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包括扁都口加密观测区各样带和样点中各采样点的粗糙度测量原始照片,及表面高度标准离差(cm)和相关长度(cm)的计算结果。每个采样点均按照南北向和东西向分别测量1次,粗糙度板长110cm,测量点间距1cm。粗糙度数据通过数码照相采集,然后在ArcView软件下,对照片中每根辐条的顶端以及板子的四角做手工数字化采样,获得其图像坐标值,经过几何校正后,计算得到每根辐条的高度,然后按公式计算表面高度标准离差和表面相关长度。其计算公式见《微波遥感》第二卷234-236页。 粗糙度数据中首先是样点名称,之后数据正文包括4列(编号、文件名、标准离差、相关长度)。每一个文件名,即txt文件对应一张采样照片,标准离差(cm)与相关长度(cm)即代表了粗糙度。之后是每张照片中101根辐条的长度,属于中间结果,用以检查校正。
曹永攀, 王建, 王维真, 王旭峰, 梁星涛, 张勇攀, 赵天杰
2008年5月27日至7月11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用照相法测量LAI。观测仪器:佳能EOS40D相机和佳能EF15/28鱼眼镜头以及相机支架。观测地点:临泽站的五里墩农田样方、临泽站内样方、荒漠过渡带、杨树林。样方样带的分布和编号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样方位置见临泽站加密观测站样方样带坐标.xls。观测对象:玉米、荒漠灌丛、杨树。拍摄方法:大部分照片为从上向下拍摄,较高的作物拍摄时采取从下向上拍摄,特殊情况下,比如光线太强时,采取向下倾斜45度拍摄。具体拍摄情况见数据说明文档。存储方式:该数据包括拍摄的原始照片,以及用can_eye5.0软件处理以后的结果。原始照片格式为JPG,处理结果文件格式为Excel表格。测量时间:荒漠为2008-05-28、2008-05-30;临泽站内为2008-06-19、2008-06-25、2008-06-30、2008-07-03、2008-07-10、2008-05-27;五里墩为2008-06-03、2008-06-04、2008-06-03、2008-05-28、2008-05-30、2008-07-11、2008-06-29;杨树林为2008-05-30。 2008年5月27日至7月11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用手工测量法测量LAI。观测样方:五里墩农田样方、临泽站内样方测量方案: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抽样测量和记录叶片长和宽,样方作物总株数,样方大小,计算出作物的平均叶片面积,乘上样方内总株数,得出估算的作物总的叶片面积后,除以样方面积。用LI-3100测量了部分样本,并与手工测量值进行比较,得到修正参数来修正手工测量值。存储方式:此数据为处理后数据,文件格式为Excel表格,得到的是观测样方每天的LAI测量平均值。测量时间:2008-05-22、2008-05-23、2008-05-24、2008-05-28、2008-05-30、2008-07-11。 2008年6月19日至7月11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利用LAI2000测量LAI及其标准差。观测仪器:LAI-2000。观测样方:临泽站内样方、五里墩农田样方。观测对象:玉米,存储方式:在每天的记录表中记录了测量时间、视角盖度数、观测模式和重复次数,以及当天的天气情况等。LAI-2000每隔一段时间导出数据一次,以txt存放的数据,每个数据有唯一的ID号,后期处理中根据每条记录的ID号来确定数据。本数据集包括原始数据以及后处理数据。原始数据包括Word记录表格和txt数据文件;后处理数据为Excel表格。测量时间:临泽站内样方有2008-06-19、2008-06-25、2008-06-30、2008-07-03、2008-07-09、2008-07-10。五里墩农田样方有2008-06-24、2008-06-29、2008-07-10。
董建, 李静, 厉香蕴, 屈永华, 宋旦霞, 孙青松, 肖月庭, 肖志强, 余莹洁, 周红敏, 姜浩, 李世华, 杨存建
在试验预试验期间(2007年11月11日-16日),根据冰沟流域地形特征,按照平坦地、阴坡、阳坡和半阴坡(包括早上向阳和下午向阳)等不同地形分布共计布设51个花杆,每根花杆高度为两米,记录了每根花杆裸露在地表外的高度。在加强试验期(2008年3月2日至4月6日),在冰沟流域内开展了10次花杆观测,观测积雪覆盖后花杆裸露的高度,通过与裸地的高度计算差值得到花杆处的雪深。花杆观测采用人近距离观测和望远镜辅助观测两种手段,精确到厘米,2008年试验期共计10次观测,详细日期分别为:3月2日,3月4日,3月9日,3月16日,3月19日,3月21日,3月23日,3月29日,4月1日,4月6日。花杆数据可以研究山区积雪空间异质性特征,也为监测冰沟流域内积雪积累与消融过程提供依据。文件包含2个文件,一个是原始数据,一个是经预处理的雪深数据。
白云洁, 郝晓华, 李弘毅
本数据为在盈科绿洲与花寨子荒漠加密观测区测量的BRDF数据集。数据测量从2008年5月30号开始。 测量仪器与原理: 利用ASD(Analytical Sepctral Devices)光谱仪测量了盈科绿洲与花寨子荒漠加密观测区典型地物的冠层BRDF。测量基本原理为:R =(DN1/DN0)×R0。式中R0和DN0分别为参考反射灰板的定标光谱反射率和测量所得DN值;DN1为测量目标所得DN值。 测量方式: 以主平面和垂直主平面观测为主,对于行播玉米(盈科绿洲玉米地)和小麦(盈科小麦地)还观测了垂直垄和平行垄。以10°为间隔测量-60°~60°之间的方向反射率。自制多角度观测架最大测量高度可达5m,当利用视场为25°的ASD光谱仪观测时,地面范围半径可达1.1米,2m高的玉米观测半径0.67m,基本能够反映地物的行播结构特征。 测量时间: 2008-05-30,2008-06-09,2008-06-14,2008-06-20,2008-06-22,2008-06-26,2008-06-30,2008-07-01与各种机载(红外广角双模式成像仪WiDAS、成像光谱仪OMIS-II)和星载传感器同步。 数据处理: BRDF数据集包括原始数据与记录数据、处理后的BRDF数据。处理后的数据以Excel保存,文件中包括角度信息和反射率信息。
陈玲, 任华忠, 王颢星, 阎广建, 张吴明, 辛晓洲, 张阳, 范闻捷, 陶欣
2008年5月30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开展了机载红外广角双模式成像仪WiDAS(Wide-angle Infrared Dual-mode line/area Array Scanner)航空飞行的地面同步观测。 WiDAS由4个CCD相机、1个中红外热像仪(AGEMA 550)和1个热红外热像仪(S60)组成, 能同时获取可见光/近红外(CCD)波段5个角度、中红外波段(MIR)7个角度和热红外波段(TIR )7个角度的数据。观测内容包括地表辐射温度、土壤水分、地物光谱、BRDF、鱼眼相机测量LAI、手工测量LAI。 1.土壤水分观测;观测目标:0-5cm表层土壤。观测仪器: 环刀(体积50cm^3), ML2X土壤水分速测仪。观测样方和观测次数:荒漠过渡带自东向西第七航线下LY07样方和第八航线下LY08样方(各9次观测)。预处理数据为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存储:Excel。 2.地表辐射温度观测;观测仪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寒旱所5#,寒旱所6#);仪器均经过定标(请参考手持红外温度计定标数据.xls)。观测样方和观测次数: LY07和LY08(每个样方49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3次重复)。预处理数据根据热红外定标数据(标准源为黑体),将各仪器的实测温度与相应黑体温度进行直线拟合,求得拟合方程,再利用上述拟合的方程,对观测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定标处理。数据存储:Excel。 3.BRDF;观测仪器:北师大ASD光谱仪,350-2 500 nm; 40%参考板;多角度观测架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旧多角度观测架一台、北师大2008年新制多角度观测架一台、遥感所新制多角度观测架一台。观测地点:五里墩农田样方和荒漠过渡带。样本类型:玉米。存储方式: 本数据集包括原始数据和预处理后数据,原始数据由二进制文件和记录表构成,二进制文件可由ViewSpecPro软件读取;处理后的反射率和透射率是文本格式。 4.鱼眼相机测量LAI。观测仪器:佳能EOS40D相机和佳能EF15/28鱼眼镜头以及相机支架。观测地点:五里墩农田样方I区、荒漠过渡带和杨树林。观测对象:玉米;杨树;荒漠灌丛。拍摄方法:大部分照片为从上向下拍摄,较高的作物拍摄时采取从下向上拍摄,特殊情况下,比如光线太强时,采取向下倾斜45度拍摄。具体拍摄情况见当天鱼眼相机测量记录。存储方式:该数据包括拍摄的原始照片,以及用can_eye5.0软件处理以后的结果。原始照片格式为JPG,处理结果文件格式为Excel表格。 5.手工测量法测量LAI;观测样方:五里墩农田样方D和H子样方。测量方案:使用直尺和三角板。数据文档中所存放的是在实验样方中抽取的4到5株样本所有叶片的长和宽,另有样方调查文档存放每个样方的株数。用LAI-3100测量了部分样本,并与手工测量值进行比较,得到修正参数来修正手工测量值。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抽样测量和记录叶片长和宽,样方作物总株数,样方大小,计算出作物的平均叶片面积,乘上样方内总株数,得出估算的作物总的叶片面积后,除以样方面积。存储方式:此数据为处理后数据,文件格式为Excel表格,得到的是观测样方每天的LAI测量平均值。 样方样带的分布和编号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样方位置见临泽站加密观测站样方样带坐标.xls。
