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Solinst Levelloger 自动水位计观测河水水位,通过水位-流量曲线计算流量数据,流量实际观测为通过自制流量堰(见缩略图)手动观测。由于手动观测数据量有限,需要进一步补充观测,完善水位-流量曲线。 01号点:中科院寒旱所划分Ⅲ号区出口,寒漠带与寒甸带分界点,该点沟谷深切,可见基岩出露。 坐标(99°53′37″E,38°13′34″N)观测时段2012.6.28-2012.9.2。自动观测数据观测频率6.28-7.25为1次/30分钟。7.25-9.2为1次/15分钟。 02号点: 中科院寒旱所划分Ⅱ号区出口,地形平缓,位于冲积三角洲沟谷出口汇水处,南侧为灌木区。建有小型流量堰。 观测点坐标(99°52′58″E,38°14′36″N)自动观测数据观测频率为1次/15分钟。观测时段2012.7.21-2012.9.6
孙自永, 常启昕
以历史文献、20世纪60年代地形图和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居民点、灌渠等地物重建了黑河流域汉代到民国时期古绿洲分布范围和面积数据。 该数据以ArcGIS的shapefile格式提供,采用WGS 1984 UTM坐标系,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格网,中央经线99°E。数据类型为面状矢量,属性数据包括面积。
颉耀文
该数据为恢复对黑河流域明代以后时期到民国时期古居民点分布复原,重建以《重刊甘镇志》、《重修肃州新志》和《甘州府志》及民国各县县志为基础,同时结合20世纪 60年代地形图和遥感影像进行重建了黑河流域古居民点空间分布数据。该数据集包括明朝、清朝和民国三个时期的古居民点空间分布数据。 数据集以ArcGIS软件包括三个Shapefile文件,采用Transverse Mercator 投影,Krasovsky 1940坐标系,可用ArcGIS等GIS软件打开。格式提供,采用Krasovsky 1940坐标系,Transverse Mercator 投影格网,数据类型为点状矢量数据,其属性数据包括: Name:其遗址名称 时代:遗址时代 、来源:数据重建所采用的参考资料 类型:古遗址类型位置 相关记载:参考资料对该遗址的及相关描述等信息
颉耀文
2011年7月中旬,采集典型荒漠植物光合器官(叶片或同化枝),实验室测定,指标包括:叶片水势、叶片总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干重含水量、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比叶体积、自由水、束缚水等。
苏培玺
该数据为2011-2012年的水位数据,用水位记录仪观测。2011年从7月14日至9月9日观测,每五分钟记录一次;2012从6月4日至7月10日观测,每十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内容为孔内部温度和大气压,数据为日尺度数据。数据需用HOBO软件打开。
赵传燕, 马文瑛
2012年5月25日—2012年9月8日在祁连山天老池流域3100m草地气象站观测,仪器为20cm蒸发皿,口径为20厘米,高10厘米的金属的圆盆,盆口成刀刃状,为防止鸟兽饮水,器口上部套一个向外张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测量时,将仪器放在架子上,器口离地70厘米,每日放入定量清水,隔24小时后,用量杯测量剩余水量,所减少的水量即为蒸发量。 数据为2012年5月25日—2012年9月8日的日蒸发量。
赵传燕, 马文瑛
该数据包含三部分数据,即灌木持水实验、灌木截留实验和灌木蒸腾实验数据。 灌木持水实验:选择鬼箭锦鸡、金露梅两种灌木类型,分别摘取两种植被的枝叶,称其鲜重,进行持水试验,完成后测枝、叶饱和重,枝、叶风干重,枝、叶干重,最后得出数据为枝、叶及总持水量。 灌木截留实验:同样选择鬼箭锦鸡、金露梅两种灌木,对两种灌木进行调查,分别在其下方布设了30个承雨杯,在每次降雨过后对其测量,得到穿透雨量,观测时间为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9月10日。 灌木蒸腾实验:2012年7月14日金露梅,8月5日鬼箭锦鸡,8月15日吉拉柳,测量时根据每天的天气状况,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
赵传燕, 马文瑛
本试验选择了五个不同的海拔带,其海拔、经纬度分别为海拔3650米,经纬度99°55'24E,38°24'60"N;海拔3550米,经纬度99°55'28E,38°25'11"N;海拔3450米,经纬度99°55'38E,38°25'68"N;海拔3350米,经纬度99°55'37E,38°25'11"N;海拔3050米,经纬度99°55'42E,38°25'54"N。 在2011年5月31日至8月31日,自然降雨的情况下用雨量筒每隔十天分别对五个样点测量一次总降雨量。 要对比不同海拔降雨量的差异还得结合本项目在2011年草地气象站观测的降雨量数据。
赵传燕, 马文瑛
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在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建立了中国1:10万土地利用影像和矢量数据库。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 该数据由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直接裁剪得到。黑河流域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流域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26个二级类;数据类型为矢量多边形,以Shape格式存储;数据投影有两种:WGS84/ALBERS;数据范围覆盖新的黑河流域边界(缺外蒙古数据)。 土地利用分类属性: 一级类型 二级类型 属性编码 空间分布位置 耕地 水田 113 主要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盆地、河谷川地 耕地 水田 112 分布在丘陵河谷窄谷台地或滩地上(有灌溉条件) 耕地 水田 111 主要分布在山区山间河谷窄谷台地或滩地上(有较好的灌溉条件) 耕地 旱地 124 主要分布在山区,坡度一般都大于25度(属于陡坡坡挂地),应退耕还林。 耕地 旱地 123 主要分布在盆地、山前带、河流冲积、洪积或湖积平原(水源短缺灌溉条件差)。 耕地 旱地 122 主要分布在丘陵区(陕、甘、宁、青均有)。