-capture are performed using KAPA HiFi Hot start Polymerase (KAPA BIOSYSTEMS).
祁学斌
悬棺葬是将殓尸棺木高置于临江面海、依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上崖壁、洞穴、裂隙的一种葬俗。悬棺葬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在东南亚乃至太平洋群岛亦有较多的分布。随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这类遗迹越来越少。作为一种比较奇特而古老的考古文化遗存和丧葬习俗,悬棺葬文化一直受到考古学界的广泛关注。 测年方法:将悬棺上的木条样本送到美国Miami 的Beta Analytic testing laboratory进行C14测定。测定方法:4 in-house NEC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ers (AMS) and 4 Thermo IRMSs under strict chain of custody and quality control using ISO/IEC 17025:2005 testing accreditation PJLA #59423 accreditation protocols. 结果:测年结果表明,年代最早的悬棺葬遗址位于我国福建省武夷山地区,距今 3,600年,相当于我国的商周时期。福建武夷山地区被认为是悬棺葬习俗的发源地,尔后由该地区传播到了华南其它地区以及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位于川南和滇东北金沙江流域的悬棺葬是我国大陆境内年代最晚的悬棺葬文化遗存(明代末期),也是我国悬棺葬遗址分布的西极。在泰国西北部海拔较高的山区分布着一个悬棺葬群,距今2,100-1,200年。
祁学斌
利用古DNA(aDNA)分析技术,对来自云南昭通威信和盐津、广西右江流域(百色市华村)和泰国邦玛帕地区,年代在2,500-660年前的13个悬棺葬遗址共41个人类遗骸样品开展了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他们发现滇西北的悬棺葬人群母系遗传世系遗传多样性非常高,而泰国北部的悬棺葬人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该结果符合悬棺葬习俗在中国南方起源并向南流传到东南亚的观点。另外,亚洲不同地区的悬棺葬人群之间共享少数的母系遗传世系,表明不同悬棺葬人群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将遗传学分析结果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等的证据相结合,推测悬棺葬习俗约在3,600年前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如武夷山地区)的百越族群中,他们是现今民族众多的侗傣语系(Daic)族群的先祖。之后,悬棺葬习俗以人群迁徙和流动的方式(Demic Diffusion)在华南地区广泛流传。然而,大约在两千年前(泰国最早的悬棺葬年代),非常少数的悬棺葬习俗传承者以文化扩散(Cultural Assimilation)的方式将该习俗大面积传播到了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的的一些原住民群体。 本研究仅从母系遗传世系的角度做了初步的探讨,对于在华南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群岛广阔的地区流传了三千多年的悬棺葬文化来说,其文化的来龙去脉及其传承者的人群历史可能比较复杂。未来用更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悬棺葬人类遗骸样品,从基因组DNA和父系世系Y-DNA等的角度,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将为更全面地展现悬棺葬习俗历史文化的面貌提供更加系统的证据支撑。
祁学斌
采用计算草地实际净初级生产力,CASA模型是一种光能利用率模型,生产力的估算主要由植物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PAR)与光能转化率(ε)2个变量决定。植被所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PAR)取决于太阳总辐射和植被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吸收比例;采用TEM(Terrestrial Ecosystem Model)模型计算草地潜在生产力,首先计算草地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再计算植物自养呼吸(Ra),最后得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TEM模型是气候驱动的生产力模型,所需的参数有:植被类型、土壤质地、土壤水分、潜在蒸散、太阳辐射、云量、降水、温度和大气CO2浓度;利用随机森林算法(RF)计算青藏高原草地潜在地上生物量,预测变量包含气候、土壤、地形等14个变量。气候变量包含生长季(5-9月)平均日较差、生长季总降水、生长季平均温度和非生长季(前一年10 - 当年4月)平均日较差、非生长季总降水、非生长季平均温度。地形变量包括高程、坡度、坡向。土壤变量包含土壤质地(砂、粉、粘土含量)、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碳。 实际净初级生产力和潜在净生产力数据年限为2000-2017;潜在草地地上生物量数据年限为(2014-2018)。
牛犇, 张宪洲