李静, 厉香蕴, 屈永华, 孙青松, 高松, 郝晓华, 潘小多, 钱金波, 宋怡, 汪洋, 朱仕杰, 龚浩, 朱满
2008年5月24日至6月30日期间,在中游干旱区水文试验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进行了土壤水分剖面的观测。测量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不同下垫面、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分析以及土壤水分的热惯量法反演提供数据。样方分布在草地站A、B、C、D、E五个样区,每个样区有4个样点。测量仪器主要为环刀,可以提供土壤剖面5cm、10cm、20cm、40cm处的土壤水分数据。观测时间间隔为1-2周,其中D、E样区由于灌溉,缺失部分数据。 本数据集包括土壤剖面水分Excel、Word数据表格。 样方样带的分布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
余凡, 冯磊, 梁文广, 朱小华, 王维真, 韩旭军, 晋锐, 吴月茹, 钞振华, 王旭峰, 李笑宇, 王静
2008年6月6日,在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开展了成像光谱仪OMIS-II航空飞行试验。地面同步观测变量主要为地表温度。本数据可为机载-星载遥感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和验证提供基本的数据集。 测量内容为:利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在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A(芦苇地),样方B(盐碱地),样方C(盐碱地),样方D(苜蓿地)和样方E(大麦地)进行地表温度测量。同步样方包括120m×120m样方和30m×30m加密小样方两种。测量时沿东北方向行进中连续测量。 本数据集包括5个样方的地表温度测量数据Excel表格。 样方样带的分布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
晋锐, 黄春林, 晋锐, 梁继, 王树果, 冯磊, 余凡, 王静
2008年6月15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开展成像光谱仪OMIS-II航空飞行的地面同步观测,主要进行了土壤水分,地表辐射温度测量。 1.土壤水分观测;观测目标:0-5cm表层土壤。 观测仪器:环刀(体积50cm^3)。观测样方和采样次数:自东向西第六第七航线下LY06和LY07样方(各9次观测)。预处理数据为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存储:Excel。 2.地表辐射温度观测。观测仪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寒旱所5#,寒旱所6#,地理所);仪器均经过定标 (请参考手持红外温度计定标数据.xls)。观测样方和采样次数: 自东向西第六航线下LY06样方(每个样方49个观测点, 每次飞机过境时每个观测点3次重复,共有3次过境,但第五第六航线过境间隔小,只有一次观测,数据中有标记)和第七航线下LY07样方(每个样方49个观测点, 每次飞机过境时每个观测点3次重复,共有3次过境)。预处理数据根据热红外定标数据(标准源为黑体),将各仪器的实测温度与相应黑体温度进行直线拟合,求得拟合方程,再利用上述拟合的方程,对观测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定标处理。数据存储:Excel。 样方样带的分布和编号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样方位置见临泽站加密观测站样方样带坐标.xls。
丁松爽, 潘小多, 钱金波, 宋怡, 余莹洁
2008年6月10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开展ALOS PALSAR土壤水分的卫星地面同步观测。 ALOS PALSAR数据为FBS模式,HH极化方式,过境时间约为23:39BJT。 土壤水分观测;观测目标:0-5cm表层土壤。观测仪器:环刀(体积50cm^3)。观测样方和采样次数:自东向西第七和第八航线下LY07和LY08样方(每个样方9次观测),样方样带的分布和编号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样方位置见临泽站加密观测站样方样带坐标.xls。预处理数据为土壤体积含水量。样方数据存储:Excel。
潘小多, 宋怡
太阳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数据可以直接用来反演非水汽通道的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大气气柱的水汽含量(使用水汽通道936nm处的测量数据)。此外,可以获得550nm处的各种参数,从而在MODTRAN或者6S等软件的辅助下获得水平能见度。 本次测量采用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可测量9个波段的光学厚度,分别为1640nm、1020nm、936nm、870nm、670nm、550nm、440nm、380nm和340nm。 在冰沟站观测日期为2008-03-15、2008-03-16、2008-03-17、2008-03-18、2008-03-19、2008-03-21、2008-03-22、2008-03-23、2008-03-24、2008-03-25、2008-03-26、2008-03-27,测量点位置为北纬38°04′1.4″,东经100°13′15.6″,海拔3414.41m。所有测量只在白天进行。 影响CE318数据精度的因素:当地大气压、仪器的定标参数和各个转换因子。(1)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大气压采用了与高程有关的经验关系获得,大部分与实际不符,要得到精确的反演结果,需要同步的气象站数据;(2)仪器定标参数误差需要进行野外定标或者仪器室内定标。室外定标:在大气参数稳定情况下,获取大气质量数在3-7之间的测量数据,利用Langly原理进行定标。室内定标:标准光源;(3)在反演水汽通道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以水汽含量是需要各个转换因子,转换因子都为经验参数,实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1)原始数据以CE318特有文件格式.k7存储,可用ASTPWin软件打开,同时附带说明文件ReadMe.txt。 2)预处理文件:包括利用原始数据反演获得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平能见度和近地表大气温度,以及参与计算的太阳方位角、天顶角、日地距离修正因子和大气柱质量数。仪器采用采用经典的Langley定标法,在冰沟站没有任何大气影响的情况下跟踪太阳可以接收到的太阳直射能量的电压值进行了定标。 该数据集包含了2个子文件夹和3个数据文档。子文件夹分别为: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处理后的数据包括“几何位置与各个通道总的光学厚度”和“各个通道的瑞利散射和气溶胶光学厚度”两小部分。数据文档分别为:数据观测说明;原始数据文档;预处理数据文档。
方莉, 苏高利, 柳钦火