一般状况下地块分布在丘陵的缓坡以及墚、卯之上。 耕地 旱地 121 主要分布在山区,海拔在4000米以下的山坡(缓坡、山腰、陡坡台地等)及山前带上。 林地 有林地(乔木) 21 主要分布在高山(海拔4000米以下)或中山坡地、谷地两坡、山顶、平原等。在青海南山、祁连山均有。 林地 灌木林地 22 主要分布在较高的山区(4500米以下),多数分布山坡和山谷及沙地。 林地 疏林地 23 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平原及沙地、戈壁(壤质、沙砾质)边缘。 林地 其他林地 24 主要分布在绿洲田埂,河边、路边及农村居民点周围。 草地 高覆盖草地 31 一般分布在山区(缓坡)、丘陵(陡坡)及河间滩地、戈壁、沙地丘间等。 草地 中覆盖草地 32 主要分布在较干燥地方(隔壁低洼地和沙地丘间地等)。 草地 低覆盖草地 33 主要生长在较干燥地方(黄土丘陵上和沙地边缘)。 水域 河渠 41 主要分布在平原、川间耕地以及山间沟谷内。 水域 湖泊 42 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地区。 水域 水库坑塘 43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山间低地和沙地丘间低地内。 水域 冰川及永久性积雪 44 主要分布在平原、川间谷内,周围有居民地和耕地。 水域 河滩地 46 主要分布在(4000以上)高山顶部。
王建华, 刘纪远
此数据集包含了大野口排露沟林前草地站2008-2009年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经纬度为100°17'E,38°34'N,海拔高度为2731m。 观测项目有:大气温湿观测(1.5m和3.0m)、风速(2.2m和3.7m)、风向、气压、降水、净辐射和总辐射、二氧化碳(2.8m和3.5m)、多层土壤温度(10cm、20cm、40cm、60cm、120cm和160cm)、土壤水分(10cm、20cm、40cm、60cm、120cm和160cm)及土壤热通量(5cm、10cm和15cm)。 具体的表头等信息请参见随数据一起发布的说明文档。
黄广辉, 吴立宗, 屈永华, 李红星, 周红敏, 张智慧
该数据是黑河流域2000年—2009年,季节冻土冻融状态的月平均空间分布。基于黑河流域2000—2009年栅格化气温数据,将地表土壤的冻融状态划分为三种:不冻结状态,不完全冻结状态,完全冻结状态。完全冻结是指土壤在全月都处于完全冻结状态。不完全冻结是指土壤在月内冻结天数≤30天但≥1天,且土壤有冻融循环出现。不冻结是指土壤在本月不发生冻结。数据以栅格的形式,可以在ArcGis中打开,1代表不冻结状态,2代表不王全冻结状态,3代表完全冻结
彭小清, 张廷军
该数据包括了SWAT模型运行所需要的基础地形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地面覆盖数据等。所有的图件和相关的点位坐标(气象站,水文站)都采用了和我国基础地形图相一致的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坐标体系。数据内容包括: a) 基础地形数据包括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流域河网。DEM格网的大小为50*50m,流域河网是从1:10万地形图上将水系手工数字化得到。 b) 土壤数据:包括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和土壤类型空间分布资料。数字土壤图比例尺为1:100万,将其转为ESRI 的grid格式,格网大小为50*50m。每个土壤剖面可以最多分到10层。模型要求的土壤质地采样指标采用了美制标准。参数来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以及来自相关文献。 c) 气象数据: (1) 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的数据来源于流域内部和周边地区祁连、山丹、托勒、野牛沟、张掖五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时段为1999~2001年。 (2) 降水:雨量数据来源于流域内部和周边地区俄博(1990~1996)、肃南(1990~2000)、祁连(1990~2000)、莺落峡(1990~2000)、札马什克(1990~2000)5个水文站以及山丹(1999~2001)、托勒(1999~2001)、野牛沟(1999~2001)、张掖(1999~2001)、祁连县(1999~2001)4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 (3) 风速、相对湿度:风速、相对湿度来源于山丹、托勒、野牛沟、张掖、祁连县5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时段为1999~2001。 (4)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没有相应的观测数据,由模型模拟产生。 d) 土地利用/地面覆盖:1995年土地利用数据,比例尺为1:10万。将其转为ESRI的grid格式,格网大小为50*50m。 e) 气象数据模拟工具(weather generator)数据库:SWAT模型的气象数据模拟工具可以在没有实际日观测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多年逐月统计资料模拟计算出模型运行所需要的逐日气象输入数据,也可进行观测资料不全时的插补。气象数据来自周边气象站。
南卓铜
1.数据概述:本数据是利用SWAT模型模拟得到的黑河流域蓝绿水数据 2.数据内容:数据主要包括全流域和各个子流域的蓝绿水及绿水系数 3.时空范围:数据时间是从1975-2004年,空间范围包括34个子流域和黑河全流域
刘俊国