夜间灯光遥感(以下简称夜光)已经成为反映包括社会经济和能源消耗在内的人类活动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指标。现有夜光数据集(如美国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和国家极地轨道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计(NPP))在时间范围和数据质量上都很有限。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夜间灯光卷积长短期记忆(NTLSTM)网络,并将该网络应用于生长出世界上第一套1984 - 2020年中国的人工夜间灯光数据集(PANDA)。模型与原始图像的模型评估显示,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0.73,决定系数(R2)达到0.95,像素级的线性斜率为0.99,表明生成产品的数据质量较高。模型结果可以很好地捕捉到新建成区的时间趋势。社会经济指标(建成区面积、国内生产总值、人口)与PANDA的相关性比现有的所有产品都更好,这表明它在寻找不同阶段夜间灯光变化的不同控制方面有更好的潜力。此外,PANDA描绘了不同的城市扩展类型,在代表道路网络方面胜过其他产品,并在早期提供了潜在的夜光景观。
张立贤, 任浙豪, 陈斌, 宫鹏, 付昊桓, 徐冰
1) 数据内容:该数据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高原藏族与平原汉族人群的脐带内皮细胞染色质开放组数据,包括5例高原藏族脐带内皮细胞染色质开放组数据与5例平原汉族脐带内皮细胞染色质开放组数据,每个细胞染色质开放组数据量为>15G测序深度,可以用来研究高原藏族人群与平原汉族人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染色质开放模式与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课题组自有数据,利用illumina X-ten 测序平台Pair-end 150bp建库测序方法。 3)数据质量:>15G数据量,Q30>90%。 4)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数据用于验证高原低氧适应基因对低氧环境下的细胞染色质开放模式与基因表达变化模式。
祁学斌
本数据集为青藏高原区域2016年日分辨率0.02° x0.02° BRDF 核驱动模型核系数数据集。采用耦合地形因子的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反演的BRDF\反照率模型,并引入先验知识进行质量控制,联合极轨卫星数据MODIS反射率和静止卫星葵花8-AHI地表反射率数据反演时空连续的日分辨率的高精度BRDF。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及AHI天顶反射率数据集为官方网站下载,经过配准、大气校正等处理,以5天为周期合成日分辨率BRDF。相较于同类产品,,该BRDF合成周期最短,且考虑了地形效应,对快速变化地表特征的捕捉更具有优势,且时空连续性更好。可有效支撑j反射率角度效应订正、或用于与BRDF相关地表参数的高精度估算。
闻建光, 唐勇, 游冬琴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五专题一“高原动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019QZKK0501)第一年度(2019年底至2020年初)本专题共计组织110支科考队,重点在青藏高原墨脱地区、祁连山、西天山开展野外科学考察60余次,基本覆盖了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利用红外相机,样线,样点等方法对青藏高原脊椎动物(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对青藏高原亚洲水塔区及喜马拉雅区所属的农牧交错区农牧昆虫进行了全面调查。完成雅鲁藏布江等典型水体外来鱼类、西藏自治区拉萨、林芝与青海省西宁市等地区外来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川藏北线鼠类、普氏原羚等物种的第一轮野外调查,开展并完成部分物种的遗传学(或组织学)样品采集工作。本数据集包含本专题第一年度科学考察收集的标本组织样品信息。数据以课题、子课题整理,每个文件夹包含1个数据集规范表,1个或多个标本组织样品信息表。信息报包含子课题编号、物种、采集地、采集时间、采集人、样品类型、保存方式等信息。
青藏高原动物资源共享平台
为调查青藏高原外来鱼类的种类、扩散地点、对于当地土著鱼类的生态影响,任务五动物专题子课题2019QZKK05010304科考队于2019年-2020年调查了拉萨河下游和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本数据集包含一个样品信息表,样品信息表包括鱼类物种、样点信息、采样时间、采集人等基本样品信息、以Excel表形式保存。一个元数据说明文档,以Excel表形式保存。160张照片以JPG格式保存,由专题汇总提交至“第二次青藏科考高原动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019QZKK0501)照片视频(2020)”数据集中。
熊文
高山兀鹫是我国鹰形目猛禽中一个独特物种,分布区不广,种群数量不大且呈下降趋势。我国对高山兀鹫的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和保护情况迄今尚未进行过系统全面的调查,资源状况模糊不清。为查明该物种的种群数量、栖息地和保护状况,深入研究该物种对青藏高原独特生境的行为适应特征,从而为该物种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支持。本科考队在西藏自治区采用机动车样线调查法在一定的时间和距离内计数见到的个体数量,结合徒步调查法观察远离公路进入各类代表性生境。本数据集包含2019年在西藏野外观测路线15条,2020年在西藏野外观测路线25条。观察以高山兀鹫为主,同时也记录观察到的藏狐、岩羊、狼、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等动物情况。数据包含样线号、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起点、终点、天气以及观察到动物名称、数量、距离、行为、生境信息。
马强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