该数据为超级样地林下土壤湿度观测数据,观测时间为2008年6月5日,天气晴朗。超级样地位于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在大野口流域设立的水文气象观测站(关滩站),样地大小为100m×100m。将超级样地划分成16个25m×25m的子样地,以子样地为单位进行土壤湿度的调查。在每个子样地内随机选择10个测点进行测量。测量利用TDR 300土壤水分速测仪进行,观测探针长度为20cm,观测的是土壤含水量(VWC%)。该数据集记录的信息包括:子样地编号,样点编号,各样点土壤含水量(%),子样地地被物类型。 该数据和超级样地其他观测数据一起可用于森林3D场景的重建、主被动遥感机理模型建立、遥感影像的模拟等研究。
曹斌, 杨永恬
2008年7月4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荒漠微波飞行地面同步航线开展L&K波段机载微波辐射计航空遥感地面同步观测,共进行了土壤水分,地表辐射温度观测。 1.土壤水分观测;观测目标:0-5cm表层土壤。观测仪器:环刀(体积50cm^3)。观测样方和采样次数:荒漠微波同步P1至P6样带,每条样带17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一次观测, 观测点有相应照片。预处理数据为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存储:Excel。 2.地表辐射温度观测。观测仪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寒旱所5#,寒旱所6#,地理所);仪器均经过定标(请参考手持红外温度计定标数据.xls)。观测样方和采样次数:荒漠微波同步P1至P6样带,每条样带17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3次重复, 观测点有相应照片。预处理数据根据热红外定标数据(标准源为黑体),将各仪器的实测温度与相应黑体温度进行直线拟合,求得拟合方程,再利用上述拟合的方程,对观测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定标处理。数据存储:Excel。 样方样带的分布和编号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样方位置见临泽站加密观测站样方样带坐标.xls。
白艳芬, 丁松爽, 钱金波, 舒乐乐, 姜浩, 宋怡, 汪洋, 徐瑱, 李世华
在阿柔加密观测区布置了阿柔样方1(A1),阿柔样方2(A2),阿柔样方(A3)共3个样方和阿柔样带1(L1),阿柔样带2(L2),阿柔样带3(L3),阿柔样带4(L4),阿柔样带5(L5),阿柔样带(L6)共6条样带。每个样方在预试验期为3Grid×3Grid,在加强试验期扩充为4Grid×4Grid,每个Grid大小为30m×30m正方形,采样点通常位于每个Grid的角点和中心点;每条样带为南北朝向,各样带上采样点间隔为100m。 采样点命名规则:A1-1表示阿柔样方1的1号点;L1-1表示阿柔样带1的1号点。 本数据中给出每个样方和样带上各采样点的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程,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存储。
晋锐, 李新
2008年5月24日至7月11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开展地表辐射温度观测。观测仪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寒旱所5#,寒旱所6#,地理所),仪器均经过定标(请参考手持红外温度计定标数据.xls)。 观测样方和观测次数:荒漠东西样带(含40个子样方,每个子样方14-30次观测)、荒漠南北样带(含9个子样方,每个子样方12-30次观测)、荒漠微波同步P1至P6样带(每条样带17个观测点,各3次重复)、荒漠自东向西第六至第八航线下LY06至LY08样方(每个样方49个观测点,各3次重复)、五里墩农田样方(选取多个观测点,各3次重复);样方样带的分布和编号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样方位置详见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坐标.xls。数据存储:Excel。 测量时间:荒漠东西样带(2008-05-24,2008-05-25,2008-05-28);荒漠南北样带(2008-05-24,2008-05-25,2008-05-28);五里墩农田样方(2008-05-25,2008-06-29,2008-07-11);LY06(2008-06-06,2008-06-15,2008-06-29,2008-07-11);LY07(2008-05-30,2008-06-06,2008-06-15,2008-06-29,2008-07-11);LY08(2008-05-30)、P1-6(2008-07-04,2008-07-08)沙漠定标(2008-05-25);平川水库水体定标(2008-05-30)。 预处理数据根据热红外定标数据(标准源为黑体),将各仪器的实测温度与相应黑体温度进行直线拟合,求得拟合方程,再利用上述拟合的方程,对观测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定标处理。
白艳芬, 宋怡, 丁松爽, 高松, 郝晓华, 潘小多, 钱金波, 舒乐乐, 宋怡, 汪洋, 徐瑱, 严巧娣, 朱仕杰, 余莹洁, 董建, 姜浩, 李世华
本数据来自大野口水库手工报表,通过数字化,形成电子文档。数据时间段为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5月23日。2007年1月1日至4月11日、2007年10月21日至2008年4月11日为旬报表,2007年4月15日至2007年10月21日和2008年4月16日至5月23日进入汛期为逐日报表。报表包含的字段有: 入库流量(m^3/s)、 水位(m)、 蓄水量(万m^3)、 出库流量(m^3/s)、 旬入库均值(m^3/s)、 旬出库均值(m^3/s)、 月入库均值(m^3/s)、 月出库均值(m^3/s)。 数据保留到两位小数。 该数据是大野口流域水文模拟关键的水文观测资料。
刘小军, 马明国
在临泽站及周围农田和荒漠过渡带的样方样带布置如下: 1.五里墩农田样方,样方面积90m×90m。又分为9个30m×30m小样方。寒旱所和北师大所用的五里墩农田样方属同一样方,仅编号不同。寒旱所编号:小样方编号自西向东,由南向北依次为1-9,同步观测时在每个小样方的中心点采样。北师大编号:由北向南,自西向东依次为A-I。详见寒旱所和北师大五里墩农田样方示意图。 2.荒漠东西样带,由20对由东到西相邻的30×30m的小样方对组成, 小样方对南侧角点自西向东编号为S0-S20,北侧角点自西向东编号为N0-N20,中间公共角点自西向东的编号为M0-M20,同步时在每个角点采样。详见示意图。 3.荒漠南北样带,由9个由南至北不相邻的的40m×40m的小样方组成,编号从A1-A9,每个小样方之间间隔60m。同步观测时在每个小样方中心点和4个角点采样。详见示意图 4.过渡带自东向西第六至第八航线下3个样方(LY06,LY07,LY08),每个样方均为30m×30m,采样时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走之字,从西北角点开始取样,记为1,每间隔15m取一次样,依次记为2-9,详见示意图。 5.白杨林样方,样方面积90×90m。又分为9个30m×30m小样方。详见示意图。 6.荒漠微波同步6样带,每条样带17个采样点,方向与微波飞行航线垂直。 7.临泽站内样方,即临泽站内的水平衡池,一个池子一个样方,作物为玉米。每个样方3m×3m。详见示意图。 本数据中给出每个样方和样带上各采样点的经纬度坐标,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存储。
宋怡, 马明国
本数据集为盈科绿洲和花寨子荒漠加密观测区的田间作物管理调查数据。 2008-10-29、2008-10-30和2008-10-31期间在盈科绿洲和花寨子荒漠加密观测区的玉米样地、小麦样地及临近地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作物管理参数。 调查内容包括:测量日期、试验地区、耕作年份、参试品种、播种日期、播种量、种植密度、收获日期、产量、耕作日期、施肥、灌水、喷药、关键生长期、中心点GPS坐标、自样地中心扩展为250m×250m后所包含田块的位置及估计产量等作物管理信息。数据以WORD文档方式存储。
丁松爽, 马明国