数据概况:本套数据主要包括黑河流域内常年河、时令河、河道干河、地面干渠、地面支渠等水系状况,数据基准年为2009年。 数据制备过程:根据1:10万地形图以及2009年的TM遥感影像数字化获得的。 数据内容说明:数据主要有三个重要属性即河流等级(GRADE)、河流编码(GB)、河流名称(NAME_CH),其中河流分级是根据strahler分级方式进行的,干流最后的等级达到七级。 河流编码是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字典为标准的。采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标准。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该数据为2011年至2012年的观测数据。 在海拔2800m青海云杉样带内设置30m×30m青海云杉林冠截留样地,在离样地50m左右的河道空旷地上布设有一台型号为DSJ2(天津气象仪器厂)虹吸式雨量计对林外降雨量及降雨特征进行观测。林内穿透雨采用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相结合。自动观测主要通过截留样地内布设的穿透雨收集系统实现,该系统由集水槽和自动记录仪组成。两根400cm×20cm的集水槽通过与DSJ2虹吸式雨量计相连接,通过自动记录仪连续记录林下穿透雨的变化特征。由于样地内青海云杉林林冠结构的空间变异性,在样地中还布设有人工观测的标准雨量筒对林内穿透雨进行观测。90个直径为20cm的雨量筒按照3m的间隔布设在样地中。每次降水事件结束且林内穿透雨停止后,雨量筒内的水量将会清空,并用雨量杯量取桶内穿透雨量。
赵传燕, 马文瑛
2000年黑河流域人口格网化数据基于2000年的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和各县人口统计数据生成。 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从11 个区划指标中提取出四个因子,利用因子得分进行分层聚类,把黑河流域分为4 个人口分布特征区域。基于2000年各县人口统计数据建立农村居民地、耕地面积与农村人口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控制各区县内的人口总数,采取不同人口分布特征区域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人口系数做必要调整,中游绿洲修正耕地人口分布系数,上游山区和下游荒漠绿洲区增加草地人口分布系数。采用加幂指数模型模拟流域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基于以上方法最终获得黑河流域25m 格网的人口空间分布结果和尺度上推后的1km 格网数据。 在乡镇级别对人口空间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并与已有数据库(GPW 1995、UNEP/GRID1995、LandScan 2002 和cn2000pop)估计的黑河流域人口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均表明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模型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流域人口空间分布数据。
王雪梅, 马明国
本数据是在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绘制的河西、额济纳1:5万、1:10万底图基础上,经补充调查编制而成。编图中参考了:(1)甘肃省张掖地区和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土地类型图(陈隆亨编,1:25万);(2)北大河流域土壤图(李福兴、杨组成编,1:10万);(3)内蒙古额济纳旗三角洲土地类型图(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额济纳旗三角洲考察队编,1:25万)。制图采用基本图幅资料,野外路线考察为主,航片、卫片判读结合的方法。本图由李福兴、仇保铭编绘,张子玉参加工作;制图为彭期龙、王熙章、郭迎胜。承蒙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分类课题组和李锦同志提供分类和制图规范。根据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结合实地情况,黑河流域土壤划分为8个土纲、12个亚纲、23个土类、60个亚类。其目的在于反映本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组合及其分布规律,并体现土壤的区域特征,全面展示土壤资源的概括,为估算和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资源流域的合理再分配提供基础科学依据。土壤数据类型属性参见附件。
李福兴, 刘超
本数据集包括2004-2006年黑河流域主要作物的蓝绿水月蒸散发量及黑河流域各主要部门的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 数据文件说明: 本数据集主要为黑河流域水足迹相关数据,包括以下3个文件: (1) 作物蒸散发量_CROPWAT模型数据表,为CROPWAT模型模拟的黑河流域主要作物的月蓝绿水蒸散发量及月水足迹数据。 (2) 黑河水足迹数据表,为黑河流域内农产品(包括农作物和畜牧产品)、工业部门和生活部门的水足迹数据。 (3) Water Footprint数据说明文件,用以具体解释数据表中的内容及术语名词。 详细的数据说明请参阅《Water Footprint数据说明》word文档。
刘俊国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地形地势图为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利用90米SRTM DEM数据制作的渲晕图。 数据源:90米SRTM DEM,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分布数据、2009年居民点分布数据、2009年10万河流分布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1公里土地覆盖图是冉有华等(2009;2011)发展的融合了多源本地信息的中国1公里土地覆盖图(MICLCover)的子集。MICLCover土地覆盖图采用IGBP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基于证据理论,融合了2000年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植被图集(1:100万)的植被型、中国1:10万冰川分布图、中国1:100万沼泽湿地图和MODIS 2001年土地覆盖产品(MOD12Q1)。MICLCover的验证结果表明,其与中国土地利用图在7类水平上的总体一致性达到88.84%,其中,耕地、城市、湿地和水体类型的一致性达到95%以上;通过与MODIS2001年土地覆盖数据产品和IGBPDISCover土地覆盖图在三个典型地区的视觉比较,MICLCover在保持了中国土地利用图的总体精度,增加了中国植被图叶属性和叶型信息的同时,所反映的局部土地覆盖细节更加详细。采用国家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在甘肃省、云南省、浙江省、黑龙江和吉林省的验证结果表明,MICLCover的森林类型的精度相对于MODIS土地覆盖产品有大幅度的提高;采用甘肃省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一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对MICLCover的森林类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ICLCover的森林类型在该地区的精度为82.94%。 总之,MICLCover土地覆盖图在保持了中国土地利用数据的总体精度条件下,补充了中国植被图中对植被类型及植被季相的信息,更新的中国湿地图、中国冰川图最新信息,使得中国土地覆盖数据的精度得到大大提高,分类系统更加通用,该数据可为陆面过程模型提供更高精度的土地覆盖信息。