2008年5月26日至7月29日在临泽站开展凝结水观测。观测地点在临泽站内的沙丘上。 观测方法:先后采用了两种容器进行观测。分别为凝结水盘(2008-05-26至2008-07-08)和铝盒(2008-06-24至2008-07-29)。凝结水盘采用敞口长方形塑料盘,见缩略图。铝盒的布置采用了遮盖和不遮盖两种方法,将3组深度不同的铝罐,分别布在沙丘的不同高度上。 称重仪器:凝结水盘用美国双杰G&G TC30K- H电子天平。精度1g;铝盒法用500g电子天平。精度0.1g。 观测时间:早上6:00-7:00之间;晚上19:00-22:00之间。受天气条件限制,称重时间不完全一致。 连续观测:凝结水盘进行了一次连续观测,6月25日至6月27日,时间间隔为2小时;铝盒进行了两次连续观测,6月25日至6月27日,7月19日至7月20日,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均为2小时。 凝结水预处理数据根据早晚称重重量之差计算凝结水的重量,再除以其体积,得到凝结水量(mm)。
白艳芬, 丁松爽, 郝晓华, 钱金波, 舒乐乐, 宋怡, 汪洋, 徐瑱, 朱仕杰
本数据集为盈科绿洲加密观测区小型蒸渗仪蒸散发数据集。 测量内容: 在盈科绿洲玉米地内,从2008-06-14至2008-07-13用自制蒸渗仪(micro-lysimeter)对蒸散发进行了逐日观测。 仪器包括:天平、蒸渗仪:内筒直径:25cm,高24cm。 测量方法:通常在早晨6:30分左右、晚上8:00左右对用天平对内筒进行称重记录,并附有当日的天气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2008-06-25开始灌溉,所以未测25、26日两天数据。数据以Excel表的形式存储。
盖迎春, 马明国, 舒乐乐, 王建华, 徐瑱, 苏高利, 梁文广, 余凡, 王静, 李笑宇
2007年9月12-15日预试验期间,在临泽站和临泽草地站附近开展了Envisat ASAR卫星地面加密观测试验,2007年9月19日成功获得了一景Envisat ASAR影像。 Envisat ASAR数据为AP模式,VV/VH极化组合方式,过境时间约为11:29BJT。 测量内容包括: 1. GPS位置信息:测量仪器为GARMIN GPS 76 2. LAI测量仪器:LAI-2000 3. 光合作用:测量仪器为临泽站LI-6400。操作规范:操作过程请参考联合试验操作规范。数据存储:其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数据。原始数据以仪器自定义格式保存,可用记事本等常用软件打开。处理数据以Excel保存。 4. 地物光谱:观测仪器为甘肃省气象局干旱所ASD光谱仪(350~2 500nm)。参考板信息:原配白板。观测目标:典型地物。数据存储: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部分预处理后的数据。原始数据是光谱仪直接产生的二进制文件,用ViewSpecPro软件可以打开,详细观测记录见数据文件每天的观测记录;预处理得到的为反射率数据,格式为文本格式。 5. 红外温度:观测仪器为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寒旱所);仪器均经过标定。观测样方和采样次数:测量冠顶、垂直冠层、顺光45角和逆光45度角的红外温度。数据存储:Excel。 6. 土壤剖面:土壤剖面为60cm,分为0-10cm、10-20cm、20-40cm、40-60cm共4层。土壤水分测量方法:环刀法。照片:同时获取剖面照片。 7. 样方调查:样方大小:1m×1m。观测内容:样方号、种名、数量、盖度、样方总覆盖度、平均高(cm)、生物量编号、总鲜重、总干重。 8. 叶绿素含量:测量仪器为SPAD 502 叶绿素仪测量。测量方案:针对不同物种多个重复。 9. 鱼眼照相拍摄仪器:使用的相机为尼康D80,鱼眼镜头为适马8mm F3.5 EX DG CIRCULAR FISHEYE。拍摄方法:照相高度为1.5m,正对地面向下照。 10. 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仪器:遥感所的法国CIMEL公司生产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目标:利用的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到的大气参数。测量地点:大满水管所。测量内容: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通过直接太阳辐射测量数据,可以反演出非水汽通道的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汽通道936nm测量数据可以获得大气气柱的水汽含量,水平能见度也可从CE318数据导出。本次测量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的CE318,其可提供1020nm、936nm、870nm、670nm和440nm共5个波段的光学厚度,可以利用936nm测量数据反演大气柱水汽含量。数据存储: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大气数据。原始数据以CE318特有文件格式*.k7存储,可用ASTPWin软件打开,并附带说明文件ReadMe.txt;处理后文件包括利用原始数据反演获得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平能见度和近地表大气温度,以及参与计算的太阳方位角、天顶角、日地距离修正因子和大气柱质量数。 数据结果以Excel格式保存。
白云洁, 车涛, 丁松爽, 高松, 韩旭军, 郝晓华, 晋锐, 李弘毅, 李新, 李哲, 梁继, 潘小多, 秦春, 冉有华, 王旭峰, 吴月茹, 严巧娣, 张岭梅, 方莉, 历华, 刘强, 闻建光, 马宏伟, 闫业庆, 袁小龙
在盈科绿洲与花寨子荒漠加密观测区选取了5个重点试验样地、3个加密样地和1个航空遥感器定标场所。其中,3个重点试验样地分布于盈科绿洲,地表类型以制种玉米、小麦为主;另2个重点试验样地位于花寨子荒漠地区,典型地物为荒漠裸土与植被红砂,二者植被覆盖率有明显差异。3个加密样地主要用于前期(6月8日前)多角度红外与CCD相机飞行地表辐射温度与土壤水分测量,后期不再具有测量数据。 (1)盈科气象站玉米地-YKQXZYMD 该样地位于张大公路八公里处,具有气象站数据,处于第10飞行航线,样地大小为180m×180m。 以制种玉米地为主,在西侧边沿处有3块小麦地,其中两个为密闭小麦,另一个为间种。样地内地势比较平坦,在西侧有一灌水渠,南侧有一行防护林。田块面积相对较大,但垄向差异大。根据不同的地类,在该样地内选取3个玉米样方和2个小麦样方。其中玉米样方具有不同的垄向的制种玉米,应注意的是,该样地内的制种玉米每4个整垄为一个播种周期,每个周期中具有3个“母-公-母”相间的整垄结构,1个只有“公-母”的整垄。整垄宽约为0.5m,垄与垄之间为裸土,宽0.5m。择样方时在垄向上选择2m,垂直垄向上考虑一个整周期,即4m。YKQXZYMD05小麦样方位于样地西北角,为小麦与大豆套种,大小为2.46m×1m(顺垄);YKQXZYMD06小麦地样方为密闭种植,垂直垄选择10行约1.5m,顺垄1m。 盈科气象站玉米地是盈科绿洲与花寨子荒漠加密观测区在绿洲带的主要试验样地,几乎进行了每次星-基-地试验同步试验。数据类型包括冠层光谱、组分光谱、BRDF、反照率、光合速率、FPAR、结构参数、覆盖度、辐射温度、地表比辐射率以及大气参数、土壤水分。 (2)盈科小麦地样地—YKXMD 该样地位于张大公路七公里处,故也称为“七公里”,处于第11飞行航线,大小为180m×170m。主要以小麦与制种玉米套种的种植方式,但小麦先于玉米收割。根据小麦不同的长势选取在其内选择了三个大小基本相当的样方,主要用于结构参数与土壤水分测量。每个样方覆盖一个周期,即小麦垄及垄间两行玉米,约3.4m。垄向均为南北向,小麦垄宽约90cm,小麦垄间宽约80cm。该样地主要任务是对比盈科气象站玉米地样地测量,测量参数主要为BRDF、辐射温度、结构参数和覆盖度,土壤水分等。 (3)花寨子荒漠玉米地—HZZHMZYMD 该样地曾用名“花寨子荒漠玉米地(HZZLZYMD)”。该样地位于荒漠与绿洲交界处,处于第9与10航线之间。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作物类型较多,以制种玉米为主,小麦、苜蓿、西红柿分布其中。南侧为柏树人工林,一条近南北向公路将240m×240m样地分割成东西两部分,西侧部分较大,为主要试验地。公路旁种植柏树人工林。与盈科气象站玉米地不同的是,该样地的制种玉米的种植结构具备 “母-公-母”结构而没有单独的“公-母”结构,因此样方在垂直垄向上覆盖两个周期,约2m,顺垄方向仍为2m。小麦样方大小为1.5m×1m(顺垄) 在该样地内,根据地块不同垄向,选择了4个玉米样方和1个密闭小麦样地,用于冠层温度、光谱、结构参数和覆盖度的测量。 (4)花寨子荒漠样地1-HZZHMYD1 花寨子荒漠样地1,曾用名“荒漠样地1(HMYD1)”,是进行遥感模型及反演验证、尺度转换、模型同化等任务的重要试验场所。地表覆盖为超旱生小灌木红砂与裸土。样地位于山前平原扇中部分,大小为240m×240m,处于第4航线内。依照地形的起伏程度布设了3个30m×30m样方 由于与绿洲地表类型差异明显,因此与花寨子荒漠玉米地、盈科气象站玉米地样地配合试验,同步完成了本站所有的多角度红外与CCD飞行、高光谱OMIS地面试验测量,以及TM、ASTER、Hyperion与CHRIS、ASAR等的星-地配合试验。地表参数包括垂直光谱、BRDF、植被覆盖度、比辐射率、辐射温度、土壤水分(剖面)、CE318大气参数、地表粗糙度。 (5)花寨子荒漠样地2-HZZHMYD2 花寨子荒漠样地2,曾用名“荒漠样地2(HMYD2)”,样地位于第5航线,与花寨子荒漠样地1相比,花寨子荒漠样地2植被覆盖度相对较差。在其内布设了3个用于覆盖度与辐射温度测量的10m×10m样方和1个用于同步温度测量与光谱测量的30m×30m 样方。 (6)花寨子荒漠样地3-HZZHMYD3 该样地为加密样地,覆盖情况与其他两个荒漠样地相当。大小30m×30m,南北向。仅仅获取辐射数据,但飞行未进行 (7)度假村玉米地-DJCYMYD 该样地为加密样地,主要覆盖为行播的制种玉米,样方大小为30m×30m,获取辐射数据与土壤水分,与工行度假村较近。 (8)度假村大麦地-DJCDMD 位于度假村附件的大麦地,主要测量获取辐射数据。地理信息和样方信息丢失。 (9)度假村定标场-DJCDBC 位于工行度假村内,利用其中的篮球场、水池和植被对遥感器进行辐射定标。测量的对象为黑白布、篮球场地面、水体和植被的辐射温度,光谱测量。 本数据中给出每个样方和样带上各采样点的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程,以及样地的说明文件。
任华忠, 阎广建, 辛晓洲, 刘强, 王建华
2008年5月28日至7月4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的荒漠过渡带和临泽站内开展反照率观测。观测样方和目标:荒漠南北样带A9样方边和LY07号样方边(纯沙,沙生植物,干死的一年生草本),临泽站内(胡麻,玉米,西红柿)。观测仪器:KippZonen CMP3短波表(上表编号为071391,下表编号为071390),测量波谱范围:310nm-2800nm。记录方式:5月28日至6月22日期间用深圳优利德(UNIT)UT58万用表以手工方法记录向上和向下的电压值,预处理时将其换算为向上和向下辐照度,在计算反照率,记录间隔为2分钟;6月25日至7月4日用美国Campbell CR1000数采自动记录,记录间隔为1秒钟。自记观测数据文件包含以下信息:TIMESTAMP(观测时间)、SOLAR_UP_AVG(下行短波辐射,由向上辐射表测得)、SOLAR_DOWN_AVG(上行短波辐射,由向下辐射表测得)、SOLAR_NET_AVG(净辐射)= SOLAR_UP_AVG - SOLAR_DOWN_AVG、albedo_Avg(反照率) = SOLAR_DOWN_AVG / SOLAR_UP_AVG、batt_volt_Min(电瓶电压),ptemp(CR1000面板温度)。短波表架设高度:两个表离地面1m左右,水准泡调平。数据存储:手工记录数据为Excel表格,自记数据为.dat文件,处理后数据保存在Excel表格中,原始数据中包括观测点的照片。观测时间:2008年5月28日,6月5日,6月6日,6月15日,6月22日,6月25日,6月30日,7月4日。
白艳芬, 钱金波, 朱仕杰, 宋怡
本数据来自大野口流域关滩森林站超级样地,该超级样地乔木植被为青海云杉纯林,样地大小为100m×100m。 该数据应用中科院寒旱所自制的粗糙度测量板和数码相机,在整个超级样地内选取了41个格网点,其中有25个角点和16个中心点(代表16个超级样地的子样方),每个位置观测2次,并拍照。每个采样点均按照南北向和东西向分别测量1次,粗糙度板长110cm,测量点间距1cm。 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微波遥感算法提供基本的地面数据集。b包括原始照片,及表面高度标准离差(cm)和表面相关长度(cm)的计算结果。 相片处理是在ArcView软件下,对照片中每根辐条的顶端以及板子的四角做手工数字化采样,获得其图像坐标值,经过几何校正后,计算得到每根辐条的高度,然后按公式计算表面高度标准离差和表面相关长度。其计算公式见《微波遥感》第二卷234-236页。 粗糙度数据中首先是样点名称,之后数据正文包括4列(编号、文件名、标准离差、相关长度)。每一个文件名,即txt文件对应一张采样照片,标准离差(cm)与相关长度(cm)即代表了粗糙度。之后是每张照片中101根辐条的长度,属于中间结果,用以检查校正。
白云洁, 曹永攀, 车涛, 陈玲, 屈永华, 周红敏
2008年6月3日至6月13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开展白杨林样方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1.土壤剖面;土壤分层:0-5cm,0-5cm,10-20cm,20-40cm,40-60cm共计5层,带照片。观测项目: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观测方法与采样数量:土壤水分用环刀法(环刀体积50cm^3) ,每层2个重复;ML2X土壤水分速测仪,每层1次;土壤温度用美国6310针式土壤温度计(15cm),每层2个重复。数据存储:Excel。测量时间:2008-06-03。 2.表层土壤水分;观测项目:土壤水分。 土壤分层:0-5cm。观测方法与采样数量:土壤水分用环刀法(环刀体积50cm^3),每个点1次;ML2X土壤水分速测仪,每个点2个重复。测量点数:13个。数据存储:Excel。测量时间:2008-06-04。 3.LAI;测量仪器:TRAC。数据存储:Excel。测量时间:2008-07-20。 4.粗糙度。测量仪器:寒旱所遥感室自制的粗糙度板和普通数码相机。样本数:18个。测量路线:白杨树样方示意图。doc。数据存储:JPG图片。 5.每木调查;科属:二白杨。观测项目与观测仪器:坐标(皮尺),胸径(皮尺),树高(TruPulse200激光测距测高仪),冠幅(皮尺)。样本数:408个。数据存储:Excel。调查时间:2008年6月5日-13日。 样方样带的分布和编号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样方位置见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坐标.xls。
白艳芬, 丁松爽, 郝晓华, 潘小多, 钱金波, 宋怡, 汪洋, 王之夏, 朱仕杰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2008年3月10日-6月19日期间在上游寒区水文试验区阿柔加密观测区展的探地雷达观测和TDR水分观测。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利用GPR数据反演土壤水分及冻结深度提供基本的地面数据集。 本数据集的观测时间,地点及内容如下: (1)2008 年3月10日,阿柔样方1,GPR (2)2008 年3月11日,阿柔样方2和3,GPR+TDR (3)2008 年3月12日, 阿柔样方1,GPR (4)2008 年3月14日,阿柔样方2 ,GPR (5)2008 年3月15日,阿柔样方1,GPR+TDR (6)2008 年3月16日,阿柔样带L6,GPR+TDR (7)2008 年3月17日,阿柔样带L6,GPR+TDR (8)2008 年3月18日, 阿柔样带L6, GPR+TDR (9)2008 年3月19日,阿柔样带L6,GPR+TDR (10)2008 年3月20日,阿柔样带L6,GPR (11)2008 年3月21日, 阿柔样方3 ,GPR+TDR (12)2008 年5月31日,阿柔样方1和3 ,GPR (13)2008 年6月20日, 阿柔样方1,GPR
李哲, 于梅艳, 赵金, Patrick Klenk, 袁小龙, 晋锐
本数据为盈科绿洲、花寨子荒漠和扁都口加密观测区的植被覆盖度数据集。 测量方法: 利用自制覆盖度观测仪器,相机在距地面2.5m至3.5m高度拍摄地面照片,同时在照片范围内放置长度已知的物体(皮尺、竹竿等)来标定照片的面积大小,利用GPS确定照片拍摄的位置,并记录下与覆盖度、拍摄环境相关的信息。利用LAB色度空间变换技术,提取的绿色植被覆盖度。 测量日期: 2008-05-20,2008-05-24,2008-05-25,2008-05-28,2008-05-30,2008-06-11,2008-06-14,2008-06-15,2008-06-21,2008-06-23,2008-06-24,2008-06-27,2008-06-30,2008-07-02。 测量样地: 盈科绿洲玉米地、盈科绿洲小麦地、花寨子荒漠玉米地、花寨子荒漠样地1、花寨子荒漠样地2和扁都口油菜、大麦和草地杨堤。 数据处理: 数据结果包括提取的植被影像和覆盖度数据。覆盖度原始数据包括覆盖度光学照片与覆盖度数据记录两部分。利用LAB色度空间变换技术,提取光学照片绿色植被覆盖度。
钱永刚, 任华忠, 王颢星, 王锦地, 王天星, 阎广建, 张吴明