冉有华, 李新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植被类型图是图集陆地表层篇中的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黑河流域1:100万植被类型图、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土壤质地图是图集陆地表层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黑河流域土壤质地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1:100万中国土壤图(Shi et al., 2004)和8595个土壤剖面。我们采用了多边形连接法将土壤剖面和土壤图斑连接起来得到了土壤砂粒、粉粒和粘粒含量图。连接时考虑到了剖面与图斑间的距离、土壤剖面个数和土壤分类信息。具体说明请见相关论文及网页。 数据特征 投影:GCS_Krasovsky_1940 覆盖范围:黑河流域 分辨率:0.00833 度(约一公里) 数据格式:FLT, TIFF 取值范围:0%-100% 文件说明 浮点栅格文件包括: sand1.flt, clay1.flt – 表层(0-30cm) 砂粒、粘粒含量。 sand2.flt, clay2.flt – 底层(30-100cm) 砂粒、粘粒含量。 psd.hdr – 头文件: ncols – 列数 nrows – 行数 xllcorner – 左下角纬度 yllcorner – 左下角经度 cellsize – 单元格大小 NODATA_value – 空值 byteorder - LSBFIRST, Least Significant Bit First TIFF 栅格文件包括: sand1.tif, clay1.tif -表层(0-30cm) 砂粒、粘粒含量。 sand2.tif, clay2.tif -底层(30-100cm) 砂粒、粘粒含量。 数据详细信息请参考:http://globalchange.bnu.edu.cn/research/soil
上官微, 戴永久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行政区划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25 47。 数据源: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1985年边界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25 47 数据源:1985年黑河流域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工业与矿产资源图是社会经济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黑河流域社会经济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地区地一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实验研究(HEIFE)”,是在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段一个70km×90km范围实验区内进行的以水份和热量交换为中心的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实验,也是目前国际上野外连续观测时间最长的一次陆面过程实验,取得了欧亚大陆腹地典型干旱地区黑河流域沙漠、戈壁、绿洲等不同下垫面上的太阳辐射、大气边界层气象资料和绿洲生物气象资料,并收集了该地区常规气象和水文资料,为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理论研究奠定了观测实验基础。 黑河实验数据库(HDB)(陶泽宏和左洪超,1994a)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编了黑河实验野外观测资料。在该数据库中,所有观测资料按观测性质和目的分为三类: 第一类:正常观测期(FOP)资料。它包括:(1)5个微气象站和5个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2)4个井站观测地下水位资料;(3)吹沙、沙尘分布及臭氧观测资料;(4)3个高空气象站、3个地面气象站和4个水文站和一些雨量站及井下水位站常规观测资料。 第二类:加强观测期(IOP)资料。它包括:各个加强期(PlOP,IOP-1,lOP-2,IOP-3,IOP-4)中湍流、系留气球、声雷达(Sodar)、激光雷达(Lidar),土壤含水量及成份的观测资料。 第三类:特殊观测期资料,它包括:生物气象观测(BOP),干旱地区降水机制观测(IOP-R),湍流对比观测(IOP-C)和远离绿洲的沙漠补充观测资料(IOP-DA)以及沙样实验的观测资料。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HEIFE数据库使用手册(陶泽宏 等,1994b)。
李新, 冉有华