本数据集为盈科绿洲、花寨子荒漠、张掖市、阿柔和扁都口加密观测区测量的红外波谱数据。测量仪器为红外波谱仪102F和BOMAN。 1. 红外波谱仪102F测量 (1)测量原理: 利用红外波谱仪102F测量数据,基于辐射传输方程和TES算法获得比辐射率,理论上可以结合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固定自记点温计、热像仪数据获得地物物理温度。 (2)测量地点: 2008-05-27在张掖城区对草地、水泥地进行了测量;2008-05-29在工行度假村测量小麦地、玉米地;2008-06-03在工行度假村观测了水泥地(多角度测量);2008-06-22在盈科绿洲玉米地对裸土、玉米叶进行了测量;2008-06-23在盈科绿洲玉米地测量玉米冠层、小麦冠层;2008-06-24在扁都口试验区测量了油菜地;2008-06-26在临泽草地测了苜蓿、盐碱地、草地,大麦地;2008-06-29在盈科绿洲玉米地测量了小麦地、玉米地;2008-06-30在花寨子荒漠样地2对荒漠裸土、荒漠植被(红砂)进行了测量;2008-07-06在扁都口试验区测了油菜地、草地;2008-07-14在阿柔试验区测量了草地、裸土(多角度观测)。 (3)测量仪器: 北京师范大学红外波谱仪102F,测量波长2-25um的比辐射率;北京师范大学手持式红外温度计,测量地表辐射温度;遥感所镀金板1块,辅助测量大气下行辐射。 (4)测量内容 测量同一地物的比辐射率数据需要测量冷黑体定标文件(*.CBX或者*.CBB)、暖黑体定标文件(*.WBX或者*.WBB)、地物测量文件(*.SAX)、镀金板测量)(大气下行辐射)文件(*.DWX),同时需要保存地物辐亮度文件和比辐射率文件。同时包括地物真实温度和镀金板真实温度。若同一时间段的测量数据缺少冷黑体和暖黑体定标文件,可以使用前后测量的冷黑体和暖黑体文件,但是测量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0min。 (5)数据处理: 红外波谱仪102F通过测量冷黑体和暖黑体进行定标,获得仪器在各个波段的响应函数。 红外波谱仪102F的预处理数据主要是反演获得地表在2-25um波段范围内的地表比辐射率,若数据文件齐全,预处理数据将以Excel文件格式给出两种比辐射率:一种是仪器自身反演的比辐射率;另一种是利用ISSTES(Iterative spectrally smooth temperature-emissivity separation)反演获得的比辐射率。若数据文件不齐全,将只给出其中的一种数值。 原始数据和预处理数据的光谱分辨率为4cm-1。 2. BOMAN测量 BOMAN测量目标物的红外光谱,计算目标发射率,波段范围为2μm-13μm。 (1)测量仪器: 遥感所红外波谱仪BOMAN、遥感所黑体桶、遥感所黑体、北师大黑体。测量对象是:土壤、沙子、草地、玉米、戈壁。 (2)测量方式: 首先将BOMAN预热到工作状态;预估目标温度,将黑体稳定在目标温度左右;用BOMAN测量黑体的红外辐射(测量定标数据),然后改变黑体温度; 用BOMAN测量多组目标的红外辐射;用BOMAN测量金板反射的天空下行辐射(没有金板可直接测量天空53度方向的下行辐射);用BOMAN测量一次黑体的红外辐射。 原始数据为Igm格式,利用黑体对目标物进行定标,利用一个低温和一个高温黑体对目标进行定标,处理软件为FTSW500,结果为Rad辐射值。 (3)测量内容: 具体观测时间和内容:2008-06-30 荒漠观测;2008-07-01 沙漠观测;2008-07-14阿柔加密观测区观测;2008-07-16 取样室内观测,荒漠取样深土、浅土、植被、小石头,盈科2号地取两株玉米,3号地一株玉米、裸土;2008-07-17 临泽试验区观测;2008-07-18 戈壁滩观测。 每次试验观测都有相应的观测记录,包括测量地点、经纬度坐标、时间、相片等。 (4)数据处理: 利用Matlab程序把用BOMAN红外波谱仪测量到的目标物的Rad辐射值文件转换为txt文本文件,数据类型为浮点型。FTSW500为BOMAN红外波谱仪自带软件。
任华忠, 陈玲, 阎广建, 杜永明, 历华, 刘雅妮, 王合顺, 肖青, 周春艳
2008-07-10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开展C3/C4植被调查。 观测地点:临泽站周围的荒漠过渡带。观测仪器:遥感所手持GPS和数码相机,观测方法:人工判别C3/C4植被。用GPS测量其经纬度坐标并用数码相机照相。数据存储:Excel格式。数据字段包括:Gps:gps点号(整形,Longitude:经度(浮点,°),Latitude:纬度(浮点,°)。Photo_num:照片编号(文本),Describe:C3/C4植被种类及照片描述(文本)。
程占慧, 刘良云
2008年3月7日至2008年3月21日,在扁都口加密观测区测量了典型地物的ASD光谱数据。通过地物格网化波谱测量结果,探索地物亚象元波谱空间变异特点及规律,对寒旱区地物波谱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典型地物目标与背景模型波谱模型数据库提供数据资料,为遥感影像模拟,遥感数据空间尺度转换提供基础数据。 测量采用ASD Fieldspec FRTM(Boulder, Co, USA),波谱范围为350nm-2500nm,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波谱分辨率为3nm,在短波红外波谱分辨率为10nm。 测量时间、测量地物及内容如下: 2008-03-07,仪器试测了扁都口地区干土、湿土、秸秆、雪地、草地的光谱,布置样方进行观测。2008-03-21地表有10cm左右积雪覆盖,测量了扁都口积雪的光谱特性,没有布置样方。2008-03-17观测数据是与TM同步的。 测量方式: 1. 波谱数据测量:(1)在测量前将测量点位坐标输入GPS或采用测绳确定测量点位。(2)同步测量开始前半小时到达试验场,检查仪器设备状态,分配测量参与人员任务。(3)测量前15分钟前开机进行预热,使仪器暗电流值稳定后开始测量。(4)记录天气状况、场地情况和测量人员。设定文件存储路径,设定波谱平均次数、暗电流和参考板采样次数。去除暗电流,对积分时间进行优化。(5)对地物进行走测测量,注意在测量的过程中身体和自身阴影不在波谱仪视场范围内。每隔1分钟左右(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测量参考板。(6)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对地物照相记录,导出测量数据,关闭仪器和笔记本电脑。 2. 采样方式:在平坦、均质区域内选择区域中心布设样方。分别选择90m×90m、450m×450m作为三种不同尺度格网采样区。在90m×90m、450m×450m样方区内用9×9格网划分,这样三种样方分别被划分为81个10m×10m、50m×50m的子格网。三种格网的具体含义为:以30m×30m、150m×150m作为卫星传感器的基础分辨率,在此基础上考虑单一象元八邻域象元对中心象元的贡献。并且将每个象元划分为9个子象元,探索亚象元波谱与整个象元波谱之间的规律。由于样点之间距离较远,90m×90m样方采用测绳、标志杆布设样方的方式实现,450m×450m样方采用GPS布设控制点方式实现。采样方法为剖面线测量,通过对每一个子样方中心剖面线的测量来代表整个样方像元的波谱,通过多次测量波谱统计平均值,来代替对子样方的全采样。测量路线采用巡回方式,保证波谱测量的准同步性。 测量数据为ASCII格式,可以使用记事本、写字板等软件打开。文件前5行为文件头,描述了数据的相关信息;之后两列数据,一列代表波长,一列代表反射率(百分反射率)。原始数据中文件为ASD自带格式,用ASD Viewspec软件打开。
常燕, 瞿瑛, 梁星涛, 刘志刚, 彭丹青, 任华忠
该数据集为超级样地内青海云杉林木的树冠结构组分(小枝、叶片)的观测数据,观测时间为2008年6月5日,天气阴。超级样地位于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在大野口流域设立的关滩森林水文气象观测站,样地大小为100m×100m。在整个超级样地内,按胸径大小分5个不同径阶选择样木,每个径阶选了10株,共选择30株样木分别进行了观测。对每个样木利用高枝剪采摘不同部位的树枝,手工分离小枝和叶片,利用天平现场分别测量小枝和叶片的鲜重,带回试验室利用烘箱烘干后测量干重,计算出含水率。用到的仪器主要为高枝剪、天平和烘箱。 该数据集和超级样地其他观测数据一起可用于森林3D场景的重建、主被动遥感机理模型建立、遥感影像的模拟等研究。
白黎娜, 田昕, 王琫瑜, 陈尔学
SRTM的传感器有两个波段,分别是C波段和X波段,我们现在使用的SRTM都自于C波段。公开发布的SRTM数字高程产品包括三种不同分辨率的DEM 数据: * SRTM1 覆盖范围仅仅包括美国大陆,其空间分辨率为1s ; * SRTM3 数据覆盖全球, 空间分辨率为3s,这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集,SRTM3的高程基准是EGM96的大地水准面,平面基准是WGS84;标称绝对高程精度是±16m,绝对平面精度是±20m。 * SRTM30 数据同样覆盖全球 ,分辨率是30s. SRTM数据存在多个版本,早期的SRTM数据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地面数据处理系统( GDPS)来完成的,数据被称为SRTM3-1。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对数据做了更进一步的处理,缺少情况得到明显改进,数据称为SRTM3-2。 该数据集主要是第四版本由 CIAT(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利用新的插值算法得到的SRTM地形数据,此方法更好的填补了SRTM 90的数据空洞。插值算法来自于Reuter et al.(2007) SRTM的数据组织方式为:每5度经纬度方格划分一个文件,共分为24行(-60至60度)和72列(-180至180度)。文件命名规则为srtm_XX_YY.zip,XX表示列数(01-72),YY表示行数(01-24)。 数据分辨率90米 数据使用:SRTM的数据是用16位的数值表示高程数值的(-/+/32767米),最大的正高程9000米,负高程(海平面以下12000米)。空数据用-32767标准
CGIAR-CSI
该数据为对黑河流域中上游自明代时期到民国时期的主要古灌渠分布复原,以《重刊甘镇志》、《重修肃州新志》和《甘州府志》为基础资料并结合20世纪60年代地形图和影像获得。以ArcGIS软件Shapefile格式提供,采用GCS Krasovsky 1940坐标系,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格网。数据类型为线状矢量,其属性包括名称、来源、长度、灌溉面积等。
颉耀文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沙漠(沙地)、冰川图是图集陆地表层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基于第一次冰川编目的黑河流域冰川分布数据、1:10万黑河流域沙漠(沙地)分布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在2012年6月-2012年8月共采集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海拔及不同地形的土样共137个,每个样点的土层分0-10cm、10-20cm和20-30cm三层取样,海拔在2700-3500m之间,植被类型分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地和干草原五种类型,在采样的同时利用手持GPS记录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和环境信息,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地形曲率、植被类型、土壤厚度、最大根系深度等。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的测量方法为将样品装入信封中在105℃的条件,放入烘箱中烘干24小时,取出后放置30分钟称重,称重结果与环刀体积的比值即为土壤容重,单位g/cm3。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机械组成的测量采用了比重计法,机械组成包括土壤砂粒、粉粒和粘粒含量。
赵传燕, 马文瑛
2010年10月起,在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乌兰图格附近,沿垂直河道方向距离河岸50m,300m,2200m,2700m,3200m,3700m,4300m处布设地下水埋深观测井,采用HOBO自动水位计进行动态测量,测量指标为地下水位(埋深),数据时间尺度为月尺度。
陈亚宁
2008年5月23日至7月21日期间,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开展了地下水位的动态监测。 测井位置包括:过渡带A,过渡带B,过渡带C,五里墩四社,平川黑河边,一工程戈壁,五公里,临泽站内,临泽站内气象站(各测点坐标详见地下水位观测表)。 测量时间:2008年5月23日,6月4日,6月6日,6月16日,6月21日,6月26日,7月1日,7月11日,7月16日,7月21日。 详细测量时间:前3个井覆盖全部时间;后6个井6月16号开始观测到7月21号试验结束。 观测仪器:皮尺。观测时将皮尺垂入井下,得到吃水深度(m)和管露地面高度(m),计算皮尺总长度-吃水深度-管露地面高度得出地下水位(m)。 本数据可用于研究观测期间内农业用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谭俊磊, 钱金波, 宋怡
黑河流域土壤质地数据(2011)是刘超等(2011)利用SOLIM模型,基于著名的土壤学Jenny方程,根据气候、生物、地形、母质等环境因子等,在黑河流域已有土壤质地图、土壤剖面的基础上,利用知识挖掘和模糊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产生的,并融合了冰川、湖泊等专题图内容。制图方法根据黑河流域六个生态分区的不同特点,上中下游分别采用不同的制图方法。 该数据采用1KM空间分辨率和WGS-84投影方式,数据格式为grid格式。土壤质地属性和类别均表示表层0-30cm土壤质地属性,通过深度加权平均而来。属性表中texname表示土壤质地类型名称;sandrange, siltrange, clayrange分别表示USDA土壤三角图中砂粒、粉粒、粘粒含量范围,sandaverage, siltaverage, clayaverage取自实测土壤剖面的砂粒、粉粒、粘粒含量平均值,作为该土壤类型的砂粉粘含量。(注:粘壤土各粒级含量来源于北师大土壤质地图)。土壤质地分类标准为美国USDA制,砂粒粒级定义为(2~0.05mm),粉粒粒级为(0.05~0.002mm)及粘粒粒级定义为(<0.002mm)。
刘超
黑河流域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近30年来,黑河流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流域观测系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内陆河研究基地。流域是重要的自然研究单元,但黑河流域边界并不统一,为了便于用户使用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文献中常见的5种黑河流域边界: 1)1985-1986年我国开始将黑河流域作为整体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在基础调查和掌握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绘制了早期的黑河流域图,流域面积13.89万km^2。整个流域被划分为三个水文平衡区,分别为:黑河干流水系平衡区、北大河干流水系平衡区和马营-丰乐山前水系平衡区。 2)“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考虑了县级行政单元的完整性,在第一个流域边界的基础上利用当时的行政界线对流域边界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目前“数字黑河”信息系统( http://heihe.westgis.ac.cn) 公布的黑河流域边界,流域面积12.87万km^2。水文单元的划分继承了原有的思路,共划分为三大水系,分别为东部水系、中部水系和西部水系。 3)在水利部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黑河流域面积被确定为14.29万km^2,水文单元被划分为中西部和东部两个独立的水系,面积分别为2.7万km2和11.6万km^2。 4)在2002-2006年开展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中,“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组于2005年编制《西北诸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简要报告》,以水资源二级区和三级区为单位,完成了一系列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的统计表格和图件。在这次综合规划中,黑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5.17万km^2,该方案并没有给出更加详细的子流域划分方案; 5)基于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SRTM 和 ASTER GDEM),利用GIS水文分析方法确定的黑河流域边界。该边界经过了遥感和实地考察验证,在流域边界确定和子流域划分过程中同时还考虑了现代水资源利用现状。
吴立宗, 王建华, 年雁云