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所构建的世界土壤数据库(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HWSD), 该数据库于2009年3月26日发布了1.1版本。数据分辨率为1km。中国境内数据源1:100万土壤数据。采用的土壤分类系统主要为FAO-90。 土壤属性表主要字段包括: SU_SYM90(FAO90土壤分类系统中土壤名称) SU_SYM85(FAO85分类) T_TEXTURE(顶层土壤质地) DRAINAGE(19.5); ROOTS:String(到土壤底部存在障碍的深度分类); SWR:String (土壤含水量特征); ADD_PROP: Real (土壤单元中与农业用途有关的特定土壤类型); T_GRAVEL:Real (碎石体积百分比);T_SAND: Real (沙含量); T_SILT: Real (淤泥含量); T_CLAY:Real (粘土含量); T_USDA_TEX: Real (USDA土壤质地分类); T_REF_BULK: Real (土壤容重); T_OC: Real (有机碳含量); T_PH_H2O:Real (酸碱度) T_CEC_CLAY:Real (粘性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CEC_SOIL: Real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BS:Real (基本饱和度); T_TEB: Real (交换性盐基); T_CACO3: Real (碳酸盐或石灰含量) T_CASO4: Real (硫酸盐含量); T_ESP: Real (可交换钠盐); T_ECE: Real (电导率)。 其中以T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上层土壤属性(0-30cm),以S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下层土壤属性(30-100cm)(FAO 2009)。 该数据可为地球系统建模者提供模型输入参数,农业角度可用来研究生态农业分区,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2010年边界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25 47 数据源:2010年黑河流域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 、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1:10万地形分幅索引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25 47 数据源:1:10万地形图索引数据、黑河流域边界
赵军, 王建华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1995年边界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25 47 数据源:1995年黑河流域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25 47。 数据源:1:25万中国行政区划数据、1:25万主要河流湖泊数据、黑河流域边界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本数据主要包括黑河流域内市、县、乡、村等级居民点分布,数据基准年为2009年。数据系根据已有的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最新的谷歌电子地图和甘肃省地图册更新得到。数据主要有两个属性即居民点分级和总名称,其中居民点分级按照1级-市,2级-县,3级-乡镇,4级-村进行分类。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土地覆被图是图集陆地表层篇中的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2000年黑河流域土地覆被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数据概况:2005年9月23日至9月30日和2005年11月5日至11月9日,中科院寒旱所遥感室在黑河中游莺落峡水文站至正义峡水文站之间一共测量了21个水文断面。 数据采集过程:利用中海达HD8080 GPS接收机两台和南方测绘公司DS3型号水准仪一套,采用GPS与水准测量相结合。断面测量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利用两台差分GPS在选择的断面河岸两边或者一边选择测量高精度的控制点,两台GPS 接收机同步观测30 分钟。然后在这些控制点基础上利用水准仪进行断面的连续测量,根据河宽在断面上布设一定数量的测深垂线,测各条测深垂线的水深和起点距,测点在主槽部分较密,滩地较稀,主槽部分两点之间间距为2米。本数据可以为黑河中游的地表地下水水文模拟提供关键基础数据资料。
马明国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2005年边界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25 47 数据源:2005年黑河流域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TM影像索引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25 47 数据源:TM影像索引数据,黑河流域边界
赵军, 王小敏
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FIX,高时空分辨率的SPOT/VEGETATION遥感数据,全球格网化气象再分析资料以及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图,估算了1998-2002年黑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年总量和平均生产力。 使用了比利时VITO研究所图像处理与存档中心(CTIV)提供的1998年至2002年黑河流域逐旬1 km分辨率SPOT VEGETATATION NDVI(10天最大化合成)数据产品)来计算C-FIX模型所需的关键参数fAPAR; 使用来自法国气象局(MeteoFrance)全球1.5°×1.5°格网化逐日气象数据产品获得1998年至2002年黑河流域逐日气温和总辐射。 包含了黑河流域NPP年累积量空间分布格局图、NPP季节动态图。本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
卢玲
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是由NASA和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合作建的立全球三维图形数据项目。2000年2月,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搭载的SRTM系统对地球北纬60°至南纬57°之间进行了雷达影像数据采集,获取了覆盖全球80%以上的陆地表面的雷达影像数据。经过两年多的处理,制成了数字地形高程模型。 本数据集包括黑河流域SRTM分幅图和镶嵌图两种数据,其中分幅图为SRTM第4版数据由CGIAR-CSI(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http://srtm.csi.cgiar.org/)处理,相对于前几个版本具有很大提高包括:1)使用了大量的插值算法,2)使用了更多的辅助DEM数据来填补空白点和空白区,3)相较与第三版数据又偏移了二分之一个像元。镶嵌图是在分副图的基础上通过拼接获得的。 分副图共包括srtm_56_04,srtm_56_05,srtm_57_04,srtm_57_054幅图,数据是用16位的数值表示高程数值的(-/+/32767米),最大的正高程9000米,负高程(海平面以下12000米)。空数据用-32767标识。每5度经纬度方格划分一个文件,共分为24行(-60至60度)和72列(-180至180度)。
TYLER B. STEVENS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产业结构图是图集社会经济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黑河流域社会经济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该数据集来自中科院寒旱所颜长珍等人完成的张掖市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该数据是基于2005年前后的Landsat TM和ETM遥感数据通过人工判读的方法产生的。该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有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25个二级类,覆盖甘肃省张掖市五县一区。分类标准采用中国科学院自1986年以来使用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数据类型为矢量多边形;以Shape格式存储;数据范围覆盖张掖市。
颜长珍
调查植物样地,可反映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分布、植物群落的衰退演替及其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揭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受损过程,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塔里木河流域环境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在塔里木河下游9个监测断面,依据不同断面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差别,在各监测断面沿垂直于河道的方向设置植物样地。因各断面植被长势不同,设置样地的大小和个数不相等。其中,5m×5m 的样地布设于草本群落的段面;30m×30m 的样地布设在植被生长稀疏或基本无草本植物的段面,以15m 为间隔设置4个15m×15m 的乔灌木样方;50m×50m 的样地布设在乔、灌、草植被都占一定比例的段面。在50×50m的每个样地中,再以25m为间隔设置4个25m×25m的样方,记录每种乔木(或灌木)的个体数、盖度、胸径、基径、高度和冠幅等指标;同时,在每个样方内设置4个5m×5m的小样方,记录每种草本植物的个体数、盖度、高度等指标,并以GPS进行定位,记录每个样地的海拔高度和经纬度。 数据内容包括: 1. 2000,2002-2007年植物样地调查数据统计 word文档 2. 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阿克墩、亚合甫马汗、英苏、阿布达勒、喀尔达依断面植被盖度、郁闭度、根重等) excel表 3. 2002年8月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阿克墩、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和十道班断面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密度和盖度等数据) excel表 4. 2003年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塔河下游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和依干不及麻断面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密度和基径以及阿克墩断面草本生物量数据) excel表 5. 2004年9月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塔河下游亚合甫马汗、英苏、阿布达勒、喀尔达依、吐格买莱、阿拉干、依干不及麻和考干断面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基径(或胸径)、盖度和生物量数据) excel表 6. 2005年7月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塔河下游9个监测断面和台特玛湖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基径(或胸径)以及盖度等数据,阿克墩断面草本生物量数据) excel表 7. 2006年7月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塔河下游9个监测断面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基径(或胸径)以及阿克墩断面草本生物量数据) excel表 8. 2007年7月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塔河下游9个监测断面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基径(或胸径)以及阿克墩断面草本生物量数据) excel表
陈亚宁, 郝兴明, 吴立宗