1.数据概述:甘肃省1997、2002、2007年三产业的水足迹及虚拟水贸易 2.数据内容:甘肃省投入产出价值流量表、甘肃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入产出价值流量表、用水数据、水足迹及虚拟水贸易数据 3.时空范围:数据时间是1997、2002、2007年;空间范围为甘肃省 4.数据说明: 本部分数据主要为甘肃省社会经济及地区供用水量数据,包括以下5个文件: (1)甘肃省投入产出表.xls:1997、2002、2007年甘肃省投入产出价值流量表,社会经济原始数据。 (2)整理的甘肃省投入产出表.xls:整理的甘肃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997、2002、2007投入产出表 (3)用水数据汇总表.xls:原始用水数据。 (4)甘肃省计算结果.xls:甘肃水足迹计算结果数据表,处理后的结果数据。 (5)甘肃省虚拟水贸易数据说明.doc:详细的数据说明文档,包括概念说明表,用于结果概念解释的附表。 详细的数据说明请参阅《甘肃省虚拟水贸易数据说明》word文档。
刘俊国
2011年7月中旬测定,1、沙拐枣,2、泡泡刺。 利用美国拉哥公司制造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 LI-COR, USA)和LI-3100叶面积仪等,对荒漠植物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观测。 观测资料中的符号含义如下: Obs,观测次数; Photo,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 Cond,气孔导度,mol H2O•m–2•s–1; Ci,胞间CO2浓度,μmol CO2•mol-1; Trmmol,蒸腾速率,mmol H2O•m–2•s–1; Vpdl,水蒸气压亏缺,kPa; Area,叶面积,cm2; Tair,大气温度,℃; Tleaf,叶面温度,℃; CO2R,参照室CO2浓度,μmol CO2•mol-1; CO2S,样品室CO2浓度,μmol CO2•mol-1; H2OR,参照室水分,mmol H2O•mol-1; H2OS,样品室水分,mmol H2O•mol-1; PARo,光量子通量密度,μmol•m–2•s–1; RH-R,参照室空气相对湿度,%; RH-S,样品室空气相对湿度,%; PARi,光合作用有效辐射,μmol•m–2•s–1; Press,大气压,kPa; 其它为测定时的仪器状态参数等。
苏培玺
葫芦沟小流域2012.7.21-9.2冰川前沿融雪水温度及近地表温度观测数据,HOBO自动温度记录仪观测,观测频率为1次/15分钟,近地表温度记录仪距地表20cm。 01观测点为冰湖,由湖南坡永久性积雪补给形成,湖泊近似呈三角形,长边走向与坡脚平行,坐标为99°53′11″E,38°13′6″N。观测时段2012.7.21-2012.9.2。 02号观测点位于冰湖下方,葫芦沟东支流上游发源处,永久性积雪坡脚处,融雪下缘。坐标为99°53′12″E,38°13′6″N。观测时段2012.7.21-2012.9.2。 两点距离较近,近地表温度为统一的温度,为01号点近地表温度。
常启昕
2012年甘肃马鬃山地区野外水文地质双环渗水试验数据。采用的方法为双环法。具体试验过程:定水头注水,观测记录。以环底标尺为准,保持定水头注水。同时,根据注水塑料桶上的标尺观测注入水量,记录的时间间隔依次为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渗水量稳定,即完成实验。根据达西定律获得相关渗透参数。
郭永海
2011年6月10日—2011年9月2日在祁连山天老池流域3100m草地气象站观测仪器为20cm蒸发皿,口径为20厘米,高10厘米的金属的圆盆,盆口成刀刃状,为防止鸟兽饮水,器口上部套一个向外张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测量时,将仪器放在架子上,器口离地70厘米,每日放入定量清水,隔24小时后,用量杯测量剩余水量,所减少的水量即为蒸发量。 数据为2011年6月10日—2011年9月2日的日蒸发量。
赵传燕, 马文瑛
该数据是对《1:100万中国植被图集》黑河流域部分的数字化,《1:1,000,000中国植被图集》是由著名植被生态学家侯学煜院士主编(侯学煜,2001),由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有关部委和各省区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等53个单位250多位专家共同编制,是我国植被生态学工作者40多年来继《中国植被》等专著出版后又一项总结性成果,是国家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基本图件。它是根据半个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开展植被调查所积累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利用航空遥感和卫星影像等现代技术所获得的材料以及有关地质学、土壤学和气候学最新的研究成果编制而成。它详细反映了我国11个植被类型组、54个植被型的796个群系和亚群系植被单位的分布状况、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同时反映了我国2000多个植物优势种、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实际分布状况及优势种与土壤和地面地质的密切关系。该图集属于现实植被图图种,反映我国植被近期的质量状况。
侯学煜
本数据来自天老池流域样地,该样地植被类型为草地、灌丛、祁连圆柏和青海云杉。 主要用自制的Lysimeter来观测青海云杉林林内的土壤蒸散发特征。 为流域蒸散发模型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每天的19:00左右利用精度为1g的电子称对内桶进行称量,如遇到降雨情况,观察渗漏桶内是否有渗漏水,如果有渗漏水应同时测量渗漏桶内渗漏水量。2011年观测时期为5月30日至9月10日;2012年观测时期为6月11日至9月10日。 观测仪器:1)标准20cm直径雨量筒量雨器。2)自制Lysimeter(直径30.5cm,桶高28.5)。3)电子天平(精度0.1g),用于观测自制Lysimeter的重量变化。
赵传燕, 马文瑛
采用HOBO自动温度记录仪观测,观测频率为1次/30分钟。 编号01:观测点位于中科院寒旱所划分Ⅲ号区出口,寒漠带与寒甸带分界点,观测点坐标(99°53′37″E,38°13′34″N)空气中温度记录仪距地表100cm。观测时段2012.7.28-9.2。 编号02:观测点位于中科院划分Ⅱ号区出口,该处地形平缓,位于冲积三角洲沟谷出口汇水处,无其它支流汇入。观测点坐标(99°52′58″E,38°14′36″N)空气中温度记录仪距地表120cm。观测时段2012.7.4-2012.9.6.
孙自永, 常启昕
该数据是祁连山天老池小流域青海云杉样地截留桶上方的fisheye照片,样地经纬度为38.44N,99.91E,海拔高度为2793m,于2011年7月22日拍照所得。 照片DSC_0008——DSC_0097 分别对应截留桶1号至90号上方Fisheye相片,相机位于截留桶正上方,镜头离地1m。 用于估算青海云杉林的盖度或LAI,用Gap Light Analyzer 软件处理图片。
赵传燕, 马文瑛
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为了便于用户统计和制图方面的需要,我们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公布的1:100万全国行政区划数据集 制备了黑河流域行政区划数据。该数据反映了黑河流域2008年前后的行政区划现状,包括省级、地区级和县级三级行政区划信息,其主要属性(如面积、行政区划代码、所属省(自治区)、市(地区、自治洲))来源于2008年出版的《中国行政区划》。
吴立宗
黑河流域2011年9月底10月初,针对不同荒漠类型植物停止生长期,进行年终生态调查。 共有8个调查观测场,分别是:山前荒漠、山前戈壁、中游荒漠、中游戈壁、中游沙漠、下游荒漠、下游戈壁、下游荒漠,大小为40m×40m。 在每个观测场固定3个20m×20m的大样方,命名为S1、S2、S3,进行灌木定期调查;每个大样方固定4个5m×5m的小样方,命名为A、B、C、D,进行草本调查。
苏培玺
2011年7月中旬,采集典型荒漠植物光合器官(叶片或同化枝),液氮罐带回实验室测定。 分析指标主要有可溶性蛋白单位:mg/g;游离氨基酸单位:µg/g;叶绿素含量单位:mg/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位:U/g FW;过氧化氢酶(CAT)单位:U/(g•min);过氧化物酶(POD)单位:U/(g•min);脯氨酸(Pro)单位:μg/g; 可溶性糖单位:μg/g;丙二醛(MDA)单位:μmol/L。
苏培玺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