该数据集是将沙漠专题地图的图形数据建立的我国第一个1∶10万沙漠空间数据库,重点反映我国沙漠的地理分布、面积大小、沙丘的流动性与固定程度。按照系统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将输入数据进行标准化,统一转换为各类数据输入的标准格式。建库以交付系统运行。 本项目以2000年的TM影像为信息源,在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图的Coverage和2000年TM数字影像信息,进行解译、提取、修编,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以1:10万比例尺专题图成图要求,对我国的沙漠、沙地和砾质戈壁进行了专题制图。1∶10万全国沙漠分布图可以使用户在从事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工作时节省大量的数据录入和编辑工作。数字地图能非常方便地转化为版式地图 数据集属性如下: 分为e00和shp两个文件夹: 文件夹内各省沙漠分布图名称与省份对照表 01 Ahsm 安徽省 02 Bjsm 北京市 03 Fjsm 福建省 04 Gdsm 广东省 05 Gssm 甘肃省 06 Gxsm 广西壮族自治区 07 Gzsm 贵州省 08 Hebsm 河北省 09 Hensm 河南省 10 Hljsm 黑龙江省 11 Hndsm 海南省 12 Hubsm 湖北省 13 Jlsm 吉林省 14 Jssm 江苏省 15 Jxsm 江西省 16 Lnsm 辽宁省 17 Nmsm 内蒙固自治区 18 Nxsm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 Qhsm 青海省 20 Scsm 四川省 21 Sdsm 山东省 22 Sxsm 陕西省 23 Tjsm 天津市 24 Twsm 台湾省 25 Xjsm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6 Xzsm 西藏自治区 27 Zjsm 浙江省 28 Shxsm 山西省 1、数据投影: Projection: Albers False_Easting: 0.000000 False_Northing: 0.000000 Central_Meridian: 105.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1: 25.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2: 47.000000 Latitude_Of_Origin: 0.000000 Linear Unit: Meter (1.000000) 2、数据属性表:area(面积) perimeter(周长) ashm_(序列码) class(沙漠编码) ashm_id(沙漠编码) 3、沙漠编码:流动沙地 2341010 半流动沙地 2341020 半固定沙地 2341030 戈壁 2342000 盐碱地 2343000 4:文件格式:全国、分省及县级沙漠图的数据类型为矢量型的shapefile和E00 5:文件命名: 基于国家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系统数据组织在Windows NT的文件管理层面上进行,文件和目录名采用英文字和数字的复合名称,分省沙漠图以省、区名拼音+SM构成,如甘肃省沙漠分布图即为GSSM。旗、县沙漠图为省区名拼音+xxxx,xxxx为旗、县代码后四位数值,如兰州沙漠图命名为GS0101。省、区和旗、县的分幅切割以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运行系统中的行政区划数据文件为据。
王建华, 王一谋, 颜长珍, 祁元
2004年7月16日至8月6日,中科院寒旱所组织在黑河上游大野口流域开展了一次遥感试验,获取了14个剖面的土壤调查数据、排露沟流域1:5000 比例尺的DEM、典型地物的光谱数据和大平顶TM和QuickBird卫星的地面同步观测数据。主要包括: 1)典型地物光谱测量数据 该数据主要包括了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研究站(简称临泽站)附近的沙枣树、二白杨、柽柳、树皮、麻黄、沙、苜蓿地、玉米地、棉花地和盐碱化土地的光谱和排露沟流域金鹿梅、草地、苔草、剑叶荆棘儿、高寒草甸、土壤和岩石的光谱。 2)土壤剖面调查数据 在排露沟流域依据海拔和植被类型共设置了12个土壤剖面,另外还在排露沟林前气象站和临泽气象站各设置土壤剖面1个,共测量了14个剖面的土壤含水量、容重、粘砂含量及土壤光谱,排露沟林前气象站和临泽气象站的剖面还测量了土壤的导热和导水参数。 3)典型地物生物物理参数野外测量数据 包括临泽站附近玉米、棉花、小松树、苜蓿和麻黄的叶面积指数测量数据,排露沟流域不同高度带的叶面积指数数据和植被叶片光合作用特性数据(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片蒸腾速率,叶温)及相应的环境因子数据(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大气CO2浓度、空气水含量、大气压、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 4)大平顶卫星遥感地面同步试验 在排露沟流域旁一块相对平坦的草地区(大平顶)进行了TM和QuickBird卫星遥感地面同步观测试验。2004年7月27日,在大平顶设置了150m×150m 的样方以15米为间隔进行了光谱、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的测量,获取了TM和QuickBird卫星过境时刻的地物光谱、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数据。
李新, 晋锐, 冉有华, 黄春林, 祁元, 卢玲, 李净, 井哲凡, 彭红春, 李海英, 王书功
该数据由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仇保铭、高前兆、彭期龙等编绘,由西安地图出版社1988年出版(仇保铭等, 1988)。草场主要分为十一大类:沼泽草场类、低湿草甸草场类、平原荒漠草场类、平原半荒漠草场类、荒漠河岸疏林灌丛草场类、山地荒漠草场类、山地半荒漠草场类、山地草原草场类、山地草甸草场类、山地灌丛草甸草场类、附带草场类。属性字段包括:草场代码、类型和子类。
仇保铭, 彭期龙, 高前兆
植被功能型(PFT)是根据植物种的生态系统功能及其资源利用方式而对宠大的植物种进行的组合,每一种植被功能型共享相似的植物属性,是将植物种的多样性简化为植物功能和结构的多样性。植被功能型已经被用于动态全球植被模型(DGVM)中,用以预测全球变化情景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黑河流域1公里植被功能型图是基于黑河流域1公里土地覆盖图(MICLCover的黑河流域子集),利用Bonan et al(2002)提出的植被功能型气候规则划分的。气候数据利用何杰和阳坤,发展的中国区域1981-2008年的0.1度大气驱动数据。 该图可用于黑河流域的陆面过程模型等相关研究中。
冉有华
一、数据概述 在《黑河流域交叉集成研究的模型开发和模拟环境建设》项目的支持下,陈仁升在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RReDC)提供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黑河的数据情况及其他辐射模式的参数化方案,通过1km分辨率DEM、黑河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制备了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三种数据集。 二、数据处理过程 1)数据源 流域基础数据主要包括DEM数据,以及由此生成的坡度和坡向数据。模型采用Alberts等积圆锥投影),格网大小为1km*1km,共411×562个网格,即实际计算面积约为23*10^4 km^2。计算年份为2002年,时间分辨率为1h。 使用了两套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一套是1°*1°每6h的瞬时资料,主要为臭氧和可降水量数据。另一套是基于192*94格网的一天4次同化资料(为每6h平均数值),主要为总云量和降水率资料。应用两套数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总云量随时间的变化较为剧烈,瞬时资料无法控制天气的总体变化。但利用6h平均值资料,也无法控制6h之内的天气变化。 2)方法 A.晴空水平面太阳入射短波辐射模型。晴空水平面直接辐射的计算主要考虑瑞利散射、气溶胶吸收、水汽吸收、臭氧吸收和不均匀混合气体(O2、CO2等). B.任意地形条件下晴空太阳入射短波辐射模型。根据立体几何的原理并结合本模型前面有关水平面短波辐射的算法,设计了一个考虑山坡自身遮蔽效应的短波辐射的简单算法。 C.实际天气任意地形条件下太阳入射短波辐射计算。利用希腊气象与大气物理研究所的Harry D K博士提供的Ver4Fortran源代码的基础上计算获得。 D.空间插值采用基于三角网格的立体插值法,第一套资料的时间插值采用线性插值,对第二套资料随时间变化的处理,统一概化为6h以内数值一致。 具体算法描述请参阅:陈仁升, 康尔泗, et al. (2006). "任意地形实际天气条件下小时入射短波辐射模型――以黑河流域为例." 中国沙漠(05). 3)数据验证 采用位于山区的西水、中游临泽和下游额济纳旗3个自动气象站的总辐射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西水总辐射计算结果相对较差,实测值与计算值的R2=0.71,在实测总辐射较小的情况下,计算值多数偏大。临泽和额济纳旗总辐射实测与计算对比结果较好,R2分别为0.90和0.91。 4)结论 采用辐射传输参数化方案和遥感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任意地形实际天气条件下,大范围、长时间、高时空分辨率的太阳入射短波辐射,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尤其是在西北干旱区。所建立的模型仅仅利用流域的DEM数据,以及由此生成的坡度和坡向数据,其他资料均为再分析资料,因而极易推广应用。高山区天气随时变化,模型在高山区计算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总云量资料时空分辨率较低的缘故,同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时空尺度不一致也部分导致对比结果较差。
陈仁升
1999年4月,Landsat 7发射升空,作为对Landsat系列的补充与增强,其携带的传感器为ETM+,它的各波段参数接近于Landsat 5,但增加了分辨率为15m的全色波段,热红外波段的分辨率提高到60m。 黑河流域目前共有ETM+数据85景。数据获取时间分别为1999-07-07, 1999-09-23(2景), 1999-10-18, 1999-11-26, 2000-01-20, 2000-04-20, 2000-05-06(2景), 2000-05-20, 2000-06-14(2景), 2000-07-07(2景), 2000-07-08, 2000-08-10, 2000-10-02, 2000-10-11, 2000-10-13, 2001-05-25, 2001-07-03, 2001-08-20(2景), 2001-10-23, 2002-05-03, 2002-05-28, 2002-06-13, 2002-06-29, 2002-07-24, 2004-12-11,2005-07-23, 2005-09-09, 2005-10-09, 2006-05-07, 2006-05-21, 2006-06-24,2006-07-26, 2006-08-25,2006-12-01, 2007-08-12,2008-01-05, 2008-02-06,2008-03-25, 2008-05-10,2008-05-19, 2008-05-28,2008-06-04, 2008-07-15(2景), 2008-07-22,2008-08-16(4景), 2008-08-30, 2008-09-08, 2008-09-15, 2008-09-17, 2008-10-01, 2008-10-10(2景), 2008-10-19(3景),2008-10-26(3景), 2008-11-02, 2008-11-04(4景),2008-11-18,2008-11-20(4景),2008-11-27(3景), 2008-12-04, 2008-12-06, 2008-12-13(3景)。
LP DAAC User Services
水库是指用坝 、堤、水闸、堰等工程,于山谷、河道或低洼地区形成的人工水域,它是用于径流调节以改变自然水资源分配过程的主要措施,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黑河流域修建了众多水库,对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方便用户制图需要,我们利用地形图和遥感影像制备了黑河流域水库分布图,水库位置和形状主要以Google Map图像为基准通过人工解译获得,基本上表现了黑河流域2010年前后的水库分布现状。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